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8日,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伊成器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Methods杂志发表了题为“Detect-seq reveals out-of-protospacer editing and target-strand editing by cytosine base editors”的封面文章。研究人员在本研究工作的主要贡献如下:
建立了一种无偏向性的脱靶检测技术
作者通过捕获胞嘧啶碱基编辑器CBE[1]产生的中间体(dU),并进行一系列标记和富集[2, 3],获得具有连续C-to-T突变的脱靶信号,并将其命名为Detect-seq(dU-detection enabled by C to T transition during sequencing)技术,该技术的主要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Detect-seq技术路线图
通过Detect-seq技术发现CBE工具导致的全基因组上的大量脱靶位点
研究人员在人胚肾细胞HEK293T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转染BE4max[4],使用多种不同的sgRNA对基因组靶向位点进行C-to-T的编辑;同时对这些样本中进行了Detect-seq检测。通过Detect-seq检测发现,除RNF2位点外,其它靶向位点均可以产生几十至数百个Cas9依赖型的脱靶位点(图2)。
图2 在三种不同sgRNA样品中鉴定到的Cas依赖型的脱靶位点,其中蓝色圆圈代表脱靶位点(off-targets),红色方块代表靶向位点(on-target)EMX1n=48,VEGFA_site_2 n=511,HEK293_site_4 n=245
发现了两种新型脱靶位点(out-of-protospacer edit和target-strand edit)
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基于Detect-seq技术还发现了两种新型的Cas依赖型的脱靶编辑:sgRNA结合区域外编辑(out-of-protospacer edit)及靶向链编辑(target-strand edit)(图3)。sgRNA结合区域外编辑即C-to-T的编辑发生在sgRNA结合区域外;而靶向链编辑则是C-to-T编辑发生在sgRNA与DNA结合链。根据Detect-seq的结果,上述两种编辑普遍存在于Cas9依赖型的脱靶位点附近。
图3 sgRNA结合区域外编辑与靶向链编辑模式图
综上所述,Detect-seq技术为碱基编辑领域内提供了一种能够高灵敏、高特异、无偏好性地检测细胞内的CBE脱靶位点的方法。脱靶效应理解的加深,也将为阐明CBE的催化机制、优化改造更安全的CBE工具带来新的视角与可能。
伊成器为本文通讯作者;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雷芷芯博士,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孟浩巍、吕志聪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资助。凤凰工程北大基地和生命科学学院高性能计算平台为该研究提供了支撑。
参考文献
1.Komor, A.C., et al., Programmable editing of a target base in genomic DNA without double-stranded DNA cleavage. Nature, 2016. 533(7603): p. 420-4.
2.Xia, B., et al., Bisulfite-free, base-resolution analysis of 5-formylcytosine at the genome scale. Nat Methods, 2015. 12(11): p. 1047-50.
3.Zhu, C., et al., Single-Cell 5-Formylcytosine Landscapes of Mammalian Early Embryos and ESCs at Single-Base Resolution. Cell Stem Cell, 2017. 20(5): p. 720-731 e5.
4.Thuronyi, B.W., et al., Continuous evolution of base editors with expanded target compatibility and improved activity. Nat Biotechnol, 2019. 37(9): p. 1070-1079.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生命科学学院伊成器课题组开发胞嘧啶碱基编辑器脱靶效应检测的新工具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0
相关话题/技术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 细胞 学科
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课题组建立人潜能扩展多能干细胞(EPS细胞)的培养体系
2021年5月21日,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研究组在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hemicallyDefinedandXeno-freeCultureConditionforHumanExtendedPluripotentStemCells”的研究论文,在体外建立了成分明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生命学院杜鹏课题组揭示通过抑制剪接体捕获和维持小鼠全能性干细胞
小鼠胚胎发育由合子开始,经过2细胞、4细胞、8细胞和桑椹胚形成囊胚,之后继续发育形成胚内和胚外组织。具有最高潜能的干细胞被称为全能性干细胞,一般指体内的合子,2/4细胞,它可以发育到胚内和胚外组织。多能性干细胞一般来源于囊胚的内细胞团,其发育潜能受限,只能发育到胚内组织。1981年,人们首次在体外分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生命科学学院杜鹏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胚层分化过程中的全局miRNA剂量控制机制
miRNA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长约21到23个核苷酸的小核糖核酸分子,它们无法翻译成蛋白质,但是可以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Microprocessor复合物(微处理器复合物)主要由一个DROSHA和两个DGCR8蛋白组成,可以将pri-miRNA加工切割成大约70~90个碱基的pre-miR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何爱彬研究组开发CoTECH实现单细胞多维表观重构
细胞命运或状态由多维度染色质修饰景图及其调控基因表达谱决定。虽然各类组蛋白修饰、转录因子结合等表观因子调控的机制与结果各异,却协同决定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全局性的研究多维度的表观因子相互作用有助于理解生命发育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和细胞命运的决定,以及疾病发生过程基因表达异常的原因,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课题组发现STING活化共配体
cGAS是胞质内双链DNA或Mn2+的受体,也是一个二核苷酸环化酶,被DNA和/或Mn2+激活后利用细胞质中的ATP和GTP合成第二信使2’3’-cGAMP,后者进一步激活STING,最终介导抗病毒/肿瘤免疫反应。而Mn2+激活的cGAS以一种更高效路径合成2’3’-cGAMP,Mn2+单独使用或与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朱瑞、龚旗煌等综述钙钛矿光伏技术在空间环境中的应用
近期,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极端光学创新研究团队”朱瑞研究员、龚旗煌院士与西北工业大学涂用广副教授、黄维院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徐国宁研究员组成的三校(院)联合研究团队,系统总结了钙钛矿光伏电池在空间环境多种极端因素(包括电子辐射、质子辐射、紫外线辐照、伽玛射线辐射、高真空光照、高低温循环等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现代农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邓兴旺实验室何光明课题组揭示植物抗病-生长杂种优势平衡调控的分子机制
杂种优势(Heterosis)是指杂交子一代(杂交F1)在许多性状上优于双亲的现象,其在动植物良种培育和农作物增产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课题组前期的研究首次在植物中发现特定的拟南芥杂交F1具有显著的抗病杂种优势,并在分子水平上构建了以水杨酸合成通路为中心的抗病杂种优势调控网络(Yangetal.,2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白凡课题组与合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揭示细菌细胞壁生长定量规律
2021年4月12日,《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生命科学学院白凡课题组的合作研究论文“Probingbacterialcellwallgrowthbytracingwall-anchoredproteincomp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生命科学学院王世强组的冬眠研究揭示跨膜钙信号转导基本分子机制
2021年4月6日,最新一期《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了王世强教授实验室在长期研究冬眠适应机制的基础上提出的心脏钙信号分子调控理论:心肌特异性转录因子MyoCD通过SRF促进JPH2和CAV3基因的“协奏转录”和两种蛋白间相互作用,铆定肌质网与横管膜的纳米耦联结构,压缩横管钙通道与肌质网钙释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课题组揭示锰盐(MnJ)的优良佐剂效果及其作用机制
免疫佐剂(adjuvant)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产生更强的免疫保护和更久的免疫记忆,显著提升疫苗效果。佐剂还可减少抗原用量,对老年人及儿童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意义重大。自1926年英国免疫学家AlexanderGlenny发现铝佐剂以来,目前仍然是人用疫苗中唯一广泛使用的佐剂。然而,铝佐剂不能激活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