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ruc.edu.cn/wp-content/uploads/2019/03/会场全景2.jpg)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副所长闫衍,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陈卫东,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财新智库董事总经理钟正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杨瑞龙等专家****参加了研讨会。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瑞明代表课题组发布了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报告指出,2019年1-2月,在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受到冲击、国际金融市场震荡、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给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市场预期带来不利影响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坚持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了宏观经济总体平稳。其中,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3%,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3.6%,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
![](http://news.ruc.edu.cn/wp-content/uploads/2019/03/刘瑞明2.jpg)
但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中转型阵痛凸显,新老矛盾交织,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叠加,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2019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继续低位徘徊;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和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外贸形势“开门遇冷”,2019年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3.9%。企业家信心指数和部分先行指数开始掉头向下,部分预期发生逆转,下行压力不断凸显。
从事实考察,由于民营经济对国家财政收入、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城镇就业、新增就业的占比贡献已经实现了“56789”。因此,民营经济的发展直接决定了宏观经济绩效,可以说,“民营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好,宏观经济就趋暖向好,“民营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差,宏观经济就趋冷下行。而近年来,一方面,在金融危机后国有企业的大肆扩张,导致改革局部出现逆转,国有企业各项经济业绩指标出现下行;另一方面,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并没有根本性改变,甚至出现了局部恶化。直接导致了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利润不厚、信心不足和投资不力等问题,也引发了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
客观来看,当前经济的下行压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改革当中的一些深层次难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导致企业家群体“预期不稳”、“信心不足”,在“稳预期”难以实现的情况下,“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的目标也就难以落地。而当前经济困境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至少有三:第一,民营经济“离场论”背后掩盖的民营企业地位问题;第二,中美贸易争端引发的未来国家走向和博弈方式不确定性加剧的问题;第三,改革迟滞导致实体经济、民营经济环境未能有效改善的问题。
因此,面对下行压力不减的宏观经济,应该进一步坚决竖起改革开放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旗,为经济立下“定海神针”,采取有效措施打破改革坚冰,全力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才能破解经济困境,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
杨瑞龙主持了专题研讨环节,与会嘉宾围绕2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和分析报告进行了深入研讨和点评,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http://news.ruc.edu.cn/wp-content/uploads/2019/03/杨瑞龙.jpg)
闫衍表示,从今年来看,整个经济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宏观政策的宽信用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未来整个经济增长和债务市场的变化取决于宽货币到宽信用的转化,以及宽信用的环境下,整个信用环境的修复是不是能够得到改善,这也是决定下一步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下能不能得到有所放缓,进而促进整个经济回升到企稳的趋势的重要因素。
![](http://news.ruc.edu.cn/wp-content/uploads/2019/03/闫衍.jpg)
陈卫东认为,总体来看中国经济的增长能够完成预期的目标,接下来还应该在基建投资落实的措施,提高劳动力素质、经济转型升级以及研发上的投入,金融体系转型升级,调整我国全球经贸合作关系方面继续完善。
![](http://news.ruc.edu.cn/wp-content/uploads/2019/03/陈卫东2.jpg)
牛犁表示,中央提出要做好“六稳”,中美贸易谈判释放出积极信号,两会释放的减税规模高达2万亿等,今年几乎各项政策都是支持性的,政策意图信号已经非常明显,是稳健持续地走,真正搞活资本市场,再加上科创板推出,试点注册制等制度性的变革,这些积极因素导致了年初经济的平稳开局。
![](http://news.ruc.edu.cn/wp-content/uploads/2019/03/牛犁.jpg)
钟正生强调,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过去了。外部环境变得更加有利,虽然总体上还存在着很大的挑战;无需担心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韧性,但是宏观经济政策需要稳定、公平以及减少无谓的监管;在结构改革方面,但是如果政府在市场准入上做更多的文章,对于短期提振信心,提振民间投资,对于缓解中美贸易紧张的局势,应对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对于促进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提升国有企业本身的效率,都具有积极的效果。
![](http://news.ruc.edu.cn/wp-content/uploads/2019/03/钟正生.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