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赵昕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10

赵昕奕职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气象气候学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
所属系别: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系
通讯地址:逸夫二楼3348
Tel: 67205
Email:Sh-zhao@urban.pku.edu.cn

<个人简历>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教研成果>

个人简历
1991年北京大学天气动力专业毕业进入城市与环境学系研究生学习,1994年7月硕士毕业留校任教


主要讲授本科生基础课“气象气候学”,“现代自然地理学实验方法(气象部分)”和研究生专业课“应用气候学”,作为主持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基金项目、国家支撑计划多项,还有多项国家部委委托项目。作为通讯作者将研究成果已发表英文SCI引用期刊文章8篇,中文核心18篇。


“气象气候学”作为城市与环境学院重要的基础课,我从1991年读硕士期间就参与教学和辅导,历经培养计划波动、课时紧缩等困难,现在它受到学院大部分同学的欢迎,选课人数增加、上课同学的热情饱满。如今的“气象气候学”主要特色是课堂理论知识与计算分析实例相结合,教师讲述与学生参与气象观测分析相结合,基础知识与当前天气气候热点问题相结合。
“现代地理学实验方法”课程一直深受学生喜爱,有学生建议作为专业必修课,他们可以进一步学习实验操作、数据获取和分析、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并进行实践,气象部分的教学还同时深化了“气象气候学”课程的内容,弥补课时的不足。
“应用气候学”为研究生讲授气候变化及其科学基础,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科学的多学科基础,,并学习气候变化及其相关问题的数据基础和分析方法。2000年开始课程内容结合气候变化的热点问题逐步更新,并根据选课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科研兴趣适当调整。
2003年以来指导本科生10余人进行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本科科研、创新计划和挑战杯等,多人成果在国级、国内优秀期刊发表。
共硕士研究生培养12人,其中转博:3人,已经毕业:7人,在读:3人
教育经历
1987.9
1991.7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系大学本科
陶祖钰

1991.9
1994.7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硕士研究生
刘继韩

1996.9
2000.7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博士研究生
蔡运龙

工作经历
1994年7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硕士生导师/方向
气候变化及其区域响应
自然地理
自然灾害风险评价

-->
-->
近期主要研究项目:



2003.1-2005.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土地利用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主持
2015.1-2018.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气温时相变化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响应 主持
2007.1—201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城市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主要成员
2012.1—2016.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生态系统功能及人类福祉 主要成员





-->
-->
主要学术论文


1.Lin Z, X.Zhao.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 i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of the Qinghai-Xizang(Tibet)Plateau, SCIENCE IN CHINA,1996
2.Zhao X.,J.Liu.Drought-flood in the Dry-Humid Transitional Area in Norther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earch, vol9(3), 1996
3.Zhao X.,J.Liu.Climatic Indicators of Ecological Fragility in the Farming-Pastoral Zigzag Zone in Northern china,Chinese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earch, vol9(4),1996
4.Zhao Xinyi, Zhang Huiyuan ,The Sustainabi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Under The Impact Of Climatic Change----Case Study Of Zhuolu County In Norther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earch, vol11(3), 1998
5.Zhao Xinyi,The climatic change in the middle of Agri-pastoral Zone in Norther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earch, vol12(3), 1999
6. Zhao X.,H. Zhang. Human Driving Mechanism of Regional Land-use Change: A Case Study of Karst Mountain Areas of Southern-Western 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vol10(4), 2000
7 .Zhao Xinyi, Wan Jun, Wu Xiuqin,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 in Temperature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in jilin province of China ,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vol12(4), 2002
8Yan Yan, Zhao Xinyi, Zhou Liping, Year ar idity index patterns in northwest China and the relationshipto summer North Atlantic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008, Vol. 27, No. 3, p. 161~171,(SCI 0.676)
9Dou Haoyang, Zhao Xinyi. Climate change and its human dimensions based on GIS and meteorological statistics in Pearl River Delta, Southern China. Meteorological Applications, 2011, 18(1):111-122,(SCI 1.518)
10 Zhao Fang, Deng Hang, Zhao Xinyi. Rainfall regime in three Gorges area in China and the control fac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2010, 30: 1396-1406,(SCI 3.398)
11. Hang Deng, Fang Zhao, Xinyi Zhao. Changes of extreme temperature events in Three Gorges area, China. Environ Earth Sci. 2012,66:1783–1790.
12. Yan Li, Xinyi Zhao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y on long-term temperature change in China: A perspective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J. Geophys. Res. 2012,117, D17117, doi:10.1029/2012JD018132.
13Li, Y., L. Zhu, X. Zhao* et al. Urbanization impact on temperature change in China with emphasis on land cover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y, J. Climate, 2013, 26, 8765–8780. (SCI: 4.362)
14 Feng Y., and X. Zhao* Daily temperature trend and sensitivity to grassland and cropland in eastern China during the past 32 years, Int. J. Climatol. 2014, DOI: 10. 1002(SCI: 3.398)
15Feng Y., and X. Zhao*. Changes in 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Precipitation over China: 1980-2012, Environ Earth Sci. 2014, 10.1007/s12665-014-3517-x (SCI: 1.572)


1 陶祖钰,赵昕奕. 京津冀地区云地闪气候规律分析,气象学报, 1993
2 林振耀,赵昕奕,青藏高原地区气温降水变化的空间特征[J],中国科学, 1996年,26(4):354-358
3赵昕奕,全球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农业产量的可持续性-黄淮海平原为例[J],地理科学,2000年,20(3):224-228
4赵昕奕,张惠远,青藏高原气候带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J],地理科学,2002年,22(2):190-195
5赵昕奕*,蔡运龙,区域土地生产潜力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评价,地理学报,2003年,58(4):584-590 被引次数:32
6 张晶晶,陈爽,赵昕奕*,近50年中国气温变化的区域差异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年,26(4):1-6 被引次数:127
7 张恩洁,张晶晶,赵昕奕*,近50年深圳气候变化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2(1):1-7被引次数:29
8 张恩洁,张晶晶,赵昕奕*,深圳城市热岛研究,自然灾害学报,2008年,17(2):19-24 被引次数:20
9陈雪,孙小明,赵昕奕*,近30年北京地区人居舒适度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23(1):71-76 被引次数:10
10孙小明,赵昕奕*,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风险评价.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9,45(4) :713~720 被引次数:18
11 闫炎,赵昕奕*,周力平,近50年中国西北地区干湿演变的时空特征及其可能成因探讨,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4):146-158 被引次数:12
12窦浩洋,邓航,孙小明,赵昕奕*,基于均生函数-最优子集回归预测模型的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短期预测.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0,46(4) :643~648被引次数:7
13窦浩洋,张晶晶,赵昕奕*,珠江三角洲城市热岛空间分布及热岛强度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4):72-77 被引次数:7
14李琰,刘晓琼,赵昕奕*, 陕西省榆林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1):157~161 被引次数:1
15李琰,赵昕奕*,近30年中国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气温变化,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7(6):1129~1135被引次数:4
16李鹏飞,孙小明,赵昕奕*. 近50年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与潜在蒸散量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7):57-63. 被引次数:16
17牟雪洁,赵昕奕*. 珠三角地区地表温度与土地利用类型关系. 地理研究,2012,31(9):1589-1597.
18李鹏飞 赵昕奕* 2009—2011 年中国西南五省的降水异常,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51卷,第6期,2013年(EI,核心期刊)
19冯瑶,李琰,赵昕奕*,刘文军. 近30年中国东部气温对土地覆被变化的敏感性.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50卷,第5期,2014年(EI,核心期刊)
20李鹏飞,刘文军,赵昕奕*.京津冀地区近50年气温、降水与潜在蒸散量变化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3):137-143.
21袁建国,赵昕奕.中国台湾岛东岸贴岸北行台风特征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16,32(5):678-685.
22陈彬辉 冯瑶 袁建国 周一敏 赵昕奕,基于 MODIS地表温度的京津冀地区城市热岛时空差异研究,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52卷,第6期,2016
23 周一敏,赵昕奕. 北京地区 PM2.5 浓度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分析,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53卷,第1期,20167




硕士研究生培养(2003年---)转博3人,已经毕业6人,在读3
本科生科研和毕业论文10余人
1994级本科生班主任
2003级博士生班主任
2006级博士生班主任


2011级博士生班主任






已毕业本科生:




1991级 王斌 陈木 1992级 叶伟强 黄金宏 1993级 杨勇
1994级 周大鸣 殷静 1995级 陈晓东 周贵云 1999级 曹丽格 2000级 陈爽 2003级 胡玉梅
2004级 孙小明 2005级 邓航 赵舫 2006级 汪洋 2007级 李鹏飞 2008级 李潇璐
2010级 袁建国 陈彬辉 2012级 吴梦希 2013级 熊云海


硕士生情况
硕士
张晶晶
城市环境与气候变化
2002
2005年转博

硕士
闫炎
气候变化模拟
2005
2007年转博

硕士
张恩洁
城市气候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
2004
2007

硕士
窦浩洋
气候变化与人类土地利用
2007
2010

硕士
孙小明
气候变化对中国荒漠化风险影响评价与预估
2008
2011

硕士
李琰
气候变化区域差异及其与土地覆被的联系
2009
2012年转博

硕士
牟雪洁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气候变化的机制与模拟
2010
2013

硕士
李鹏飞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2011
2014

硕士
冯瑶
区域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
2012
2015

硕士
周一敏
京津冀地区雾霾的气候诊断
2013
2016

硕士
陈彬辉
城市热岛成因和规律
2014
2017

硕士
张昂
干旱气候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2015
2018

硕士
陈优芳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评价
2016
2019


相关话题/环境学院 城市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赵淑清
    赵淑清职称:研究员研究方向:全球变化与城市生态所属系别: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系Email:sqzhao@urban.pku.edu.cn点击进入个人主页个人简历研究兴趣城市化及其生态后果:包括城市扩张格局和过程、城市尺度推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植被活动和物候、城市生态系统碳动态生态遥感:主要应用于城市环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特别关注尺度效应和土地利用变化影响教育经历1999/09-2002/07:北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0
  •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周力平
    周力平职称:教授、特聘教授研究方向:释光和放射性碳测年在考古与第四纪研究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与宇宙成因核素在深海和地表环境演变研究中的应用、史前人类活动的地球化学证据、磁性地层、环境磁学。所属系别: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系Tel:Fax:Email:lpzhou@pku.edu.cn教育经历1982:学士:北京大学地理系1984:硕士: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理学院1992:博士:剑桥大学植物系工作经历200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0
  •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郑成洋
    郑成洋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响应、植被调查与植被生态学、长期生态定位观测等所属系别:生态学系通讯地址:逸夫二楼3270Tel:Email:zhengcy@pku.edu.cn个人简历1966年出生,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植被生态、全球气候变化、长期生态定位观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植被调查与植被生态学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响应长期生态定位观测教育经历2004.01-2005.12北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0
  •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朱东强
    朱东强职称:教授、特聘教授研究方向:环境地球化学、水化学所属系别:环境学系通讯地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逸夫贰楼3266室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市100871Email:zhud@pku.edu.cn点击进入个人主页个人简历研究方向环境地球化学,主要包括:1)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研究污染物与环境介质(包括矿物、天然有机质、黑碳、生物膜等)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污染物迁移、转化/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0
  •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周丰
    周丰职称:副教授、博导研究方向:全球变化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浅水湖沼学所属系别: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系通讯地址:北京大学逸夫二楼3355室Tel:Fax:Email:zhouf@pku.edu.cn点击进入个人主页个人简历周丰,1981年生于湖南,北京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和日本筑波大学博士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2012年)、美国耶鲁大学(2014-2015年)和法国气候与环境实验室(2018年)访问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0
  • 城市与环境学院朴世龙教授在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发表研究综述:全球植被变绿的特征、驱动因素及其气候反馈
    由于人类活动对地球圈层的显著影响,国际地层委员会认为地球已经进入了“人类世(Anthropocene)”这一新的地质时代。作为地球表层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生物圈的变化是各国科学家和环境政策决策者普遍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需要指出的是,植被作为生物圈的核心组分,其生长的变化不仅指示了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生物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
  • 城市与环境学院朴世龙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论文 揭示北半球植被春季物候提前加剧夏季干旱和热浪发生
    遥感和地面观测均证实升温导致北半球植被春季物候提前。春季物候提前通过增加光合时长和光合速率从而有效提高植被生产力;另一方面,春季物候提前会加快土壤水分消耗,改变局地水循环和气候的季节动态。但相比于物候提前的碳汇效应,学术界关于北半球春季物候提前对水循环和气候的生物物理反馈机制,尤其是跨季节滞后效应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
  • 《自然-通讯》杂志刊登城市与环境学院朴世龙教授团队最新科研成果
    植被生长特征具有明显的海拔梯度格局,而温度沿海拔梯度的差异被认为是其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海拔愈高,升温愈快,导致温度海拔梯度差异减小。这是否会进而导致不同海拔植被生长特征差异减小呢?欧洲科学家证实,过去几十年间,阿尔卑斯山地区植物春季物候沿海拔梯度的差异呈减少趋势。但是,这一现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
  • 环境学院赵华章团队在絮凝水处理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91434132、51721006)资助下,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赵华章教授团队与耶鲁大学MenachemElimelech教授团队等合作,在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Actinia-likemultifunctionalnanocoagu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
  • 环境学院要茂盛教授揭示全球大气不同程度被耐药基因污染
    抗生素的滥用与耐药基因(AntibioticResistanceGenes,ARGs)的传播与扩散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财产安全。一项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如果不采取措施扭转这一趋势,到2050年,全球每年由于细菌耐药性而死亡的人数将升至1000万人,累计损失总额将高达100万亿美元。为此,全球领导人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