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ruc.edu.cn/wp-content/uploads/2018/04/水-科技文化专题讲座0419(宣传部供稿)187.jpg)
靳诺简要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和办学情况,并指出,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技水平的长足提升,更需要科技人才的充足储备,更需要国民科学素养的充分提高。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格外欢迎像李象益教授这样的专家到校作科普讲座,这对引导人大学子感受科技知识、科技力量,激发学习精神、奋斗力量具有强烈的感召作用。
王利明表示,非常欢迎李象益教授到校作报告,从科技角度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深远意义和深刻内涵。李象益教授从亊科普工作30余年,在科普工作领域成就斐然,是国际科普界最高奖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林加科普奖”的获奖者,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李象益在报告中以“实现强国梦,走进世界中心”为思想脉胳,阐释了“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和科技主战场的内涵。他表示,要了解科技主战场,增强对建设“科技强国”的信心。科技主战场内涵包括人工智能、量子通訊、暗物质、暗能量等理念和应用,以及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以“顶尖基础科学、战略先导科技、高端装备制造”为内容的战略结构调整。他从基本概念、核心能力、学习特征等方面对作为科技创新主战场重要领域的人工智能进行详述,分析了人工智能对科学教育的深刻影响。
![](http://news.ruc.edu.cn/wp-content/uploads/2018/04/水-科技文化专题讲座0419(宣传部供稿)491.jpg)
李象益表示,要跟踪世界教育创新的新走向,掌握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论基础。他阐述了十九大提出的理论创新,包括:由信息时代到创意时代科学教育的新目标;如何以“元认知”理念推进科学教育的深度学习;深刻理解科学素养的綜合目标;以及如何贯彻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推进教育创新。报告用生动丰富的视频、影像、新媒体技术和台上台下互动的方式,帮助同学们了解如何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成为实现“强国梦”的新时代创新人才。
![](http://news.ruc.edu.cn/wp-content/uploads/2018/04/水-科技文化专题讲座0419(宣传部供稿)711.jpg)
提问环节气氛热烈,李象益针对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一一作了解答,谈及同学们热切关注的中美贸易战深圳中兴事件时,李象益强调这将更加激励国人自力更生、发奋图强,我们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通过全体国人的努力,攻克技术难题,变单极垄断为多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努力。
此次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与校团委共同举办,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罗建晖和学校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见及讲座,200余名师生现场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