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2013年北大传播学N年考研经验之专硕书目

北京大学 考研网/2015-10-08

      
  当你知道进入到北大初录取的名单之后到开学的这段时间你会干嘛?
  我之前想的是考上了北大了,终于可以出去好好的玩了,出去玩就去各种地方玩,旅游啥的,宅在家就各种看电影看电视玩游戏。但是真的考上了,我很忙,并且我知道的考上北大的几乎都很忙,忙着各种工作、学习、实习啥的。当然不是说没有玩的,考上了玩就怎么怎么样。只是她们很少半年都在玩而已。
  我想说的是,很多时候成功也许是一种习惯。
  说这些包括上一个帖子只是想告诉那些或许和我一样基础较差的学弟学妹们。在复习的时候不要只是低头学习,也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把该做的东西都做到了;是不是坚持完成了自己订的每一天的计划;是不是英语较好却每天看五六个小时英语而一两个小时看专业课,或者英语较差每天拿一两个小时看英语而五六个小时看专业课;是不是今天状态好心情好就多看一点,明天状态不好心情不好就少看了或者压根不看了;是不是光顾着看书而没有思考社会的热点问题,或者光顾着看微博而没有系统的看书。
  说这些不是想说北大怎么怎么难,我用了这么长时间不是因为我笨。如果有学弟学妹看完我说的产生这种想法,那我很抱歉,这不是我本意。说这些只是想告诉大家可能被大牛们忽略的东西,并且这些东西可能大家也没有意识到。只是希望大家能够在另一个角度看看北大考研并且看看自己。北大没有那么难,但是也没有那么简单。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到了,把所有应该看得都看了,英语单词、语法、阅读、作文。政治该练的练,该背的背。专业课的东西都做到。即使最后因为一些意外发挥不好,或者运气不好没复习到。你也会收获很多很多的。并且天道酬勤,如果你把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到了,我相信问题是不大的。
  成功容易吗?成功很容易,只要每天前后甩手300下就可以。成功很难吗?成功很难,苏格拉底所有学生中,每天都甩手甩了一年的只有柏拉图。
  性格决定习惯,习惯决定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诸君加油!

  废话少说上书目:
  基础篇(重中之重):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许静《传播学概论》,中华传媒网《传播学精编》、《新闻学精编》、《重点难点50题》,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彭兰《网络传播概论》,老师们和业界名人的微博。
  提高篇:塞弗林《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巴兰、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石义彬《单向度、内爆、超真实》,《北大新闻与传播学评论》(共7辑),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四大期刊《国际新闻》、《现代传播》、《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网站:中华传媒网,其他学科牛人的微博

  提高的提高篇:学科内的各个领域,比如媒介事件、媒介素养、麦克卢汉、凯瑞的仪式观、吴婧老师的《文本机构与受众》、许静老师的《舆论学概论》,各种社会学、政治学的书目。

  4月份到6月份: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许静《传播学概论》,中华传媒网《传播学精编》,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除了这些以外,自然越多越好。
  7月份到8月份:批判学派和研究方法,如果有时间再加上一些新闻学的内容。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石义彬《单向度、内爆、超真实》、《新闻学精编》
  9月份到10月份:传播学知识细化,网络传播,塞弗林《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巴兰、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北大新闻与传播学评论》(共7辑),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吴靖《文本机构与受众》,《重点难点50题》
  11月份到12月份中旬:做真题,总结微博热点,总结期刊热点。
  12月中旬到考试:复习之前的内容。继续看微博热点。
  这个时间只是一个大概的时间,微博和期刊最好一直都关注。尤其是微博,等到11月份再回去总结,你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非常的多。还有这个时间相对还是可以调整的。如果基础相对差一点,前面的书目可以挤占9、10两个月的时间(前面的书目更重要)。同理,如果前面理解的好,或者前面的书已经看过了,后面的书目也可以放在前面看。看得越多越好。
  (绿色字体无任何强调意义,只是是对原帖子的补充,方便以前看过的人快速寻找内容。强调意义的是加粗和红色字体)

  说明:
  基础篇重中之重。必须要好好理解。基本的东西一定要好好的掌握。个人认为这是考北大新传最基础的东西了。个人认为北大每年的题目至少有90到110可以从基础书目中的东西解释(其他的分数基本都是研究方法和批判学派),因此非常重要。这些是你不被别人拉下分数的保证,也可以说如果你英语政治足够好,专业课运气好点,你也可以只凭借这个过初试。(不过只看基础书目有风险,不推荐)
  提高和提高的提高没啥区别,只是对出题的可能性程度上略有不同。其实都是一个宗旨,看更多的书。因为看的书越多,你对理论理解的越深,越容易从多角度解释热点问题。并且即使都是用同一个理论解释问题,你看的书越多也越容易自言其说(个人认为自圆其说对北大很重要)。而你的角度如果比别人新颖,或者你想到的东西是老师都没想到的,那么你的分数一定会很高。政治学和社会学对理解传播学的一些东西是很重要的。曾经一个北大学硕第一的师姐总结自己的经验的时候说她复习的时候看过的政治学的书对她初试帮助很大。

  【举例说明】
  一般的考研经验到此为止。但是作为一个多年考研人,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我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解释这种多学科,多角度的思考如何影响你的答题。写完以后觉得好像下面啰嗦很多,大牛们可以跳过。
  最近网上曝出湖南女生在武汉学雷锋,救助摔倒婆婆希望警察帮其送回家,警察不理反被警察铐住的事件,请你简要分析。(没看见这个热点的同学最好先搜一下,自己先思考一下再往下看)
  
  前面肯定是要对事件进行整体的描述,包括最开始是如何曝出的,之后又是如何发展的等等。不详细叙述。只进行分析部分。
  传播学
  这个事件说明了微博等自媒体在报道新闻的时候尤其自身的缺陷。由于微博等网络媒体和自媒体把关过程(传播学教程)的缺乏,使得网络上的新闻或曝出的事件并不能得到有效的监管,这使得网络中开始发布的时候更多的是流言(注意与谣言不同)而不是事实。并且微博字数的限制并不适合这种过程较复杂的事件准确传播。在此事件最开始在网络曝出时,转帖人北京厨子无意中忽略了女生在要求警察送老婆婆时,老婆婆已经在医院包扎完伤口,没有危险的情况。导致网络意见极度情绪化,增加了社会的不满情绪。然而随着传统媒体的调查,发现事实是老婆婆当时已经包扎完伤口,警察下车了解了情况后觉得并无大碍并且其后面还有刑事任务的情况下才准备离开。而这种没有事实的传播,使得人们无法基于一种客观事实表达他们最准确的意见,无法实现社会的民主最终无法一致的意见(杜威,刘海龙),反而增大了社会的不满情绪。我们对此应该加强网民的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既能让受众如何更好的使用媒介,同时也能使得受众更好的辨别网络中的信息。注意网络监管,同时也应该注意政府微博在网上与网民的互动。尽量在第一时间发布事实真相,与网民沟通并解决问题。

  一、法学
  此女生的行为是一种错误行为,追究此女生的责任。在此事件中,老婆婆已经得到妥善包扎,并不属于紧急避险等急迫行为。而此女生拦下警察后,已然知悉警察的警员身份,在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依然做出踹警车(没看见这一点的面壁去)的行为,已然构成使用暴力阻止警察执行后面的公务,属于袭警范畴。法律讲求结果公正与程序公正,我们不能因为一种道义或者结果上的可能公正和忽视必要的公正的程序,否则人人都是法官,法律将不再是法律。当然,在处罚女生的行为时,我们也应该追究前两辆没有停车的警车的责任。究竟有无正当理由没有停车。

  二、经济学
  该女生是一种错误行为。我们最开始谴责警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作为警察你把老婆婆送回家也不费什么事,然而你不送老婆婆将可能导致老婆婆病情恶化(开始时网民不知道是拦警车时已经包扎完)。但是这不表明当时情况下,警察停车送老婆婆是一种经济行为。因为此行为是否是经济的,它的成本取决于送老婆婆时间内警察所做的事情的成本。上述观点的一大假设是警察是没什么事情的。但是有无事情只有警察自己才知道。如果当时警察是在追一位逃犯,结果因为女生把警察拦住,逃犯跑掉,结果又一次作案,这就是一个非常高成本的事情。并且以全国范围来说,如果要求警察以后这种情况必须送,那么警察的警力会更多的被占用在此类事情,而导致巡逻等时间减少,这样会增加全国的犯罪率。更主要的是警察在很短时间内无法判断女生与老婆婆是否是亲人,学习雷锋我们提倡,并且警察也应该帮忙,但是如果规定警察这种情况必须送,一定会导致很多亲人之间学雷锋让警察送回家。

  三、心理学
  这类行为会导致他人的模仿行为。如果不对此女生处罚,他人会认为只要我站在道义的高度,只要我是帮助他人,那么即使我用脚踹警车也是没事的,是不会受到处罚的。反而会得到大家的叫好。于是在以后的相同情境中,人们会倾向于模仿这位女生的做法,最终可能产生无法想象的社会影响,例如南京彭宇案。
  社会学更多的是正常的社会秩序受到冲击,社会失范和城镇化进程中的道德下降。
  政治学就是人们对政府不信任,甚至在各种群体和利益关系下导致或多或少的与政府的对立。而这种对立和政府极权相关,民众较少的对政府的监督途径使得民众在表达意见时更多的时候被迫选择对抗的形态。这需要政府加快政治改革。
  时间关系,社会学和政治学不展开了。
  如果答题的时候能把上面的东西都揉在一起,先说网络的问题再说女生袭警应该受到惩罚,而由于强大的民意影响,警察道歉,但是这种行为可能会造成模仿效果,使得大家在此类情况都这样将会造成更大的社会问题和资源浪费。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增加媒介素养教育、加强民众的法治观念,同时加快政治改革,更好的实现民众对政府的沟通,我们的社会才更能有一个强大的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发展。

  以上只是举一个例子,并不是想说回答问题一定要这样才能考上北大或者怎样怎样。只说想说明看的书越多,你的知识越综合,你就越能更好的理解热点中一些背后的问题,而进行更好的解答。不要看见这个例子觉得很难,实话说,虽然我考了N年,但是其他学科的分析角度也是考完试后才略有涉及,考试的时候除了最上面传播学和一部分社会学、政治学的角度很难想到其他的学科。因此想不到其他学科没有关系,绝大多数都想不到。能够用传播学理论较好的解释问题就足够了。其他的只是一个解释问题的精益求精的过程,知道更好,不知道差别也不大。
  其他学科只是刚刚接触,如果有啥不对或者解释错误的地方。还请各位大牛多多指教。
  再一次说明,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看越多的书,了解越多的理论对于答题的帮助,并不是考北大一定要知道所有的这些东西。基础书目更重要。
  有时间的话,我或许会再写两个帖子,一个是关于北大的专业课的深度和广度,在这个帖子上可能会告诉大家看的书多少对是否考上北大影响不大。
  大家还是要多多努力看书。无论怎么样,别人的经验都是别人的。别人的知识也都是别人的。只有你消化了理解了才是你自己的。祝大家好运~

  
  ※来源:考研论坛

相关话题/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