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赵紫荆为来访师生介绍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和劳动人事学院。她简要介绍了人民大学的优势学科、历史沿革和文化特色,并梳理了学院的概况、专业优势、合作机构和学生课内外生活。

罗格斯大学的本科生Jessica Kuszeiewicz介绍了美国的精神健康和药物滥用障碍问题(Mental Health and Substance Abuse Disorders in the U.S.)。她梳理了在此研究问题下的概念界定,援引美国的机构统计数据展示目前有精神健康问题和药物依赖人群的比例和特点,并介绍了美国目前主要的应对机构和措施。在问答环节中,在座同学讨论了如何应对隐形药物依赖趋势、药物滥用在中国的情况和政府的应对措施等问题。

学院劳动经济专业本科生邹宏威汇报了他的毕业论文:宗族文化对家务分工的影响——基于CFPS2010数据的实证分析(Clan Culture and the Division of Household Labor: Evidence from 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有宗族文化的家庭中,男性的家务时间在夫妻总家务时间中的占比更低,且主要原因是受其所在社区环境的主导家务模式影响。在问答环节中,在座同学就宗族文化测量、统计方法和研究结论开展了讨论。

黄建忠和郭瑜共同回顾了罗格斯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和华民研究中心与劳动人事学院的合作。在过去的九年中,合作形式多样化且富于创新:曾于2011年2014年和2018年分别在人民大学和罗格斯大学召开社会保障国际学术会议。罗格斯师生也曾参与到劳动人事学院本科课堂与学生讨论劳动议题,还曾多次举办学生联欢会。此次交流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双方的了解,并增进了友谊,进一步促进了双方合作。社会工作学院和华民研究中心也联合指导培养了数位劳动人事学院公派留学的博士生。
2018年10月,劳动人事学院与罗格斯大学华民研究中心、SSCI期刊Children & Youth Services Review联合举办了国际学术会议,黄建忠和劳动人事学院教授韩克庆共同作为特刊主编,发布了“儿童和青少年服务的社会创新”(Social Innovations in Child & Youth Services)的系列文章,来自美国罗格斯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阿联酋沙迦美利坚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20多名海内外****,围绕各国在儿童和青少年服务方面面临的问题、具有特色的社会服务创新模式等议题共同组稿,贡献了高水平的学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