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论政治信任的结构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6-30

文献详情
论政治信任的结构
外文标题:Structure of political trust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宋少鹏[1]麻宝斌[2]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
[2]吉林大学

年:2008
期刊名称:行政与法
期:8
页码范围:25-27
增刊:增刊
语言:中文
ISSN:1007-8207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zyf200808008.aspx
DOI:10.3969/j.issn.1007-8207.2008.08.008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青年项目
关键词:政治信任;政府信任;信任结构
摘要:政治信任不同于合法性,合法性是对统治正当性的提问,政治信任包括政治体系的信任和政府信任,也包括公民之间的信任.信任对象的结构性特点决定了政治信任是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局部的政治不信任并不会危及政治合法性.信任是基于对过去可靠性的对未来的合理预期,信任的这种认知特点决定了政治不信任是政治的前提和常态,政治信任要通过否定之否定来建构信任.
作者其他论文



何为性骚扰?:观念分歧与范式之争--2014年教师节前后"性学派"对"女权派"的质疑.宋少鹏.妇女研究论丛.2014,56-65.
集体主义时期工矿企业里的家属工作和家属劳动.宋少鹏.学海.2013,78-88.
从彰显到消失:集体主义时期的家庭劳动(1949-1966).宋少鹏.江苏社会科学.2012,116-125.
能动的主体和刚性的制度:路在何方?--《打工女孩》和《中国女工》的不同出路.宋少鹏.开放时代.2013,217-222.
赋予五四运动以社会性别:女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宋少鹏.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0-66.

相关话题/政治 结构 劳动 中国人民大学 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