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心理所研究发现短时程单眼剥夺效应适用于自然场景刺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5
人类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接收周围自然环境的刺激,经过漫长的物种进化和发展,人类的视觉系统发展出与自然环境相适宜的特性与功能。这一重要属性可以在视觉适应中被观察到。
一种特殊的视觉适应-——短时程单眼剥夺,近期引起广泛关注。在典型的短时程单眼剥夺研究中,在剥夺过程中,被试一只眼看到的是周围环境或视频画面,另一只眼被遮盖住或者看到的是经过某种处理后的画面。
已有研究对单眼剥夺效果的测量采用的都是实验室的简单合成刺激(如正弦光栅、白噪音等)。与合成刺激相比,自然场景刺激具有更加复杂的统计特征,与视觉系统的功能更相宜,能更有效地驱动视觉皮层神经元。因此,由合成刺激所测得的单眼剥夺效果不一定适用于自然场景刺激。
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鲍敏研究组的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基于自然场景刺激的稳态视觉诱发电位技术(图1A),通过立体镜给左右眼呈现不同频率闪烁(对比度反转)的自然融合刺激进行融合刺激测试(unfiltered test),直接检测单眼剥夺在自然场景下的神经效应。同时,在剥夺过程中,通过进行四组中间测试(interim test),追踪剥夺过程中神经反应的动态变化(图1B)。本研究同时考察了两种单眼剥夺类型:一种是模拟遮盖剥夺(mean-luminance),剥夺过程中非剥夺眼看到的是正常视频图像,剥夺眼看到的是平均亮度画面;另一种是相位规则剥夺(pink-noise),剥夺眼看到的是相位规则被打乱的图像(图1A)。
图1 实验流程与双眼竞争任务结果
实验一中的中间测试所用刺激与剥夺适应刺激保持一致,不同之处在于闪烁周期和前后融合刺激测试相同,即剥夺眼刺激闪烁周期为6Hz,非剥夺眼为7.5Hz。在125分钟单眼剥夺前后用双眼竞争任务测试知觉眼优势变化(图1A),结果发现单眼剥夺增强剥夺眼的主导性(图1C),和前人研究结果相似。对于脑电测试,通过单样本t检验选择有足够强烈视觉反应的电极纳入分析。前后融合刺激测试结果显示,单眼剥夺使得神经眼优势偏向剥夺眼,表明剥夺眼神经增益增强。但令人困惑的是,四组中间测试的神经眼优势没有明显变化,这似乎与前后融合刺激测试结果相矛盾。研究推测,可能是中间测试刺激中较强的眼间抑制掩盖了神经眼优势的变化。
为了公平地与前后融合刺激测试比较,实验二中的中间测试的闪烁阶段刺激被替换为自然融合刺激,但是在测试过程中的间歇适应阶段(top-up)依旧与剥夺适应刺激一致。和实验一结果一致,剥夺后观察到知觉眼优势(图1D)和神经眼优势(图2)都偏向剥夺眼。更重要的是,在模拟遮盖剥夺条件下,在剥夺过程中,剥夺眼的神经增益随着时间逐渐增强(图2)。
图2实验二结果图,剥夺眼相比非剥夺眼的振幅比值在后测显著增大,在模拟遮盖剥夺(mean-luminance)条件下振幅比值在剥夺过程中逐渐增大
总的来说,该研究揭示了短时程单眼剥夺效应可以在观看自然场景刺激时表现出来,为单眼剥夺中的稳态补偿机制理论拓展到一般性的自然场景刺激提供了证据。同时,科研人员首次用基于自然场景的稳态视觉诱发电位技术跟踪剥夺过程中眼优势逐渐变化的过程,这一方法有望在未来作为实时追踪自然适应环境下神经反应的一种强有力手段。
该研究的合作者包括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何生教授、蒋毅教授以及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Stephen A. Engel教授。
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1112, 31871104, 31525011和31830037) 和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XDB02010003 和QYZDB-SSW-SMC030)资助。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Neuroscience.
https://authors.elsevier.com/c/1atMY15hTtkrAY或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6452220301986?via%3Dihub
Lyu, L., He, S., Jiang, Y., Engel, S. A., & Bao, M*. (2020). Natural-scene-based Steady-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Reveal Effects of Short-term Monocular Deprivation. Neuroscience. [Epub ahead of print] doi: 10.1016/j.neuroscience.2020.03.039.
相关话题/测试 自然
心理所在《自然-人类行为》发表关于神经科学研究可信度的评论文章
作为人类特有的行为,科学研究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近年来,研究的可重复性问题成为科学关注的焦点,从心理科学到临床医学等领域,研究的可重复性成为巨大挑战。生命科学研究的共同特点之一是对于测量工具的需求,一项先进的技术会促进更为精准的测量,提升研究的可信度。测量理论中的信效度(可信度与有效度)概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自然》博客介绍国际神经影像“信度与可重复性联盟(CoRR)”
日前,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左西年研究员,应邀在著名国际出版组织《自然》网站撰写了题为“可重复和标准化人类磁共振成像连接组学测试平台”的博文,回顾与总结了国际神经影像“重测信度与可重复性联盟(Consortium for Reli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CoRR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科睿唯安2019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出炉, 遴选出全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顶尖人才
美国****在名单中继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内地取代英国成为第二大“高被引科学家”所在地区英国伦敦/美国费城,2019年11月19日 — 科睿唯安学术研究事业部今天公布了2019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入榜这份备受期待的名单的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均发表了多篇高被引论文, 其被引频次位于同学科前1%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自然·纳米科技》报道王肖沐、缪峰、施毅合作团队二维材料弹道雪崩现象最新成果
半导体PN结是集成电路的“技术心脏”,在其应用中反向击穿是一类基本的物理过程。基于雪崩反向击穿机制的光电探测器是实现单光子探测的重要手段,目前已成为通信网络,光谱技术以及量子通讯等应用中的核心部件。但是传统的雪崩击穿过程需要强电场激发,随机散射严重;造成器件在小偏压,低噪声、可集成以及鲁棒性等方面面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锑化物半导体低维结构中红外激光器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启动会顺利召开
2017年12月18日,我所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牛智川研究员主持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锑化物半导体低维结构中红外激光器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顺利召开。出席此次会议的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秦玉文主任、李建军主任、潘庆处长,特邀专家夏建白院士、范守善院士、祝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2017年拟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材料公示
附件是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2017年拟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奖公示材料,公示期:2017年1月3日-2017年1月13日。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于2017年1月13日前向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成果管理与转化处反映。 联系人:曹永胜 电话:010-82304880 邮箱:yscao@sem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再生水灌溉对系统性能与环境介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通过验收
2019年2月2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学科重点项目审查会,对我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再生水灌溉对系统性能与环境介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进行了验收审查。10位与会专家听取了项目负责人李久生研究员关于项目执行情况、代表性成果、考核指标完成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学习自然: 基于仿生莲蓬结构的高性能SERS基底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是一种可以提供被测物组分和分子结构信息的超灵敏检测技术。SERS中信号的增强主要来自于光与基底之间的电磁作用,这种作用会通过等离子体共振激发使得电磁场得到极大的增强。电磁场会局域于基底上小于10 nm的间隙以及锐利的尖端,一旦目标分子落于这些热点,它们的拉曼散射信号会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高效低温液态空气储能的基础研究”通过验收
1月16日,北京市科委组织召开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集中验收会议。理化所热力过程与节能技术研究中心王俊杰研究员作为重点项目“新型高效低温液态空气储能的基础研究”负责人,汇报了该项目整体研究工作,相关成果获得专家的好评和认可。 液态空气储能技术是一种新型大规模储能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在传统压缩空气储能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500kV光阴极直流高压电子枪实验平台”通过工艺测试
5月20日,由中科院高能所加速器中心负责的高能所科技创新项目“500kV光阴极直流高压电子枪实验平台”通过了科研处组织的专家组工艺测试,测试组由清华大学、上海高研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6位专家组成。项目完成的光阴极电子枪在360kV直流高压下获得的实验束流,束流流强达到5.2mA。上述指标均达到国内同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