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拥军主持会议并介绍了研究中心的历史沿革、研究领域、重要成果等中心基本情况,以及此次会议召开的相关背景和期望。
冯惠玲介绍了“北京记忆”数字资源平台项目的基本情况及未来的发展计划,并表示,城市记忆是一座城市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并为城市未来发展和创新提供源泉和活力,为保护和传承北京历史文化,“北京记忆”项目团队自2013年起开始搭建以“两站一库”为总体框架的北京文化资源大型数字平台,目前在多个方面都已取得一定的进展。
随后,梁继红从“北京记忆”数字资源的采集、组织与著录、专题展示等方面介绍了“北京记忆”数字资源库的基本概况。牛力介绍了“北京记忆”专题网站,称“北京记忆”网站是基于OAIS数字资源库系统的综合展示平台,目前已推出9个特色鲜明的专题网站。接着,加小双介绍了“北京记忆”互动网站,并表示互动网站“我的北京记忆”旨在搭建北京居民、海内外北京文化爱好者的互动交流记忆空间,将资源征集与网页展示融为一体,实现众创与众享。
与会嘉宾与中心研究员共同讨论北京文化记忆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
姚欢庆就“北京记忆”项目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简单介绍,称人文北京资源库在建设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对知识产权尊重和保护,双方之间开展合作是互利共赢,双向提升的选择。接着,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常务理事白鹤群、熊猫慢递总经理刘伟、厨师漫画人及摄影家李冬、北京电视台《最北京》栏目编辑程文、职业油画家傅察丹青、胡游京城博主胡继禹、“北京脉搏”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师毅、北京老照片收藏家杨波、北京大学燕园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学术部副部长王可达、泥彩塑和兔爷传承人双彦等专家****和文化界人士都结合自身所从事的北京记忆建设实践,提出了当前北京记忆保护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并为北京文化记忆保护和传承工作未来的发展建言献策。同时,与会嘉宾都对“北京记忆”项目的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表示了认可,表示愿同人文北京(人文奥运)研究中心一道为北京文化记忆的保护和传承而努力,做好这件具有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大事业”。
本次座谈会将热心于北京文化和记忆保护的专家****和文化界人士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关合作的建立将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北京记忆,推动北京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