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美双边关于矿物与微生物研讨成果发表在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刊物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0

2015年3月,“中美矿物-微生物胞外电子转移及能量来源论坛” 在北京大学举办,近20位美国著名专家和40余位中国专家****参加了论坛。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由北大鲁安怀教授和刘娟研究员等该论坛主要组织者共同完成的题为“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mechanisms between microorganismsand minerals”的研讨成果,近日以综述性论文发表在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刊物上。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Nature旗下权威期刊,也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微生物研究领域最顶尖的综述杂志,其2016年公布的影响因子达到24.727。
这篇综述性研讨会成果系统总结了矿物与微生物交互作用机制,重点阐述了微生物代谢作用所需能量来源及其胞外电子转移两大基本科学问题。传统意义上被微生物利用的能量主要是太阳光子和元素价电子,中方鲁安怀教授等发现矿物光电子成为微生物利用的第三种能量来源,开辟了微生物代谢作用所需能量来源问题研究的新领域。具有跨膜电子转移功能的微生物在生物成矿、污染物转化、碳氮循环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电子如何穿过不导电的细胞膜套,在微生物胞内物质和胞外矿物之间进行传递一直是微生物胞外呼吸作用研究的热点。这篇综述论文详细总结了微生物代谢作用所需能量来源的主要途径,即太阳光子、元素价电子和矿物光电子。论文概括了现阶段针对不同种环境微生物建立的多种跨膜电子传递通道和传递模型,阐述了微生物与胞外矿物或不同种微生物之间电子传递的分子机制,即微生物生物膜、纳米线、脱氢酶集合体、蛋白质复合体、细胞色素c蛋白和电子传递链等(如图所示),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微生物胞外电子传导特性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开展矿物-微生物胞外电子转移及能量来源的前沿交叉学科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微生物胞外电子传导的不同分子途径
此次论坛得到中美两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专门联合资助。鲁安怀教授和刘娟研究员的有关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41581320005)、重点项目(41230103)和面上项目(41472306)的资助以及国家973项目(2014CB846000、2007CB815600)的资助。
编辑:白杨

相关话题/微生物 矿物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沈阳生态所揭示土壤微生物残留物分解过程
    微生物在土壤物质循环过程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分解土壤有机质,释放温室气体;另一方面微生物死亡后的残留物也是形成土壤的重要前体物质。相对前者,对于微生物死亡残留物的研究十分有限,微生物死亡残留物在土壤中的分解速率有多快?残留物是以何种形态保存在土壤中的?这些问题尚有待回答。  基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沈阳生态所揭示植物根际热点土内微生物生长及酶动力特征的调控因素
    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向土壤中分泌易分解有机物质,增大了根系周围微生物的活性,并促进一系列生物化学过程的进行,从而形成了微生物的热点。一般情况下,热点土的微生物群落以生长速度更快的r-对策者为主,且其所释放的酶具有较高的活性和较低的底物亲和力。然而,在不同肥力的土壤条件下,热点土与非根际土之间土壤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沈阳生态所揭示氮沉降通过凋落物分解过程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机制
    凋落物作为养分的基本载体,其分解过程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土壤微生物通过参与凋落物分解过程,紧密联系着凋落物和土壤之间的养分循环过程。输入土壤中凋落物质量和组成的变化是影响凋落物分解速率的主要驱动因子,并且影响参与分解过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而对分解过程产生反馈作用。目前,对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沈阳生态所在森林土壤有机质动态的微生物学调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微生物作为土壤有机质周转的重要驱动与参与者,介导有机质形成过程,影响生态系统过程与功能。了解微生物群落对生态系统发育过程的响应、调控和反馈机制,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环境扰动效应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对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动态的微生物学控制机制开展研究。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沈阳生态所在森林转变对土壤微生物β多样性的影响上获新进展
    土地利用方式改变所造成的微生物β多样性降低是微生物群落组成“空间同质化”现象,这会影响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完整性,减弱土壤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抗干扰能力。因此,评估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尤其是对生物多样性,是当今亟待解决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天然林转变为人工林土壤微生物β多样性的影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沈阳生态所揭示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氮沉降是目前全球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有研究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内陆地表面的活性氮沉降量还会不断的增加。通过野外和室内模拟氮沉降的手段,科学家对氮沉降增加后陆地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植物生产力、植物多样性、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有了一定认识。近些年随着微生物测序技术和仪器的不断发展,使得测定土壤微生物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我所在亚热带森林演替下微生物残留物动态与土壤有机质积累的关联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土壤微生物驱动亚热带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形成和周转,且土壤微生物残留物是土壤有机碳库的重要来源,在长期土壤碳固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氨基糖是微生物残留物的生物标识物,其积累和转化特性可以指示微生物对土壤有机质积累的贡献。在亚热带森林演替过程中,地上植被从针叶林转变为阔叶林,不同凋落物质量影响微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小身躯有大能量 --- 土壤微生物碳泵开启陆地固碳新篇章
    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既通过分解代谢向大气释放碳,同时也通过合成代谢将碳转化成某种形式储存于土壤中。一直以来,关于微生物分解代谢的研究很多,但对微生物通过合成代谢实现固碳作用的关注却较少。现有研究证据表明,来源于微生物同化合成的产物——微生物细胞残体是土壤稳定有机碳库的重要组分。因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沈阳生态所在微生物剖面变化研究上取得进展
    鉴于土壤微生物在调控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维持生态系统功能方面的重要作用,对其空间分布格局及形成机制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0-20cm的土壤表层,而对于更深层土壤微生物分布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大尺度范围上的研究。已有的研究表明,一些环境因子,比如pH,土壤物理组成,土壤养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沈阳生态所在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多环芳烃(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s)的植物修复依赖于根际区植物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根际对PAHs修复的效应归因于根际环境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活性和多样性等。研究PAHs降解的关键基因—双加氧酶(RHDα)基因可以为微生物对PAHs的响应提供理论依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