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心理所研究发现刻画个体疼痛敏感性的神经指标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5

疼痛,是一件自然演化赠予人们的最宝贵却无人想要的礼物。没有它,人们就失去了最重要的防身利器,极可能在童年就不幸夭折[1];有了它,人们就面临着潜在的无尽痛楚,甚至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可能性被慢性疼痛长期折磨[2]
  虽然大多数人都能感受到疼痛,但有些人似乎完全不怕疼,“刮骨疗毒”也纹丝不动,而有些人则对疼痛极度敏感,针刚碰到皮肤就痛得直跳。除了日常观察以外,众多科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不同个体对疼痛的敏感性有着极大的差异[3-5]。值得注意的是,怕不怕疼并非是件小事,而是一件具有重大临床意义的大事。疼痛敏感性个体差异的有效评估对个体止痛药(如在北美掀起狂风骤雨的阿片类药物滥用危机)的用量和疗效评价等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因如此,疼痛领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能够刻画个体疼痛敏感性差异的神经标记物。然而,以往的研究常常混淆同一个体对不同强度疼痛的感受差异(个体内差异)和不同个体对同一强度疼痛的感受差异(个体间差异),而且研究结果也存在诸多不一致之处。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胡理研究员与伦敦大学学院Giandomenico Iannetti教授合作,采用跨物种研究方法,结合心理物理学测量和电生理技术,发现了高频γ振荡信号能可靠且特异地预测个体疼痛敏感性。研究成果已于1月14日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6]
  整个研究由3个不同的实验组成。实验1首先招募了96名志愿者(51名女性,年龄21.6 ± 1.7岁),记录他们在接受不同强度激光热痛刺激时的疼痛评分及脑电(EEG)数据。为分离疼痛敏感性的个体内差异和个体间差异,研究者将数据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由单个个体对不同疼痛刺激的所有行为评分和脑电响应组成的个体内数据,二是将个体对不同疼痛刺激的行为评分和脑电响应平均后得到的个体间数据。这两个层次分别对应了个体内差异和个体间差异。
  结果显示,所有由短时激光刺激诱发的EEG响应特征均能较好地反映个体内的疼痛敏感性,包括时域内刺激呈现后120~200 ms内的N1成分、180~300 ms内的N2成分和250~500 ms内的P2成分,以及时频域内的激光诱发电位(LEP)、低频α事件相关去同步化(α-ERD)和高频γ事件相关同步化(γ-ERS),但仅有γ-ERS能刻画个体间的疼痛敏感性(图1),且这一结果无法由不同EEG指标的灵敏度差异解释。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显示,高频γ事件相关同步化能准确预测个体的疼痛敏感性,预测的疼痛评分与真实疼痛评分相关高达0.931(图2)。

图 1 个体内和个体间疼痛敏感性预测指标的比较

图 2 γ-ERS准确预测疼痛敏感性的个体差异
  由于疼痛刺激具有高凸显性(saliency),为排除其干扰,实验2招募了107名志愿者(67名女性,年龄21.6±1.8岁),采集了包含不同强度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其它模态短时刺激诱发的EEG信号和相关的心理物理测量数据。结果显示,γ-ERS无法预测由视觉、听觉和触觉刺激引起的个体间感觉强度评分(图3)。这意味着,刺激凸显性无法解释实验1的研究结果,γ-ERS对感觉敏感性的预测具有疼痛特异性。

图 3 多模态感觉刺激诱发EEG脑响应在个体内与个体间差异的比较
  实验1和实验2均以人类被试为研究对象探究疼痛敏感性个体差异的预测指标。为检验γ-ERS预测个体内和个体间疼痛敏感性的特性是否具有跨物种一致性,实验3进一步采集了来自12只成年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的听觉刺激诱发的颅内脑电响应(ECoG),并将其与胡理研究组之前发表的关于激光诱发γ-ERS与大鼠疼痛行为的研究数据[7]进行了汇总分析。结果与前两个实验的结果类似:由激光诱发的大鼠LEP和γ-ERS在个体内水平均与大鼠疼痛行为相关,但仅有γ-ERS在个体间水平与大鼠疼痛行为存在显著相关(图4),并且伤害性刺激诱发的γ-ERS的空间地形图分布与听觉刺激诱发的γ-ERS存在明显差异(图5)。可见,无论在人类还是大鼠身上,γ-ERS均能有效刻画个体间疼痛敏感性的差异,即具有跨物种的一致性。

图 4 ECoG指标反映大鼠疼痛行为的个体内和个体间差异

图 5 痛觉和听觉刺激诱发大鼠脑响应的差异比较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γ-ERS能特异性地表征个体间疼痛敏感性,不编码具有同等凸显性水平的听觉、视觉和触觉刺激感觉强度的个体差异,并且该特性在人类和大鼠中具有跨物种一致性。总之,该研究发现了γ-ERS这一编码个体间疼痛敏感性的神经指标,也加深了人们对疼痛感知觉及其内在机制的理解,并对临床实践中如何实现个体化疼痛评估和管理提供了启示。
  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31671141 和 31822025)、中国科学院信息化专项(XXH13506-306)等资助。
  
  论文信息:
  Hu*, L., & Iannetti, G. D. (2019). Neural indicators of perceptual variability of pain across speci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812499. https://doi.org/10.1073/pnas.1812499116
  论文链接:
  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9/01/08/1812499116
  
  参考文献:
  [1] Nagasako, E. M., Oaklander, A. L., & Dworkin, R. H. (2003). Congenital insensitivity to pain: an update. Pain, 101(3), 213–219. https://doi.org/10.1016/S0304-3959(02)00482-7
  [2] Chen, B., Li, L., Donovan, C., Gao, Y., Ali, G., Jiang, Y., … Sun, W. (2016).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ronic body pain in China: a national study. SpringerPlus, 5, 938. https://doi.org/10.1186/s40064-016-2581-y
  [3] Clark, J. W., & Bindra, D. (1956).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ain thresholds.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Revue Canadienne de Psychologie, 10(2), 69.
  [4] Coghill, R. C., McHaffie, J. G., & Yen, Y.-F. (2003). Neural correlates of inter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pai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0(14), 8538–8542.
  [5] Nielsen, C. S., Price, D. D., Vassend, O., Stubhaug, A., & Harris, J. R. (2005). Characteriz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heat-pain sensitivity. Pain, 119(1–3), 65–74.
  [6] Hu, L., & Iannetti, G. D. (2019). Neural indicators of perceptual variability of pain across speci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812499. https://doi.org/10.1073/pnas.1812499116
  [7] Peng, W., Xia, X., Yi, M., Huang, G., Zhang, Z., Iannetti, G., & Hu, L. (2018). Brain oscillations reflecting pain-related behavior in freely moving rats: Pain, 159(1), 106–118. https://doi.org/10.1097/j.pain.0000000000001069
  
  

相关话题/实验 数据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心理所合作研究构建首个创伤后应激障碍遗传学数据库PTSDgene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发生在创伤事件暴露之后,是一种具有复杂病因的综合征。美国2013年公布的第五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简称DSM-5)中,PTSD已经从“焦虑障碍”组移到新的分组“创伤和应激相关障碍”中。经历创伤事件是罹患PT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心理所研究发现利用3D步态数据可以预测用户自尊
    人类的非语言行为,如面部表情、姿势、步态等,常常可以体现出心理特征。使用非语言行为线索测量心理特征的主要障碍在于行为量化及其心理特征识别。随着智能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和模式识别技术的发展,使用机器学习建模实现自动预测已经成为可能。  此次研究共招募182名研究生作为被试,包括100名男性和82名女性。被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通过电子自旋相干测量实验揭示CdSe 胶体量子点中超长寿命光致负荷电态
    胶体量子点中,由于较大的比表面积,表面不饱和键的存在所导致的电子-空穴空间分离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基于电荷分离,光致荷电或者光掺杂法可以用来获得带正电荷或者带负电荷的量子点。稳定的光致负荷电,也叫n型光掺杂,对于零阈值光增益,光催化和光伏电池的应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延长自旋寿命,有利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低偏振相关损耗和高容差的二维光栅耦合器 | 光电子器件与集成功能实验室
    由于高集成度和良好的CMOS兼容性,硅基平台正成为光子集成电路一个强大而新颖的平台,同时硅的发光效率极低,目前主要采用外部光源,但这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光源耦合的问题:硅基波导中传输的模斑尺寸和单模光纤中传输的模斑尺寸严重不匹配。针对这一问题,主要的解决方案有两种:端面耦合和垂直耦合。与端面耦合技术相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Velodyne展示可收集丰富感知数据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Velodyne Lidar近日宣布,该公司用于在测试和验证中收集丰富感知数据的环绕视图激光雷达(LiDAR)解决方案——可实现360度实时感知和促进高度准确的定位和路径规划功能——将在NVIDIA DRIVE?自动驾驶平台供应。Velodyne传感器的特性也可通过NVIDIA D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加州大学研发新型高通道数硅上量子点激光器 数据传输速率高达4.1 Tbps
    导读: 据外媒报道,加州大学(UCSB)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成功创建了一个高通道数20 GHz无源锁模量子点激光器,也是该小组首次在硅衬底上直接生长的这种新型激光器。 据外媒报道,加州大学(UCSB)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成功创建了一个高通道数20 GHz无源锁模量子点激光器,也是该小组首次在硅衬底上直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长春光机所郭春雷中美联合光子实验室在钙钛矿单晶场效应晶体管方面的研究获得新进展
    近日,长春光机所郭春雷中美联合光子实验室与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沙特)、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美国)等单位合作在制备基于钙钛矿的场效应晶体管方面取得新进展。在过去的十年中,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在光伏、光电探测、发光等领域的研究获得了巨大的进展。然而,利用钙钛矿材料制备经典的器件——场效应晶体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中国科大首次实验实现量子纠缠态自检验
    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陈耕等人在测量设备不可信条件下实验获知了未知量子纠缠态保真度信息,首次在国际上实现了量子纠缠态的自检验。该研究成果12月13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量子纠缠是量子信息领域的重要资源。学术界通常采用量子态层析的办法来测定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半导体所光电系统实验室在水下渔网等小暗目标探测识别方面取得新进展
    水下小暗目标探测是水下成像的研究难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海洋生物和水下渔网探测。当前海洋生物数据大部分来自科学考察船的海洋调查,难以满足现代海洋科学发展的需求,海洋生物原位观测传感器已是建立海洋长期观测网的瓶颈问题,尤其是光学特性复杂的浮游动物探测方面。而渔网探测及避障则是当前水下无人潜航器(UUV)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半导体所超晶格实验室在一维/二维异质结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半导体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李京波研究员和魏钟鸣研究员的研究团队,在一维/二维(1D/2D)异质结制备及生长机理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半导体异质结是由不同的半导体材料相互接触而形成的结构。组成异质结的两种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这也使异质结常常表现出单一材料所不具备的一些特殊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