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城市与环境学院朴世龙教授研究组在气候变暖对全球主要农作物产量的影响领域取得最新研究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0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于2017年8月15日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朴世龙教授研究组的论文“Temperature increase reduces global yields of major crops in four independent estimates”,报道了朴世龙教授领导的国际团队在气候变暖对全球主要农作物产量的影响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
在当前人为活动加剧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气候变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受到科学界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小麦、水稻、玉米和大豆是全球四大主要粮食作物,约占人类食物热量来源的64%。因此,准确量化气候变暖对这些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其空间格局尤为必要。目前,由于研究标准、研究方法和研究尺度等方面的差异,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研究团队通过整合全球范围内已发表的、基于不同尺度和方法的研究结果(48个站点的大田增温实验、13个经验统计模型以及数十个作物过程模型对典型站点的模拟和全球栅格化的模拟),系统地评估了全球变暖对小麦、水稻、玉米和大豆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研究方法均认为全球变暖将造成全球主要农作物减产。在不考虑降水变化、CO2施肥效应和适应性管理措施的前提下,全球平均温度上升1℃将造成全球小麦、水稻、玉米和大豆分别减产6.0%、3.2%、7.4%和3.1%。在国家和站点尺度上,气候变暖普遍导致作物减产;但是,变暖影响随作物类型和地理格局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在部分地区暖化可能致使作物增产。该研究结果较全面评估了气候变暖对全球主要农作物的影响,为全球各国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应气候变暖的农业政策和农田管理措施提供了有力依据。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赵闯(今年夏天获博士学位)和南京农业大学刘兵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朴世龙教授和美国佛罗里达大学Asseng Senthold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本文是赵闯博士论文研究的一部分,也是他在Nature Communications(2016, 7, 13530)和Nature Plants(2017, 3, 16202)发表论文之后,就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影响发表的又一重要成果。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粮食产量的多方法估计。全球温度每增加1℃对于五个主要国家的每种作物的影响:(A)小麦(B)大米(C)玉米(D)大豆
编辑:山石
?
?

相关话题/作物 环境学院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在森林植物残体碳储量研究方面取得系统性成果
    植物凋落物和木质残体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汇的重要组分,但由于以往数据不足、缺乏有效的研究方法,致使我国森林植物残体碳储量及其变化缺乏准确的估算,从而限制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全面评估。2011-2016年,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方精云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对我国森林植被、土壤、凋落物和木质残体碳密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
  • 城市与环境学院与实验动物中心合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成果受到国内外关注
    内分泌干扰物质(或称环境激素)的健康危害是过去二十几年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主题。长期以来,人们围绕雌激素活性内分泌干扰物质开展了大量研究。双酚A(bisphenolA)是一种广为人知的雌激素活性物质,是用于制作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的主要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制作婴儿奶瓶、塑料水杯等。近年来,因双酚A具有雌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
  • 《自然?植物》杂志刊登城市与环境学院朴世龙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
    全世界逾一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准确预估未来气候条件下水稻产量变化对维护全球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作物模型是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影响的重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模型结构、参数调整等方面的局限性,作物模型模拟结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如何提高作物模型模拟结果的准确度,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
  • 城市与环境学院方精云团队揭示全球森林高度的分布及决定因素
    森林高度是森林最基本的结构参数之一,对于指示土地生产力、估算森林生物量、预测生物多样性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全球森林高度的格局和决定因素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围绕该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众多假说。大家普遍认为,水分是决定森林高度的最主要因素:随着水分的增加,森林高度逐渐增加,最终维持在最高高度。最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
  • 《自然?通讯》杂志刊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朴世龙教授课题组科研成果
    《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近日刊登了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朴世龙教授研究组的论文“FieldwarmingexperimentsshedlightonthewheatyieldresponsetotemperatureinChina”,报道了该团队在气候变暖对我国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
  • 北大环境学院研究成果得到应用 2050年前中国可避免约430亿吨温室气体排放
    2016年10月15日凌晨,经过7年的国际谈判,197个国家在卢旺达举行的第28次《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大会上达成协商一致的议定书修正案,发达国家将在2019年之前逐步减少氢氟碳化物(HFCs)的生产和消费,中国和南美等发展中国家将在2024年前冻结氢氟碳化物的消费,印度等其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
  • 城市与环境学院赵淑清团队在PNAS上撰文报道城市环境大规模增强植被生长
    理解植被对未来气候和大气成分变化(如温度增高、CO2浓度上升等)的响应是预测未来全球气候、碳循环、植被生产力等变化的关键。控制实验(如增温、CO2浓度加倍等)适用于微观到生态系统尺度的植物响应模拟和观测。且控制实验的环境条件对植物而言往往是突变(如CO2浓度突然增加一倍),其响应特征可能与天然渐变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
  • 环境学院胡敏课题组在PNAS上发文揭示黑碳对雾霾和气候变化的双重作用机制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由于燃烧所产生的黑碳,如工厂烟囱、柴油车尾气管、点燃的生日蜡烛上方经常能见到很多黑烟,就是其中包含的成千上万个小到10纳米、大到100微米的黑碳所致。这些黑碳虽小,却有极强的光谱吸光性,是辐射强迫仅次于CO2的关键性温室物质,对全球气候变化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黑碳的增温作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
  • 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静
    性  别:女出生日期:1978.5职  称:副教授工作单位: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行政职务:无联系电话:**电子信箱:Jane_onnet@sina.com学术任职:国际期刊JWATERWPORTC-ASCE审稿人荣誉称号:辽宁省高校杰出青年学者指导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制造研究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其他专业:工程硕士船舶与海洋工程更新时间:2019-12-4个人简介陈静工学博士2011年毕业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付晚涛
    性  别:男出生日期:1969.09职  称:教授工作单位: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行政职务:无联系电话:电子信箱:fuwantao@dlou.edu.cn学术任职:1.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底栖生物分会理事;2.中国藻液协会微藻分会会员;荣誉称号:无指导专业:海洋生物学研究方向:海洋科学其他专业:无更新时间:2017-7-9个人简介付晚涛,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化工专业博士,2007年6月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