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kunews.pku.edu.cn/images/2019-05/01d30698cf65405aaca4e85692c64a7f.jpeg)
活动现场
国家留学基金委是教育部直属的事业单位,受政府委托,负责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和外国公民来华留学的组织、资助和管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奖学金机构。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定位是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培养五方面人才:高精尖、非通用语种人才,尖端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国别与区域研究人才,来华青年杰出人才。
张宁围绕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进行了阐述。他指出,尽管去国际组织任职是有难度的,但是国际组织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广阔的全球视野,工作与生活的良好平衡,持续学习的平台,体面的工作待遇,吸引了大批青年才俊的加入。有计划地选拔、培养和储备国际组织人才,提高我国在国际组织中任职的人员比例,对维护国家利益、展示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http://pkunews.pku.edu.cn/images/2019-05/350b7d72980a40729f3307a2c14f49a6.jpeg)
张宁作报告
张宁以联合国为例,介绍了进入国际组织的路径渠道以及国际组织任职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他指出,对于青年人才来说,进入联合国主要有实习生、志愿者、访问专家、初级专业官员(JPO)、青年专业人员(YPP)等方式。总的来说,不同的角色对应的能力素质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是都需要具备普适的价值观、素质与能力。作为联合国职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遵守联合国宪章;保持公正,不受到其他政治因素影响;不计较个人得失,遇到不专业、不道德事件时迅速采取行动。除了专业性、正直性和尊重多样性外,联合国职员还要具备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计划组织能力、责任心、创造力、客户导向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和技术意识。
他重点介绍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组织资助项目以及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高校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相关政策。自2014年开始,国家留学基金委先后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民航组织、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难民署、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十余个国际组织签订了人员选派协议,选派类别涉及实习生、初级专业官员(JPO)和访问专家。从2015年开始选派人员以来,派出人员逐年递增,截至目前累计派出591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实习生。
除了与国际组织的合作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委也对自行申请赴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高校学子进行资助。国家留学基金的资助具有资助范围广、资助标准高、申报时间灵活、审批速度快、政策支持力度大等特点。目前,国家留学基金委全年无休受理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学生的资助申请,并加快了审批速度,短至两到三天完成审批流程。此外,国家留学基金委取消了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人员的回国服务期限,而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如果获得国际组织的录用,也视同回国服务。
在问答环节,同学们围绕资助政策、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学历要求、国际组织职业发展路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等问题与张宁进行了交流。
![](http://pkunews.pku.edu.cn/images/2019-05/653f1179ec4341e4a810e3fd77b277d6.jpeg)
互动现场
北京大学IO Course国际组织职业课堂是北京大学IO Career国际组织职业发展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邀请国际组织地区办公室负责人或者资深专家,讲述国际组职业发展之路和动态前沿。此前,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社会政策和发展司副司长杨文艳、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花楠、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代表欧敏行等均曾受邀来校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