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姚洋

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6-02

研究领域中国经济发展和制度转型

教育背景学士,北京大学地理系,1986。专业:经济地理论文:《宁夏南部缺碘病的地理成因》
硕士,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1989。专业:发展经济学;导师:林毅夫论文:《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理论与现实》
博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农业与应用经济学系,1996。专业:发展经济学;导师:MichaelR.Carter论文:《关于中国农村市场与制度缺陷及其后果的三篇论文》工作经历院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2年11月至今。主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10年1月至今。副院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08年10月-2012年11月。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3年11月-2010年1月。主任,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管理委员会,2006年11月至2011年4月。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2年8月至今。副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999年7月至2002年12月。讲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997年1月至1999年7月。
访问教授,日本名古屋爱知大学,2012年7月。访问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杰克逊国际研究学院,2012年1月-3月。国际访问教授,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商学院,2011年9月-2012年1月。访问学者,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系,2009年1月至3月。访问学者,美国康奈尔大学社会学系,2007年8月至2008年1月。访问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2003年7月-10月。访问教授,日本国际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02年4月至6月。访问副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农业与应用经济学系,2000年1月至5月。职员,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变压器厂,1989年8月至1991年8月。
教授课程
经济学原理(CCER双学位,2005年秋季)演化博弈和制度分析(CCER研究生,2003、2005春季、2006春季)发展经济学(日本国际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02年春季;CCER研究生,2003、2004、2005、2006秋季;CCER双学位,2004、2005、2006、2007年春季、2008、2009年秋季)农业经济学(日本国际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02年春季)法律经济学(CCER双学位本科生、法学院研究生,2001年春季,与赵晓力合开)商业数学与博弈论初步(BiMBA,1999年秋季,2000年秋季,2001年秋季)中国经济(威斯康星大学,2000年春季、2011年秋季;北大剑桥班2004、2005;CCER双学位,2008年秋季、2009秋季;NYU东亚系,2009年春季;CCER博士,2008年春季、2009年春季、2010春季;BiMBA,2008、2009、2010、2011年)高级微观经济学(CCER研究生,1997春季、秋季,1998年春季,1999年春季,2000年秋,2001年秋季,2002年秋季;社科院研究生院,1997春季)管理经济学(BiMBA,2002、2003秋季)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应用初步(BiMBA,1998年秋季)荣誉和奖励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3月。第二届(2010)浦山奖,中国世界经济学会,2011年3月。2010年教育部后期出版资助重大项目。2010年北京市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一等奖。2010年(第十六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2009年孙冶方经济学论文奖。2009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著作一等奖,第二届(2008)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张培刚基金会,2008年12月。最高奖,第一届(2008)浦山奖,中国世界经济学会,2008年11月。《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度中国青年领袖,2008年5月。北京大学第十五届“挑战杯”――五四青年科学奖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07年6月。GDN第8届年会“Reforms,PublicServicesandPoverty”一等奖(和沈艳合作),2007年1月15日,北京。Fellow,India-ChinaInstitute,TheNewSchool,2006-2008.第二届“农村发展研究奖”,论文奖,2006年。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奖,2006年。北京大学十佳教师,2006年。北京大学杨芙清-王阳元院士奖教金优秀奖,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北京大学第八届文科优秀著作二等奖,2002年9月。北京市2001-05年度“跨世纪百人工程”。北京大学2001年度岗松奖教金,2001年4月。北京大学第七届文科优秀论文二等奖,2000年9月。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赴美交流奖学金,2000年1月-5月。世界银行RobertMcNamara研究奖学金,2000-2001。霍英东青年教师研究奖学金,教育部,2000-2002。归国奖学金,福特基金会,1997-1998。GammaSigmaDelta,世界农业荣誉协会,1995。MEO奖学金,威斯康星大学,1995年春季。孙逸仙中西部奖学金,1995年。五四科学论文奖,北京大学,1985。
职业协会、评委和其它社会兼职
学术兼职: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2005-),天则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1998-),康奈尔大学经济和社会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2008—),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第六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2010—)。

《经济学季刊》主编(2001-,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办),AgriculturalEconomics副主编(2007-2010),ChinaEconomicJournal(2007-,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办)、《中国金融学》(2003-,四川大学主办)、《公共管理评论》(2003-,清华大学主办)、《世界经济文汇》(2005-,复旦大学主办)、JournalofRuralCooperatives(2006-,希伯来大学主办)学术委员会成员、WorldDevelopment编委(2010—)。

会员:
四十人论坛成员,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发展经济学研究分会(2006-,副会长:2007-),留美经济学会(1993-,1998-1999年度理事,出版委员会成员,2004-),美国经济学会(1997-),国际比较经济学会(2003-),欧美同学会(1997-)。

匿名评审人:AgriculturalEconomics,AmericanEconomicReview,Ame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EconomicJournal,EconomicsofTransition,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JournalofTheoreticalandInstitutionalEconomics,Urbanstudies,经济研究,世界经济,教育部社会科学项目(2005),社会科学基金会(2002),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01),英国Economic&SocialResearchCouncil(2000),中国软科学学会(1999)。
其它社会活动:中美经济对话协调人(自2010年起每年1月和6月分别在纽约和北京举办),“来自中国经济学家的观点”会议组织者(自2010年起每年一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举办)
著作和译著姚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姚洋:《穿行于现实与书斋之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He-mouWuandYangYao(editors).China’sEconomicReformandGrowth,London:Routledge,2010.姚洋:《作为制度创新过程的经济改革》,格致出版社,2008年12月。英文版:EconomicReformandInstitutionalInnovation.GaleAsia/CengageLearning,2009.获年北京市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一等奖。姚洋、高梦滔(主编):《健康、村庄治理和农村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获2009年教育部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YangYaoandLindaYueh(editors),GlobalizationandEconomicGrowthinChina,WorldScientific,2006.黄平、姚洋、韩毓海:《我们的时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9月。顾昕、高梦滔、姚洋:《诊断与处方:直面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林毅夫、姚洋(主编):《中国的奇迹: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Garnaut,Ross,LigangSong,StoyanTenev,andYangYao.OwnershipTransformationinChina,TheWorldBank,2005.汪丁丁、韦森、姚洋:《制度经济学三人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姚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著作一等奖,2008年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姚洋:《自由、公正和制度变迁》,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刘一皋、王晓毅、姚洋:《村庄内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RossGarnaut,LigangSong,YangYaoandXiaoluWang,China’sPrivateenterprise.Canberra:AsiaPacificPress,2001.姚洋(校者):《充分理由》(DanielBromley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赖平耀、姚洋、邢予青(译者):《民主制度的经济理论》(AnthonyDowns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姚洋(校者):《博弈与信息》(EricRasmusen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姚洋(校者):《博弈论》(TiroleandFudenberg著),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论文英文匿名审稿论文Yao,Yang,andNinghuaZhong.“UnionsandWorkers'WelfareinChineseFirms.”JournalofLaborEconomics,forthcoming.Gan,Li,LixinColinXu,andYangYao.2012."RiskSharingandLocalElections:EvidencefromChineseVillages,"EconomicsofTransition,20(3):521-547.Yang,Xi,andYangYao.“EnvironmentalComplianceandFirmPerformance:EvidencefromChina.”OxfordBulletinofEconomicsandStatistics,2012,Vol.74,No.3:397-424.Mao,Rui,andYangYao.“StructuralChangeinanOpenEconomy.”PacificEconomicReview,2012,Vol.17,No.1:29-56.Knight,John,YangYao,andLindaYueh."EconomicGrowthinChina:ProductivityandPolicy.”OxfordBulletinofEconomicsandStatistics,2011,Vol.73,No.6:719-721.Chen,Binkai,andYangYao.“TheCursedVirtue:GovernmentInfrastructuralInvestmentandHouseholdConsumptioninChineseProvinces.”OxfordBulletinofEconomicsandStatistics,2011,Vol.73,No.6:856-877.Yao,Yang.“TheRelationshipbetweenChina’sExport-ledGrowthandItsDoubleTransitionofDemographicChangeandIndustrialization.”AsianEconomicPapers,Summer2011,Vol.10,No.2:52-76.Yao,Yang.“AChineseWayofDemocratization?”China:AnInternationalJournal,September2010,Vol.8,No.2:330-345.Yao,Yang,andKeZhang.“HasChinaPassedtheLewisTurningPoint?AStructuralEstimationBasedonProvincialData.”ChinaEconomicJournal,2010,Vol.3,No.2:155-162.Huang,Lingwen,andYangYao.“ImpactsofPrivatizationonEmployment:EvidencefromChina.”JournalofChineseEconomicandBusinessStudies,2010,Vol.8,No.2:133-156.Sun,Ang,andYangYao.“HealthShocksandChildren’sSchoolAttainmentsinRuralChina.”EconomicsofEducationReview,2010,Vol.29,No.3:375-382.Yao,YangandMiaojieYu.“Labour,Demography,andtheExport-orientedGrowthModelinChina.”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tudies,Vol.5,December2009:61-78.Yang,Rudai,YangYao,andYeZhang.“TechnologicalStructureandItsUpgradinginChina’sExports.”ChinaEconomicJournal,2009,Vol.2,No.1:55-71.Yao,Yang,andLindaYueh.“Law,Finance,andEconomicGrowthinChina.”WorldDevelopment,2009,Vol.37,No.4:753-762.Lu,SusanFeng,andYangYao.“TheEffectivenessofLaw,FinancialDevelopment,andEconomicGrowthinanEconomyofFinancialRepression:EvidencefromChina.”WorldDevelopment,2009,Vol.37,No.4:763-777.Shen,Yan,andYangYao.“DoesGrassrootsDemocracyReduceIncomeInequalityinChina?”JournalofPublicEconomics,2008,Vol.92,Issues10,11:2182-2198.Yao,Yang,andDongyaZheng.“ExternalitiesandtheDevelopmentofHeavyIndustries.”FrontierofEconomicsinChina,2007,2(4):467-489.Wang,ShunaandYangYao.“GrassrootsDemocracyandLocalGovernance:EvidencefromRuralChina.”WorldDevelopment,2007,Vol.29,No.10:1635-1649.Yao,Yang.“VillageElections,Accountability,andIncomeDistributioninRuralChina.”China&WorldEconomy,2006,Vol.14,No.6:20-38.Bromley,DanielandYangYao.“UnderstandingChina’sEconomicTransformation:AreThereLessonsfortheDevelopingWorld?”WorldEconomics,April–June2006,7(2):73-96.Gao,Mengtao,andYangYao.“GenderGapsinAccesstoHealthcareinRuralChina.”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2006,Vol.55(1):87-107.Garnaut,Ross,LigangSong,andYangYao.“ImpactandSignificanceofState-OwnedEnterpriseRestructuringinChina.”ChinaJournal,January2006,Issue55:35-66.Song,LigangandYangYao.“ImpactsofRestructuringonFirmPerformanceinChina.”SocialSciencesinChina,January2006.Yao,Yang.“ChinesePrivatization:CausesandOutcomes.”China&WorldEconomy,2005,Vol.13(1):66-80.Guo,KaiandYangYao.“CausesofPrivatizationinChina:TestingSeveralHypotheses.”EconomicsofTransition,2005,Vol.13(2):211-238(leadpaper).Yao,Yang.“LandTenureChoiceinChineseVillages:TheRationalversusthePoliticalModel.”LandEconomics,2004,80(4):477-488(leadpaper).Yao,Yang.“PoliticalProcessandEfficientInstitutionalChange.”JournalofInstitutionalandTheoreticalEconomics,2004,160(3):439-453.Rong,ZhaoandYangYao.“PublicServiceProvisionandtheDemandforElectricAppliancesinRuralChina.”ChinaEconomicReview,2003,14(2):131-141.Carter,MichaelandYangYao.“LocalversusGlobalTestsofSeparabilityinAgriculturalHouseholdModels:TheFactorPriceEqualizationEffectofLandTransferRights.”Ame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2002,84(3):702-715.Li,JingandYangYao.“EgalitarianLandDistributionandLaborMigrationinRuralChina.”LandReform,LandSettlementandCooperatives,FAO,2002(1):80-91.Wang,YuepingandYangYao.“MarketReforms,TechnologicalCapabilitiesandthePerformanceofSmallEnterprisesinChina.”SmallBusinessEconomics,Vol.18(2002),Nos.1-3:197-211.Yao,Yang.“TheDevelopmentoftheLandLeaseMarketinRuralChina.”LandEconomics,2000,Vol.76(2):252-266.Yao,Yang.“RuralIndustryandLaborMarketIntegrationinEasternChina.”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1999,Vol.59:463-496.ShanwenGaoandYangYao."ImplementationofSociallyOptimalOutcomesintheProcessofDissolvingPublicEnterprisesinChina."ChinaEconomicReview,Vol.10(1),Spring1999:41-58.Deininger,K.,B.Davis,Y.Yao,andP.Olinto.“LandMarketsandLandReformunderMultipleMarketImperfections.”Ame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1998,Vol.80(5):1160-1160.Liu,Shouying,MichaelCarter,andYangYao.“DimensionsandDiversityofPropertyRightsinRuralChina:DilemmasontheRoadtoFurtherReform.”WorldDevelopment.1998,Vol26(10):1789-1806.
非匿名审稿英文论文Yao,Yang.“BeijingConsensusorWashingtonConsensus:WhatExplainsChina’sEconomicSuccess?”DevelopmentOutreach,April2011:26-30.Yao,Yang.BookreviewforProductivity,EffeciencyandEconomicGrowthinChinabyYanruiWu.TheChinaJournal,63(January2010):227-228.Yao,Yang.“EstablishingaChineseTheoryofSocialJustice.”ContemporaryChineseThought,Vol.38,No.1(Fall2006):15-51.(translatedfromChinesebyDavidKelly)Yao,Yang.“IntroductiontoExaminingChina–SocialJusticeandRealityintheTransitionalEra.”ContemporaryChineseThought,Vol.38,No.1(Fall2006):60-67.(translatedfromChinesebyDavidKelly)Yao,Yang.BookreviewforChina’sRetreatfromEquality:IncomeDistributionandEconomicTransitionbyCarlRiskin,ZhaoRenwei,andLiShi.JournalofAsianBusiness,2005,Vol.21(1):75-76.Yao,Yang."BuildingSupportforPolicyChangebyImprovingGovernanceinChina:TheCaseofShunde."TransitionNewsletter,2002,Vol.12(2):13-15.Carter,MichaelandYangYao."SpecializationwithoutRegret---TransferRights,AgriculturalProductivity,andInvestmentinanIndustrializingEconomy."WorldBankPolicyResearchWorkingPaper2202,October1999.
其他英文文章Yao,Yang.“TheFirstBigTestforChina’sNewLeaders.”FinancialTimes,TheA-List,November14,2012.Yao,Yang.“AnotherQEisabadideaforUS.”ChinaDaily,page9,September12,2012.Yao,Yang.“WhyIRemainBullishaboutChina’sGrowth?”FinancialTimes,TheA-List,July2,2012.http://blogs.ft.com/the-a-list/2012/07/02/why-i-remain-bullish-about-chinas-growth/.Yao,Yang.“ANewFormofColonialism?”EastAsiaForum,Vol.4,No.2,(April-June2012).Yao,Yang.“TheChineseEconomyinTransition.”G20,TheMexicoSummit,TheMunkSchoolofGlobalAffairs,June2012.Yao,Yang.“BoPurgeShowsReformIsBackonBeijing’sAgenda.”FinancialTimes,TheA-List,March20,2012.http://blogs.ft.com/the-a-list/2012/03/20/bo-purge-shows-reform-is-back-on-beijings-agenda/.Yao,Yang.“WeakGlobalDemandShouldbeaWake-upCallforChina.”FinancialTimes,TheA-List,October20,2011.http://blogs.ft.com/the-a-list/2011/10/20/weak-global-demand-should-be-a-wake-up-call-for-china/#axzz1bMxxs61V.Yao,Yang.“America'sCurrencyWaragainstBeijingWillBackfire.”FinancialTimes,op-edsection,October7,2011.AlsoinTheA-Listhttp://blogs.ft.com/the-a-list/2011/10/06/america-and-china-both-lose-in-a-trade-war/#axzz1a6hJeJSZ:“AmericaandChinabothLoseinaTradeWar.”Yao,Yang.“Don’tExpectChinatoRidetotheEuro’sRescue.”FinancialTimes,op-edsection,September21,2011.AlsoinTheA-Listhttp://blogs.ft.com/the-a-list/2011/09/20/don%E2%80%99t-expect-china-to-ride-to-the-rescue/#axzz1ZDBChjRH.Yao,Yang.“ItwillbeaWhilebeforetheRenminbiRules.”LettertotheeditoronArvindSubramanian’sop-ed“ComingSoon:WhentheRenminbiRulestheWorld.”FinancialTimes,September14,2011.Yao,Yang.“ObamaPayingforHisPresidency.”ChinaDaily,August1,2011,Section9.Yao,Yang.“FromProduction-orientedtoWelfare-orientedGovernment.”EastAsiaForumQuarterly,April-June,2011,p.6.Yao,Yang.“Serious,butNotDevastating.”NewYorkTimes,RoomforDebate,theOpinionPage,athttp://www.nytimes.com/roomfordebate/2011/07/06/chinas-debt-monster/chinas-debt-is-serious-but-not-devastating,July6,2011.Yao,Yang.“China’sCurrentAccountSurplusandInflation.”EastAsianForum,March27,2011,athttp://www.eastasiaforum.org/2011/03/27/china-current-account-surplus-and-inflation/.Yao,Yang.“Beijing’sMotivesAreOftenjustPragmatic.”FinancialTimes,February11,2011.Yao,Yang.“TheRealEconomy,NottheYuan,Stupid!”ChinaDaily,January17,2011,Section9.Yao,Yang.“Fiscalpolicycanbemoreeffective.”Responsetothequestion:WastheFedrighttodoQE2?TheEconomist,http://www.economist.com/economics/by-invitation/guest-contributions/fiscal_policy_can_be_more_effective.Yao,Yang.“ChinaCanAffordtoStandFirminSeoul.”FinancialTimes,November9,2010.Yao,Yang.“ThereisaMutualDependence.”Responsetothequestion:IstheworldtoodependentontheChineseeconomy?TheEconomist,http://www.economist.com/economics/by-invitation/guest-contributions/there_mutal_dependence.Yao,Yang.“Thedollarshouldcedegroundtootherreservecurrencies.”Responsetothequestion:WhatshouldreplaceBrettonWoods2?TheEconomist,http://www.economist.com/economics/by-invitation/guest-contributions/dollar_should_cede_ground_other_reserve_currencies.Yao,Yang.“ForaMoreFlexibleCurrency.”ChinaDaily,September16,2010,Section9.Yao,Yang.“‘SmartPower’isWhatChinaNeeds.”ChinaDaily,August2,2010,Section9(Debate:ForexReserves,withJosephNye).Yao,Yang.“No,theLewisianturningpointhasnotyetarrived.”Responsetothequestion:IstheeraofcheapChineselabourover?TheEconomisthttp://www.economist.com/economics/by-invitation/guest-contributions/no_lewisian_turning_point_has_not_yet_arrived,July20,2010.Yao,Yang.“AuthoritarianismNotKeytoChina’sEconomicSuccess.”GlobalTimes,Section9,June22,2010.AlsoinEastAsiaForum,http://www.eastasiaforum.org/2011/11/20/authoritarianism-not-key-to-china-s-economic-success/,November20,2011.Yao,Yang.“Yes,forItsOwnReasons.”Responsetothequestion:shouldChinaallowtheyuantorise?TheEconomisthttp://www.economist.com/economics/by-invitation/guest-contributions/yes_its_own_reasons,June14,2010.Yao,Yang.“RenminbiAdjustmentwillnotcuretradeimbalance.”FinancialTimes,Section9,April13,2010.Yao,Yang.“China’sGrowingPains,GlobalisationandAdjustment.”EastAsiaForum,April12,2010.Yao,Yang.“TheUSWon′tFireItsLabelGun.”ChinaDaily,Section8,April8,2010.Yao,Yang.“AQuestionofBalance.”TheTimesofIndia,March17,2010.Yao,Yang.“TemperGovernmentTieswithEconomy.”ChinaDaily,Section8,February2,2010.Yao,Yang.TheEconomistdebateonChina’sinvolvementinAfrica:http://www.economist.com/debate/days/view/468.February18,2010.Yao,Yang.“TheEndofBeijingConsensus---CanChina’sModelofAuthoritarianGrowthSurvive?”ForeignAffairs,Onlineversion.Febuary2,2010.http://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65947/the-end-of-the-beijing-consensusYao,Yang.“EndingHistoryofHukou.”ChinaDaily,Section8,December16,2009.Yao,Yang.“HowtoHandleGlobalEconomicImbalances?”ChinaDaily,Section8,November6,2009.Yao,Yang.“China’sTradeSurplusIsn’tGoingAwaySoon.”Forbesonline,September28,2009.http://www.forbes.com/2009/09/25/trade-surplus-labor-china-leadership-yao.html.Yao,Yang.“AreGlobalImbalancesCurable?”TheGlobalist,September25,26,2009.http://www.theglobalist.com/StoryId.aspx?StoryId=8023.Yao,Yang.“KeytoReformFinancialSystem.”ChinaDaily,Section8,August27,2009.ProjectSyndicatearticles:Yao,Yang.“China’sCrippledFinancialSector.”October,2011.Yao,Yang.“China’s$3.2TrillionHeadache.”August2011.Yao,Yang.“ChinaShouldImportInflation.”July2011(26publicationsin7languages).Yao,Yang.“TheSizeoftheChineseEconomy.”June2011Yao,Yang.“China’sInflationaryPressures.”March2011
中文学术文章王敏、姚洋,“从改革金融体系入手治理经济结构失衡”,国务院研究室《决策参考》,2012年(8)号,总902号。郭云南、姚洋、JeremyFoltz,“正式与非正式权威、问责与平滑消费:来自中国村庄的经验数据”,《管理世界》,2012年第1期:67-78页。姚洋,“生产型政府”,《理论学刊》,2011年第8期。贺大兴、姚洋,“社会平等、中性政府与中国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4-17页。姚洋,“威权政府还是中性政府”,《二十一世纪》,2010年10月号:97-100页。徐建炜、姚洋,“国际分工新形态、金融市场发展与全球失衡”,《世界经济》,2010年第3期:1-30页。(头篇文章)姚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1期:7-18页。(头篇文章)姚洋、于淼杰,“劳动力、人口和中国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金融研究》,2009年第9期:1-13页。姚洋,“中性政府:对转型期中国经济成功的一个解释”,《经济评论》,2009年第3期:5-13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9年第10期转载。)获《经济评论》创刊三十周年优秀论文奖。王泽填、姚洋,“结构转型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世界经济》,2009年第4期:38-49页。第二届(2010)浦山奖。贺大兴、姚洋,“平等与中性政府:对中国三十年经济增长的一个解释”,《世界经济文汇》,2009年第1期:103-120页。王泽填、姚洋,“人民币均衡汇率估计”,《金融研究》,2008年第12期:22-36页。姚洋,“是否存在一个中国模式?”《绿叶》,也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10期:14-20页。姚洋、钟宁桦,“工会是否提高了工人的福利?-来自12个城市的证据”,《世界经济文汇》,2008年第5期:5-29页。(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工会工作》2009年第1期转载:52-71页。)姚洋,“意识形态和制度变迁:以中国国有企业改制为例”,《江海学刊》,2008年第5期:78-86页。杨汝岱、姚洋,“有限赶超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8年第8期:29-41页。姚洋,“中性政府与中国的经济奇迹”,《二十一世纪评论》,2008年第6期:15-25页。姚洋、郑东雅,“重工业和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时代再考察”,《经济研究》,2008年第4期:26-40页。姚洋、张晔,“中国出口品国内技术含量升级的动态研究-来自全国及江苏省、广东省的证据”,《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67-82页。获2008年浦山奖最高奖、2009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姚洋、章林峰,“中国本土企业出口竞争优势和技术变迁分析”,《世界经济》,2008年第3期:3-11页。姚洋、高印朝,“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金融论坛》,2007年第5期:3-8页。姚洋,“政府转型和农村社区重建”,《二十一世纪评论》,2007年第2期。姚洋、郑东雅,“外部性和重工业发展”,《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3-19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工业经济》2007年第8期转载(首篇文章)。姚洋,“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观的转变”,《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2期:140-146页。甘犁、徐立新、姚洋,“村庄治理、融资和消费保险:来自8省49村的经验证据”,《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2期:2-13页。黄玲文、姚洋,“国有企业改制对就业的影响――来自11个城市的证据”,《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57-69页。王书娜、姚洋,“基层民主和村庄治理――来自8省48村的证据”,《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121-130页。高梦滔、姚洋,“农户收入差距的微观基础:物质资本还是人力资本?”《经济研究》,2006年第12期,71-80页。姚洋,“国家与乡村社会的重建――中国农村发展观的两大范式转变”,《二十一世纪评论》。姚洋、高梦滔,“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惠及穷人”,《中国社会政策》,2006年,225-247页。杨汝岱、姚洋,“有限赶超和大国经济发展”,《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7-8月号,16-19页。沈艳、姚洋,“村庄选举和收入分配-来自8省48村的证据”,《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97-105页。孙昂、姚洋,“劳动力的大病对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中国农村的研究”,《世界经济文汇》,2006年第1期,26-36页。高梦滔、甘犁、徐立新、姚洋,“健康风险冲击下的农户收入能力与村级民主”,《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1期,21-32页。高梦滔、姚洋,“健康风险冲击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动态估计”,《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15-25页。姚洋,“泛利性国家”,《制度经济学研究》,2005年,第6辑,第1-10页。宋立刚、姚洋,“改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17-31页。郭凯、姚洋,“国有企业改制的成因:对五个假说的检验”,《世界经济》,2004年12月号,总第316期,3-13页。姚洋,“以市场替代农民的公共合作”,《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Vol.43(5):40-41页。MichaelCarter、姚洋,“工业化、土地市场和农业投资”,《经济学季刊》,2004年,Vol.3(4):983-1002页。高梦滔、姚洋,“性别、生命周期与家庭内部健康投资”,《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第115-125页。卢峰、姚洋,“金融压抑下的法治、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第42-55页。姚洋、杨雷,“制度供给失衡和中国财政分权的后果”,《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3期,第27-33页。姚洋,“集体决策中的理性模型和政治模型”,《经济学季刊》,2003年,Vol.2(3):679-700页。姚洋,“政治过程和有效制度变迁”,《制度经济学研究》,2003年,Vol.1(1):第1-16页。姚洋,“高水平陷阱-李约瑟之谜再考察”,《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第71-79页。李菁、林毅夫、姚洋,“信贷约束、土地和不发达地区农户子女教育投资”,《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6期,第10-26页。姚洋,“对惩罚婚外情的经济学分析”,《经济学季刊》,2002年,Vol.1(4):977-984页。容昭、盛来运、姚洋,“中国农村耐用消费品需求研究”,《经济学季刊》,2002年,Vol.1(3):589-602页。杨雷、姚洋,“石器时代的规则”,《经济学季刊》,2002年,Vol.1(3):654-670页。姚洋、章奇,“中国工业企业效率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第10期,第13-19页。姚洋,“自由可以这样来追求”,《经济学季刊》,2001年,Vol.1(1):207-217页。王春华、姚洋,“农地配置与农村劳动力外出”,《农村经济文稿》,2001年第1期,第54-59页。姚洋,“社会排斥和经济歧视:东部农村地区移民的现状调查”,《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3期,第32-42页。姚洋,“发达地区村庄劳动力市场的整合”,《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2期,第10-20页。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2000年秋季号,第19-26页。赖平耀、姚洋,“沟通与交易”,《经济研究》,2000年第9期,第43-48页。姚洋,“集体决策下的诱导性制度变迁-中国农村地权稳定性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2期,第11-19页。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第54-65页。姚洋、支兆华,“政府角色定位与企业改制的成败”,《经济研究》,2000年第1期,第3-10页。姚洋,“劳动力市场缺陷与土地市场的活动”,《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第2期,第16-27页。姚洋,“非国有经济成分与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经济研究》,1998年第12期,第29-35页。姚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农业绩效”,《中国农村观察》,1998年第6期,第1-10页。(获第二届“农村发展研究奖”,论文奖)姚洋,“小农与效率”,《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12月号,第140-144页。其他中文文章姚洋,“2020年小康社会之后,经济风险会更大”,《环球时报》,2012年11月22日,第15版。姚洋,“我国经常项目盈余未来仍有上升空间”,《二十一世纪报道》数字报,2012年8月13日,16版。http://epaper.21cbh.com/html/2012-08/13/content_31179.htm?div=-1.姚洋,“从长期国际比较的角度看中国未来的经常账户”,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专题研究》第156期,2012年6月25日。姚洋,“问题导向的经济学”,《经济学家茶座》,第55辑,45-48页。姚洋,“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经济学家茶座》,第54辑,132-136页。姚洋,“金融体系改革是小微企业发展的关键”,新华评论,2012年2月7日,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2-02/07/c_122665175.htm。姚洋,“汽车牌照里的租金”,《经济学家茶座》,第52辑,70-71页。姚洋,“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人力资本视角”,新华评论,2011年8月11日,http://www.xinhuanet.com/comments/xhwp.htm。姚洋,“中国城市化物的方面超前人的方面落后”,《南风窗》,2011年3月下旬号。姚洋,《中国的逻辑》推荐序一,《中国的逻辑》,中信出版社,2011年3月。姚洋,“稳重与骚动”,《中国航班》,2010年第11期,183页。姚洋,“涨价解决不了一票难求”,《中国证券报》,2011年1月31日,A04.姚洋,“广场协议25年之后看日本经济”,《南风窗》,2010年第15期,68-71页。姚洋,“善用储蓄”,《财经》,2010年第13期。姚洋,“转变增长方式核心不仅在产业升级”,《时代周报》,2010年6月7日,A09.姚洋,“中国模式的成功与前景”,《文汇报》,2010年5月10日,第12版《论苑》。姚洋,“中国经济成就的根源与前景”,《文化纵横》,2010年第4期,16-23页。姚洋,“全球化和结构调整---多数国家面临成长之痛”,《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3月23日,第9版。姚洋,“人民币可随经济增长缓慢升值”,《环球时报》,2010年3月23日,第14版。姚洋,“重启改革,带动结构调整”,《财经》,2010年3月1日。姚洋,“回归中性政府,延续中国奇迹”,《环球时报》,2010年2月23日,第14版。姚洋,“小农体系和中国长期经济发展”,《读书》,2010年第2期:第20-30页。姚洋,“经济去国家化势在必行”,《时代周报》,2010年1月25日,A02版。姚洋,“规范化和本土化相结合的十年”,《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2月22日第3版。姚洋,“城镇化——结构调整的牛鼻子”,《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2月15日第2版。姚洋,“在祖父的遗像前”,《天涯》,2009年第6期:第4-9页。姚洋,“社会平等与中国经济增长——对人民共和国60年的一个解释”,《中国经济》,2009年10月:第70-85页。姚洋,“回归经济学的‘文学’传统?”《南方周末》,2009年10月16日。姚洋,“如何治愈全球经济失衡”,《中国金融》,2009年第18期:第37-39页。姚洋,“如何降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负面作用?”《了望新闻周刊》,2009年9月23日。姚洋,“关于汇率的迷思”,《南方周末》,2009年9月3日,c19《原富》栏目。姚洋,“改革金融体系:治理中国经济失衡的良药”,《南方周末》,2009年8月20日,c19《原富》栏目。姚洋,“城市化:提高国内消费的正解”,《南方周末》,2009年8月6日,c19《原富》栏目。姚洋,“重新认识中国的小农经济-阿里吉《亚当·斯密在北京》的一种解读”,《中国经济》,2009年7期:第106-108页。姚洋,“给全球经济失衡开一个药方”,《南方周末》,2009年7月23日,c19《原富》栏目。姚洋,“全球经济失衡可以治愈吗?”《南方周末》,2009年7月16日,c19《原富》栏目。姚洋,“体制的社会主义和道义的社会主义”,《文化纵横》,2009年6期:第13-16页。姚洋,“内需为什么不足?”,《南方周末》,2009年6月18日,c19《原富》栏目。姚洋,“一个中美经济合作的双赢方案”,《中国与世界观察》,2009年第1期:第83-88页。姚洋,“‘保增长’应多关注民生”,《时代周报》,第一专栏,2008年12月15日。姚洋,“中国模式与‘中性政府’”,《北京日报》,理论周刊,第20版,2008年10月13日。姚洋,“制度是人类有意的创造”,《财经》,2008年10月13日。姚洋,“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由来”《南方周末》,2008年9月11、18、25日,10月2、9日。(收入苏力、陈春声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8月。)姚洋,“‘农民工’可以休矣!”《南方周末》,2008年8月19日,E30,《自由谈》栏目。姚洋,“对付通胀,长痛不如短痛”,《南方周末》,2008年7月31日,E30,《自由谈》栏目。姚洋,“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娴熟外交”,《改革内参》,2008年第21期,第3-5页。姚洋,“是否存在一个中国模式?”,《绿叶》,2008年第6期,第94-104页。姚洋,“从美国人的办事低效说起”,《南方周末》,2008年3月27日,c19原富版,《经济镜像》栏目。吴敬琏、秦晖、姚洋,“左右之间:关于社会转型路径的思考”,《洪范评论》,第9辑(2007年12月),第1-17页。姚洋,“有选择放开一胎政策——从纽约的复苏想到的”,《南方周末》,2008年1月31日,c19原富版,《经济镜像》栏目。姚洋,“穷人比富人更需要公共政策”,《南方周末》,2007年10月25日,c19原富版,《经济镜像》栏目。姚洋,“美国的物价为什么这么低?”《南方周末》,2007年9月27日,c19原富版,《经济镜像》栏目。姚洋,“环保是企业赢利的动力”,《南方周末》,2007年8月2日,c19观点版,《经济镜像》栏目。姚洋,“环保关乎公平”,《南方周末》,2007年7月26日,c19观点版,《经济镜像》栏目。姚洋,“‘命价’决定污染水平?”《南方周末》,2007年7月19日,c19观点版,《经济镜像》栏目。姚洋,“用两条腿走路”,《南方周末》,2007年6月28日,c19观点版,《经济镜像》栏目。姚洋,“从帐面GDP看‘中国之谜’”,《南方周末》,2007年5月17日,c19观点版,《经济镜像》栏目。姚洋,“从印度贫民窟想到‘最牛钉子户’”,《南方周末》,2007年4月12日,c19观点版,《经济镜像》栏目。姚洋,“从瑞安实验看‘平等与效率’的新解”,《解放日报》,2007年4月3日,第7版。姚洋,“印度随想”,《南方周末》,2007年3月15、22、29,4月5日,c19观点版,《经济镜像》栏目。姚洋,“低度发展,高度和谐”,《三农中国》,第11辑(2007年2月),第13-18页。姚洋,“农村应是一个可以体面生活的地方”,《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1月2日,第B7版。姚洋,“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发展观的转变”,《学习时报》,2006年12月11日,第4版。姚洋,“经济学的科学主义谬误”,《读书》,2006年12期,第144-149页。姚洋,“少一些工程思维,多一些人文关怀”,《南方周末》,2006年8月3日,第30版。黄平、姚洋、韩毓海,“1980年代的思想文化脉象(下)”,《天涯》,2006年第4期,第50-63页。黄平、姚洋、韩毓海,“1980年代的思想文化脉象(上)”,《天涯》,2006年第3期,第20-32页。姚洋,“上当与同情心”,《经济学家茶座》,2005·4,第22辑,第104-105页。姚洋,“17年村民选举实验的现实和未来”,《南风窗》,2006年3月上旬号,第23-25页。姚洋,“重化工业道路的走法”,《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1月6日,第24版。黄平、姚洋、韩毓海,“多元时代的文化自主”,《书城》,2005年12月号,第28-33页。姚洋,“拒绝道德斜坡”,《财经》,2005年第24期(2005年11月28日),第18-19页。姚洋,“计划经济时代的遗产-《当代中国问题的复杂性思考札记》之三”,《文景》,2006年第1期,第66-71页。姚洋,“市场化的功与过-《当代中国问题的复杂性思考札记》之二”,《文景》,2005年第12期,第24-29页。姚洋,“关于社会公正-《当代中国问题的复杂性思考札记》之一”,《文景》,2005年第11期,第32-39页。姚洋,“革命、平等和民主”,《读书》,2005年第11期,第85-90页。姚洋,“国有资产流失的真与假”,《读书》,2005年第6期,第104-110页。姚洋,“‘三农’问题的出路”,《三农中国》,2005年第1期,第21-27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4月号,第169-170页。汪丁丁、韦森、姚洋,“我们所继承的制度经济学的西方传统与我们所关注的中国问题”,《文景》,2005年,No.9/4,第18-25页。姚洋,“回乡三日”,《经济学家茶座》,2005年4月,第19辑,第94-102页。姚洋,“探讨法律和信任的经济学基础”,《中国书评》,2005年4月,第一辑,第13-19页。姚洋,“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解读”,《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3月28日第3版。姚洋,“我读的杂书”,《南方周末》,2005年3月10日,第30版。姚洋,“学者的精神家园”,《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9月3日,第5版。姚洋,“平稳转型”,《南风窗》,2004年8月上旬号。姚洋,“群众监督无捷径,人大制度是通途”,《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3月18日第3版。姚洋,“城乡差距,差在哪里?”,《三农中国》,第一辑(2003年)。姚洋,“穿行于现实和书斋之间”,《书城》,2003年第3期。姚洋,“务实而不放弃理想”,《中国改革》,2003年第3期。姚洋,“诸侯经济:中国财政联邦化”,《南风窗》,2003年2月上旬号。姚洋,“转轨中国的社会公正”,《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1月9日,1月16日,1月30日,2月13日,2月20日,2月27日,3月13日第30版。姚洋,“地域、制度与李约瑟之谜”,《读书》,2003年第1期。姚洋,“国家与三农问题”,《思想的精髓》,《在北大听讲座》第九辑,文池主编,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12月。姚洋,“国企改制,我们别无选择”,《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2002年12月30日,第98版。姚洋,“追求人的全面自由”,《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2年11月15日,第8版。姚洋,“需要调和的张力”,《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2年9月19日,第12版。姚洋,“效率,抑或政治需要?”《南风窗》,2002年9月下旬号。姚洋,“经济学良心的肩负者—访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经济学消息报》,2002年8月9日,第1版。姚洋,“消失的小镇”,《经济学家茶座》,2002年,第7辑,第156-160页。姚洋,“村庄民主和全球化”,《读书》,2002年第4期。姚洋,“道德情操”,《读书》,2001年第10期。姚洋,“法治与权贵资本主义”,《读书》,2001年第3期。姚洋,“不仅仅是为了公平”,《经济学家茶座》,2000年,第3辑,第72-75页。姚洋,“善法与善治”,《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2000年2月12日,第22版。姚洋,“修正案能减少包二奶和家庭暴力吗?”《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2000年12月4日,第22版。姚洋,“法律是否应该惩罚婚外情?”《读书》,2001年第1期。姚洋,“法律是否应该惩罚婚外情---一个经济学的分析”,《经济学消息报》,2000年9月22日,《经济学人》版。姚洋,“向前看,还是向后看?”《读书》,2000年第5期。姚洋,“打官司的经济学”,《检察日报》,2000年4月11日第3版。姚洋,“自由的位置”,《读书》,2000年第2期。姚洋,“过去的理想与今日的创新”,《读书》,1999年第10期。姚洋,“自由辩”,《经济学消息报》,1999年9月3日,《经济学人》版。姚洋,“公正为谁而设?”《读书》,1999年第8期。姚洋,“关注社会最底层的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学术贡献”,《读书》,1999年第3期。书的章节姚洋,“结构失衡与改革机遇”,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主编:《巨轮上的中国》,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年4月。Yao,Yang.“TheChinaModelandItsFuture.”InRossGarnaut,JaneGolley,andLigangSongeds,China:TheNext20YearsofReformandDevelopment,Canberra:TheANUPress,2010.Yao,Yang.“AFutureforDisinterestedGovernance?”InAshokGurung,BrianMcGrath,andJianyingZha,editors,GrowingCitiesinaShrinkingWorld:TheChallengesofUrbanisminIndiaandChina.TheIndia-ChinaInstituteinassociationwithMacMillan,NewDelhi,2010.Bhide,Amita,andYangYao.“AComparativeStudyofStateResponsetotheEducationalNeedsofInformalSettlersinIndianandChineseCities.”InAshokGurung,BrianMcGrath,andJianyingZha,editors,GrowingCitiesinaShrinkingWorld:TheChallengesofUrbanisminIndiaandChina.TheIndia-ChinaInstituteinassociationwithMacMillan,NewDelhi,2010.姚洋,“论能力指向的平等”,梁治平主编:《转型期的社会公正:问题与前景》,三联书店,2010年1月。姚洋,“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应奇主编:《当代政治哲学导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Yang,Yudai,YangYao,andYeZhang.“UpgradingTechnologyinChina’sExports.”InArthurSweetmanandJunZhangeditors,EconomicTransitions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ThirtyYearsofReformandOpeningUp.McGill-Queen’sUniversityPress,Montreal&Kingston,London,Ithaca,2008.Yao,Yang.“ThePoliticalEconomyofGovernmentPoliciestowardRegionalInequalityinChina.”InYukonHuangandAlessandroMagnoliBocchi,editors.ReshapingEconomicGeographyinEastAsia.TheWorldBank,Washington,D.C.,USA.,2008.Garnaut,Ross,LigangSong,andYangYao.“ImpactsandSignificanceofState-ownedEnterpriseRestructuringinChina.”InBeltonFleisher,NicholasHope,AnitaPena,andDennisYang,editors.PolicyReformandChineseMarkets:ProgressandChallenges.EdwardElgar,Cheltenham,UKandNorthampton,MA,USA.2008.Yang,Rudai,andYangYao.“LimitedCatch-upandChina’sEconomicGrowth.”InJohnWongandWeiLiu,editors.China’sSurgingEconomy:AdjustingforMoreBalancedDevelopment.WorldScientific,2007.Song,LigangandYangYao.“TheImpactofPrivatizationonFirmPerformanceinChina.”InYangYaoandLindaYueh,editors,GlobalizationandEconomicGrowthinChina,WorldScientific,2006.Yao,Yang.“VillageElections,Accountability,andIncomeDistributioninRuralChina.”InRossGarnautandLigangSong,editors,TheTurningPointin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AsiaPacificPress,Canberra,2006.Carter,Michael,andYangYao.“MarketversusAdministrativeReallocationofLand:AnEconometricAnalysis.”InPeterHo,editor,DevelopmentalDilemmas:LandReformandInstitutionalChangeinChina,RoutledgeCurzon,NewYork,2005.Yao,Yang.“GovernmentCommitmentandtheOutcomeofPrivatizationinChina.”InTakatoshiItoandAnneKrueger,editors,Governance,RegulationandPrivatization,UniversityofChicagoPress,Chicago,2004.Yao,Yang.“PrivatizingthesmallSOEs.”InRossGarnautandLigangSongeditors,China’sThirdEconomicTransformation,RoutledgeCurzon,NewYork,2004.Yao,Yang.“InSearchofBalance:TechnologicalDevelopmentinChina.”InSanjayaLallandShujiroUrataeditors,Competitiveness,FDIandTechnologicalActivityinEastAsia,EdwardElgar,Cheltenhan,UKandNorthampton,MA,USA,2003.Lin,JustinandYangYao."ChineseRuralIndustrializationintheContextoftheEastAsianMiracle."Chapter4inJosephStiglitzandShahidYusufeditors,RethinkingtheEastAsianMiracle,theWorldBankan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1.Yao,Yang."UrbanizationandItsImpactsonChina'sEnvironment."BookchapterinChina’sSustainableDevelopmentFramework,editedbyFu-chenLoandYu-qingXing,InstituteofAdvancedStudies,theUnitedNationsUniversity,Japan,1999.其他语种发表姚洋,“中国の土地所有制度と問題点”,《中国21》(愛知大学現代中国学会編),Vol.26,2007.1,215-244.访谈“Riesgodecrisiseuropeaesunarecesióncrónica”,http://www.ambito.com/diario/noticia.asp?id=649143.August9,2012.“反思的中国启示”,《南风窗》,2012年第7期,(3月28-4月10日)。“政府の经济干涉监视必要“,《产经新闻》,2010年12月16日。“中国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巴西?”《瞭望东方周刊》,2010年第15期(4月15日):34-37页。“中国经济面临的‘陷阱’”,《英才》,2010年第4期,104-105页。“Chinan?osabedequeladoficar,dizanalista.”FolhadeS.Paulo,2010年3月28日。“民主救经济”,《南风窗》,2010年第6期(2010年3月10日),26-28页。“姚洋:国企控制关键部门的思路有问题”,《中国经营报》,2010年3月8日。http://www.cbmedia.cn/html/10/n-56210.html。“城市化是结构调整的牛鼻子”,《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2月15日,第二版。“低碳农村之路:城市化与新农村社会文化运动”,《绿叶》,2009年第11期,74-78页。“经济学家预测不到未来”,《领先》,2009年11期,70—75页。“姚洋:象牙塔中的张望者”,《领先》,2009年11期,68—69页。“跳出阴谋论与历史帐,中国应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绿叶》,2009年第10期,56-60页。“改革金融体系消除中国经济不平衡”,《经济参考报》,2009年7月19日。“要保证至少一半工薪阶层不交税”,《资治文摘》,2009年7月号,54-55页。“最近几年国资反弹非常厉害,应重提党政分开”,《中国经营报》,2009年6月1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财经人物专访,2009年5月22日,6月9日首播。“作为制度创新过程的经济改革”,和讯网,2008年12月3日。“‘中性政府’的基础正在丧失”,《时代周报》,2008年12月1日。“中性政府:中国30年发展奇迹的一种诠释”,《第一财经日报》、东方卫视《第一财经》频道,2008年10月17日。“中性政府更利于经济成功”,《社会科学报》,2008年9月18日第3版。“对话王小鲁、姚洋”,《南方周末》,2008年7月10日。“姚洋:是否存在一个‘中国模式’?”《新华航空》,2008年7月号,第27-28页。“政府对群众生命的高关注度史无前例”,《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5月18日,05版。“仇和应该警惕‘致命的自负’”,《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2008年4月23日。“好人做事不一定利国利民”,《南方都市报》,2008年4月18日。“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理想”,《城市生活》,2008年3月15日,第51-53页。“追求平等的自由主义”,《南风窗》,2007年7月1日,第17-19页。演讲、讲座2012年5月3日:“超资本主义及其替代形式”,芝加哥国际关系和全球事务委员会会议SearchingforStrategiestoRestoreGlobalEconomicStabilityandGrowth。2012年4月28日:“全球化与中国的不平等”,纽约新学校大学印中研究所会议ProsperityAmidstInequalityandDeprivation。2012年4月24日:“中美经贸关系”,纽约大学中国研究所(ChinaHouse)。2012年4月23日:NewYorkRoundtable,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House)。2012年4月12日:“中国和韩国在世界金融新秩序中的角色”,第13届金融论坛,FinancialNews,首尔BestWestin.2012年2月20日:“中国对中美经贸关系的看法”,AspenInstitute“参众两院中国研讨会”,圣地亚哥。2012年2月14日:“地方官员与经济增长”,斯坦福大学国际发展中心。2012年2月13日:“地方官员与经济增长”,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农业与资源学系。2012年2月9日:“地方官员与经济增长”,华盛顿大学杰克逊国际研究学院。2012年2月7日:“全球失衡与中国经济”,微软公司。2011年12月6日:“人口与出口”,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经济系。2011年11月11日:“对能力平等支付意愿的实验研究”,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农业与应用经济学系。2011年11月1日:“地方领导人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城市的证据”,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经济系。2011年7月7日:“人口与出口”,ACESA2011年会主题演讲,西澳大利亚大学。2011年5月24日:“未来十年的中国和世界”,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2011年5月23日:“扭曲的美德:政府基础设施投资与居民消费”,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2011年4月22日:“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4月19日:“人口转型与世界贸易”,社科院数经所。2011年4月16日:“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与结构失衡”,北京大学出版社博雅论坛,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4月8日:“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与结构失衡”,西南财经大学光华讲座。2011年4月8日:“人口转型与世界贸易”,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2011年3月22日:“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与结构失衡”,香港中企协。2011年3月16日:ForesightBrazilConference,巴西圣保罗。2010年12月5日:“东亚的整合”,主题演讲,爱知大学。2010年11月3日:“中国在新的世界金融格局中的角色”,“新的世界金融秩序”研讨会,ChathamHouse,伦敦。2010年10月26-27日:第七次中欧智库对话,布鲁塞尔。2010年10月19日:“感知中国经贸论坛”,土耳其伊斯坦布尔。2010年10月15日:“出口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哥本哈根商学院。2010年10月13日:“出口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斯德哥尔摩中国经济论坛。2010年10月4日:“平等、中性政府与经济增长”,莫斯科新经济大学。2010年9月30日:“中国模式”,莫斯科高等经济大学。2010年9月28日:“中国的制度变迁”,Stars2010,SteinamRhine,瑞士。2010年6月14日:“中国的失衡问题”,斯德哥尔摩中国论坛。2010年4月9日:“开放经济下的结构变化”,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2010年4月8日:“问责与经济增长:民主的代价”,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2010年4月8日:“问责与经济增长:民主的代价”,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学部。2010年4月7日:“平等、中性政府和经济增长:中国的案例”,香港大学经济系。2009年9月24日:“正式权威、非正式权威和村庄选举的表现”,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2009年9月23日:“中国出口导向增长模式及其对世界的影响”,芝加哥国际事务委员会。2009年9月12日:“国际新政治经济学的新进展”,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2009年9月12日:“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政治经济学”,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9年9月11日:“比较优势、人口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华中农业大学狮子山讲座。2009年9月11日:“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政治经济学”,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9年8月18日:“人口、比较优势与中国增长模式”,浙江省长兴县县委组织部。2009年8月10日:“中国出口导向增长模式与全球失衡”,上海发展基金会。2009年6月18日:“中国与当前金融危机以及对美国的期待”,TheForesightConference,英国政策网络和美国布鲁金斯学会。2009年6月16日:“社会网络有利于基层民主:中国农村的家族和公共品提供”,国际粮食和政策研究所。2009年6月15日:“平等、中性政府和经济增长:中国的案例”,世界银行东亚局。2009年5月16日:“为什么旨在改善人类境况的项目会失败”,昆明真善美书屋。2009年5月15日:“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政治经济学”,云南民族大学。2009年5月14日:“出口导向增长模式与当前经济危机”,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5月14日:“中国的社会公正和平等问题”,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5月6日:“中国的社会公正和平等问题”,第三极书店通识讲座。2009年4月29日:“中国增长模式和当前经济危机”,北京大学团委。2009年3月9日:“社会平等、中性政府和经济增长:以中国为例”,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2009年3月7日:“是否存在一个中国模式?”华盛顿特区半杯社。2009年2月27日:“中性政府: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一个政治经济学解释”,瓦萨学院。2009年2月25日:“社会平等、中性政府和经济增长:以中国为例”,布朗大学经济系。2009年2月23日:“中性政府: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一个政治经济学解释”,三一学院。2009年2月17日:“中性政府: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一个政治经济学解释”,新大学印度-中国中心。2008年12月24日:“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由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8年11月2日:“中国经验的世界意义”,中道论坛、时代沙龙,广州。2008年11月1日:“社会结构变化和中国长期经济增长”,天下论坛,《南方人物周刊》,浦东发展银行,西安。2008年10月19日:“中国经验的世界意义”,“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暨孙冶方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大会演讲,上海财经大学。2008年9月10日:“三十年、六十年、一百六十年: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由来”,汕头大学商学院。2008年6月21日:“中性政府: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一个政治经济学解释”,风入松书店。2008年5月9日:“是否存在一个中国模式?”北京大学团委。2008年4月14日:“改革开放30年发展回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五届“经济观察周”。2008年3月13日:“中性政府:对改革时期中国经济成功的政治经济学解释”,罗纳德·科斯研究所,菲律宾LosBanos.2008年3月8日:“是否存在一个中国模式?”,宁波市图书馆天一讲坛。2008年1月24日:“健康冲击、地方治理和长期收入:来自中国农村的证据”,康奈尔大学应用经济学和管理系。2008年1月22日:“健康冲击、地方治理和长期收入:来自中国农村的证据”,杜克大学东亚研究所。2008年1月22日:“测量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升级”,杜克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中心。2007年11月30日:“村庄选举、问责和村民福利”,纽约大学中国中心(ChinaHouse)、东亚研究系、法学院。2007年11月28日:“村庄选举、问责和村民福利”,Colgate大学经济系。2007年11月16日:“基层民主和收入分配:来自中国村庄选举的证据”,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农业与应用经济学系。2007年11月13日:“基层民主和收入分配:来自中国村庄选举的证据”,华盛顿大学(St.Louis)大学经济系。2007年11月9日:“基层民主和收入分配:来自中国村庄选举的证据”,科尔比学院(ColbyCollege)经济系。2007年10月25日:“村庄选举、问责和村民福利”,新大学(NewSchool)印度-中国研究所。2007年10月18日:“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前景”,德克萨斯农工大学中国教授协会、中国学生协会和东亚研究所。2007年10月17日:“健康冲击、地方治理和长期收入:来自中国农村的证据”,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经济系。2007年9月28日:“基层民主和收入分配:来自中国村庄选举的证据”,康奈尔大学经济系。2007年8月5日:“论能力指向的平等”,洪范法律与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研讨会”发言。2007年5月25日:“有限赶超和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升级”,上海论坛经济全球化和亚洲的选择分论坛主题报告。2007年5月23日:“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自由主义?”华中科技大学人文讲座(第1269讲)。2007年5月23日:“平等与激励”,华中科技大学乡村政治研究中心。2007年4月25日:“平等与激励”,中央财经大学。2007年4月16日:“近观印度民主”,凤凰卫视百年大讲堂。2007年5月12日下午2:10首播,2007年5月13日上午8:30和晚上11:30重播。2007年3月31日:“平等与激励: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自由主义?”河南郑州“越秀学术讲座”。2007年3月24日:“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自由主义?”北京大学。2006年12月17日:“基层选举对中国农村的若干影响”,华中科技大学乡村政治研究中心。2006年12月6日:“VillageElectionsandLocalGovernanceinRuralChina.”TataInstituteofSocialSciences,印度孟买。2006年11月24日:“有限赶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6年11月14日:“HealthShocks,LocalGovernance,andLong-termIncome:EvidencefromRuralChina.”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06你年11月14日:“China-USInterdependenceandItsImplicationsforChina.”FACES,斯坦福大学、复旦大学。2006年11月13日:“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发展观的转变”,《财经大讲堂》,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2006年11月13日:“HealthShocks,LocalGovernance,andLong-termIncome:EvidencefromRuralChina.”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2006年10月24日:“HealthShocks,LocalGovernance,andLong-termIncome:EvidencefromRuralChina.”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06年9月8日:“改制对就业的影响”,吉林大学国有经济研究中心。2006年9月8日:“新农村建设和发展观的转变”,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2006年8月21日:“村庄选举、治理结构和收入分配”,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2006年7月9日:“村庄选举、治理结构和收入分配”,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经济学研究生教育70周年学术研讨会”主题发言。2006年5月21日:“文化重建:中国未来五十年面临的挑战”,安徽大学经济学院。2006年5月20日:“文化重建和经济学家的角色”,安徽大学“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学术研讨会主题发言。2006年5月18日:“基层民主和收入分配:来自中国农村的证据”,香港浸会大学-清华大学第六届学术讨论会。2006年5月16日:“基层民主和收入分配:来自中国农村的证据”,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06年5月16日:“当代中国问题的复杂性和经济学家的责任”,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红五月学术节。2006年4月3日:“当代中国问题的复杂性和经济学家的责任”,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3月9日:“村庄选举和收入分配”,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06年2月23日:“当代中国问题的复杂性”,复旦大学。2006年1月11日:“基层民主和收入分配:来自中国农村的证据”,会议论文,ANormativeAppraisalofPolicyReformsinAsia,印度德里。2006年1月10日:“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德里大学管理学院。2005年12月11日:“中国经济学家的社会责任”,中国经济学年会闭幕式主题发言,厦门大学。2005年11月9日:“当代中国问题的复杂性”,浙江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2005年10月28日:“当代中国问题的复杂性”,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10月15日:“当代中国问题的复杂性”,北京大学。2005年5月17日:“健康冲击、村庄治理和农户的长期收入能力:来自中国的经验”,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2005年5月9日:“健康冲击、村庄治理和农户的长期收入能力:来自中国的经验”,威斯康星大学农业与应用经济学系。2004年12月28日:“中国企业改制的动因和结果”,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04年12月28日:“非市场价值和医疗中性别差异”,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04年12月27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问题”,特邀演讲。2004年10月24日:“土地论坛”,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9月27日:“中国农地制度的法律思考”,中国地质大学名人讲堂。2004年9月23日:“中国农地制度的法律思考”,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民商法前沿”论坛。2004年5月31日:“地方性创新和泛利性执政党的有效结合”,扬州大学。2004年5月11日:“企业改制的成因和绩效”,四川大学。2004年4月17日:“WTO之后的民营经济发展”,湖北省公安县。2004年4月16日:“地方性创新和泛利性执政党的有效结合”,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2月6日:“地方性创新和泛利性执政党的有效结合”,天则经济研究所双周讨论会。2003年12月26日:“地方性创新和泛利性执政党的有效结合”,江西师范大学经济金融学院。2003年12月22日:“地方性创新和泛利性执政党的有效结合”,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03年12月22日:“政治过程和有效制度变迁”,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03年11月12日:“经济学家和社会价值”,人民大学经济学社。2003年10月21日:“中国农地制度:回顾与展望”,“东亚农业国际研讨会”主题发言,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10月19日:“地方性创新和泛利性执政党的有效结合”,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高级研讨会。2002年11月6日:“政治过程和有效制度变迁”,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2002年11月6日:“国家和三农问题”,山东大学。2002年10月24日:“国家和三农问题”,北京大学。2002年10月15日:“集体决策中的理性和政治模型:一个中国农地制度的案例研究”,第二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西北大学。2002年10月8日:“政治过程和有效制度变迁”,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2年7月11-12日:“中国转型时期的社会公正和平等问题国际研讨会”,北京大学,主持者。2001年12月5日:“转型期间的社会公正问题”,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11月13日:“一个社会公正的理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金融学院。2001年11月13日:“政府在西部发展中的作用”,西北大学西部发展研究中心“西部发展研讨会”,西安。2001年11月12日:“政府承诺和中国企业转制的绩效”,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1年10月16日:“‘石器时代’的规则”,第一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北京大学。2001年9月22日:“‘石器时代’的规则”,第一届新制度经济学年会,北京香山。2001年3月21日:“中国农地制度的设计:经济学家和法学家的对话”,北京大学法学院。2001年3月1日:“东亚奇迹中的中国农村工业化”,日本国际大学。2001年2月25日:“我们应该如何追求自由?”南开大学博士生会“新世纪之光学术报告会”。2000年11月15日:“GovernmentCommitmentandPrivatization”,世界银行。2000年9月22日:“对法律惩罚婚外情的经济学分析”,天则经济研究所双周讨论会。2000年7月4-6日:参加留美经济学会于上海召开的《全球化与中国面临的挑战》,并宣读论文《国家治理结构的改革与中国公有企业的民营化》(与支兆华合作)。2000年5月15日:“GovernmentCommitmentandPrivatization”,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经济系。2000年4月7日:“GovernmentCommitmentandPrivatization”,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农业与应用经济学系。1999年7月3-4日:参与组织留美经济学会于成都召开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和再就业政策国际研讨会》,并宣读论文《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1998年8月14-16日:参加于美国巴尔的摩召开的留美经济学会1998年年会,宣读论文《企业破产兼并中成本的最优分摊问题》,并当选为1998-1999年度理事。1998年8月3-5日:参加于盐湖城召开的美国农经学会1998年年会并宣读论文"SpecializationwithoutRegret---TransferRights,AgriculturalProductivity,andInvestmentinanIndustrializingEconomy"(与MichaelCarter合作)。1998年6月17-18日:代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并参加于北京召开的《中国土地制度与农业绩效国际研讨会》,宣读论文"LaborMarketImperfectionsandtheActivitiesoftheLandLeaseMarket”.研究项目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趋势研究”,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60万元人民币。2009年8月-2011年7月:“村庄选举对农村和农民的影响”,主要实施人之一,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25万美元。2008年3月-2009年3月:“中国制度转型的特点和经验”,教育部。2007年7月-2008年1月:“中国地区差异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背景报告。2007年5月-2008年5月:“中国出口产品技术提升研究”,主要实施人之一,北京市-北京大学共建项目。2006年6月-2006年12月:“村庄选举及其影响”,主要实施人之一,Brown大学和斯坦福大学,40,000美元。2006年4月-2006年12月:“中国私营部门的发展和可持续性”,主要实施人,IFC,125万元。2005年7月-2005年9月:“中国对外投资企业调查”,主要实施人,FIAS、IFC、MIGA,40,000美元。2005年9月-2007年8月:“中国工业集聚研究”,参与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0万元人民币。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土地制度和城市化的关系”,参与人,教育部重大课题项目,80万元人民币。2004年9月-2006年8月:“中国增长方式转变研究”,主要实施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万元人民币。2004年9月-2006年8月:“中国转型研究”,主要实施人,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20万元人民币。2004年2月-2005年6月:“大病风险对农户的影响”,主要实施人之一,世界银行,45,000美元。2002年7月-2003年7月:“中国农村医疗体系改革”,主要实施人,多方资助,28万元。2002年7月-2002年12月:“国有企业改制研究”,主要实施人之一,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资助。2001年3月-2001年8月:“产权改革中的效率和平等:中国的例子”,与MichaelCarter,KlausDeininger,JuergenVoegele合作,世界银行,50,000美元。2000年5月-2001年4月:“中国政府改革与经济绩效的关系”,世界银行McNamara项目资助,7,500美元。2000年1月-2000年12月:“东亚技术发展”,中国项目负责人,世界银行,7,500美元。2000年1月-2002年1月:“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与绩效”,负责人,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会资助,7,500美元。1999年6月-2000年3月:“中国私营部门研究”,主要实施人之一,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资助。1999年7月-2000年9月:“农村之间的人口流动与中国村庄的经济和社会变迁”,项目负责人,与王晓毅、刘一皋合作,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中国公共政策资助项目,40,000美元。1999年7月-1999年12月:“贵州土地长期租赁的效率和公平问题”,项目负责人,世界银行资助,17,000美元。1998年9月-2001年9月:“中国财政体制研究”,参与者,负责乡及乡以下的财政研究。项目总负责人为吴敬琏。福特基金会资助,250,000美元。1998年6月–1999年1月:“中国农村工业化”,项目负责人,与林毅夫合作,世界银行资助,7,500美元。1998年3月-1998年12月:“中国小企业的技术与效率”,项目负责人,与王岳平合作,世界银行资助,5,000美元。1998年1月-1998年7月:“城市化对中国环境的影响”,项目负责人,日本联合国大学资助,5,000美元。1997年1月-1998年1月:“土地制度、土地市场与中国农业绩效”,项目负责人,与MichaelCarter和刘守英合作,世界银行资助,30,000美元。咨询2005年4月18-20日:亚洲私营经济发展经验交流会,特邀演讲,亚洲开发银行,马尼拉。2004年9月27日:中小企业和就业的关系,世界银行研究局。2004年9月9日:中小企业、就业及其限制因素,世界银行和发改委。2004年6月22日:WTO之后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世界银行研究局。2004年5月10日-14日:浙江和四川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比较,特邀演讲,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开发中心。2003年11月1日-12月23日:中国中小企业和就业的现状分析,世界银行研究局。2003年10月15日:中国就业问题研讨会,北京;特邀演讲,世界银行研究局。2003年9月14-16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圣彼得堡,俄国;特邀演讲,世界银行研究局。2003年3月-6月:四川中小企业运营环境分析,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开发中心。2003年2月26-28日:技术选择与经济发展研讨会,斯里兰卡;特邀演讲,世界银行研究局。2002年3月-6月:四川企业运营环境调查,国际金融公司。2002年2月26-28日:中国私营经济的发展对越南的启示,河内,越南;特邀演讲,联合国发展署。2001年4月13-14日:国家经贸委十个试点城市座谈会,成都;特邀演讲,国际金融公司。1996年5月-7月:长话、市话捆绑式销售的作用,AT&T。
相关话题/导师 国家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朱家祥
    现任职务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经济学季刊》副主编北大国际(BiMBA)教授(MBA)研究范围计量经济学理论时间序列分析财务金融实证教育背景台湾东吴大学经济学学士(1980年)台湾大学经济学硕士(1982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
    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2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周其仁
    经济学教授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之后相继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务院农村发展中心工作,从事改革与发展问题的经济研究。从1989年到1991年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1991年秋就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后获其经济学博士学位。自1996年,在北京大学中国经 ...
    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2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赵耀辉
    赵耀辉,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教育经历经济学博士芝加哥大学1995经济学硕士北京大学1987经济学学士北京大学1985工作经历2001年8月至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1997年8月至2001年8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1996年9月至1997年8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讲师 ...
    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2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余淼杰
    现任职务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副教授研究范围国际贸易的政治经济分析WTO与经济发展贸易与生产率分析实证数论与产业结构分析。教学范围: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中国经济教育背景200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校区经济学博士学位(导师:RobertFeenstra)2000年,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 ...
    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2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易纲
    现任职务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范围计量经济学金融理论与实践操作教学范围: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与银行国际金融经济学原理教育背景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1980年被北京大学选派到美国留学1980-1982年在美国哈姆林大学学习,1982年获美国哈姆林大学管 ...
    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2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黎
    永远站在需求的角度看问题综述张黎博士曾任教于美国密苏里大学,任助教授,教授电子商务和国际零售课程。回国后就职于某外资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张黎教授主要从事市场营销管理和消费行为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领域论文多篇。现任中国高校市场学学会理事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南开管理评 ...
    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2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帆
    张帆62758988研究领域·产业组织·城市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博士,WayneStateUniversity,Detroit,Michigan,1994.·工商管理硕士,RenminUniversityofChina,Beijing,China,1985.·商业经济学士,EconomicInstit ...
    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2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曾毅
    现任职务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老龄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与社会学系教授杜克大学中华人口与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德国马普研究院杰出研究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人口经济学、老龄健康与经济发展、家庭人 ...
    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2
  • 国家发展研究院关于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说明
    一、报考条件 欢迎报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在报考前,请仔细阅读北京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核对本人是否符合 ...
    北京大学 2013-06-02
  •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乔晓春
     乔晓春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qxchcn@yahoo.com.cn   2005年进入北大工作,现任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市场与人口分析》杂志常务副主编。曾任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副主任;并曾担任《人口研究》杂志主编(1994-1999年)。现兼任国家人 ...
    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