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永红肯定了外国语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努力以及在公共外语教学上取得的成绩,希望教师能将个人的课程放在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考虑,强调教育教学规律,同时要充分利用新技术,让新的技术为解决教学问题而服务。

这是外国语学院第一届教师教学能力竞赛,郭英剑对此次活动寄予厚望。他表示,此次比赛核心是“教学能力”,教学要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注重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重要性。

比赛中,俄语系教师李莎从《基础俄语》课程中选择了课文部分进行讲解。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她除了进行课文的展示,还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问题,并及时强调重点语句。

法语系教师王佳玘选取了法语语法中的难点代词式动词进行讲解。通过对语法的介绍,即揭示了法语独特的思维方式,也展示了中英法三种语言背后的逻辑特色。

西语系教师韦妮斯用全程西语的形式,讲解了陈述式过去式和陈述式过去完成时的区别。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加入了学生练习,积极与学生互动。

日语系教师刘妍的主题为《日语的模糊表现》,借助日语语法中的特色表达,突显日语文化含蓄的特点。

大学英语教学部的姜艳和刘力两位老师分别选择了大学英语四级听说和大学英语四级读写作为此次的授课内容。大学英语教学面向学生均为非英语专业同学,但是授课依然是采用全英文授课形式。在授课内容上,两位老师均为同学设计了英文发言环节,以达到更好的练习效果。


研究生英语教学部的牛云平选择的课程为《英语笔译》。在授课中,她强调翻译应做到准确,不能放过一个细枝末节。她以最基础的冠词的使用为例,向同学及在场的专家教授展示翻译的特点。

赛后,郑书九对比赛进行点评。他表示,整个评价体系基本合理,但是仍然有精简的必要,个别标准并不适宜。关于教师的授课,他肯定学院教师的语言能力,但是认为基础语言教学应当精讲多练,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个别课程可以适当将翻译练习的比例降低,并且对学生刚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增加与学生的互动。

夏可君强调与学生的互动问题。他认为语言类教师要注重语言的感染力,在课程设计上要注意创意,并且对于课程的重难点问题要重点讲解。关于评价标准问题,夏可君认为应当将标准适当简化,部分条目设置应调整。

李霞在总结中谈到,进行比赛是对日常教学环节的反思和提高,同时也表明外国语学院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视。


附比赛获奖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