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美国提出材料基因组计划(Materials Genome Initiative, MGI)后,中国在2016年正式启动材料基因组工程,旨在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为根本途径,结合材料晶体数据库,对材料进行高通量地计算、制备、检测,颠覆传统的材料研究方式,加速材料领域的发展。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潘锋团队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的牵头实施单位,近年来始终坚持探索统治材料内在规律的关键基本要素——晶体中的结构基元,以及其连接和相互作用,不断取得进展。
结构基元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传统的硬球模型假定离子的大小是固定的;而事实上,离子的大小与其存在的结构基元的环境是有关的。1927年,Pauling根据原子的核间距,用半经验方法推出大量的离子半径,然而,该模型并没有考虑结构基元中心原子和配位原子的相互作用,因此后来在复杂晶格的应用过程中,相邻原子间距离的预测误差明显存在。为此,潘锋团队提出一种新的“有效原子尺寸”模型(EAS),该模型考虑了相邻原子的类型和数量对离子半径和原子间距离的影响,并且能够很好地预测相邻原子间的距离。
EAS模型的示意图和计算公式
随后,团队利用EAS模型对一种复合晶型氟化钙结构(同时具有4配位与8配位)的二元化合物的阴阳离子间距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DFT计算的离子间距偏差均小于0.1 ?,该结果明显优于基于目前主要使用的(Pauling离子半径、Shannon离子半径等)模型计算结果。此外,团队对一些特殊堆叠方式的化合物进行验证,并对数据库中所有由IA/IIA和VIA/VIIA主族元素组成,且具有8、6或4配位的148种化合物进行预测验证,得到良好的一致性(所有偏差均在0.1?,绝大多数在0.05?范围内)。
应用EAS模型与现有模型对萤石化合物中原子间距离的预测,EAS模型更接近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结果
该成果“A descriptor of “material genes”: Effective atomic size in structural unit of ionic crystals”以论文形式,在国内著名SCI期刊《中国科学·科学技术》上发表。该杂志的主编、上海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统一教授对该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从原子尺度探究了材料中的最基本问题:相邻原子间距离。该成果对材料基因工程研发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项目得到国家材料基因重大研究计划和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的经费支持。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新材料学院在材料基因探索和修正晶体中原子有效尺寸方面取得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0
相关话题/材料 结构
生命科学学院高宁课题组与合作者在《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发表论文揭示ISWI蛋白催化染色质重塑的分子机理
2019年3月13日,北京大学高宁课题组和清华大学陈柱成课题组合作在Nat.Struct.Mol.Biol杂志发表题为“ISWI-核小体复合物的结构揭示出保守的染色质重塑机制”(StructuresoftheISWI-nucleosomecomplexrevealaconservedmechanis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广东省纳米微米材料研究重点实验室在有机小分子致介孔沸石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广东省纳米微米材料研究重点实验室在ChemistryofMaterials上发表题为“OrganicAnionFacilitatesIn-situSynthesisofMesoporousLTAZeolites”的封面研究论文,提出了一种有机小分子致分子筛晶内介孔的新机理。沸石分子筛由于具有均一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工学院于海峰课题组在液晶与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光驱动智能仿生应用方面取得进展
利用智能响应材料制备的软体机器人相比于传统的刚性装置具有更高的形变灵活度与环境适应性,更贴近自然界中生物体的运动方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仿生领域。光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波长、强度、光照位点都可以被调整,因而光响应性器件可以实现远程、非接触式的精确控制。但是已有的光驱动器件受限于原料的性质、机械强度低、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揭示MAX相材料抗辐照损伤机制上取得重要进展
材料的抗辐照性能是影响先进裂变/聚变反应堆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关键因素之一。著名科学家费米曾预言,核技术的成败将强烈地取决于材料在反应堆中强辐射场下的行为。最近,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离子束物理与应用课题组和国内外合作团队利用北京大学的2*1.7MV串列静电加速器系统辐照了纳米层状金属陶瓷-Mn+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揭示MAX相材料抗辐照损伤机制上取得重要进展
材料的抗辐照性能是影响先进裂变/聚变反应堆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关键因素之一。著名科学家费米曾预言,核技术的成败将强烈地取决于材料在反应堆中强辐射场下的行为。最近,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离子束物理与应用课题组和国内外合作团队利用北京大学的2*1.7MV串列静电加速器系统辐照了纳米层状金属陶瓷-Mn+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新材料学院潘锋教授团队在Chem. Comm.上发表关于固态锂电池界面工程研发进展的封面文章
锂离子电池作为目前研究与应用较广的清洁能源,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电子产品、人工智能、电动汽车、无人机等前沿科技领域。但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快速发展,其安全性能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传统锂离子电池均采用液态电解质,而液态电解质本身的性质直接影响到其安全性能。固态锂电池能够解决一部分安全问题。但由于固态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广东省纳米微米材料研究重点实验室在光电分解水制氢领域取得进展
广东省纳米微米材料研究重点实验室近期在国际顶级期刊NanoLetters(NatureIndex期刊,IF=12.080)上发表题为“Three-DimensionalDecouplingCo-catalystfromPhoto-absorbingSemiconductorasaNewStrateg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新材料学院潘锋团队在锂电池中氧离子不同电子态的光谱表征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随着日常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基于太阳能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电网调峰、便携式医疗设备、航空航天、国家安全等领域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长寿命的可充放储能器件。锂离子电池因其诸多优点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部分,直接决定了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充放电循环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工学院邹如强课题组在制备负载有单原子金属位点的三维多孔碳骨架复合材料及其氧还原催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工学院邹如强课题组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Chemie)上发表了题为“PuffingupEnergeticMetal-organicFrameworkstoLargeCarbonNetworkswithHierarchicalPorosityandAtomicallyDisper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新材料学院潘锋团队在可充放电锌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研发取得进展
锌具有最低的电化学势(-0.76VvsSHE),体积能量密度是金属锂的3倍,并且在地壳中储量丰富、环境友好,因此锌是一种理想的负极材料。与锂离子电池相比,水体系工作的锌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及更低的成本,适用于大规模能量存储领域。但是,锌负极在循环充放电的过程中比金属锂更易形成枝晶,电池短路的风险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