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政府在1978年12月15日发布联合公报,宣布将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一决定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次年,应时任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的邀请,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对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访问期间,邓小平、卡特分别代表中美政府签署了科技合作协定和文化协定。在之后的40年里,这一双边关系不仅改变了美国和中国,也改变了整个世界。

已经94岁高龄的美国前总统卡特破例专门发来贺信,祝贺座谈会召开。他在信中表示,“很难想象,40年前,像人民大学这样的中国精英大学能在美国成立如此活跃而强大的校友会组织。通过你们校友会可以证明,中国已经取得了多么巨大的进步,以及一国投资于教育可以取得何等的成就。”他勉励人大校友做好中美桥梁,“再接再厉,让我们两国的双边关系成为全球和平与繁荣的柱石。”

中国人民大学北美校友会理事长岳京生和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刘亚伟首先致欢迎词。岳京生表示,此次活动是一次感恩,感谢40年前那个改变历史进程的重大决定,感谢卡特中心的全方位合作,感谢校友和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他说:“我有一个梦,我希望未来的中美关系像佐治亚州的蜜桃一样甜蜜,像亚特兰大的可口可乐一样可口。”刘亚伟在致辞中回顾了中美友好交往对自己人生与事业的促进和帮助,并指出中美关系对两国、两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重大意义,希望两国和谐相处,共同促进全球和平与繁荣。
贺耀敏在致辞中表示,北美校友会与卡特中心联合举办此次活动非常有意义,“饮水不忘挖井人”,在此重要时刻,我们特别愿意向邓小平和卡特致敬,中国人民大学也希望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多做贡献。他说,在中美关系面临挑战之际,包容是水,合作是船;时值中美建交40周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人民大学的****和校友更应该有自己的声音,在推动中美关系向好方面有所作为。40年前,中美两国面临的困难、挑战和压力都不小,现在遇到一些困难,需要双方拿出巨大的善意来推动改善,这是世界的需要、发展的需要也是两国人民的需要。

在贺耀敏和岳京生的见证下,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副会长郭海鹰向北美校友会会长吴亚锋颁发荣誉证书,祝贺北美校友会被评为2018年度“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校友组织”。

李强民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美国和全世界都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受益者,无论是贸易、人员、文化还是安全交流,中美40年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十不惑,现在是时候去回顾中美双边关系,双方都要用客观和正确的眼光看待对方,中国追求和平发展,中国的主要挑战和任务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他说,两国领导人在阿根廷的G-20会议期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会见,主管官员正在进行密切合作,中国也已经开始采取措施缓和贸易紧张局面;现在双方面临同样的机会,维护两国的经济关系,造福两国人民。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原主席、兼任卡特中心中国项目高级顾问的柯白是个“中国通”,与中国的渊源一直可以回溯到中美建交之初。他回忆了与中国交往的多个美好瞬间,言辞中充满对中国的赞赏。他说,当下两国面临很多困难,虽然他认为,中美关系正常化、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等决定都是正确的,但也承认,必须思考两国关系如何创造机会,不仅在国家利益层面,还要包括两国人民的具体个人层面,要涵盖个人、家庭、社区、企业、社会等。他说,回顾过去40年甚至更久的历史可以看出,中国的发展并非线性的,相信中国有能力调整自己的方向,通过正确的道路实现自己的利益。

在刘亚伟的主持下,昆山杜克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玛丽·布洛克(Mary Bullock)、摩根士丹利原副总裁大卫·海伦尼亚克(David Helenniak)、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原总裁丹尼斯·洛克哈特(Dennis Lockhart)、伊利诺理工学院斯图尔特商学院教授凯睿·图尔克(Khairy Tourk)和全球企业社会责任基金会首席执行官赵兢参与了“政治与外交”小组讨论,围绕中美教育交流、投资合作、政治关系、货币政策、经济政策和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话题进行了交流。

北美校友会理事、Benimax投资集团总裁李德顺主持了“贸易和投资”小组讨论,奥本海默基金高级副总裁兼资深投资经理李山泉、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栾秀菊、德勤合伙人帕特里夏·巴克利(Patricia Buckley)、福布斯记者与《让中国替罪》一书作者本杰明·休伯特(Benjamin Shobert)、Steptoe & Johnson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竹、巨石集团美国公司联席总裁吴清与会,分别结合自己的从业经验,共同讨论了中美关系对金融投资、跨国并购、跨国企业在华发展、中资企业赴美发展的影响。

会议期间,美国陆军退役少将、首任驻华武官伯纳德·罗福科(Bernard Loeffke)还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美中交流方面的故事,嘉宾与观众展开了良好的互动。
来自美国佐治亚州、纽约州、华盛顿特区、加利福尼亚州、德克萨斯州、康涅狄格州、明尼苏达州、华盛顿州、南卡罗莱纳州、佛罗里达州和中国内地的各界人大校友、华人华侨、美国对华友好人士近200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