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基于ENVI-met的城市道路绿地植物配置对PM2.5的影响研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31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尤其细颗粒物(PM2.5)已成为制约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表明,在众多的PM2.5来源中道路交通是在其中的重要来源之一,而道路绿地植物群落能够消减来自道路的PM2.5。运用场地观测和ENVI-met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城市道路绿地植物群落对PM2.5的影响,分析仅有乔木(i)、乔木+树篱(ii)、乔木+树篱+灌木(iii)3种模式下的植物群落配置对PM2.5的影响,揭示绿地植物群落的长度、宽度、高度和LAI对PM2.5的影响。结果表明:(1)场地观测中的道路绿地植物群落的3种配置模式对PM2.5的消减率分别是iii(14.2%) > ii (12.9%) > i(9.2%)。(2)绿地中植物的种类、绿地宽度、绿地植物的叶面指数等要素对消减作用起正面作用,高度和长度起负面作用。(3)绿地的长度的一定量的减少可以在绿地后方形成一个宽度约为绿地长度80%的、随着与绿地的距离的增加而宽度递减的较绿地长度更长环境PM2.5浓度更低的低谷区,但其他没有绿地的空间的PM2.5浓度会加重。(4)绿地高度的增加会迫使PM2.5向更高的空间运动。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ir pollution, especially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restricting urban environment. Releva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road traffic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ources of PM2.5 among many sources, and plant communities in road greenbelt could reduce PM2.5. In this study, a combination of site observation and ENVI-met simulation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lant communities in urban road greenbelt on PM2.5. We also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plant community configuration on PM2.5 in three modes including tree (i), tree+hedge (ii), and tree+hedge+shrub (iii), so as to reveal the influence of length, width, height and LAI on PM2.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in field observation, the reduction rate of PM2.5 in the three configuration modes of plant community of road greenbelt was iii (14.2%) >ii (12.9%) > i (9.2%). (2) The increase of plant species, greenbelt width, and leaf area index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PM2.5 reduction, while the increase of height and length played a negative role. (3) A certain amount of reduction in the length of the green space formed a region behind the green space that had a lower PM2.5 concentration than the longer length environment. The width of this area was about 80% of the length of the green space and decreased as the distance from the green space increased. However, the PM2.5 concentration of other spaces without green space would increase. (4) The increase in green space height would force PM2.5 to higher space.





PDF全文下载地址:

https://www.ecologica.cn/stxb/article/pdf/stxb201907311617

相关话题/道路 植物 空间 观测 运动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不同植物根际土壤碳氮水解酶活性热点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摘要:为研究喀斯特退耕地不同植物根际土壤碳氮水解酶活性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喀斯特区域农田表层土壤,选择当地粮食作物玉米、牧草苜蓿及弃耕后常见草本植物莎草,进行室内根盒培养试验。利用根际土壤原位酶谱分析技术,研究不同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β-葡萄糖苷酶(βG)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的分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三峡库区消落带4种典型草本植物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摘要:为研究三峡水库消落带优势植物的养分利用特征及其对生境的适应策略,选择消落带分布最多的4种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植物根、茎、叶的碳(C)、氮(N)、磷(P)、钾(K)含量和化学计量比特征。结果表明:(1)相比陆地系统和自然湿地系统,消落带植物具有较低的C含量和较高的N、P、K含量,C/N、C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三峡水库消落区不同生活史类型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
    摘要:为探究三峡水库消落区不同生活史植物群落随海拔梯度及水库干流沿程的空间分布规律,于2017年8月至2017年9月对三峡水库干流消落区植被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三峡水库消落区植被的植物物种丰富度随距大坝里程距离的缩短而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2)三峡水库消落区不同生活史类型植被群落盖度对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上海金泽水库典型挺水植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变化
    摘要:为探究不同水生植物碳(C)、氮(N)、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随季节的变化特征,本研究以上海金泽水库库区四种典型挺水植物旱伞草(Cyperusalternifolius),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水葱(Scirpusvali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马尾松林向香樟林改造林下植物功能多样性研究
    摘要: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功能多样性比物种多样性可以更直接地反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在群落生态学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推崇。马尾松次生纯林是一种亟待改造的森林类型,而在亚热带地区香樟是马尾松林改造的理想树种之一。为了完善马尾松林向香樟林改造的研究,以更好地指导马尾松林改造的实践,本文用空间代替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石林风景区不同石漠化人工修复方式对木本植物群落组成及种群生态位的影响
    摘要: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最严重的障碍,植被恢复是石漠化治理的重要途径。近50年来,我国开展了大量石漠化植被恢复的实践与研究,包括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但是,长期以来缺乏对已完成人工修复的植被的演替特征和修复效果的研究,而人工修复植被的效果评价能为石漠化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中国陆域地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空间关系研究
    摘要:在人类活动主导人地矛盾的当代背景下,从空间关联角度测度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是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以2015年数据为基础,通过选取特征变量构建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双变量局域空间自相关、人地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多层次刻画中国陆域地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空间相关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荒漠草原不同雨量带土壤-植物-微生物C、N、P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摘要:降水作为关键性驱动因子深刻影响着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采用生态化学计量学方法,调查了荒漠草原不同雨量带土壤-植物-微生物C、N、P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降水格局的适应性规律。研究区不同雨量带土壤C、N、P随降水梯度的递减亦呈现递减趋势。平均土壤C:N:P比例为28.9:2.7:1,主要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喀斯特槽谷典型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对隧道建设的响应
    摘要:隧道工程建设对喀斯特槽谷地区地下水循环系统的破坏,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影响周围生态环境。依托重庆中梁山喀斯特槽谷,对旱、雨两季隧道影响区与无隧道影响区不同深度土层(0-20cm、20-40cm)土壤含水量以及典型植物(常绿乔木、常绿灌木)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nstantaneousWater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西南喀斯特峰丛洼地木本植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变化
    摘要:为了阐明喀斯特峰丛洼地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变化规律,选择西南喀斯特具有代表性的灌木林、次生林和原生林3种植被类型,基于2007年、2012年、2017年3次植被的系统调查,研究了木本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灌木林2007-2012年减少1个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