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1T-TaS2的基态非常重要,如果其为莫特绝缘体,其可能为实现理想自旋液体提供合适的平台。利用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李源课题组提供的高质量单晶样品,量子中心张焱助理教授课题组利用变温X射线衍射和角分辨光电子能谱(ARPES)技术,对1T-TaS2的相变过程进行研究。实验发现,当进入低温的绝缘态时,X射线衍射观察到了c方向半整数衍射峰(图1),同时能带沿着kz方向出现周期为2p/2c的色散。这两个结果都显示了1T-TaS2低温下存在层间的二聚化,是一个能带绝缘体。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0-08/061a2091bdc54e3c9b05162e0bde6f4b.jpeg)
图1:变温依赖的X射线衍射谱。a 1T-TaS2在低温120K和常温300K的沿c轴方向衍射谱对比图,插图是放大1100倍的(0,0,5/2)和(0,0,7/2)半整数峰;b 1T-TaS2在升温过程中(0,0,7/2)和(0,0,4)衍射峰的演化图;c 1T-TaS2层间二聚的示意图
更有趣的是,张焱课题组利用自行研制的ARPES系统,通过连续精密的变温实验,在相变附近的一个微小温度窗口中,发现了一个之前未被观测到的绝缘中间态(I态)。进一步实验表明,在I态中,能带具有明显的能隙,呈现绝缘性,但其能带沿kz方向的色散消失,表现出准二维的特性。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0-08/b1bdd795ee0449cba183451c230393c1.jpeg)
图2:能带随温度演变的ARPES数据和示意图。a, b1T-TaS2在变温过程中G点附近的能量分布曲线和相应的温度依赖演化图;c, d 1T-TaS2在I态和C-CDW态的能带沿kz方向的色散;e, f1T-TaS2在不同电子态下的能带演化示意图
通过进一步分析,张焱课题组发现,1T-TaS2中存在多种相互作用的竞争。面内电子跃迁、格点库伦相互作用和层间电子跃迁都具有相近的能量尺度。在低温下,层间跃迁主导,体系发生层间二聚处于能带绝缘态。而随着升温,在很小的温度窗口中,库伦相互作用占据主导,诱导体系发生了能带绝缘态到莫特绝缘态的转变。而进一步升温,面内电子跃迁占据主导,体系进入金属态。这一发现不仅解决了1T-TaS2中绝缘态成因的争议,同时,中间态的发现也为1T-TaS2体系中寻找莫特绝缘体和自旋液体相指出了新的温度区间。
这项工作于8月25日以“Band insulator to Mott insulator transition in 1T-TaS2”为题,在线发表于物理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Communications 11, 4215 (2020)]。张焱是文章的通讯作者,博士生王宇迪为文章第一作者,该工作使用的高质量1T-TaS2单晶样品由李源课题组提供,博士生姚伟良制成。光子能量依赖实验在合肥同步辐射光源BL13U完成,得到崔胜涛博士的帮助。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