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网络舆论监督的异化与人格权保护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6-30

文献详情
网络舆论监督的异化与人格权保护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刘召成[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博士研究生

年:2008
期刊名称:信息网络安全
期:7
页码范围:64-65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法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671-1122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xwlaq200807030.aspx
DOI:10.3969/j.issn.1671-1122.2008.07.030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国家事务;公众情绪;迅捷性;信息发布者;公众生活;艳照门;网络主体;道德观念;言论自由;
摘要: 网络舆论监督作用的异化网络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利用互联网的舆论表达方式,对国家事务、社会现象以及一切社会成员的行为所实施的检查评定和督促.现今,网络媒体在公众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逐渐增大,其构建的公共舆论空间也越来越得到人们重视,由于网络具有其他舆论媒介所不具备的优势,它对于社会舆论监督具有非常重大的积极意义.一是由于网络传播的迅捷性,使得网络舆论监督具有即时性.二是以网络为平台,监督作用更加集中,监督强度更大.
作者其他论文



人格商业化利用权的教义学构造.刘召成.清华法学.2014,118-136.
论作为抽象人格权的一般人格权.杨立新;刘召成.广东社会科学.2010,176-185.
论作为抽象人格权的自我决定权.杨立新;刘召成.学海.2010,181-190.
"住改商"应当经全体利害关系业主同意.刘召成.河北法学.2010,28(5),49-55.
死者人格保护的比较与选择:直接保护理论的确立.刘召成.河北法学.2013,31(10),87-94.

相关话题/网络 社会 法学 法学院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