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心理所研究分析自杀相关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影响——从自杀意念到自杀尝试的转化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5

根据以往研究,进行自杀尝试的人数可能是成功自杀人数的10到20倍,有自杀意念的人数大概是进行自杀尝试者的3倍。自杀意念从无到有和从自杀意念转化为自杀尝试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过程,有着不同的影响因素。过去十几年,全球自杀率居高不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未能精准识别出会进行自杀尝试的人。
  随之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记录自己的经历、表达自己的情感。已有研究表明,青年人更愿意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自己的自杀意念,而不是寻求专业的帮助。更有甚者,有人会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自杀直播。
  从自杀意念到自杀尝试,呈现出一个社会学习的过程。自杀相关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在其中起到了中介的作用。依据社会学习理论关于观察学习的4个阶段(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朱廷劭研究组的科研人员提出了3种对应的自杀相关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分别是:关注自杀信息、评论或转发自杀信息以及谈论自杀信息。
  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第一步。有自杀意念的个体会带着自杀这一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他们可能有意或无意地看到与自杀相关的信息。观察学习接下来的阶段是保持和复现。和传统媒体相比较,社交平台为个体额外提供了传播自杀描述、知识和信息的机会。这意味着,互联网为那些看到自杀信息的用户提供了大量的保持和复现的机会,比如通过评论或者是转发看到的自杀信息。动机过程是观察学习的最后阶段,社会学习理论对内部习得与外显行为进行了区分,因为个体并不会展现出他/她习得的所有行为。那些他们看中的后果,且自己与模仿对象相似程度更高的行为,更可能表现出来。公开的自杀谈论不仅反映了个体强烈的自杀动机,同时也会得到来自他人的反馈,从而促使自杀尝试行为的产生。

自杀相关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在自杀意念到自杀尝试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该研究主要关注具有警示作用的外显行为。在研究中,研究者向有自杀风险的4616名社交媒体用户推送了问卷,共计725人完成了问卷,经过筛查,有效问卷共计569份。问卷包括成人自杀意念量表 (the Adult Suicidal Ideation Questionnaire, ASIQ),自杀尝试测试以及自编的自杀相关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问卷。
  研究首先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了自编问卷的信效度,结果显示该量表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谈论自杀相关信息的社交媒体用户中,有一半曾经尝试过自杀。同时,与前人的研究一致,人口学信息对于区分自杀意念者和自杀未遂者没有帮助。另外,与只有自杀意念的社交媒体用户相比,自杀未遂的个体有更多的自杀相关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具体来说,在关注自杀信息方面边缘显著,在评论或转发自杀信息以及谈论自杀信息方面,自杀未遂组显著高于自杀意念组。更重要的是,自杀相关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中介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
  该研究发现的中介效应为解释线上社交互动如何增强了自杀能力提供了新的依据,进一步完善了意念到行动的框架。为鉴定有自杀风险的社交媒体用户提出了行为指标,有助于构建高效的在线自杀干预系统。如果在网上看到有人评论、转发或谈论自杀相关的信息,他们可能已经很认真的思考或甚至尝试过自杀行为。这个时候,我们一句简单的问候和关心都可能成为他们至暗时刻的微光,帮助他们走出暂时的困境。
  
  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Liu, X., Huang, J., Yu, N. X., Li, Q., & Zhu, T. (2020). Mediation effect of suicide-related social media use behaviors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uicidal ideation and suicide attempt: cross-sectional questionnaire study.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22(4), e14940.
  

相关话题/媒体 信息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心理所研究发现伏隔核激活与愉快体验共享遗传信息
    作为纹状体核心结构之一的伏隔核是大脑的奖赏中枢,与动机及情绪加工密不可分。此外,伏隔核功能紊乱也是快感缺乏的重要神经机制。快感缺乏是指愉快体验能力的降低或缺失,广泛见于精神分裂症及其它各类精神疾病患者。已有遗传研究提示伏隔核激活可能受遗传因素影响,然而尚无研究量化奖赏期待过程中的伏隔核激活所受遗传影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在线主动自杀预防:基于社交媒体的自杀信息自动识别与心理危机的主动预防
    全世界每年有100万人自杀身亡。据估计,到2020年,全世界每年将会有153万人自杀身亡,而尝试自杀的人数是成功自杀人数的10-20倍。自杀问题对年轻人来说尤为严重,在全世界范围内,自杀是15岁到29岁死亡的排名第二的原因。在中国,每年有200万人尝试自杀,其中三分之二的人年龄在15岁到34岁之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心理所研究发现双侧枕顶联合皮质负责视听感觉整合中多模块信息输入的匹配过程
    神经软体征,包含运动协调性、感觉整合等多种功能。以往研究证实,它是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群体敏感、特异、可靠和有效的生物学标记。最近的神经影像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软体征有对应的神经基础。大多数研究集中在运动协调性体征的神经基础上,而探究其他神经软体征的神经基础也是同样重要的。感觉整合是神经软体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心理所合作研究揭示抑郁症污名信息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的心理语言表达模式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约有4.4%的人口受到抑郁症的困扰。接受专业的心理健康援助是降低抑郁症危害的有效措施。但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着抑郁症污名现象,这一现象会在抑郁症患者身上加诸耻辱性标签,引发他人对患者的歧视、排斥,从而导致抑郁症患者因羞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心理所研究发现基于社交媒体可预测舆情事件发展趋势
    微博庞大的用户量和即时的传播速度,使其成为舆情事件酝酿、产生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微博中的热门话题可在短时间内大范围扩散,甚至形成重大的舆情事件,需政府部门或相关责任人及时应对解决。因此尽早预测微博舆情事件的走向和趋势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微博内容无结构性、动态性和短文本的特点,给舆情事件的趋势预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心理所研究揭示单眼剥夺傅立叶相位规则性信息可增强剥夺眼的主导性
    神经可塑性被认为是生长关键期的一个重要特性。迄今有大量工作通过测量眼优势的改变来研究神经可塑性。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单眼剥夺研究发现成年人视皮层中仍残留视觉可塑性。例如,通过遮盖的方式剥夺单眼视觉信息输入后,遮盖眼会变得更加主导。这类研究中,遮盖既剥夺了进入剥夺眼的傅立叶能量信息,也剥夺了其傅立叶相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心理所研究表明嗅觉信息可调控视觉时间加工
    人们对世界的感知是由一系列的知觉“快照(snapshots)”构建的。快照就像是按下照相机快门的瞬间,这种瞬时数据的影像在时间维度上依次展开,带给人们连续的主观时间体验。快照的形成与神经系统的知觉采样过程有关,不同的感知觉系统有着迥异的采样频率。以视觉为例,人们一般能看清频率在20赫兹以下的不同颜色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心理所研究发现工作记忆能够调制无意识状态下的情绪信息加工
    人的心理就像海面上漂浮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绝大部分是处于海面之下,即处于无意识状态。而正是这冰山下巨大的看不见的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的行为与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表明,那些没有进入意识水平的感知觉信息,尤其是情绪信息,可以在我们的大脑中得到表征和加工,甚至在一定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意向信息
    一、拟调剂专业 1、专业代码及名称:081401 岩土工程 研究方向:04 地基处理技术(1人) 席宁中 导师 2、专业代码及名称:081402 结构工程 研究方向:06 高层建筑与大跨度结构(1人) 刘健 导师 研究方向:07 高性能混凝土材料(1人) 周永祥 导师 3、专业代码及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5
  • 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低维固态极性结构中量子态调控及其原型器件研究”项目启动会召开
    2017年10月24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低维固态极性结构中量子态调控及其原型器件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召开。项目咨询专家李树深院士,陈仙辉院士,祝世宁院士、陈鸿教授、魏苏淮教授、游建强教授、常凯研究员、段纯刚教授、冯世平教授、张守著研究员、科技部高技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