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7日,材料科学领域顶级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在线刊登了北京大学特刊“Nanomaterials for Energy at Peking University”。该特刊为庆祝北京大学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MSE)成立十周年特邀约稿,共收录8篇综述、11篇进展报告和1篇研究新闻热点,综合概括了北京大学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以及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物理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等院系教师在纳米与能源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领域包括催化、高效能源转化和储存系统、低维材料与复合结构,以及多孔材料在能源和环境领域的应用。
?其中,催化领域以数篇综述讨论了以下几方面内容:可控合成稀土掺杂二氧化铈基纳米催化剂用于水汽变换反应与一氧化碳氧化(严纯华院士课题组);黑色二氧化钛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进展(黄富强教授课题组);金属有机骨架衍生电催化活性材料(邹如强教授课题组);铂基多金属纳米晶用于高效氧还原催化剂(郭少军教授课题组)以及非铂基纳米结构催化剂用于氧还原反应(夏定国教授课题组)。
能源转换系统领域总结了有机或钙钛矿结构太阳能电池、碳纳米管基器件或等离子体增强器件,具体包括:平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空穴传输材料(刘志伟副教授、卞祖强副教授和黄春辉院士课题组);从加工化学和载流子光物理学角度进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界面设计(周欢萍教授课题组);反向结构钙钛矿电池(朱瑞副教授、龚旗煌院士课题组);逐层法加工有机太阳能电池(占肖卫教授课题组);高效碳纳米管红外光探测器(彭练矛教授课题组);金属/半导体复合结构用于等离子体增强光催化和光伏应用(郭雪峰教授课题组);在如何打破二氧化碳电化学转化中固定比例关系领域孙强教授也做了相关研究。
能源存储领域包括三篇综述,分别为:纳米结构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侯仰龙教授课题组);不同架构的柔性电极(可弯折,可压缩或可拉伸)设计用于柔性电化学储能如超级电容器和电池(韩平畴教授课题组);不同维度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储能应用(李彦教授课题组)。
低维材料领域囊括了过渡金属二卤化物单层的可控制备以及与石墨烯纵向堆叠组成的异质结构(张艳峰教授课题组)和石墨烯/h-BN复合结构的制备技术和及其在能源采集方面的应用(刘忠范院士课题组)。
最后,多孔材料领域有三篇综述,分别总结了:三维各向同性碳纳米管海绵、气凝胶及复合材料作为可压缩储能设备中的电极材料(曹安源教授课题组);三维磁性装配用于环境应用如水净化等(张锦教授课题组);二维沸石用于催化应用(孙俊良教授课题组)。
该特刊由工学院曹安源教授、占肖卫教授、邹如强教授和化学学院刘忠范院士发起。发起人衷心感谢Peter Gregory博士和Carolina Novo da Silva博士,感谢两位主编在本期特刊编辑中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友善建议,也对上述所有作者的杰出工作与贡献表示感谢。
特刊封面
延伸阅读: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建立于2006年,即北京大学工学院重建的一年之后,创始人为工学院时任院长陈十一教授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教授,当时称为“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执行系”,立志于推动非传统材料在内的热点先进材料及相关技术的科学研究。在北京大学工学院与其他各学院(包括化学、物理和信息学院)的支持下,过去十年间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严格的聘任标准和规范的终身教职制度下,教员数量稳定增长至目前的17人,并有望在近年内达到25人。大部分教员拥有长期于海外从事科研或任教的经历,且他们中大部分人为重点基金获得者或人才计划入选者,包括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及优秀青年基金,此外,最新聘任的教员均为国家“青年****”入选者。他们积极投身于以下几个尖端领域的研究:1)纳米材料和微纳器件,2)新能源材料与器件,3)生物医学材料与器件,4)有机高分子与复合材料。近年来该系每年接受的外部竞争性经费稳定于每人200万人民币左右,处于全校最高水平。目前全系共有45名本科生和超过100名研究生(大部分为博士生)在读。
编辑:安宁?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大学发布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纳米能源材料特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0
相关话题/材料 结构
工学院刘剑飞课题组创新性提出碳纳米结构自动建模算法
2016年9月11日,计算力学领域顶级刊物InternationalJournalforNumericalMethodsinEngineering在线刊登了北京大学工学院刘剑飞课题组的研究论文“AnAutomaticMethodforGeneratingCarbonNanostructureAtom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北大基础医学院尹长城课题组在钙信号转导关键蛋白RyR结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最近,尹长城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孙飞研究员合作,在RyR1关闭态的基础上,应用冷冻电镜解析了钙离子激活的RyR1开放态4.2?分辨率的结构并作为封面论文发表于CellResearch。该工作揭示了钙离子激活的RyR1长程变构的结构机制,发现了RyR1通道的门控机制和RyR1通道的离子选择性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物理评论快报》报道北大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最新成果“Watching Spin Currents”
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的栗佳研究员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邱子强教授等近期在实验研究中成功实现了针对交流自旋流的直接测量。这也是首次在实验中成功探测到交流自旋流,对自旋电子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该工作已经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Phys.Rev.Lett.117,076602(201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深研院新材料学院在可见光分解水制氢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由于化石能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利用化石能源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用光催化分解水把太阳能转化为清洁可再生的氢能源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对于光催化来说,如何提高半导体材料对太阳光的吸收和提高太阳光能量的转换率依然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Zn-Cd-S固溶体具有可见光响应的高效率光催化分解水制氢能力,经过渡金属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地空学院宗秋刚团队发现地球内辐射带电子“斑马纹”的结构和演化规律
地球内辐射带中的电子“斑马纹”是存在于内辐射带电子通量的能量-空间分布图中一种有趣的现象。在前人的研究中,斑马纹的形成存在波粒共振与非共振两种机制,缺乏系统的观测证据来区分到底是哪一种机制在起作用。借助VanAllenProbes的高质量数据,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宗秋刚教授研究团队首次给出了电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李子刚课题组在手性诱导螺旋(CIH)稳定多肽二级结构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调控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s)是疾病治疗靶点的重要方向,而通过化学手段将多肽稳定在某一固定构象的稳定多肽是重要的调节PPI的代表性化合物。尽管在过去的十余年中以哈佛大学Verdine教授,纽约大学Arora教授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对稳定多肽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但是,稳定多肽的二级构象对其生物物理性能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深圳研究生院吴云东院士课题组在环状多肽的结构预测上取得重要进展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吴云东院士课题组最近在J.Phys.Chem.Lett.(《物理化学通讯》)上发表了最新成果:使用残基特异性力场进行环状多肽的准确结构预测及构象分析(AccurateStructurePredictionandConformationalAnalysisofCyclicPepti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北大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江颖、王恩哥等在《科学》发文首次揭示水的量子效应
最近,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江颖研究员课题组和王恩哥院士课题组以及物理学院李新征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吕京涛研究员合作,在国际上率先测定了氢键的量子成分,揭示了水的核量子效应,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水的奥秘。相关研究成果于2016年4月15日刊发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DOI:10.1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在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取得进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化石能源作为不可再生能源,已无法满足全球的能源消耗。因而,寻求可高效利用并且对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QDSSCs)是被广泛认为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新型太阳能电池之一。但目前其光电转化效率仍不能达到商业要求,因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工学院占肖卫课题组稠环电子受体光伏材料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北京大学工学院占肖卫课题组在光伏材料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提出了稠环电子受体的概念,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高性能有机稠环电子受体材料。有机光伏材料可分为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富勒烯衍生物是最广泛使用的电子受体。由于富勒烯受体存在可见区吸收弱、能级调控难、易聚集导致器件稳定性差等缺点,非富勒烯受体越来越受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