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马丁课题组与大连理工大学石川、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Jose A. Rodriguez、中国科学院大学周武、山西煤化所/中科合成油温晓东等课题组合作,突破了以可还原性载体分散贵金属为低温变换催化剂的传统研究思路,利用过渡金属碳化物热稳定性好且与被分散金属有较强相互作用的特点,构建了双功能碳化物负载金催化剂Au/α-MoC:立方相α-MoC低温活化解离H2O,被分散的金促进低温CO吸附活化,在界面处完成重整反应并生成H2。该催化剂可将水煤气变化反应温度大幅降低至120℃。在空速高达180,000h-1的反应条件下,反应活性达到1.05molCO/(molAu*s),较文献报道提升了一个数量级以上,而CO转化率超过95%,有效解决了水煤气变换反应低温条件下高反应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不能兼得的难题。单原子分辨率的球差校正电镜和吸收谱学研究并结合理论模拟计算表明:在Au与载体碳化钼的强相互作用影响下,Au形成二维层状纳米结构,并形成缺电子中心,这是CO和H2O低温有效活化的关键,同时该催化剂在高温活化和反应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结构稳定性。该研究工作构建了新的低温产氢体系,为氢能经济的推广以及氢气纯化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该研究成果以“Atomic-layered Au clusters on α-MoC as catalysts for the low temperature water-gas-shift reaction”为题发表于2017年6月22日的Science上(DOI:10.1126/science.aah4321)。

北京大学姚思宇博士、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张晓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周武研究员是本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了“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以及“青年****”等资助。
编辑: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