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张斌主持,刘元春与邓小军为本次论坛致欢迎辞。
刘元春指出,档案事业始终是伟大时代的见证者,永远做伟大时代的见证者需要直面问题与挑战、永葆奋进与活力,并寄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档案工作者们在回顾改革开放40年我国档案事业成就的基础上,建言献策,积极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

邓小军总结,为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档案部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本次论坛以“改革开放40年中国档案事业发展”为主题更有特殊的意义。改革开放40年,我国档案事业建设成效显著、学术繁荣。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档案工作面临转型升级。应对新挑战,档案学术研究要先行、要坚持学术引领,跟踪发展前沿,为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探索新的解决之道。

论坛第一时段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刘越男主持。
冯惠玲作题为“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与挑战”的报告,结合数据与事实,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档案教育在学科规模、学科建设、教学内容与方式、学术园地、国际交流与合作5个方面的足迹与成就,分析动力与经验,并提出从坚定学科自信、拓展学科边界、追踪前沿、改革教学4个方面应对充分就业招生不旺、广泛需求规模瓶颈、知识老化更新屏障、信息技术有利有弊、国际对标难5个方面的困境与挑战。

胡忠良作题为“改革开放40年明清档案工作”的报告,首先分析了明清档案的价值,进而以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初期、深化改革、未来展望为时间线索对明清档案工作的发展道路进行回顾与总结:从整理、标准化电子化、到智能化融合化,并提出坚守学术与接地气的问题,强调档案的利用开发。

曹必宏作题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编研工作”的报告,面向二史馆档案文献编纂与研究工作的特色:编研成品形式多样、编纂研究形式多样、成果出版形式多样,从档案文献的编纂、档案文献编纂的研究、党史结合的桥梁(民国档案)、文献编研工作的特点与体会进行介绍,并提出要以新的历史起点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档案编研工作,深入挖掘档案价值。

论坛第二时段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徐拥军主持。
张斌作题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档案事业发展道路研究”的报告。他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档案事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走档案事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坚持开放共享与服务发展道路、坚持创新驱动与包容发展道路,方向明确、目标坚定、定位准确、路径清晰、成就显著。该道路是任何时期中国档案事业走向新阶段,实现新目标,保持自信和自强的靓丽底色。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陈永生教授作题为“从现象到本质:中国档案学学科发展的转向与创新”的报告。他提出,在档案学科过去的发展之中,已经解决了学科独立性的问题,但学科成熟与强大是档案学学科发展尚待解决的问题。未来档案学学科的创新发展,必须从本源问题出发,正确理解格局变化与档案本质、正视技术研发与应用、把握历史规律与历史细节。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闫静副研究员作题为“中国档案学发展的哲学反思——以档案学的时空观和互动观为视角”的报告。她认为,对中国档案学发展的哲学反思,是档案学走向学科成熟的内在要求。思考中国档案学发展的时间性、空间性、客观条件与主观创造的互动性,为档案学元问题的反思提供了依据。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40周年、历史档案系复系40周年、《档案学杂志》创办40周年。回顾中国档案事业已有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技术的变革、机构的改革,档案工作者应积极应对挑战,担当时代重任,共创中国档案事业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