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ruc.edu.cn/wp-content/uploads/2017/11/全景2_副本-1.jpg)
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副院长聂辉华主持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杜志雄,《华夏时报社》总编辑水皮致辞。
杜志雄表示,县域经济彼此差异比较大,发展条件不一样,发展极不平衡。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区域的不平衡、地域不平衡也是不平衡的重要表现。因此,县域经济作为连接城乡的研究对象面临的研究视角,是非常重要的。
![](http://news.ruc.edu.cn/wp-content/uploads/2017/11/杜志雄1_副本.jpg)
水皮认为,要了解农村就需要了解县域经济。某种意义上而言,没治理过一个县则很难治理好一个国家。当前,我们讲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得对农村经济、县域经济有深刻的把握和理解才行。
![](http://news.ruc.edu.cn/wp-content/uploads/2017/11/水皮1_副本.jpg)
聂辉华认为,中国经济从1978年到现在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其中1978年到2008年平均增速在10%以上,在我们学术界也称之为“中国增长之谜”。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快,主要原因是有中国地区间的竞争,县与县之间的竞争。县虽然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所以县域经济是研究中国经济很好的抓手。
![](http://news.ruc.edu.cn/wp-content/uploads/2017/11/聂辉华5_副本.jpg)
杜志雄主持了主题演讲环节,中国县域经济课题组主要成员吕风勇、邹琳华、郭宏宇研究员先后发表主题演讲,向与会嘉宾和参会人员介绍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7)》的主要研究成果。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7)》原则上根据地区生产总值超100 亿、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过10 亿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0 家三项标准,在全国近二千个县域经济单元中遴选出400 强样本县(市),作为分析研究比较的基础。报告构建了县域经济竞争力和投资潜力指标体系,对2017年400个县(市)的经济竞争力和投资潜力指数进行了实证研究。2017年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分布于15省(市),苏浙鲁三省百强县(市)数目增至67席。2017年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县(市)分别为: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长沙县、太仓市、即墨市、义乌市、浏阳市和龙口市。2017年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省际差别仍大,安徽和苏北投资潜力更为突出。2017年全国投资潜力十强县(市)分别为;固安县、界首市、即墨市、胶州市、永清县、德清县、新津县、金堂县、博罗县和清镇市。
课题组研究发现,县域经济增速随GDP增速继续出现下滑,但下滑幅度也有所缩小。尽管如此,以东北三省县域经济为代表的资源型和重工业型县域经济下滑幅度甚至更大,成为影响县域经济总体发展的重要不确定因素。与此同时,房地产库存高居不下时刻威胁着县域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房地产去库存成为县域经济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
报告发现,县域经济体之间的存贷比差异已对部分县域经济体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建议对存贷比的区际差异进行适当调整;鼓励多样化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改革信贷制度,划定资金跨区转移比例上限;提高存贷款本地转化的效率。
报告指出,从产业演进的角度,并联系其背后的原动力以及这种原动力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可将县域经济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供给短缺、成本低廉时代的县域经济(1978—1992年),产业集聚、市场扩张时代的县域经济(1992—2002年),内外共荣、投资驱动时代的县域经济(2002—2008年),产能过剩、转型升级时代的县域经济(2009—现在)。当前阶段,那些距离大中城市较近易于承接人口和科教资源辐射的县(市)、中西部地区交通区位较好、要素成本相对低廉的县(市)以及具有良好产业基础和体制优势的县(市),将可能率先转型升级成功并引领中国未来县域经济的发展。
报告认为,在全国经济仍然处于不景气阶段的环境下,大部分经济高速增长的县(市)都依靠外来投资企业的数量增长获得。因此,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鼓励部分县(市)推动劳务输出,通过户籍化改革实现外出务工人员工作地落户问题;进一步增强区域协调发展,在中西部地区培育更多具有辐射或带动能力的区域增长极;重新审视区域发展政策,避免优惠性政策演变为歧视性政策;进一步提高产业转移承接与本地经济的融合度,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营商环境的差距。
《华夏时报》社副总编辑李爱明主持了发布会圆桌讨论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杜志雄,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副院长聂辉华,《华夏时报社》总编辑水皮,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付晓东,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研究员、经济学院副教授文余源,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研究员、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张耀军,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综合部副主任汪红驹等专家****与课题组成员围绕报告提出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