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温东辉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11

温东辉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dhwen@pku.edu.cn (email)










首页
团队介绍导师介绍
组内学生
研究领域
教学工作
科研工作项目
成果
English





Antibiotics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in the Polluted Water Environment Cell-free DNA: A Neglected Source for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Spreading from WWTPs


Variation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Environment Identifying the key taxonomic categories that characterize microbial community diversity using full-scale classification









温东辉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dhwen@pku.edu.cn (email)













首页
团队介绍导师介绍
组内学生
研究领域
教学工作
科研工作项目
成果
English

首页 / 团队介绍 /
导师介绍

温东辉,博士,教授
教育背景
1999-2002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环境科学 理学博士
1991-1994 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 环境工程 工学硕士
1986-1991 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 环境工程 工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09-2010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设计研究所(Biodesign Institute),环境生物技术中心,访问学者
2002-至今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1997-2000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UNDP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女市长与女乡镇企业管理人员能力建设,项目秘书
1994-1997 国家科委中国国际科学中心,JICA项目?中国水污染与废水资源化研究中心,工程师
奖励荣誉
2010年 “废水中高毒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强化去除技术及机理”,教育部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2)
2012-2013学年,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2015-2016学年,北京大学曾宪梓优秀教学奖
2016年度 北京大学“十佳”教师









温东辉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dhwen@pku.edu.cn (email)













首页
团队介绍导师介绍
组内学生
研究领域
教学工作
科研工作项目
成果
English

首页 / 团队介绍 /
组内学生
在读学生
?
年级
最高学位
研究方向

包樱钰
2018 硕士
云南大学 学士
环境中抗生素检测

赵雅楠
2015 直博
南京大学 学士
石油污染与氮循环

苏志国
2017 直博
山东大学 学士
抗性基因与微生物群落

熊富忠
2018 硕转博
北京大学 学士
生物膜调控机制

陈伟东
2019 普博
厦门大学 硕士
微生物群落构建理论








温东辉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dhwen@pku.edu.cn (email)













首页
团队介绍导师介绍
组内学生
研究领域
教学工作
科研工作项目
成果
English

首页 /
研究领域
温东辉课题组的科研定位是基于水环境质量控制的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
在工程技术方面,结合当前我国水污染控制的重大需求,开展流域内多种分散点源、面源、河流污染及湖泊富营养化控制的试验研究,重点是水体营养性物质的削减技术、再生水的水质安全保障技术;开展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的试验研究,重点是生物强化技术、排水的生态安全保障技术。研究涉及工艺设计、技术优化、水质监测、环境毒理等多学科方法的交叉
在基础科学方面,关注环境微生物学和环境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生物膜体系中细菌成膜特性、功能基因、群体效应、生物膜群落结构与功能,建立污染物、微生物、工程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受污染水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时空演变,预警水环境质量、生物毒性的变化趋势及潜在的健康风险。研究涉及微生物学、分子生物技术、分子生态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纳米材料、统计学等多学科方法的融合

研究生招生方向:水环境控制与环境生物技术
欢迎对以上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同学申请本课题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欢迎有志于环境科学研究的学生到本课题组进行本科科研、本科毕设!









温东辉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dhwen@pku.edu.cn (email)













首页
团队介绍导师介绍
组内学生
研究领域
教学工作
科研工作项目
成果
English

首页 /
课程
1. 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水污染控制技术 (No.**)
技术的基本理论:?反应动力学、反应器、传质、生化处理过程数学模型、脱氮与除磷、分离、吸附
技术的工艺及应用:高级化学氧化技术、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硝化与反硝化工艺、水深度处理技术、面源污染控制技术
课程目标:以基本理论、新理念指导科学研究和技术实践;以新发现拓展传统理论和提升常规技术;对现有技术和理论深入思考,以求创新。
2. 本科生理科平台课:环境工程学(二) (No. **)
《环境工程学(二)》是面向环境科学专业方向的本科生专业必修课,也是全校理科平台类课程。具体内容为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理科生的知识需求,选择水环境工程领域中的基本概念、水质管理指标和标准、工艺原理、技术发展脉络构成主体内容,配合工艺与技术的实际应用及当前研究热点的介绍。
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程网互动、布置作业、推荐阅读文献等方式为辅,考核方式为期末闭卷考试。
选课学生通过掌握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可建立起水环境工程学的知识框架、思维方式和独立视野;学有兴趣的学生可进一步在新理论与发现、热点工艺与技术、水处理技术集成等方面开启探索性的思考,有利于其今后专业与职业的发展。








温东辉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dhwen@pku.edu.cn (email)













首页
团队介绍导师介绍
组内学生
研究领域
教学工作
科研工作项目
成果
English

首页 / 科研工作 /
项目
部分已完成项目
科技部863探索导向类课题“治理含氮杂环芳烃污染的基因强化技术研究”(2006AA06Z336),2007-2009,课题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治理污染河流的旁路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运行效率的关系”(**),2008-2010,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处理氮杂环芳烃化合物废水的SBR中菌群结构与功能基因研究”(**),2009-2011,项目负责人;
?“十一五”滇池水专项——滇池流域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及示范项目,第2课题“滇池北岸重污染排水区控源技术体系研究与工程示范”(2009ZX07102-002),2009-2011,子课题1“重污染排水区主要污染源控制技术与工程示范”负责人;
科技部863探索类课题(滚动支持课题)“生物沸石反应器处理含氮杂环芳烃废水的功能基因强化技术研究”(2009AA06Z309),2010-2012,课题组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工业园区水环境中氨氧化菌的构成及其在氨氮转化中的作用” (**),2012-2015,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合作项目“影响微生物附着与成膜的工程材料表面微米和纳米微观结构特性研究”(**),2013-2014,项目中方合作人;
珠海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珠海水环境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分布初步研究”(ZHGJ2016-011),2016,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分子水平的降解型生物膜形成机理与生物膜强化处理机制”(**),2014-2017,项目负责人;
目前承担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合作项目(延续)“工程材料表面模式对细菌附着与成膜的调控及其对生物膜群落的影响”(**),2016-2019,项目中方合作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受污染水环境中抗生素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子研究”(**),2017-2020,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制药废水绿色减排新技术及其对高风险污染物控制原理”(**),2020-2024,项目负责人;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大气PM2.5所携ARGs的季节分布特征及潜在传播途径”(**),2019-2021,项目负责人










温东辉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dhwen@pku.edu.cn (email)













首页
团队介绍导师介绍
组内学生
研究领域
教学工作
科研工作项目
成果
English

首页 /
English
Dr Donghui Wen
Professor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P. R. China
Tel & Fax: 86-10-6275 1923
E-mail: dhwen@pku.edu.cn
?
Personal Background
Academic Records
2002—Doctor of Philosophy (Ph.D.)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Center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P. R. China; Dissertation: Experiment and Mechanism Study on the Adsorption –Bioregeneration Technology of Natural Zeolite Applying in the Pollution Control of the Storm Runoff in Dianchi Basin
1997—Certificate of Training on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Water Quality Analysis, JICA
Japanes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 Tokyo, Japan
1994—Master Degree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P. R. China;
Dissertation: Study on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Technology of High Concentrated Dye Intermediate Wastewater
1991—Bachelor Degree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P. R. China;
Thesis: Study on the Transpor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Phenol in soil layers
Professional Experiences
2007, Associate Professor,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Peking University
?2008,22009,1 ?Visiting Scholar,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Biodesign Institute a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USA
20022007, Lecture,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19982007, Program Secretary of Chinese Side
Sino-Japan Core University Program on the field of Biosystem
Peking University
1997 – 2002, Project Assistant of UNDP Project
UNDP Project·Capacity Building of Women Mayors and TVE Manager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Center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1994 – 1997, Engineer, Counterpart Expert in JICA Project
JICA Project·Water Pollution and Wastewater Reuse in China
China International Science Center, State Science & Technology Commission
1996,111997,1 ?JICA Technical Training Course, Japan
Scientific Awards
Jianlong Wang, Donghui Wen, Yi Qian.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mechanisms for enhanced removing toxic organic pollutants from wastewater.? First Grade of Natural Science Award, by China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10.
Excellent Teaching Award, by Peking University, 2012-2013.
Zeng Xianzi Excellent Teaching Award, by Peking University, 2015-2016.
Peking University Top Ten Teachers Award, 2016.
Research Interests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Environmental microbial ecology
Environmental molecular biotechnology
Mechanism of biofilm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enhancement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Bio-augmentation technology for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pollutants
Mechanism and technology of nitrogen removal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within a watershed
Ongoing Project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Project "Potential of engineered surface patterns for mediating bacterial adhesion and biofilm formation and its impact on biofilm community" (**), 2016-2019.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Project "The distribution of antibiotics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nd their impact factors in the polluted water environment" (**), 2017-2020.








相关话题/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