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全国150多所高校的近300名****和企业界高管代表参加了本届论坛,围绕人力资源、组织管理、劳动关系等主题进行了探讨。论坛旨在推动人力资源领域相关专家****的沟通与合作,深度挖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国内外的最佳实践,最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论。

参加本届论坛的嘉宾有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杨伟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常务副主编李震,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社社长兼副主编李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冯喜良,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贾良定,中国劳动人事学院数据&案例研究中心主任兼劳动科学实验室主任李育辉,原海尔全球人才平台总监、铭泰集团副总裁、中国HRD俱乐部创始人蔡元启等。此外,来自劳动人事学院的副教授王青、王桢、骆南峰、助理教授于坤、赵锴都参与了论坛的主持或报告工作。
上午,主论坛举行开幕式,由于坤主持。在开幕致辞中,杨伟国代表学院对与会嘉宾及参会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围绕研究及****的使命进行了深入阐述,提出了关于研究的五点想法:第一,研究是天大的事情,它对社会的贡献是基础性的,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肩负重任;第二,研究要回应真实事件,管理学应该要回应现实世界的实际需求;第三,研究要关注方法论,****只有在研究和方法论之间形成互动才能够不断的改进研究水平,才能够不断的改进方法论本身;第四,研究要有独立的思想,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我们要有独立的精神和独立的思想;第五,研究还要推进合作,因为有合作才会有真正的思想碰撞。最后杨院长号召与会****努力开展能够对业界实践、政策制定等起到指导作用的研究。
李震回顾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多年来支持学会、杂志发展的历史,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在联合主办论坛中给予的支持,并分享了他对“有价值的研究”的观点,对与会****们的到来表达了谢意。
在主题演讲环节,贾良定分享了“努力做负责任的管理学研究:以三项研究为例”的报告。在报告中,贾良定从“好的理论需要令人愉悦”出发指出了做负责任的管理学研究的缘起,进而从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出发解析了研究中“求真观妙”“择善固执”的指导思想,此外他以自己的三项研究为例重点阐述了如何努力做负责任的管理学研究。关于负责任的研究,他给出了两方面的解释:对科学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责任。如果每位科学工作者都能够择善固执,就能够实现科学对社会的责任。
冯喜良以“新形势下企业应对用工不确定风险的探索”为题作主题演讲。他分享了其对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外包服务公司提供的灵活用工,灵活外包的调研案例,分享包括企业灵活用工的探索、外包服务的发展背景、灵活用工的本质以及发展趋势四个方面。他跳出模型变量的束缚,探讨中国社会发展中宏观的规律还有微观的细节。从调研结果分析,未来劳动力市场灵活用工有持续增加的趋势,专业化也将成为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发展的一个方向。在对未来趋势的分析上,他推测说未来产生的是一种新工作模式,即生产链的缩短,包括时间、空间、内容,新技术将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全球化也将是劳动全球化而不是劳动力全球化。在谈及相关的政策时,他认为政策的制定应符合事情发展的客观规律,若不符合客观规律,制定的政策就只是暂时的,不会长久。
李育辉以“组织去中心化与领导力变革:基于社会网络的分析”为题作主题演讲。她通过对文献回顾和企业多案例分析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组织为了适应市场变化、提升创新效能,在组织结构上进行了变革。当去中心化成为当下组织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后,组织会呈现什么样的结构特征、需要什么样的领导力在学界是缺乏探讨和一致性结论的。她带领其研究团队对来自北京的三家企业进行了案例研究,通过观察、访谈提取中心化组织的特征以及对应的领导角色变化,进一步利用大数据对工作网络中的邮件发起方向与频次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结果发现弱连接在组织中的效用比过去显著增强;信息中枢成为领导最为重要的角色,其次是知识权威、示范性试错者。最后她倡导****应着眼未来,在研究问题的选择上明确自己的使命,在自我职业的发展上明确自己的阶段。
蔡元启以“组织管理的企业内部实践”为题,提出了组织管理应该考虑的三个问题包括:如何通过管理创新去激活组织与个人、如何通过组织创新促进企业经营发展、如何更有效的管理分支机构;蔡总提出下属公司在组织管理实践中的赋能与控制的重点举措包括监督与审计、过程跟踪、问题发现、快乐优选、团队激励。
下午,八个分论坛平行举办,专家****就人力资源管理前沿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分论坛一主题为“员工心理与行为研究I”,由王青主持,来自北京科技大学、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的高校****们根据入围文章,进行宣讲,与点评嘉宾和参会者展开讨论。
分论坛二主题为“创业与创新研究”,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酒店管理学院武守强主持,来自山西财经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们报告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并作有益交流。
分论坛三主题为“互联网时代的组织管理模式创新研究”,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酒店管理学院的李朋波主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物资学院、中国企业联合会的****们逐一汇报研究成果。
分论坛四的主题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技术创新”,由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工商管理系副教授潘静洲主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关村股权交易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康奈尔大学、罗格斯大学及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的****们结合各种新兴技术,分析各自最新研究动态。
分论坛五的主题为“互联网+时代下的劳动关系问题探究”,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的孟泉老师主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的****们深入探讨,重点关注“互联网+”下的劳动关系改变,主题涉及外卖骑手、零工经济及集体行动。
分论文六的主题为“员工心理与行为研究II”,由骆南峰主持,来自河北工业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们汇聚一堂,就各自研究进行汇报交流。
分论坛七的主题为“激励与人力资本价值研究”,由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张庆红老师主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电力城南公司的****们进行介绍。
分论坛八主题为“劳动过程与劳动条件研究”,由王桢主持,来自北京物资学院、天津商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们各自报告了最新研究成功成果。

八个分论坛结束后,又举办了两个工作坊。两个工作坊分别由赵锴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朱志胜老师主持,以“案例研究:一场对话之旅”和“规范之外,案例研究的想象力”为主题,受到了参会者们的欢迎。
在闭幕式及颁奖仪式环节,《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社责任编辑、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李朋波宣读了本届论坛优秀论文和优秀审稿人获奖名单,来自劳动人事学院的博士研究生许昉昉、甘罗娜等人获得了优秀论文奖,劳动人事学院李育辉、骆南峰、王桢共同为获奖者颁发了荣誉证书。
本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案例研究论坛的举办,进一步彰显了劳动人事学院在践行“七型劳人、七星学院”上的力度,本次论坛体现了学院携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携手共同打造国内人力资源管理学术共同体的宗旨与努力,期望进一步促进国内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案例研究的开展和水平提升,从而更好地为学界、业界贡献有价值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