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方方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13

方方 Emailffang(at)pku(dot)edu(dot)cn;
联系电话+86-;
所在院系
实验室主页http://www.psy.pku.edu.cn/upload/data/vision_lab.htm


详细描述
研究方向

我致力于人类视知觉的研究,主要利用脑功能成像 (功能性磁共振和脑电)、心理物理学和计算模型等手段研究视知觉的认知和神经机制。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物体的识别和表征、由知觉学习和视觉适应所导致的脑可塑性、注意和意识在视觉信息加工中的作用、情境对早期视皮层活动的调节。
代表性科研论文
1.Chen J, Zhou T, Yang H,Fang F*, Cortical dynamics underlying face completion in human visual system. JOURNALOF NEUROSCIENCE, 30(49):16692-16698, 2010.
2.Cheung S*, Fang F*, He S,Legge GE, Retinotopically specific reorganization of visual cortex for tactile patternrecognition, CURRENT BIOLOGY, 19(7): 596-601, 2009.
3.Fang F*, Boyaci H, Kersten D, Border ownership selectivity in human early visual cortex and its modulation byattentio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9(2): 460-465, 2009.
4.Fang F, Boyaci H, Kersten D, Murray SO*, Attention-dependent representation of a size illusion in human V1,CURRENT BIOLOGY, 18(21):1707-1712, 2008.
5.Boyaci H*, Fang F, Murray SO, Kersten D, Responses to lightness variations in early human visual cortex. CURRENTBIOLOGY. 17(11):989-993, 2007.
6.Fang F*, Murray SO, He S, Duration-dependent fMRI adaptation and distributed viewer-centered facerepresentation in human visual cortex, CEREBRAL CORTEX, 17(6): 1402-1411, 2007.
7.Fang F, He S*, Cortical responses to invisible objects in human dorsal and ventral pathways. NATURENEUROSCIENCE, 8(10):1380-1385, 2005.
8.Fang F, He S*, Viewer-centered object representation in the human visual system revealed by viewpoint aftereffects.NEURON, 45(5):793-800, 2005.



相关话题/北京大学 学科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高宁
    高宁Email联系电话所在院系实验室主页详细描述研究方向高宁实验室主要致力于阐明细胞内大型蛋白-核酸复合物形成的分子机器的精细结构及工作机制,近年来的科研工作着重于核糖体的生物生成(ribosomebiogenesis)、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调控、DNA复制起始调控等重要基础生物学过程。实验室主要采用冷冻电镜三维重构的方法分析大型复合物的高分辨结构,辅助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化分子生物学手段回答大分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3
  •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黄岩谊
    黄岩谊Email联系电话所在院系实验室主页详细描述研究方向黄岩谊课题组主要从事单细胞分析化学、微流控技术、高通量基因组测序技术的研究,并研发新型的生命分析化学仪器。他的研究团队通过融合生物技术、生物物理、计算机、分析化学等多个学科的技术进步,来实现对复杂生物体系的定量和高通量测量。在过去几年,黄岩谊课题组着重发展了纠错编码的新型DNA测序策略,提出了新的测序原理和提高测序原始准确率的新方法。同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3
  •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顾晋|JINGU
    顾晋JINGUEmailzlgujin@126.com联系电话所在院系实验室主页详细描述  研究方向  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与大肠癌筛查;  大肠癌放化疗敏感性的相关调控基因及工作机制;  大肠癌转移与复发相关基因及microRNA的研究;  抗肿瘤药物的前期研究;  代表性科研论文  1.WangL,ZhongXG,PengYF,LiZW,GuJ.(2014).Prognosticvalueofpr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3
  •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黄超兰
    黄超兰Email联系电话所在院系实验室主页详细描述研究方向一、开发以质谱为核心技术的前沿方法。目前专注的研究项目为:1)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技术开发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2)基于新型捕获离子迁移谱质谱(TIMSTOF)的糖蛋白鉴定与定量方法;3)基于碰撞横截面数值(collisioncrosssection)的数据独立采集方法开发。二、利用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及其他多组学技术的整合,辅以生物,化学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3
  •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黄晓军|XIAOJUNHUANG
    黄晓军XIAOJUNHUANGEmailxjhrm@medmail.com.cn联系电话+86-所在院系实验室主页详细描述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恶性血液病的应用基础和临床研究,总体思路是:以解决血液病临床重大问题为导向,结合实验室机制研究及生物学标记技术,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诊疗体系。目前采用“临床病例模型—体外实验及动物模型—完善临床体系”的研究模式,系统性地研究(1)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3
  •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蒋争凡
    蒋争凡Emailjiangzf(at)pku(dot)edu(dot)cn;联系电话+86-;所在院系实验室主页http://www.bio.pku.edu.cn/cell/jiangzflab/members.htm详细描述研究方向天然免疫赋予机体对病原及肿瘤细胞的抵抗力,是人类抵抗感染与肿瘤的第一道防线。天然免疫失调引起各种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和肿瘤。尤其重要的是,识别细胞内DNA的cGAS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3
  •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韩敬东
    韩敬东Email联系电话所在院系实验室主页详细描述研究方向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衰老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干细胞分化以及癌症的发生发展;(2)开发数据整合和网络分析的计算方法;(3)探求遗传网络中内在的安全稳定机制。运用数据挖掘、统计学方法和网络理论,首先提出合理的生物学假说或模型,然后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对该生物学假说或模型进行证实、完善。代表性论文1)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3
  •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孔道春
    孔道春Email联系电话所在院系实验室主页详细描述研究方向遗传物质的传递及基因组稳定性的维持是所有生命体的两个核心生物事件。它们影响到了几乎所有其它生物事件,因为其它生物事件或过程是围绕着这两个生物事件发展、进化而来。它们也与生物生长、衰老、疾病、癌症、神经衰退等直接相关。所以,阐明遗传物质传递及基因组稳定性维持的生化机制,既能帮助我们理解生命现象的分子基础,也能帮助我们认识衰老、疾病、癌症、神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3
  •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志远
    李志远Emailzhiyuanli(AT)pku(DOT)edu(DOT)cn联系电话所在院系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实验室主页http://www.zhiyuanlab.xyz详细描述教育经历2005-2009: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获物理学学士学位2009-2014: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获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2015-2019:普林斯顿大学理论科学中心,独立博后2019年秋季: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博士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3
  •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罗冬根
    罗冬根Email联系电话所在院系实验室主页详细描述研究方向灵敏的感觉是动物生存和繁衍的基础。我们研究动物感知和行为的神经机制,包括:(1)神经系统如何将物理/化学刺激转导为神经电信号;(2)大脑编码、加工感觉信号的基本原理;(3)节律行为如生物钟、睡眠/觉醒和进食的神经机制。应用电生理方法(活体动物大脑神经元的多电极膜片钳记录等),结合分子遗传学、活体动物大脑双光子钙成像、动物行为学等方法,从分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