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开始,全体与会人员为卫兴华教授默哀一分钟。
刘伟追忆了卫兴华教授坚定捍卫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一生。刘伟表示,卫兴华教授是了不起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也是“最美奋斗者”获得者,更是“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他一生从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资本论》的研究,坚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书育人,努力奋斗一辈子,著有丰硕的成果,值得所有人的尊重。我们寄托哀思最好的方式是努力继承卫兴华教授的遗志,认真思考中国经济学下一步怎样发展、怎样建设,才能真正对得起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回应时代提出的问题。马克思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说“时代是出卷人”,卫兴华教授没有愧对历史,圆满完成了他这一代人所承担的历史责任。

刘伟指出,我们要把人民大学的经济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乃至于中国经济学学科体系、理论基础建设好,把人才培养好,以告慰卫兴华教授在天之灵。下一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怎么发展、走什么样的道路、怎么把我国的现代化事业真正完成,需要我们每个人作出努力,是我们应当担当的责任。希望大家通过追思,激发出斗志与热情,把我们的事业,把卫兴华教授奋斗努力一生的事业,继续坚持下去、发扬光大。
刘守英表达了对卫兴华教授的沉痛哀悼和深切思念,他表示每次与卫老师接触,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一种力量,卫老师经常说“你们不要再说我发挥余热,我一直在燃烧”。刘守英表示,卫老师给经济学院留下的这种精神和传统,是经济学院今后的宝贵财富,也是支撑今后发展最好的力量。

经济学学界代表依次发言。吴宣恭回顾了卫兴华教授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方面对他的悉心指导,深切回忆了他跟卫老师亦师亦友的亲切感情,并表示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秉承卫老师遗志,继承卫老师事业,在弘扬马克思主义方面继续努力。

洪银兴回忆了卫兴华教授对其成长的关心,他说,卫老师对马克思主义原理非常精通,对马克思主义具有坚定的信仰和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一个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卫老师虽逝,但他人民教育家的风范和精神、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念始终鼓励和激励着后辈前进。

李建平表达了自己的哀思,同时转达了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最美奋斗者”获得者陈征教授的哀思,并带来了陈征教授专门书写的挽联,寄托对卫兴华教授的思念。卫老师虽逝,但是他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刘灿表达了深深的哀思和满满的敬意,并表示要始终学习卫老师严谨、执着、仁爱、奉献的崇高品格,以求真、求新、务实的学术精神,坚守卫老师和其他老一辈经济学家开拓和留下的阵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不断地创新发展。

丁任重表达了对卫兴华教授深切的哀思,他表示既要传承卫老师的学术思想和观点,又要传承卫老师的崇高人格与精神品质,永远铭记卫老师的教导,永远铭记卫老师的恩情,永远铭记卫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和关爱。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简新华表达了对卫兴华教授的沉痛哀悼和深切怀念,他表示卫老师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应该以卫老师为榜样,真正坚持和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

经济学院教师代表杨达伟深切缅怀卫兴华教授,追忆他教书育人的点滴往事,并表示卫老师的等身著作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把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推向世界一流,将是对卫老师最好的缅怀与纪念。

卫兴华教授家属代表卫宏表达了对在座所有参加追思会同志的感谢。他表示,父亲用高尚的品格始终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子孙后代。自8月6日卫老师生病以来,社会各界尽最大力量表达对卫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卫宏十分感谢社会各界对父亲和家庭的帮助,作为卫老师的后代,他们会把卫老师当作内心最崇拜的长者,把他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传承下去。

第二单元由洪银兴主持。卫兴华教授杰出学生代表依次发言,深情讲述与卫兴华教授生前的交往片段,表达对卫兴华教授的沉痛哀思和深切怀念。大家表示,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卫兴华教授的崇高人格风范,弘扬他的教育精神,继承他的学术遗产,共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