中苏(俄)关系的历史演进及其当前启示
外文标题: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hina—Soviet Union (Russia) Relations and its Significance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张海星[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
年:2009
期刊名称:当代亚太
期:5
页码范围:84-100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中文
关键词:中苏;中俄;同盟模式;对抗模式;伙伴模式
摘要:从中苏到中俄,从同盟、对抗到伙伴,这三种关系模式如同历史本身的有机发展一样,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逻辑关联。一方面,同盟和对抗模式为伙伴模式提供了极为丰厚的历史遗产,对其产生了不可割舍的内在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伙伴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后之所以能够得到全面、持续而又深入地构建,是与其对同盟和对抗模式所进行的辩证继承和扬弃分不开的。
作者其他论文
60年"国史"教材编纂的评析与展望.张海星;齐鹏飞.理论学刊.2009,94-99.
大跃进运动兴起后的苏联在华专家问题--以黑龙江省及其档案资料为个案.张海星.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9,92-101.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综述.张海星.教学与研究.2009,87-90.
论胡锦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探索与贡献.张海星;齐鹏飞.探索.2009,34-3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关系的逻辑解读.齐鹏飞;张海星.长白学刊.2009,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