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被妒忌:一种矛盾体验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1

刘得格1; 黄晓治2; 陈文晶3; 李文东4
(1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广州 510006) (2广西大学商学院, 南宁 530004) (3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6) (4香港中文大学管理学系, 香港)
收稿日期:2016-12-22出版日期:2018-01-15发布日期:2017-11-28
通讯作者:黄晓治, E-mail: hxiaozhi@mail3.sysu.edu.cn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嫉妒的根源与效应:关系连结视角的跨层次双重作用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7150204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谦逊型领导和员工角色外行为的机制研究——基于追随力理论的视角(项目批准号: 2015A030313508)”;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新生代员工工作价值取向的结构内容、形成机制及影响效应研究: 一项跨层次研究(项目批准号:15YJA6300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企业情境下的领导者-追随者身份管理:内涵、影响因素及作用效果” (项目批准号:71402036)。

Being envied: An ambivalent affective experience

LIU Dege1; HUANG Xiaozhi2; CHEN Wenjing3; LI Wendong4
(1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2 Business School,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China, 530004) (3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China) (4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China)
Received:2016-12-22Online:2018-01-15Published:2017-11-28
Contact:HUANG Xiaozhi, E-mail: hxiaozhi@mail3.sysu.edu.cn

Supported by:




摘要/Abstract


摘要: 以往研究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妒忌的研究上, 却没有对被妒忌给予足够重视。在厘清被妒忌内涵及其矛盾体验的基础上, 明晰被妒忌的理论基础, 揭示个体、领导与组织、文化因素对被妒忌矛盾体验的影响, 并从弱化策略和强化策略两方面分析被妒忌者消减或强化他人妒忌的应对策略, 明确个体认知评价、文化和被妒忌者应对策略选择的关系。未来研究可以在组织和中国文化因素分别与被妒忌的关系、被妒忌者的认知偏差和应对策略、被妒忌和结果之间的二元机制方面进一步扩展。






[1]贾成龙, 孙莉, 冯伯乐, 秦金亮. 依恋启动及其效应[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9): 1539-1550.
[2]刘得格, 朱伟春, 李文东, 朱婷, 刘芳. 组织行为学领域妒忌研究的不同视角、分歧和未来方向[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10): 1780-1792.
[3]徐展菲, 席居哲. 矛盾态度的成因与应对[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2): 331-343.
[4]刘得格;李文东;陈文晶. 恶意妒忌和善意妒忌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7, 25(2): 342-357.
[5]何幸;崔丽莹. 他人财富情绪:妒忌的社会评估比较与认知加工分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16, 24(9): 1485-1495.
[6]丁桂凤; 候亮; 张露; 张丽; 王曼; 古茜茜. 创业失败与再创业意向的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6, 24(7): 1009-1019.
[7]陆亚;尹可丽;钱丽梅;沈楠. 气候变化的心理影响及应对策略[J].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22(6): 1016-1024.
[8]谢晓非;陆静怡. 风险决策中的双参照点效应[J].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22(4): 571-579.
[9]郑秋强;徐富明;罗寒冰;李彬;张慧. 判断与决策中的规划谬误[J].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22(3): 482-491.
[10]靳宇倡;刘东月;李俊一. 创伤后成长的促进因素、模型及干预[J].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22(2): 304-313.
[11]孙青青;郑丽军;郑涌. 性客体化与女性自我客体化[J]. 心理科学进展, 2013, 21(10): 1794-1802.
[12]吴宝沛;张雷. 妒忌:一种带有敌意的社会情绪[J]. 心理科学进展, 2012, 20(9): 1467-1478.
[13]周浩;王琦;董妍. 无聊:一个久远而又新兴的研究主题[J]. 心理科学进展, 2012, 20(1): 98-107.
[14]刘艳. 自我建构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19(3): 427-439.
[15]李静;郭永玉. 收入与幸福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J].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18(07): 1073-1080.





PDF全文下载地址:

http://journal.psych.ac.cn/xlkxjz/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4099
相关话题/心理 科学 组织 文化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