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单分子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郭雪峰课题组和合作者设计合成了一种以全甲基化β-环糊精为功能中心的共轭分子,并在末端修饰上氨基,通过酰胺键将其连接在带有羰基官能团的石墨烯点电极之间,构建了稳定的单分子器件。基于此类器件,通过高分辨的电学信号记录,实现了在单个事件水平上对氨基酸与环糊精分子的主客体动力学的原位实时检测,从而实现了对四种代表性氨基酸(丙氨酸、色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种类和存在形态的检测。氨基酸与环糊精的主客体结合过程是二级反应,而解离反应是一级反应。氨基酸在水溶液中存在内盐、共轭酸和共轭碱三种形态。这三种形态均可以与环糊精发生主客体识别,细致的动力学态间分析及理论计算可对复杂导电态进行辨认。基于氨基酸分子的解离弛豫时间及其对分子桥导电变化率两种参数,绘制了氨基酸手性识别的“指纹图谱”,实现氨基酸结构、种类和对映体的快速精准鉴定。
基于主客体作用的免标记的超高时空分辨率的单分子电学检测平台可用于对复杂环境中其它生物分子进行直接精准测量,为解决生命科学中的复杂问题如单分子蛋白质测序等提供了一种新的机遇。该工作于3月3日以“A single-molecule electrical approach for amino acid detection and chirality recognition”为题在线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Sci. Adv.2021,7,abe4365)。
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分别是郭雪峰课题组的刘子豪、杨金龙课题组的李星星和Jun Terao课题组的Hiroshi Masai。郭雪峰教授、杨金龙教授和Jun Terao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联合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