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场研读讨论会中,张齐明从《汉书·艺文志》中所记载的“术数略”入手,指出术数是中国古人对个人、家庭、国家等各个方面做出预测、改变和解释的一种知识体系,它包括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天象确定空间和时间,因此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时间和空间是异质却同构的,正是时空之间的紧密联系构成了术数知识的基础。接着,他向与会者讲解了五行、八方、九野、二十四节气和天干地支等术数知识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如何在时空的概念和表述下相互配合。
![](http://news.ruc.edu.cn/wp-content/uploads/2019/01/1改-1.jpg)
从第二场研读讨论会开始,张齐明带领与会者研读《淮南子·天文训》。《淮南子》是汉代刘安和他的门客编纂的一部著作,其中《天文训》一篇包括宇宙的形成、天的构成、历法、五音十二律和时令禁忌等内容,是了解汉代术数观念的重要资料。通过研读《天文训》,与会者对汉代的宇宙观有了更加系统和直观的了解。张齐明结合《史记·天官书》和最新的出土的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对《淮南子·天文训》进行了详细的疏解,解答了文本中很多难以理解的内容,同时也更正了某些误解。在接下来的系列讲座和研讨会中,与会者就《淮南子·天文训》中所记载的神话传说、星象记录、岁星纪年法、四分历等问题与张齐明进行深入的讨论,双方还将中国古代历法与犹太历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引起以色列****的兴趣。
![](http://news.ruc.edu.cn/wp-content/uploads/2019/01/2改.jpg)
张齐明在研读讨论会中表示,我们不能以科学的名义来粉饰传统,也不应以今天的观念去否定古人的信仰。只有深入理解他们的信仰才能深入体验他们的生活世界,从而深入了解一个历史时期。特拉维夫大学孔子学院以方院长郭志松(Asaf Goldschmidt)是中医史研究方面的专家,他全程参加了讲座与研讨,并且与张齐明就某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郭志松表示,术数知识与中医理论亦紧密相关,术数知识是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知识系统的一个基础,对于阅读中国古籍和研究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郭志松还表示,很希望未来能与张齐明就中医古籍中的某些问题合作开展研究。
![](http://news.ruc.edu.cn/wp-content/uploads/2019/01/6改.jpg)
本次活动是特拉维夫大学孔子学院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和特拉维夫大学东亚系进行的一次新的尝试,特大孔院希望借此活动促进海外汉学研究回归文本、提高****原始文献研读能力并厘清汉学研究中“术语”概念的本来意义,也希望能够借此机会促进中外****就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有效的讨论,为双方未来展开共同研究铺设道路。特大孔院还将陆续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以及其他学院的相关****赴以色列进行不同专题的文献研读与讲座交流,这一活动将成为特拉维夫大学东亚系中国方向研究生的重要辅助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