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考教育 2010-09-23
前言
为帮助您更好地复习考研专业课程,理顺考研学习的条理,跨考教育总结多年考研指导经验以及成功考研学员的亲身经历,为您制定和特编此专业课复习指南,以更好地指导您进行专业课学习,顺利通过研究生考试。希望2011年考研的你能够汲取经验,复习顺利。
一、专业信息介绍
1、院系专业信息,包括就业、导师、科研情况
学校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是直属于教育的211、985重点高校,该学校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刚刚公布的新一轮全国学科评估结果中,人民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等七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
具体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是中国语言文学系重点发展、具有相当学术实力的学科之一,198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前辈著名学者谢无量、冯其庸、吴文治、蔡钟翔、朱靖华、成复旺等曾在此工作多年,辛勤耕耘,为学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通过自身建设、大力培养和积极引进,古代文学专业已经建设成一支学术结构合理、研究实力雄厚的学术队伍。这支学术队伍的平均年龄为45岁,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7人,近年来,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10项,出版数十部学术专著和数百篇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共有教师11名,包括教授7名,副教授2名,讲师2名。其中在职博士生导师为李炳海、叶君远、袁济喜、诸葛忆兵、冷成金。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为本学科点兼职博导。
本专业培养的是能够从事古代文学和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的人才。已经毕业的学生多数留在北京或从事教学工作,或从事编辑记者工作,或担任公务员。
2、本专业近三年报考录取情况
年份 | 计划招生数 | 实际录取数 | 免推生人数 | 计划外招生 | 复试分数线 | 奖学金人数 |
2007 | 7 | 7 | 1 | 6 | 340 | --- |
2008 | 23 | 23 | 15 | 8 | 345 | 12人一等,11人二等 |
2009 | 22 | 22 | 12 | 10 | 350 | --- |
3、出题老师情况
叶君远,男,1947年生,汉族,北京人。曾插队多年,77年恢复高考,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79年考取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师从冯其庸先生研治古代文学,毕业留校任教至今。1998年被评为人大“十大教学标兵”之一,1999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曾先后赴韩国延世大学、台湾逢甲大学讲学。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分党委书记。
冷成金,男,1962年3月9日生,1991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2003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获得文学博士学位。1991年7月—1996年6月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任讲师,1996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任副教授,1999年2月——2001年8月期间任韩国韩瑞大学客座教授,2003年7月起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任教授,2005年起增补为博士生导师。
4、复试情况
复试(300分)包括三个部分:
(1)专业笔试(100分),只考察中国古代文学(含古代文论)这一门课程的基础知识,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单、问答论述、文论评述等。
(2)英语面试(50分),通常有3-5个老师,还有一个助手。英语面试主要考察的是基本的英语听说能力,包含自我情况介绍和专业知识问答等。专业知识问答主要是提供一些文本片段(中外诗歌、小说、散文、文论等),考生准备一段时间后,进入考室,考官根据考生自主选择的材料进行问答。
(3)专业综合面试(150分),抽1-2道专业题回答,如果确实不会回答(可以试着请求老师换一道题目),当然,老师还会问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综合面试一共有3-5个老师参加,老师考察点很多,而且问完了你抽到的题目后,老师往往还会问一些其他题目:比如你都看了那些书有和收获?你在本科期间有参加社会实践或有相应的学术成果吗,并举个具体的例子予以说明?答题的关键在于你一定要把握答题的思路和逻辑。让面试老师觉得你条理很清晰,逻辑很严谨,论据很充分就可以了。面试老师评判一个学生的面试情况,往往不全是根据学生的答题内容,实际上他们是更看重这个学生的考虑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测试的老师都很和蔼,会制造轻松的交谈气氛,让你放松,发挥出最好水平。文学院的老师对学生还是很负责任的,复试面试过程也是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所以踏实发挥出最佳水平是最好的选择。
二、复习规划指导
1、往年大纲变化解读
2009年(含)以前人大文学院的初试一般按照中国语言文学综合加报考专业课进行,要求考生除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知识进行全面把握以外,还应该对报考的专业课程有全面、细致、深入理解。
至2010年开始,人大文学院开始尝试按照一级学科的出题方式进行命题,也就是说,初试的所有考生都将回答一样的试题(汉语言基础、中国文学基础)。虽然,命题方式有一定改变,但是,人大文学院的初试专业课都是侧重于考察基本知识、基本概念,重在了解考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和思维能力、表达水平,少有难、怪、偏题出现。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课程多,知识点繁杂,但是,考研初试由于时间有限,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知识就会考察,因此把握住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重难点是复习的关键。
2、历年考试难度分析
两门考试考察的基本题型都包括填空题、名词解释、简单题、问答论述题,语言类的试卷还可能出现古文句读翻译的题型。
题型 | 作答要点分析 | 占比 |
名词解释 | 如果有名词解释,通常有3~5个名词需要解释,这部分内容作答需要准确,最好是按照参考教材中的定义作答,不需要发挥和解释,精确最重要。根据跨考专业课辅导老师的经验,这类题型往往最伤脑筋,考的是扎扎实实死记硬背的功夫,分值虽然不高,犹如鸡肋。但是往往这部分题目答得越标准规矩,越容易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和好感。所以仍然值得花时间好好准备。 | 10~20分 |
简答 | 一般可能有4~5个左右的简答题,答题技巧是把要点答全,比如一个问题下面有3个要点,只需要开宗明义地写出3个要点,并且在每个要点后加上一到两句解释的话就可以,不需要做过多的延伸,而且要尽量忠实于参考教材。 | 20~30 |
论述 | 通常有4~5个不等的论述题,基本上每个题考的是一本参考书的内容,有些题目可能有多门课程和参考书的综合和交叉。这部分题目需要考生在理解书本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理解和知识做适当的延伸。答题技巧是论述题一定要有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不需要自己发挥,就是书上的要点;论据要用自己的材料;论证的过程就是体现个人思维和逻辑的地方,也是老师比较看重的。 | 40~60 |
填空 | 考试实行改革以后,现在考试更注重考察基础知识,而基础知识最常见的考察方式就是填空题。填空题考察的都是基础知识,大多数知识点都能通过看书直接获得,但是要注意不要遗漏,以及不要把知识点搞混淆。 | 20~30分 |
3、复习方向点拨
首先,选择一本难度适宜、内容全面、与考试相关度最大的教材作为主要复习教材。开始时可以把书较详细地看一遍,熟悉内容。以《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为例,在阅读教材的同时,可以适当补充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当然,2011年的研究生考试将更注重中国语言文学知识的全面性,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可以适当调整该门小专业课思路,关注整体,压缩细节。
第二步,结合考试题目的深度,把每章每节仔细研读,再把每个问题弄清楚,并强化理解和记忆,把教材吃透。每年的真题是最重要的复习资料,阅读真题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了解本学科的重、难点,同时,在研读真题的过程中,也可以动笔把答案拟定一下,然后阅读教材看看您答得是否全面、透彻。
第三步,通读不同版本、比较优秀的同类教材。不同版本的教科书着重点各不相同。在前文的参考书目中,辅导老师已经列出重要的同类教材,您可以在了解各学科基础知识以后,做相关的涉猎。
第四步,建立自己的理解框架,把一门学科的理论内容融进自己的框架里。学会自己阐述你所选择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希望大家在准备每门课程的同时,都形成自己的专业课笔记。这样可以全面动用您的认知器官,有利于记忆,加深理解,同时,请相信,您准备的复习笔记永远是最好的。
要记住,“熟能生巧”。如果您拿起题目不知道怎么做,或者觉得很模糊,那就是您对知识不够熟悉,您还需要回头多看几遍书。中文学科尤其强调记忆,没有别的方法,熟练、熟练、再熟练,功到自然成!
4、参考书目推荐
中国文学基础:
- 文学理论新编(修订版)、陈传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008年推荐书目为此版本的《文学理论新编》,但是,如果此书无法购买,建议使用高等教育出版出版的童庆炳编写的《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该书如果无法购买,可以选购童庆炳新编订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文学理论新编》)
2、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版)、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5、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黄晋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汉语言基础:
1、现代汉语、黄伯荣 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语言学纲要、叶蜚声 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古代汉语、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或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1999年版
其它推荐书目:
中国文学史建议同时使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建议同时使用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朱维之主编的《外国文学史》(欧美卷),2004年版。
三、学习方法解读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 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3.真题的使用方法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四、专业课复习特点
考研总的来说可以说是专业课的较量,公共课过线很容易,但是拿高分很难,恰恰相反,专业课得分很容易,只要你自己肯下个功夫,考研的150分基本就拿到手了。根据近几年的数据分析,可看到大多数顺利考取本专业的考生,都在专业课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平均每门专业课在110-120分以上者比比皆是,因此说,专业课才是“王道”!
下面大致介绍下专业课的复习思路:
一、以指定的教材为主,要熟练掌握指定书目的内容。
看书的时候绝不能放松基础知识,也要重视重、难点。在第一遍通读教材的同时,可以整理出相关的专业课笔记(包括每课的主要思路、重要概念、论争过程等),该专业课笔记包含您的阅读心得与读书体会,我们始终坚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写多记,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条件下,争取阅读相关层次不同版本的教材,以扩大知识面,加深自己的理解能力。
二、要研究历年的试题,找出考题的大致范围,结合考试题目,选择难易程度、知识面相符的复习资料。
历年专业课的真题实际提示的是复习的思路,以及考试的重、难点,在第一遍复习的同时,可以适当阅读了解下;对于专业课真题的使用以及自习研究,将在第二阶段的后半期全面启动。
难易程度相关的复习资料将在后文中附上,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做一定参考。
五、专业课复习全年规划
1、零基础复习阶段(2011年6月前)
本阶段主要用于跨专业考生开始学习、了解基础参考书,包括语言类和文学类各门学科的基本教材。要求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全部记住,同时,学有余力可以对一些基本的文学文本进行阅读,提升语感。
2、基础复习阶段(2011年6月-2011年8月)
这段时间将集中在暑期,因此将有大量的时间进行看书、整理思路,可以在这轮复习的过程中,争取把专业课的参考书目全部浏览完毕。这一阶段的复习实际上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持续进行的,因此应该时刻留意这轮掌握的知识是否与第一轮的知识相关联,是否有联系。同时,此阶段可以开始关注历年真题的命题情况。
3、强化提高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1月)
本阶段,考生要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认真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这段时期,您已经对基本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更需要做的工作是梳理、整理知识框架和掌握的知识体系。
4、冲刺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月)
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分析思路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专业课模拟试题。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六、各阶段具体学习计划
第一轮习(6月放假前)
整体时间安排:6月放假前。
每日时间要求:花在专业课上的时间应在5-6个小时左右。跨考辅导老师已经根据考试科目、科目容量、科目难度等因素,列出每日复习课程,可根据这个课程安排每日的看书计划。
时间 | 课时数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上午 | 2课时 | 中国现代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 文学理论 | 外国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 中国现代文学 |
下午 | 2课时 | 现代汉语 | 古代汉语 | 现代汉语 | 古代汉语 | 语言学概论 | |
晚上 | 2课时 | 中国古代文学 | 中国现代文学 | 外国文学 | 文学理论 | 文学理论 | 中国古代文学 |
注意事项:
1、看书之前要浏览一下历年真题,了解以前考过的题目,老师出题总是有规律可循的,这样在看书的时候才能更有针对性。
2、这个阶段的看书是精读过程,不可贪求速度,一定要尽力建立对各门学科基础知识的宏观了解。
3、把学校指定书看完至少一两遍,有条件听课的要去听听目标院校导师的课;条件不允许的话,自己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可,特别是本科没学过考试科目的同学更加应该去听。
复习目标或需要达到的效果:
对各门课程有全面性、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重要概念、重要理论等。
例如:
中国现代文学史
该学科的知识结构比较散乱,知识点比较多,在几门文学史课程中有一定的难度,并且不同的文学史教材有不同的观点和提法,所以在准备这门课程的时候,可以适当补充阅读下其它的文学史教材,增加对基础知识的了解。但是,考研考试考察的都是基础知识,一定要顾全大局,高屋建瓴!不要纠缠于太杂碎的小知识点上,首先希望您掌握的是最重要、最必须的文学事实!
钱理群版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这本书是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比较经典、比较权威的教材,全面阅读这本教材是掌握这门课程的关键所在。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注意关注基础性概念,注意作者对文学史上的作家、作品的评价,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多思考、多动笔总结,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报考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现当代专业硕士的基本要求是能够把这本教材给背诵下来,所以能看到这本书在我们整个考试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时间安排:6月1日 到 6月18日 共18天
6月1日 第一章(非常重要)、第二章(非常重要)
6月2日 第三章(重点)
6月3日 第五章(次重点)、第六章(重点)
6月4日 第七章(次重点)、第八章(次重点)
6月5日 整理第一个十年的相关知识
6月6日 第九章(非常重要)
6月7日 第十章(次重点)、第十一章(重点)
6月8日 第十二章(次重点)、第十三章(重点)
6月9日 第十四章(重点)、第十六章(重点)
6月10日 第十七章(次重点)、第十八章(次重点)
6月11日 第十九章(重点)、第二十章(次重点)
6月12日 整理第二个十年的相关知识
6月13日 第二十一章(非常重要)、第二十二章(重点)
6月14日 第二十三章(重点)
6月15日 第二十五章(次重点)、第二十六章(重点)
6月16日 第二十七章(次重点)、第二十八章(次重点)
6月17日 整理第三个十年的相关知识
6月18日 第四章(次重点)、第十五章(次重点)、第二十四章(次重点)、第二十九章(次重点)
说明:不是非得每天一章,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基础灵活安排,重点章节重点看,保证18-20天看完。
以上只是就一门学科,做出的大致安排,专业课在第一轮时候应该掌握的程度以及具体的复习时间请见下表:
第一轮专业课复习进度预测 | ||
科目 | 进度 | 需要时间 |
中国现代文学 | 全书 | 2月 |
中国古代文学 | 先秦至唐代 | 2月 |
外国文学 | 希腊罗马神话至西方现代主义流派 | 1.5月 |
文艺理论 | 上编 | 1.5月 |
现代汉语 | 上册 | 1月 |
古代汉语 | 第一册 | 1.5月 |
语言学概论 | 序言至第四章 | 0.5月 |
备注:上表是说明各个专业课程需要看书的时间,以及掌握知识的情况,请根据您的时间安排合理安排看书的顺序即可。
从6月下旬开始,估计您要开始准备期末考试了,所以这个阶段不安排具体的计划,若应付期末考有余力的话可以看看《中国当代文学史》(因为按照历年的出题规律,现代文学、当代文学考察的方式都有可能杂糅在一起命题)。
7、8月份会有各公共科的强化辅导班,所以建议这两个月主攻公共课,尤其是政治和英语。
第二轮复习(7月到9月)
时间安排:第二轮复习是在7月—9月。
说明:1、第二阶段的复习时间集中在暑期,因此您将有大量的时间进行看书、整理思路,可以在这轮复习的过程中,争取把专业课的参考书目全部浏览完毕。
基于此,推荐以下时间安排:
时间 | 课时数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上午 | 2课时 | 中国当代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 文学理论 | 外国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 中国当代文学 |
下午 | 2课时 | 现代汉语 | 古代汉语 | 语言学概论 | 现代汉语 | 语言学概论 | 古代汉语 |
晚上 | 2课时 | 中国古代文学 | 中国当代文学 | 外国文学 | 文学理论 | 文学理论 | 中国古代文学 |
2、每日学习时间:这个阶段的每日学习时间安排在专业课上应该是6小时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阶段需要持续性地学习,逐渐掌握学科要求的整体知识和基本框架。
3、第二轮的复习实际上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持续进行的,因此应该时刻留意这轮掌握的知识是否与第一轮的知识相关联,是否有联系。还需要提醒您的是,整理专业课笔记是个好习惯,贵在坚持!
4、第二轮专业课的复习进度如下,您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做相应的调整,但是这个复习进度是在第二轮复习结束之后的起码要求,所以尤其应该引起您的注意。
第二轮专业课复习进度预测 | ||
科目 | 进度 | 需要时间 |
中国当代文学 | 全书 | 2月 |
中国古代文学 | 宋代至清代 | 2月 |
外国文学 | 西方现代派至后现代主义文学 | 1月 |
文艺理论 | 下编 | 1.5月 |
现代汉语 | 下册 | 1.5月 |
古代汉语 | 第二册 | 0.5月 |
语言学概论 | 第五章至全书完 | 1月 |
复习方法:
1、个人推荐“抄书”,把书上可能考到的名词解释,问答,论述题都自己整理一个答案(尽可能详细全面)写在笔记本上。这样做的好处是:①加深印象,并且对知识更加系统的理解。②变厚书为薄书,书上很多明显不会考的内容就可以略去,`以后背的时候基本上就可以不用课本了。请注意,使用参考书目中列出的教材即可,因为文学课程内的文字表述太多,也可以适当精简您笔记的内容。
2、这个阶段的另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把历年真题及其答案分科目整理出来。记下考试题目,该题出现的考试年份,属于书上的哪一章节等详细,这些考过的题目只需把答案整理出来稍微看看不需要背。这里可能用到好多真题,其它同类型辅导资料,能用上的资料请都要用上。
目标:综合理解,整理提高。
第三轮复习(10月到11月)
时间安排:第三轮复习10月―11月。
复习方法:
这个时候前两个阶段我们整理的笔记和归纳的知识要点就尤其重要了。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工作是,按计划整体重新看专业课教材,但这个时候的阅读就更是宏观和全面,应该顾及到重点知识、难点知识,不在细碎知识上做过多纠缠。并且这个时候,由于公共课复习压力的增加,我们应该适当压缩专业课的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
文科非常强调记忆,请从这个阶段开始,集中精力背自己整理过的知识,以及反复琢磨历年真题答案。“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背诵没有别的窍门,只有重复、重复、再重复。当您将这些知识都装入您头脑中的时候,很多东西已经能够融会贯通,理解也就深刻。
说明:十一期间一般会有些公共课、专业课的班,如果前面阶段,您的复习自我感觉不太好可以去上,辅导老师建议是如果能顺利坚持复习下来,可以继续坚持自己看书,毕竟上课耗时间精力太多。学到这个时候,相信您已经掌握了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而且对自己的薄弱点都会了解得比较清楚。所以跨考辅导老师这里的计划只是建议性的,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来做调整。
目标:争取将所有的知识点背两到三遍,闭上书要能回答出要点,甚至要做到能扩展开来。
第四轮复习(12月到考试前)
时间安排:12月到考试前
复习方法:剩下最后冲刺的时间,这个时候需要重点复习,带有押题性质。根据您对真题的研究,结合您的笔记,每门课可以列出一些简答题、问答论述题来,列出这些题以后,您可以自己关上书写下答案,最后再打开书来看看自己是否回答得准确、全面。这个时期的工作,还需要的就是查漏补缺,看看哪些章节还没掌握好,再仔细复习一下。
说明:在这个时候,仍然需要重新阅读课本,每天按照您的复习进度和时间安排,集中翻阅重点章节,进一步巩固您的知识体系,建立更清楚、更完备的答题思路。其实到最后,大家比拼的是耐力和细心,所以请您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七、心理准备
一定要有吃苦的勇气和准备,要几个月如一日地看书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很容易迷茫、懈怠和没有信心,这时候一定要坚持,要和别人做做交流,千万别钻牛角尖,一定要学会坚持,成就竹子的也就那么几节,成就一个人的也就那么几件事。.即便最后失败,也要学会对自己说:“吾尽其志而力不达,无悔矣!” 跨考辅导老师对你的要求只有三点:
1、坚决果断,早做决定,决定了就全身心投入。
2、一定要有计划,一定尊重你自己定的计划。
3、跟时间赛跑。多一点快的意识,少一点拖拉和完美主义。考研说到底就是应试,总共就几个月时间,不要心存打好基础、厚积薄发的幻想,直接抓住要害,就可能成功。
这三点看上去容易,但真正做好很难,但是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一定能做到最好。
总结上面的复习步骤,简单说,无非三步:
1、看教材,熟悉内容(最迟暑假完成)
2、整理重要资料(最迟十月完成)
3、背诵(十月左右开始)
以上三步做的好的同学,专业课上130分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是你考上以及能否上公费的重要保证)。当然,这也相当程度归功于自己的努力,毕竟最后能否成功,还要看自己。
八、复习过程中需要考生注意的一些问题
1. 公共课不能偏废
考生往往把一腔热情放在专业课上,无意中就偏废了公共课,等发觉时间紧迫的时候,回头一看基础课落下一大截,这就大大影响冲刺阶段复习效果及考试的信心。
公共课要有一定把握,才可能跨专业考研,否则到关键时刻就会感到分身乏术。所以在主攻专业课时,公共课也不能放松。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的分配一下时间。譬如利用零碎的时间去复习英语的单词。政治也一样,最好报一个秋季班(如果暑假时间、精力允许,更推荐暑期强化班),几个月下来,有老师领着复习要比自己摸索更有效率,大致的知识脉络也会清晰一些。每天分别花两到三个小时在英语、政治上,只要坚持就会看到成果。
2. 全力复习、坚持到底
复习最后阶段有两件事要做:一是要尝试研究历年试题,自己划重点;二是为考试做准备,掌握专业答题习惯。考试的时候一定要自信,要相信自己的付出、要肯定自己的成绩。考研要付出不懈的努力,要要有更坚定的信念。天道酬勤,您的努力一定会有相应的回报,衷心祝愿您实现自己的愿望。
3.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考研是场持久的战役,您在辛苦地付出,我们也在默默地关注。当您每日奔波于教室、自修室和宿舍的时候,我们真诚地提醒一句:保重身体,注意休息。请您在整个考研的阶段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我们坚信“付出总有回报”,但是,我们更提倡地是每日持续地、健康地学习,以更饱满地状态来迎接最后的挑战!
最后的话
我们年轻有为,因为我们有梦想相伴;我们激情飞扬,因为我们有理想追寻。亲爱的同学,当您选择踏上考研的征程时,就意味着您坚定地选择了改变自己、设计未来的一条道路。即使这条路上有鲜花有荆棘,有欢笑有泪水,我们都将全程与您相伴。我们多么期待,2011年的3月,我们得到您顺利通过研究生考试的好消息;我们多么期待,您能在这段考试征程中,提升自我,取得佳绩。
让我们共同相约吧,明年的金秋九月中,在伟大首都北京,我们期待您光荣地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的新成员!
2014考研政治英语全程辅导 想不过都难![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