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2018年物理学院研究生招生报考指南(5)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7-27

七、天文专业简介

 

作为现代科学研究领域最具活力和发展创新潜力之一的天文学和天体物理 学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研究各种天体(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太阳系行星系统) 和整个宇宙的起源、结构、运动和演化。天文和天体物理的研究水平显示着一个 国家在科学、技术发展前沿中的地位,是国家经济实力的一个象征,也是当代科 学技术特别是尖端空间科学技术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早在 1960 年北京大学就已建立了天体物理专业,四十多年来,北京大学天 文学科已为国家培养了数百名优秀毕业生,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构成了今天我国 天文学界的重要学术骨干,为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适应创办 世界一流大学与知识创新工程的需要,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于 1998 年在北京

大学共同组建了“北京天体物理中心”,并于 2000 年 6 月将天体物理专业正式

扩展为天文学系, 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建生担任系主任。 2001 年 5 月北京大 学物理学院成立后,天文学系即隶属于物理学院。2001 年底,在教育部组织的全 国重点学科评审中,北大天体物理学科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

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是北京大学和美国科维理基金会合 作于 2006 年 6 月成立并于 2008 年运行。研究所致力于成为中国和亚太地区一个 国际一流的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以国际最高水准推动基础 科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研究所主要从事以下几个领域的研究:1.宇宙学和星系 的形成;2.引力物理和高能现象;3.星际介质,恒星和行星;4.计算天体物理。

北京大学天文学科设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由一批高素质的专 家组成了精干的专职教学科研队伍。天文学系现有教授八人(其中院士二人、长 江特聘教授一人、长江讲座教授一人)、副教授四人、北京大学“****”特 聘研究员一人(以上十三人皆为博士生导师);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现 有教授五人(其中国家**** A 入选者一人、**** B 访问讲席教授一人、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一人)、北京大学“****”特聘研究员七人(其中七人均 入选国家“青年****”研究员);并已聘请十余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兼职和 客座教授。对优秀的研究生、博士生,天文学系和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

 

将组成由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的联合指导小组予以指导和优先支持,使他们能在 国际学术界更快地脱颖而出。热烈欢迎有志于天文事业的学生加入我们的队伍。

1.宇宙学和星系形成 宇宙的大尺度结构,宇宙的第一缕曙光和再电离,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早期

宇宙。 2.引力和高能天体物理

黑洞形成与增长,黑洞和吸积物理,X-射线双星,活动星系核和类星体,伽 马射线暴,超新星,广义相对论和其它引力理论,引力波探测和引力波天体物理。

3.恒星,行星,星际介质 星际和星系际介质,行星、恒星、星团的性质、形成和演化,银河系的结构、

动力学、元素丰度分布及其形成和演化,近场宇宙学。 4.天体物理技术及应用

从事与我国空间太阳望远镜有关的天文技术和方法的研究。目前已发展了一 种用于空间太阳望远镜高精度定位系统的算法。新算法克服了传统算法在对低对 比度稀疏面源定位时产生的困难,同时该算法易于用硬件实现,因此避免了在空 间环境中使用高速计算机,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而且用硬件的运算速度约比软 件运算快一个数量级,这为高精度定位提供了基础。

研究人员及其联系方式如下:

 

 

姓名

职称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博导

/硕导

备注

 

 

天 文 学 系

陈建生

教授

宇宙学和星 系形成

62759696

chen@bac.pku.edu.cn

博 导

院士

周又元

教授

引力和高能 天体物理

62758617

yyzhou@ustc.edu.cn

博 导

院士

刘晓为

教授

恒星,行星, 星际介质

62755090

liuxw@bac.pku.edu.cn

博 导

长江特 聘

吴学兵

教授

引力和高能

62758635

 

 

 

 

 

 

 

天体物理

wuxb@bac.pku.edu.cn

 

徐仁新

教授

引力和高能 天体物理

62758631

r.x.xu@pku.edu.cn

博 导

 

刘富坤

教授

引力和高能 天体物理

62751266

fkliu@bac.pku.edu.cn

博 导

 

范祖辉

教授

宇宙学和星 系形成

62758618

fan@bac.pku.edu.cn

博 导

 

彭逸西

副教 授

宇宙学和星 系形成

62757052

peng@pku.edu.cn

博 导

 

黎卓

副教 授

引力和高能 天体物理

62754891

Zhuo.li@pku.edu.cn

博 导

 

张华伟

副教 授

恒星,行星, 星际介质

62758411

zhw@bac.pku.edu.cn

博 导

 

陈弦

研究 员

引 力 和 高 能 天体物理

62755391

chenxian@pku.edu.cn

博 导

 

张坚

副教 授

天体物理技 术及应用

62765997

jianzh@bac.pku.edu.cn

博 导

 

 

 

 

 

 

 

 

 

 

 

 

 

 

 

科维理 天文与 天体物 理研究 所

何子山

教授

引力和高能 天体物理

62767684

lho.pku@gmail.com

博 导

国家千 人

Richard De Grijs

教授

恒星,行星, 星际介质

62758461

grijs@kiaa.pku.edu.cn

博 导

 

李立新

教授

引力和高能 天体物理

62753661

lxl@pku.edu.cn

博 导

 

于清娟

教授

引力和高能 天体物理

62752921

yuqj@kiaa.pku.edu.cn

博 导

 

M.B.N. K ouwen-ho

ven

研究 员

恒星,行星, 星际介质

62755604

kouwenhoven@kiaa.pku.edu.cn

博 导

 

GregoryH erczeg

研究 员

恒星,行星, 星际介质

62754067

gherczegl@gmail.com

博 导

青千

东苏勃

研究 员

恒星,行星, 星际介质

62766380

dongsubo@gmail.com

博 导

青千

江林华

研究 员

引力和高能 天体物理

18518026102

jiangKIAA@pku.edu.cn

博 导

青千

李柯伽

研究 员

引力和高能 天体物理

62766654

kjlee007@gmail.com

博 导

青千

王然

研究 员

引力和高能 天体物理

62755957

rwangpku@gmail.com

博 导

青千

樊晓晖

教授

引力和高能 天体物理

62752851

fan@as.arizona.edu

博 导

国家千 人 B

彭影杰

研究 员

宇宙学和星 系形成

62754029

yjpeng@pku.edu.cn

博 导

青千

 

 

 

王菁

研究 员

宇宙学和星 系形成

62754022

jwang_astro@pku.edu.cn

博 导

青千

 

 

 

 

 

 

 

 

 

 

 

 

 

 

 

 

 

 

 

兼 教 职 授

Rainer Spurzem

教授

引力和高能 天体物理

64806001

spurzem@bao.ac.cn

博 导

国家外 专千人

张冰

教授

引力和高能 天体物理

62758611

zhang@physics.unlv.edu

博 导

长江访 问讲席 教授

赵刚

研究 员

恒星,行星, 星际介质

64888719

gzhao@class1.bao.ac.cn

博 导

 

韩金林

研究 员

恒星,行星, 星际介质

64877723

hjl@bao.ac.cn

博 导

 

邓李才

研究 员

恒星,行星, 星际介质

64851720

licai@class1.bao.ac.cn

博 导

 

景益鹏

研究 员

宇宙学和星 系形成

021-54900713

ypjing@center.shao.ac.cn

博 导

 

武向平

研究 员

宇宙学和星 系形成

64888795

wxp@class1.bao.ac.cn

博 导

 

周旭

研究 员

宇宙学和星 系形成

62758636

zhouxu@bac.pku.edu.cn

博 导

 

李菂

研究 员

恒星,行星, 星际介质

64806305

ithaca.li@gmail.com

博 导

国家千 人

汪景琇

研究 员

太阳物理

 

博 导

 

杨戟

研究 员

恒星,行星, 星际介质

 

博 导

 

高煜

研究 员

星系形成与 演化;恒星, 行星,星际介 质

yugao@pmo.ac.cn

博 导

 

艾国祥

研究 员

天体物理技 术及应用

 

博 导

院士

 

八、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专业简介

 

大气科学,一门兼容理论与应用的学科,是地球环境科学领域中重要的一环。 研究大气的物理、化学与动力性质,包括大气的状态、现象与变化,并进而利用 这些科学知识对大气环境进行预测及改造。此外,大气科学还包括大气与地面、 海面、及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环境科学、海洋学、人类活动及日常生活等 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大气科学系的前身是清华大学气象系;1952 年并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为气象 专业;1958 年成为北大地球物理系的大气物理学和天气动力学两个专业,1998 年合并为大气科学专业;从 2001 年 5 月 18 日正式成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下辖的 大气科学系。2010 年又增设了物理海洋专业,更名为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本系下 设的两个二级学科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象学是国家重点学科。现有 2 位院 士,10 位教授,和一批年轻的副教授。大气科学系是我国当前大气科学领域唯 一的大气科学国家基础人才培养基地,设置齐全,兼有大气科学博士后流动站。 是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气象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 是培育大气科学专业人才的摇篮。

除了数理基础训练和在大气中的应用学习外,本系着重计算机、信息、环境 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向广大同学提供了自由而健全的发展方向,为国内高校大气 科学研究中的佼佼者。许多学生因此而到国外继续进修深造。本系毕业学生有 5 位科学院院士,2 位工程院院士。许多学生毕业后担任国家或省市气象局局长, 和其他行政、科研部门的负责人等重要职务。目前,因应学科整合调整的需要, 本专业的教育远景朝向培养具有宏观视野的人才,除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大气 科学专业知识外,并能对整个环境及地球系统有深刻了解,为人类可持续发展、 全球变化及未知世界开创新局面。

目前,气象学学科开展的研究和研究生培养方向主要有:大气动力学和非线 性波动;中尺度高影响天气的观测与机理研究;数值天气预报;资料同化;可预 报性;科学视算等。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学科开展的研究和研究生培养方向主要有:大气遥感 与大气辐射;中尺度大气物理与区域环境;云降水物理学与人工影响天气气候;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环境生态;雷达气象学;大气边界层和湍流等。

物理海洋开设的研究方向有:海气相互作用;大洋环流模拟;海洋模式与资 料同化;气候动力学;季风气候;气候变化和气候模拟等。

研究人员及其研究方向、联系方式如下:

 

 

 

姓名

职称

研究方向 1

研究方向 2

联系方式

博导/

硕导

备注

 

 

 

 

 

气 象 学

王洪庆

正 教 授 级高工

强 对 流 天 气 监 测预警

科学视算

62751135

hqwang@pku.edu.cn

博导

2018 年

不招生

 

张庆红

 

 

教授

 

中尺度气象学

中小尺度气 象学与数值 预报

62767187

qzhang@pku.edu.cn

 

博导

 

孟智勇

长聘 副 教授

强对流天气的 发展演变机理

中尺度天气 的可预报性

62751131

zymeng@pku.edu.cn

博导

百人计 划,杰青

赵强

副教授

大气动力学

 

zhqing@pku.edu.cn

硕导

 

 

付遵涛

 

 

教授

 

大气动力学

非线性动力 学

62767184

fuzt@pku.edu.cn

 

博导

 

 

 

 

 

 

 

大 气 物 理 学 与 大 气 环 境

林金泰

长聘 副 教授

大气化学

大气遥感

62767973

linjt@pku.edu.cn

博导

百人计 划,优青

张宏升

教授

大 气 物 理 学 与 大气环境

大气探测与 大气边界层

62765690

hsdq@pku.edu.cn

博导

 

赵春生

教授

云物理

大气化学

62754684

zcs@pku.edu.cn

博导

 

薛惠文

教授

云物理

 

62767260

hxue@pku.edu.cn

博导

 

李万彪

副教授

大气辐射

大气遥感

62767304

lwb@pku.edu.cn

博导

2018 年

不招生

李成才

副教授

大气辐射

大气遥感

62762552

ccli@pku.edu.cn

博导

 

 

 

傅宗玫

 

 

 

长聘 副 教授

 

 

大气化学

 

 

大气遥感

 

62753221

tmfu@pku.edu.cn

 

 

博导

百人计 划 , 优 青,青年 长江

张霖

研究员

大气化学

大气遥感

62766709

zhanglg@pku.edu.cn

博导

青年千 人

李婧

研究员

大气辐射

气溶胶遥 感、模拟与

62766694

jing-li@pku.edu.cn

博导

青年千 人

 

 

 

 

 

 

 

气候效应

 

 

 

刘晓阳

副教授

雷达气象学

 

62767183

xyl@pku.edu.cn

硕导

 

 

 

 

 

 

 

 

 

物 理 海 洋 学

刘征宇

千 人 教 授

物理海洋学

海气相互作 用

62767834

zliu3@wisc.edu

博导

千人计 划

Adam Showman

千 人 教 授

行星大气

大气动力学

showman@lpl.arizon a.edu

博导

2018 年

不招生

杨海军

教授

海气相互作用

大洋环流模 拟

62767436

hjyang@pku.edu.cn

博导

 

韦骏

研究员

海洋数值模拟

海洋资料同 化

junwei@pku.edu.cn

博导

百人计 划

 

刘永岗

 

 

研究员

 

气候模拟

 

海平面变化

62769125

ygliu@pku.edu.cn

 

博导

百人计 划,青年 千人

胡永云

教授

气候动力学

气候模拟

62754291

yyhu@pku.edu.cn

博导

杰青

闻新宇

讲师

气候变化

气候模拟

62755121

xwen@pku.edu.cn

硕导

 

杨军

研究员

气候动力学

气候模拟

junyang@pku.edu.cn

博导

百人计 划

 

九、核技术及应用专业简介

 

北京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科是物理学院的四个一级学科之一,目前设有一 个二级学科-核技术及应用(可增设其它二级学科),其前身可追溯至 1955 年 成立的我国培养核科学与核技术人才的第一个基地-北京大学物理研究室,后更 名为技术物理系。几十年来,核技术与应用学科作为技术物理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国家培养了五千多名高级人才,在历届毕业生中共产生了 11 位两院院士。本

学科 1988 年作为“核物理与核技术”学科的一部分被评为高等学校第一批重点 学科,1994 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 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 年设立博士 后流动站。2001 年和 2007 年核技术及应用均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核技术及应 用专业作为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 依托于重离子物理研究所。研究所总面积 7000 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 8000

余万元,年均科研经费约 2000 万元。研究所现有固定研究人员约 45 人,其中在

职教授 10 人,副教授 16 名。毕业生活跃于国内外与核技术相关的国家实验室、 研究所、大学和公司。

本专业拥有先进的超导加速器实验室、超强激光实验室,加速器质谱实验室、 中子实验室、离子束生物实验室、离子束材料实验室、医学影像实验室和离子源 实验室等,还拥有 2×6MV 串列静电加速器、4.5MV 静电加速器、14C 专用加速器 质谱计和基于 RFQ 加速器的中子照相装置等一批大型开放科研设备。

核技术及应用专业目前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1.加速器物理与强场物理

本研究方向重点开展先进粒子加速器物理与技术研究,涉及的加速器主要有 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射频超导加速器、强流质子与重离子加速器,同时开展与 上述加速器密切相关的强场物理、自由电子激光(FEL)、相干太赫兹(THz)辐 射、中子照相、强流离子源等方面的研究。

本方向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目前承担着国家国家 重点研发计划、“973A”、“973”、“863”、国家重大仪器开发专项、自然科

相关话题/报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