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董安生,IMI学术委员、财政部金融司司长王毅,IMI学术委员、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刘青松,IMI学术委员、大连商品交易所原总经理冯博,IMI学术委员、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陈卫东,IMI学术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 IMI特约研究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陈启清,IMI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翟东升,IMI特约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教授、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苏治,IMI特约研究员、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首席专家智库秘书长、长江养老保险首席经济学家俞平康,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朱太辉,以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副院长赵锡军、院长助理王芳,IMI所长张杰、副所长涂永红和IMI研究员等专家****和企业代表与会并参与研讨。
庄毓敏作会议开幕致辞。她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最新发展动态。

陈卫东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点”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表示过去十年我国金融业高速发展,但仍以银行业为主。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更多注重规模扩张,导致银行“同质化”现象突出。银行规模的快速扩张也导致了金融业效率低下,金融机构数量的过快发展和新生业态缺乏合适的监管,容易带来风险隐患。陈卫东认为,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主要目标有两点,一是推动金融业高效服务实体经济;二是构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未来研究在理论上应着重解决三方面问题:确定宏观杠杆率的合意水平、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结构、稳定有效的市场结构。

吴晓球从金融基础职能理论的角度出发,指出我们应该动态理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其中改革、创新和技术突破是重要方面。在不同的阶段,金融的基础职能如支付结算、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的权重和边际移动方向是不一样的,这是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改革的理论渊源。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构建现代金融体系。

刘青松以“推动构建高质量资本市场”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表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存在多方面问题:市场资源供求不均衡、交易受约束且成本较高、资本市场相关机构供给不足、市场法治化不健全等。在未来推进高质量资本市场建设,要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原则,在防范风险方面,应当以防控“系统性”风险为核心。

董安生围绕债券市场与我国金融市场的改革进行阐述,认为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股票、债券和票据制度的改革,要充分发挥债券市场和短期资金市场在资本市场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进一步指出,债券市场的发展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和规则作为基础,包括大宗交易制度、衍生品交易制度、衍生品规则和票据法规则等。

圆桌研讨环节由涂永红主持。

王毅表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要寻找一个更好的发展方式,建设安全、可靠、有道德、具有光明广泛使命的金融业,要讲担当和责任。当前,政策性金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金控集团是改革的重点,对普惠金融、金融创新,金融公司激励约束机制,也有许多需要探讨完善的制度需求。

冯博结合自己在工作中接触到的企业情况,从供给侧改革的内容、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式、金融监管等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俞平康认为中国经济并不缺乏长期资金,也不缺乏优质资产,而将两者匹配的市场机制却存在欠缺。他表示,为建设好市场机制和制度,首先应处理好监管和市场创新的关系,其中尤其应当关注股权类私募基金等中小微金融机构的作用;第二,应构建透明、高效的信息交流体系;最后,要注意掌握好改革开放特别是金融行业外开放的步伐节奏。

杨涛提出政策、经济面和金融本身是金融供给侧改革背后的影响因素和驱动因素。他针对金融供给侧改革重点:金融服务实体、稳增长、防风险与补短板、开放谈了自己的看法,并强调了金融科技的重要作用。

朱太辉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的问题、问题背后的原因和可采取的措施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要解决金融供给中存在的”结构性错配问题”,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进需要通过持续深化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改善需求基础,经济高质量发展将会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翟东升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去杠杆问题入手,认为美国提出去杠杆概念的Ray Dalio 等人的理论基础是存在严重缺陷的,这是源于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一种意识形态教条传统。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国式去杠杆存在时机和定价货币的问题。

赵锡军通过梳理2013年以来发生的“钱荒”、“股灾”、外汇市场动荡以及金融市场出现的各种“乱象”等一系列金融风险和化解风险的高昂成本,论证了既有金融运行模式的困境以及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原因和必要性,并结合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对金融服务的新要求,提出要加快探索创新具体改革措施。

会议最后,张杰作总结发言。

“货币金融圆桌会议”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创设的高层次季度论坛,力邀国内外著名金融专家,纵论货币金融改革与发展之路,以期为中国国际金融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可鉴之策。目前,该论坛已成为货币金融领域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