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常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基于太阳能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电网调峰、便携式医疗设备、航空航天、国家安全等领域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长寿命的可充放储能器件。锂离子电池因其诸多优点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部分,直接决定了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充放电循环性能、安全性和成本等。研究表明,在正极材料的脱嵌锂过程中,电荷补偿不仅仅依靠过渡金属离子的得失电子完成,氧离子也能参与电极氧化还原反应。但是,目前对于氧离子参与电极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还存在争议。对于氧离子参与电极氧化还原反应机理研究正确与否的前提是,能够直接探测并理解与氧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关键电子态信息。基于同步辐射软X射线光谱可以直接测量费米能级附近的占据态、未占据态以及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可以为探测和理解过渡金属氧化物电池材料中的氧氧化还原反应提供关键信息。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潘锋教授课题组与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及斯坦福大学合作,通过利用软X射线共振非弹性散射谱(mRIXS)并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对Li2O、Li2CO3,特别是Li2O2中不同氧化态的氧离子进行光谱表征,并对其不同光谱特征峰进行理论解释。在Li2O和Li2CO3中,由于氧离子处于负二价,其mRIXS光谱特征峰全部来自于价带衰变(valence band decay)。然而,在Li2O2中氧呈现负一价,体系中存在部分未占据的O-2p态,从而导致mRIXS过程中产生了特定的带内激子特征峰。在光谱中此带内激子特征峰具有特定的能量范围,该能量特异性能将非负二价氧化态氧特征峰从吸收光谱中占主导地位的过渡金属/氧杂化特征峰中分离出来,从而为探测和理解过渡金属氧化物电池材料中的氧氧化还原反应提供了关键线索。上述研究成果以“Spectroscopic Signature of Oxidized Oxygen States in Peroxides”为题,发表于国际著名物理化学期刊The Journal of the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J. Phys. Chem. Lett. 2018, 9, 6378-6384; Nature Index, IF=8.709)。
过氧化锂O mRIXS光谱中存在带内激子特征峰
这项工作由潘锋、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杨万里研究员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Thomas P. Devereaux教授指导新材料学院博士生卓增庆、斯坦福大学博士后Chaitanya Das Pemmaraju共同完成。以上工作得到国家材料基因组重大专项(2016YFB0700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 21603007)的资助支持。
编辑:麦洛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新材料学院潘锋团队在锂电池中氧离子不同电子态的光谱表征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0
相关话题/光谱 材料
工学院邹如强课题组在制备负载有单原子金属位点的三维多孔碳骨架复合材料及其氧还原催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工学院邹如强课题组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Chemie)上发表了题为“PuffingupEnergeticMetal-organicFrameworkstoLargeCarbonNetworkswithHierarchicalPorosityandAtomicallyDisper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新材料学院潘锋团队在可充放电锌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研发取得进展
锌具有最低的电化学势(-0.76VvsSHE),体积能量密度是金属锂的3倍,并且在地壳中储量丰富、环境友好,因此锌是一种理想的负极材料。与锂离子电池相比,水体系工作的锌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及更低的成本,适用于大规模能量存储领域。但是,锌负极在循环充放电的过程中比金属锂更易形成枝晶,电池短路的风险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新材料学院在《自然·纳米技术》上发表原子尺度原位探测锂电池负极界面重构机理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使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等快速地应用到日常生活。在过去30年,人们对锂离子电池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工业化探索。然而,在这个复杂的电化学体系中仍有很多未解之谜。尤其是负极表面重构形成稳定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膜的组分和机理一直是最重要和最困难的研究课题之一。锂电池电极的SEI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新材料学院发现锂电池正极材料充放电过程中电荷转移的极子效应
锂离子电池作为清洁能源,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电子产品、人工智能、电动汽车、无人机等前沿科技领域。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部分,直接决定了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充放电循环性能、安全性、成本等。一般来说,在正极材料的脱嵌锂过程中,电荷补偿只能依靠过渡金属离子的得失电子来完成,过渡金属离子可转移的电子总数及其原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深研院新材料学院发现新型锂电池高电压水系电解液并揭示其微观机理
锂离子电池作为清洁能源,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电子产品、人工智能、电动汽车、无人机等前沿科技领域。随着商用锂电池的快速发展,其安全性能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传统锂离子电池均采用有机电解液,但有机电解液成本高、有毒、易燃易爆等无法克服的缺点,直接影响了商用锂离子电池的成本和安全性能。如果用水做电解液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化学学院裴坚-王婕妤课题组在聚合物热电材料的研究取得进展
热电器件是利用半导体的热电效应实现热能和电能之间直接转换的半导体器件,其在极端条件下的热能发电、微区域局部温度调控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有机聚合物热电材料因其低热导率、可溶液加工以及轻薄柔性等特点在下一代热电器件中拥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然而,聚合物热电器件中不可或缺的另一半——n型聚合物热电材料的研究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工学院于海峰课题组液晶与高分子复合材料多层级微结构的构筑和光调控研究取得进展
液晶与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多层级微相结构在纳米模板、纳米印刷和信息防伪等领域有着潜在应用前景,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由于液晶基元具有“刺激响应”特性,因此将液晶作为功能基团引入到嵌段共聚物中,可以使大面积规整纳米结构的制备与调控成为可能。但是,目前液晶与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多层级微纳结构的研究仍然面临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深研院新材料学院在原位探测锂电池层状材料制备过程结构演化的研究取得进展
锂离子电池(LIB)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富Ni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由于能量密度高、成本低等特点,已成为最有应用前景的下一代LIB正极材料之一。然而,随着层状材料中Ni含量的增加,产生了许多相关的问题,如实际容量和理论容量相差大、热稳定性低、循环稳定性差等。在高Ni层状材料中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彭海琳课题组在二维Bi2O2Se超快高敏红外芯片材料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红外光探测已经成为人们观测自然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基于红外探测的应用业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安全监控、动作检测、红外夜视等。在波长范围为0.7微米~1毫米红外光中,1~1.8微米波段的短波红外光因其独特应用而格外引人关注。在历史上,光电探测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新型光电材料的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Science Advances报道王楠林组关于电荷密度波材料室温下超宽光谱光电响应研究进展
近日,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楠林研究组的吴东博士及合作者在二维电荷密度波(CDW)材料1T-TaS2中发现室温下超宽光谱的光电响应现象。他们研究了室温下处在近公度CDW状态的1T-TaS2材料系统,发现当外加偏压(电场)接近CDW滑移的阈值附近时,材料对从可见光到太赫兹宽广能量区间的光辐照变得非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