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新闻与传播学院招收博士生导师简介(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7-28


现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专家组成员,国际公关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 史学会公关学会常务理事,舆论学委员会常务理事,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常务理事,媒介 伦理与法规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文化与传播符号学分会常务理事
留校任教至今曾先后担任传播学概论、跨文化交流学、舆论研究、传播话语分析、媒 介政策与媒介治理、健康传播研究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

研究领域:
1. 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
2. 公共舆论与策略传播管理
3.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
4. 媒介政策与媒介治理
5. 健康传播

主要研究成果:出版《大跃进运动中的政治传播》、《舆论学概论》等专著,发表《品牌 国家策略与中国文化海外影响力研究》等核心期刊论文几十篇;2008 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
《互联网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子课题负责人, 2010 国家社科基金《网络舆情研究——话语 分析路径》课题负责人;文化部重大课题《中国文化海外影响力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广电
 
总局《新媒体国际传播》课题负责人;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中的诉求与政府 应对》课题负责人

博士招生方向:健康传播与媒介治理(2019 年招生)


王维佳

简历:
2009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传播学博士。2009 年至 2011 年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进 行博士后研究。2011 年至 2014 年任教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 2014 年至今任教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并担任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常务副 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与特色:1、国家战略传播的历史、机制与策略;2、国际新闻与公共外 交的实务及其发展状况;3、国际传播的历史与理论;4、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传播、健康传 播;5、全球范围内的传播科技发展与传播产业发展;6、中国传媒与文化政治的批判分析。
结合“新时代”全球政治经济变革的现实状况和历史趋势,对世界范围的信息传播问题 和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将国际政治经济议题与国际传播议题、发展问题进行融合, 避免媒体中心、传播中心可能带来的理论限制;另一方面,着眼世界各国战略传播和发展传 播的实际问题,培养兼具理论基础、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的高端国际传播人才。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等数十个科研项目。长期与中共中央宣传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网络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地方政府合作进行传播治理问题的研究。
出版《作为劳动的传播:中国新闻记者劳动状况研究》、《对外传播及其效果》等专著和 译著,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获评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际传播界别),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 成果一等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励荣誉。

研究领域: 1.国际传播
2.发展传播
3.中国传媒与文化政治

博士招生方向:国际传播与发展传播(2019 年招港澳台、留学生)


祝 帅

简历:
1999 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及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读书,先后获得文 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10 年起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2015 年调入北京 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至今,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现为北京大学现代广 告研究所所长。
主要社会任职包括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 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担任多所高校客座教授。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中国美术奖、
 
北京大学人文社科优秀研究成果奖、中国广告学术发展特别贡献奖、新闻传播学国家学会奖 等奖项。
承担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广告七十年》以及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当 代广告口述史》等。出版《中国文化与中国设计十讲》(2008,中国电力出版社)、《设计观 点》(2010,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广告学术史论》(2013,北京大学出版社)、《从 西学东渐到书学转型》(2014,故宫出版社)、《民国摄影文论》(2014,中国摄影出版社)、
《中国平面设计产业研究》(2017,清华大学出版社)等。

研究领域: 1.广告史研究
2.视觉文化研究
3.艺术史论研究

博士招生方向:
1.广告历史与理论(2019 年招港澳台、留学生)
2.视觉传播与视觉文化

王洪喆

简历:
2006 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学士
201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
2014 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
2014 年 9 月起开始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

王洪喆的学术兴趣集中在理解 20 世纪信息技术发展路线的历史构造、知识类型与社会后果, 围绕这一主题,他的研究触及了诸如控制论、科幻小说、计算机技术、电子游戏、生态农业、 数字劳工与劳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文化与城市空间政治、粉丝文化、网络民族主义等多 个面向的讨论,特别是对于理解信息科技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的关系,做出了原创 性的讨论。
担任《新闻与传播研究》、《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以及《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匿名评审专家。 论文《从“赤脚电工”到“电子包公”》获第三届“新闻传播学学会奖”二等奖、获北京大学教 学优秀奖(2017)、方正教师奖(2016)等,讲授《传播学理论》、《信息社会研究》等课程。


研究领域: 新媒体与信息社会研究 媒体史 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

博士招生方向: 1.媒体史
2.新媒体研究(2019 年招港澳台、留学生)
 
刘新传

简历:
清华大学与美国 TAMU、UPenn 联合培养传播学博士,曾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 后、研究员,欧盟伊拉斯谟学者(荷兰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现为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Tenure-track 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担任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传播 与社会学刊》、Th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ociety 等国际 SSCI 及港台重要期刊评审专家。

研究领域: 新闻传播理论、大数据与新媒体传播、媒介与公共管理、影像传播等

主要研究成果:先后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国家民委、北京社会科学 基金重点项目、欧盟项目等十余项,其中北京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大教改项目等均 获得“优秀”等级结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自科基金重大项目获得优秀等级结项,且 部分成果被业界应用。出版学术专著 5 部,参著 4 部,论文成果在本领域(含顶尖 SSCI、 CSSCI、ICA、NCA 等)期刊/会议发表论文 50 余篇(目前代表性论文发表在 Health Communic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 闻大学等),其中作为首位中国大陆学者论文在全球顶尖 SSCI 移动媒体 Mobile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发表、填补空白,带领中国团队研究国内社交媒体成果首次在本领域 SSCI 国际顶尖期刊 Health Communication 发表;同时,带领研究团队关注国内重大现实问题, 部分研究成果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并获得中央、省市领导批示和相关部门 的意见采纳,服务国家战略。

主要奖励荣誉:
首届“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 最佳指导教师奖 2017 中国第四届“新闻传播学学会奖”二等奖(一等空缺)2018 北京青年教师社会调研一等奖 2016
北京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最受学生欢迎奖 2017
北京市社科基金“优秀”等级成果 2018
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最佳教案奖 2017,等。 博士招生方向:新媒体传播:历史、理论与方法(2019 年招港澳台、留学生)

张慧瑜

简历:
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1998-2002)、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硕士(2002-2004)、北京大学 中文系博士(2005-2009)、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问学者(2015-2016),2017 年任职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助理教授。从事影视文化研究、广播电视新闻、 纪录片研究等课程教学工作。
2009 年以来,出版专著《主体魅影: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文化魅影:中国电视剧文化
 
研究》、《历史魅影:中国电影文化研究》、《当代中国的文化想象与社会重构》、《打开锈住 的记忆:影视文化与历史想象》、《视觉现代性:20 世纪中国的主体呈现》等 8 部。近些 年在《开放时代》、《文艺研究》、《电影艺术》、《读书》等 CSSCI 来源期刊发表论文 30 篇,在非核心、省部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 报》、《学习时报》、《南风窗》等主流报刊杂志发表评论文章两百余篇。承担 2017 年国家 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发展史(1905-2017)》、2017 年度国家社 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民文学与 20 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经验研究》子课题负责人等国
家、部级项目 5 项。
曾获 2016 年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九届“学会奖”著作类(专著)一等奖、2014 年 中国电影金鸡奖理论评论奖论文三等奖、第一届华语电影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担任北京 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 院特邀研究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 会委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香港电影委员会委员、北京文艺评 论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研究领域 大众传播研究 影视文化研究 大众文化研究

博士招生方向:影视文化研究(2019 年招港澳台、留学生)


招生说明: 1.每年硕士、博士的招生人数、考试科目见每年北大研究生院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
2.对博士生考生不提供参考书目,不提供往届试题;
3. 2019 年博士招生方向见“博士招生方向”中括号标注。 研究生教务办公室电话:010-62758122 院系网站链接:www.sjc.pku.edu.cn
 

相关话题/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