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向世界一流迈进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科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7

2020年3月3日,在英国QS全球教育集团发布的第10年度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专业在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1368所高校5大学科群48个学科的评估中,连续两年全球排名32位,连续三年保持中国大陆高校哲学专业中名列第一。消息传来,给正向着世界一流奋进的人大人带来一份欣慰,几多鼓舞。
以奋斗筑牢学术根基
诞生于1956年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60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哲学人才,贡献出一大批影响社会进程和学术发展的思想成果,更在近年来通过不断追求与努力,从人大校园逐渐走向世界前列。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急需各方面建设人才之时,哲学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为全国高校与科研机构培养了大批教学研究人才,堪称当代中国哲学教学与研究的“工作母机”。
在改革开放大潮席卷全国之时,面对各种思潮和意识形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冲击,人大哲学人积极审视和反思现实问题,胡福明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掀起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也成为思想理论界破除“两个凡是”、重新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先导。
在迈入新世纪之后,人大哲学人更是在教学与研究中力求体现中国特色、民族风格和大众需求,关注哲学和哲学史的基础性问题,他们以哲学的方式反思时代,重视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强调哲学致思的学术品格,提升理论研究的现实维度。
现当代中国哲学学科取得了长足进展、结下了累累硕果,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为此做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贡献。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中,既有新中国哲学发展史的开创人肖前领衔主编《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新中国伦理学的奠基者罗国杰主编《伦理学》,又有夏甄陶不懈研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并著《中国认识论思想史稿》,陈先达播种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后辈学人《走向历史深处》。在奠基哲学宗教学学术经典的过程中,则有著名西方哲学史家苗力田主持编译的《亚里士多德全集》,锲而不舍研究佛学的方立天所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十年磨一剑的李秋零翻译《康德著作全集》。而寻找当代哲学发展新路径的过程中,张立文汲取中国传统哲学精华开创“和合学“,刘大椿在科学与哲学的交界处提出《科学活动论》《西学东渐》……。他们以不懈坚持与努力,不断为中国人民大学“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贡献力量,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贡献力量。他们不仅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宝贵财富与资源,更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的共同财富。
以传承创建一流学科
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成立;1986年,教育部批准哲学系设置伦理学本科专业,1999年设置宗教学本科专业;2005年,哲学院正式组建;2019年,人大哲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伦理学专业入选北京市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基地、“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国家第一批博士授权单位,第一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人大哲学人一步步夯实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成果。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7年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人民大学获评A类学科总数为14个,哲学专业位列其中。此外,受中央统战部委托,哲学院连续十四年成功举办爱国宗教人士高级培训班,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秉承学术精神、担负社会责任、寻求中西融通、重视国际比较与中国特色——带着这样的追求,人大哲学人投身于一流学科建设。如今,哲学院所拥有的哲学、伦理学、宗教学、PPE四个本科专业已形成相互促进、彼此融合的良性循环,更拥有囊括全部哲学二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逻辑学、科学技术哲学、宗教学、管理哲学、政治哲学10个硕士点和博士点,同时还建设有“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这两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几代人大哲学人接续奋斗半个多世纪,精心搭建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
他们步履不停,反思时代、深入研究、实事求是、探求真理,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仅仅在2019年一年中,哲学院全年核心期刊论文成果发表总计达173篇,其中A、B刊共97篇,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和智力支持。
争鸣、交锋、对话,人大哲学人的思想,借助各类学术平台取得了更深远的影响。在过去的一年中,哲学院举办了多场学术活动,既有“首届罗国杰论坛暨第二届罗国杰伦理学教育基金颁奖大会”上百余位高校师生围绕元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的有关问题展开研讨;又有以陈先达教授新著《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布为契机的高端学术论坛,引领和激励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为了共同的目标与哲学使命而努力;还有汇集了多国专家****的世界第五届“未来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哲学思考”国际论坛,全球化的中国道路、全球化视野下的地方性问题、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得到热议……这些学术活动内容涵盖广泛,探讨争鸣深入,各种学术观点在交流中互相促进。
此次QS学科排名中,除哲学专业连续两年全球排名32位、连续三年在中国大陆高校哲学专业中名列第一之外,哲学院的宗教学专业也进入世界百强,是中国大陆仅有的两个获此排名的宗教学专业之一。正如QS全球教育集团中国总监张巘博士所说:“中国大学‘双一流’建设4年成绩显著,世界50强学科增长54%,中国正在从教育大国稳步迈进教育强国。”2020年是学校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奋进之年,更是第一轮“双一流”建设终期验收工作之年,哲学院正扎实做好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奋进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
以开放心态走向国际舞台
在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进程中,一支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哲学院现有的78位教师中有22位海外留学回国博士、6位外籍教授,多元化、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为哲学学科走向世界奠定了扎实的人才基础。
哲学院十分注重教师国际化提升,积极邀请一大批知名****走入校园,为师生接触国际学术前沿打造良好环境,更鼓励优秀教师“走出去”,参加高水平的国际会议、走进国际顶尖学术领域与组织、开展海外进修与合作交流。在去年一年,哲学院教师共有81人次出国出境交流,足迹遍布港澳台地区和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等16个国家,60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学术论文;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研究成果明显增多,9篇论文见诸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PHILOSOPHY EAST & WEST,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在向着世界一流前进的道路上,哲学院教师队伍的国际教育能力、学术交流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走出去”的同时,哲学院亦注重教师在地国际化,充分利用海外优质智力资源,通过学科国际前沿教师培训项目,不断加强与海外学术界的沟通和交流。近年来,十余位海外专家****先后受邀前来讲座和集中授课,“知觉、意识和第一人称”国际学术研讨会、“未来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哲学思考”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成功举办,教师们在人大校园里,就得到了开拓学术视野、扩展学术领域、紧跟学术前沿的机会。
?以创新培育全方位发展人才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开阔视野引进全球智力资源、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扩大国际影响力,哲学院一步一个脚印,致力于哲学学科走出校门、走向世界、接轨国际前沿。
哲学院在人才培养中坚持国际化、全方位培养大格局,积极建立与国际名校的合作,与包括英国牛津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意大利帕多瓦大学、法国巴黎索邦大学等多所国际名校保持长期合作,邀请伙伴院校专家来校讲授专业课程或联合授课,打造全英文专业课程,通过搭建中外合作平台、积极争取外部资源、开展暑期课程等方式,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国际化力度。
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哲学院以优秀国际生源为基础、充分发挥学院师资优势,提供英文课程和中文语言环境,努力培养研究中国哲学、中国宗教的国际人才,不断拓展学院国际声誉和国际影响力。2019年,哲学院有80人次学生赴包括港澳台地区及英国、德国、瑞士、意大利、芬兰、荷兰、比利时等多个国家交流学习;学院还通过“中国哲学、宗教与文化”全英文硕士项目等多种渠道,为国际学生更好地融入人大校园生活搭建文化学习交流平台。
在寻找新文科发展方向的过程中,哲学院不断探索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创新专业设计与培养模式,培养更具国际化水平的全方位人才。2016年,哲学院与牛津大学赫特福德学院签订了本科PPE学生交流学习项目合作协议,借鉴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经验,由哲学院负责学生管理,与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联合培养。在这一项目中,课程涵盖形而上学、知识论、逻辑与批判性思维、伦理学、政治哲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概论、英美政治制度、国际关系史、中国政府与政治等,力图帮助学生打破因学科孤立带来的思维局限,融会贯通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三个专业的理论与方法,集古典与创新为一体,努力成长为具有全球视野、充满中国文化自信的领导型人才。
2019年,哲学院在拓宽国际合作、提升人才培养国际性方面取得长足进步。1月,哲学院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签订了硕士“1+1+1”项目协议,首位交换学生已开始进修学习;6月,与日本立命馆大学研究生院经营学研究科在学校框架协议的基础上签署了研究生交换合作协议,每年可推荐2名以内的学生作为交换生候选人;9月,在已签订的院级合作协议基础上,比利时根特大学2位硕士学生前来交换学习。此外,哲学院配合国家“一带一路”行动纲领,结合教师专业优势,在阿联酋、埃及、伊朗等国进行合作探索,为未来更深远、广阔的国际化合作奠定基础。
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即将迎来命名组建70周年之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人大哲学人仍然以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在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凝心聚力、贡献力量。
相关话题/哲学 哲学院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首个企业管理哲学与组织生态研究中心(MPOE)成立暨李占祥管理哲学优秀论文奖设立
    10月14日上午,中国首个“企业管理哲学与组织生态研究中心(MPOE)”揭牌仪式暨“李占祥管理哲学优秀论文奖”设立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宝茂集团副总裁马和山,海尔模式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基金发起人胡国栋等出席揭牌仪式。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7
  • 生命接力,哲学学子再度捐献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捐献也被称为骨髓捐献,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前提。而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则是目前国际上治疗白血病、骨髓瘤等血液肿瘤疾病的最主要手段。2011年的调查研究显示,当前我国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有400多万,且每年新增4万以上,其中50%的患者是35岁以下的青壮年和儿童,因白血病死亡的人数达3万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7
  • 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揭晓 中国人民大学获奖总数位列第一
    5月28日上午,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共同举办的“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表彰座谈会在北京市委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北京市各高校获奖者及相关人员代表参加座谈会。会议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卫东主持,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7
  • 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近日,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占元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社科委副主任顾海良、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杨宇军,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刘贵芹、副司长谭方正参加会议。杜占元在讲话中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7
  • 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公布 中国人民大学立项数居全国首位
    近日,教育部社科司公布了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立项名单,全国共计立项55项,中国人民大学5个项目获得资助,项目立项数位列全国高校首位。本年度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申报工作于5月30日启动,人民大学共申报16项,最终获得立项5项,立项率31%。人民大学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哲学院葛晨虹教授追思会
    10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葛晨虹因病医治无效,享年60岁。10月26日上午,葛晨虹教授追思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学校党委书记靳诺,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吴付来出席追思会,沉痛缅怀葛晨虹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郝立新、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7
  •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2018年学科建设研讨会召开
    10月25日,为推动我国哲学学科建设,探讨当前哲学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含宗教学、逻辑学)学部2018年学科建设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为“新时代我国哲学创建一流学科中的问题和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贺耀敏,教育部社科委哲学学部召集人陈先达,中国人民大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7
  • 哲学院举办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生欢送会
    6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举办学士、硕士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生欢送会。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出席仪式并讲话。仪式由哲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徐飞主持。张建明表示,哲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重镇,六十多年以来,哲学院(系)与时代同行,在中国社会舞台和哲学园地里扮演了独特的角色,培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专家评审会召开
    6月11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专家评审会在人文楼召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北京大学哲学系赵敦华教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丰子义教授,清华大学科技所吴彤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院长刘成有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叶峰教授担任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立文
    张立文系部:中国哲学教研室职称:一级教授 个人简介教学课程教学科研成果个人简介张立文: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著名哲学家。1935年生,浙江温州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和合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代表作有:《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