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届论坛由人民大学统计学院主办,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河北工程大学数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经贸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统计与信息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重庆工商大学统计系6个高校院系共同协办,其宗旨是“促进高校研究生统计学术交流”。报名参加本届论坛的统计专业师生累计超过250人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全国高校研究生的投稿论文118篇,并评选出入选论文68篇及“十佳论文”。
十佳论文获奖名单

陈南首先介绍了全国高校学生创新统计联盟的发展历史:全国高校学生创新统计联盟是一个由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研究生会发起的全国高校统计学子学术创新发展合作的平台,自2014年11月成立以来已有4年的历史,为全国高校研究生统计论坛的举办做出了重大贡献。

王晓军在致辞中对前来参加论坛的嘉宾、高校教师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们表示欢迎。她提到,今年论坛共收到118篇投稿论文,涵盖经济社会统计、风险管理与精算、数理统计、生物统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方面,与人大统计和其他学校统计学院所研究的领域相吻合。本届论坛入选的论文选题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体现了统计学研究生的研究水平,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她表示,论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全国高校学生创新统计联盟的支持,并对即将发布的社会心态调研项目报告进行简要介绍。她表示,近年来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始终积极探索,并将在未来继续和全国兄弟院系共同探索人才培养之道,将培养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作为目标,为统计学子在学术道路上的长远发展助力,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打下坚实基础。最后,她祝愿第四届全国高校研究生统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郭栋宣读了本届高校统计论坛的十佳论文,并与在场嘉宾为获奖作者颁奖。


本次论坛分为上午主会场和下午五个分会场,共有49位作者进行报告展示,其中5位十佳论文获奖者在上午的主会场环节进行报告。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王钒进行了题为《Selection of mixed copulas for data with ties via penalized likelihood》报告,通过营养健康调查数据研究肥胖和血压的关系。论文中利用多个copula的线性组合构造混合模型,不仅刻画了复杂的相关关系,还借鉴了生存分析中的区间删失概念解决了数据打结问题。在评委老师现场点评环节中,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许王莉针对论文中的实例,对其中的具体变量及数据打结的原因与作者进行了探讨。她表示,这份报告从实例出发,寻找了copula能刻画的方面,在采用MCP惩罚的同时利用interval处理结点问题,十分具有研究价值。

复旦大学吕洋、中央财经大学姜世超、河北经贸大学曹晨和中国人民大学黄一凡依次发表报告,评委对报告进行了点评。
下午,论坛在明德主楼分别开设了数理分会场、方法分会场、经济分会场、社会分会场和生物分会场,其他优秀论文的作者进行报告,报告涵盖了统计学的方方面面,到场嘉宾对报告详细点评,参会者就论文内容同论文作者进行讨论交流。

往届回顾:
2014年
11月,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发起成立全国高校学生创新统计联盟,旨在联合各高校统计院系的学生力量,打造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统计调查项目和科研平台。
2015年
在联盟高校的大力支持下,全国高校学生创新统计联盟成立大会成功举办;同时《社会心态测量成果》在此次大会上正式发布,成果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相关人士的高度认可;同年12月,第一届全国高校研究生统计论坛成功举办,收到30余篇投稿论文。
2016年
12月,第二届全国高校研究生统计论坛顺利举办,收到全国各高校130余篇投稿论文。
2017年
12月,第三届全国高校研究生统计论坛顺利举办,共收到全国各高校98篇投稿论文,方向涵盖经济社会统计、风险管理与精算、数理统计、生物统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