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赵耀辉

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6-02



赵耀辉,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
教育经历
经济学博士芝加哥大学1995
经济学硕士北京大学1987
经济学学士北京大学1985
工作经历
2001年8月至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1997年8月至2001年8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
1996年9月至1997年8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讲师
1993年9月至1997年12月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
1996年7月至12月美国温洛克国际农业经济协会与福特基金会联合赞助的农业经济学博士项目经济学教授
1996年1月至8月中国农业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000年9月至2000年12月哈佛大学和美国经济研究局(NBER)访问学者
2002年7月至2003年2月世界银行研究部访问学者
社会服务
2002至今北京大学中国女经济学者研究培训项目联合主任
2007至今中国健康养老追踪调查项目负责人
2009至今印度老龄问题追踪调查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
2009至今《世界银行经济评论》(WorldBankEconomicReview)编委会成员
2009至今中国国务院扶贫办专家委员会委员
2010至今美国科学院“亚洲应对老龄化挑战所需要的政策研究和数据需求(PanelonPolicyResearchandDataNeedstoMeettheChallengeofAginginAsia)”专家委员会委员
2010至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1至今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副主任
2011至今《中国经济评论》(ChinaEconomicReview)编辑顾问委员会委员
教学领域
劳动经济学(研究生与本科生)
老年经济学(研究生)
健康经济学(研究生)
微观经济学(研究生与本科生)
文章发表
英文期刊:
“TheEffectsofChildhoodHealthonAdultHealthandSESinChina,”(withJamesP.Smith,YanShen,JohnStraussandZheYang),forthcoming,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
“Socioeconomicstatusandchronicdiseases:ThecaseofhypertensioninChina,”(withXiaoyanLeiandNinaYin),ChinaEconomicReview,forthcoming(OnlineEarlypublicationSeptember15,2011,doi:10.1016/j.chieco.2011.08.004)
“HealthOutcomesandSocio-economicStatusAmongtheElderlyinChina:EvidencefromtheCHARLSPilot,”(withJohnStrauss,XiaoyanLei,AlbertPark,YanShen,JamesP.Smith,ZheYang),PopulationAgeing,(2010)3:111–142(DOI10.1007/s12062-011-9033-9)
“TheRegulationofMigrationinaTransitionEconomy:China’sHukouSystem,”(withShumingBao,?rnB.BodvarssonandJackW.Hou)ContemporaryEconomicPolicy,Vol.29,No.4,October2011,564–579(OnlineEarlypublicationOctober8,2010)
“TheDeregulationofPeopleFlowsinChina:DidtheStructureofMigrationChange?”(withShumingBao,?rnB.BodvarssonandJackW.Hou),TheIndianJournalofLabourEconomics,Vol.51,No.4,2008,pp.533-548
“TrendsintheGenderEarningsDifferentialinUrbanChina,1988-2004,”(withJunsenZhang,JunHanandPak-WaiLiu),IndustrialandLaborRelationsReview,Vol.61,No.2(January2008),224-242.
“RelativeEarningsofHusbandsandWivesinUrbanChina,”(withHongbinLi,LaiTingSinandJunsenZhang),ChinaEconomicReview,17,2006,pp.412-431
“EconomicReturnstoSchoolinginUrbanChina,1988to2001,”(withJunsenZhang,AlbertParkandXiaoqingSong),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Vol.33,No.4,730-752,2005
“RegionalInequalityandLaborMigrationinChina,”(withJustinLinandGeweiWang),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Vol.52,No.3,587-604,April2004.
“TheDeclineofIn-kindWagePaymentsinUrbanChina,”(withS.Li),JournalofChineseEconomicsandBusinessStudies,Vol.1,No.2,245-258,2003
“TheRoleofMigrantNetworksinLaborMigration:TheCaseofChina,”ContemporaryEconomicPolicy,Vol.21,No.4,500-511,October2003.
“CausesandConsequencesofReturnMigration:RecentEvidencefromChina,”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Vol.30,no.2.,376-394,June2002
“ChineseUrbanPensionSystem:ReformsandProblems,”(withJ.Xu)CatoJournal,Vol.21.No.3,395-414,2002
“EarningsDifferentialsbetweenStateandNon-StateEnterprisesinUrbanChina,”PacificEconomicReview,Vol.7,No.1,181-197,2002
“ForeignDirectInvestmentandRelativeWages:TheCaseofChina,”ChinaEconomicReview,Vol.12,No.1,pp.1-18,2001
“LandholdingandsocialsecurityinruralChina,”(withJWen),Homooeconomicus,Vol.XVI(2),1999.
“Labormigrationandearningsdifferences:thecaseofChina,”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Vol.47,No.4,767-782,July1999
“China’sfoodsecurity—aretheregroundstobeconcerned?”(withD.B.Gardner)Choices,firstquarter1999.
“Leavingthecountryside:ruraltourbanmigrationdecisionsinChina,”AmericanEconomicReview(papersandproceedings),Vol.89,281-286,May1999
“LabormigrationandreturnstoruraleducationinChina,”Ame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Vol.79,1278?1287,November1997.
英文书篇章:“PatternsandCorrelatesofIntergenerationalNon-TimeTransfers;EvidencefromCHARLS”(withXiaoyanLei,JohnGiles,YuqingHu,AlbertParkandJohnStrauss),inM.MajmundarandJ.P.Smith(eds.),AginginAsia:FindingsfromNewandEmergingDataInitiatives,CommitteeonPolicyResearchandDataNeedstoMeettheChallengeofAginginAsia,NationalResearchCouncil.WashingtonD.C.:NationalAcademiesPress,forthcoming.
“HealthcareandinsuranceamongtheelderlyinChina:EvidencefromtheChinaHealthandRetirementLongitudinalStudy,Pilot”,(withHongHao,XiaoyanLei,LinLi,AlbertPark,JohnStraussandLiYang),inM.MajmundarandJ.P.Smith(eds.),AginginAsia:FindingsfromNewandEmergingDataInitiatives,CommitteeonPolicyResearchandDataNeedstoMeettheChallengeofAginginAsia,NationalResearchCouncil.WashingtonD.C.:NationalAcademiesPress,forthcoming.
“RelyingonWhom?PovertyandConsumptionFinancingofChina’sElderly”(withAlbertPark,YanShenandJohnStrauss),inM.MajmundarandJ.P.Smith(eds.),AginginAsia:FindingsfromNewandEmergingDataInitiatives,CommitteeonPolicyResearchandDataNeedstoMeettheChallengeofAginginAsia,NationalResearchCouncil.WashingtonD.C.:NationalAcademiesPress,forthcoming.
“TheChineseLaborMarketintheReformEra,”(withFangCaiandAlbertPark),inChina’sEconomicTransition:Origins,Mechanisms,andConsequences,LorenBrandtandTomRawski,(ed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8
“HowmuchhavethereturnstoeducationinurbanChinaincreasedduringthereformperiod?”(withJunsenZhang),inEducationandReforminChina,EmilyHannumandAlbertPark(eds.),Routledge,2007
“EarningsandLaborMobilityinRuralChina:ImplicationsforChina’sAccessiontotheWTO,”(withTerrySicular),inImpactsandPolicyImplicationsofWTOAccessionforChina,Bhattasali,D.,Li,Shantong,andMartin,W.(eds.),WorldBank,2004
“Rural-urbanmigrationinChina:thepastandpresent,”inWestandZhao(eds.)ChineseRuralLaborFlows,InstituteforEastAsianStudies,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2000
“Chineseruralsocialsecurityandlandholding”(withJ.Wen)inZ.Yin,L.LinandD.Gates(eds.)SocialSecurityReform:OptionsforChina,WorldScientificPulishingCo.Pte.Ltd.,2000
“ThenatureoftheChinesestate-ownedenterprisesandimplicationsforemployment,”inJamesWenandDianqingXu(eds.)ReformabilityofStateSectorinChina,WorldScientificPublishingHouse,1997.
中文期刊:
“退休会影响健康吗?”(与雷晓燕、谭力合作),《经济学(季刊)》,2010,第9卷,第4期
“劳动力流动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与刘学军合作),《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2期,693-710,2009年1月
“中国城镇就业所有制结构的演变:1988—2000年”(与李荻、张俊森合作),《经济学季刊》,第4卷增刊23-44,2005年10月
“中国城镇职工实物收入下降的原因分析”(与李实合作),《经济学季刊》第1卷第3期,575-589,2002年7月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体制中的激励机制问题”(与徐建国合作),《经济学季刊》,第1卷第1期,193-207,2001年10月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体制的转轨问题”(与徐建国合作),《改革》,2000年第3期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经济研究》1997年4月
“中国城乡迁移的历史研究:1949-1985”,《中国人口科学》,1997年
中文书篇章:
蔡昉、朴之水、赵耀辉,“改革中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收于《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勃兰特和罗斯基编,方颖等译,格致出版社,140-181页,2009年10月
赵耀辉、刘学军等,“劳动力城乡迁移的基本态势及其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基于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收于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课题论文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赵耀辉、刘学军等,“中国人口迁移与收入差距,”收于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转型期的中国人口》,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8月,747-773页
“中国城镇的就业选择与收入决定”(与徐建国),刊于《中国劳动力市场与就业问题》,王裕国、陈爱民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与土地制度”(与文贯中合著),刊于《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徐滇庆、尹尊声、郑玉歆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四川省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教育在其中的作用”,刊于杜鹰与白南生主编《走出乡村》,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另收于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编《中国经济学199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中国乡镇企业的产权及其对农村就业行为的影响”,收于海闻主编《中国乡镇企业》,中国工商联出版社,1997年
“中国国有企业的性质及对其行为的影响”,收于徐滇庆和文贯中编《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中国城市就业”,收于厉以宁和陈良琨编《中国宏观经济的实证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书籍:
《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美)D.盖尔·约翰逊著;林毅夫、赵耀辉编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变化中的世界经济》,与林毅夫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ChineseRuralLaborFlows(co-editor),withLoraineWest,InstituteforEastAsianStudies,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2000

荣誉和奖励
1999-2000世界银行McNamara奖学金,
1999及2005年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相关话题/导师 国家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朱家祥
    现任职务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经济学季刊》副主编北大国际(BiMBA)教授(MBA)研究范围计量经济学理论时间序列分析财务金融实证教育背景台湾东吴大学经济学学士(1980年)台湾大学经济学硕士(1982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
    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2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周其仁
    经济学教授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之后相继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务院农村发展中心工作,从事改革与发展问题的经济研究。从1989年到1991年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1991年秋就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后获其经济学博士学位。自1996年,在北京大学中国经 ...
    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2
  • 国家发展研究院关于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说明
    一、报考条件 欢迎报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在报考前,请仔细阅读北京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核对本人是否符合 ...
    北京大学 2013-06-02
  •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乔晓春
     乔晓春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qxchcn@yahoo.com.cn   2005年进入北大工作,现任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市场与人口分析》杂志常务副主编。曾任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副主任;并曾担任《人口研究》杂志主编(1994-1999年)。现兼任国家人 ...
    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2
  •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裴丽君
     裴丽君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Peilj@pku.edu.cn   裴丽君,博士生导师,副教授1996和2003年分别获北京大学医学硕士和医学博士学位,专业为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口与健康、妇女生殖健康研究,出生缺陷与残疾的病因、预防及干预研究。参与和承担中美预防出生 ...
    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2
  •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庞丽华
     庞丽华副教授,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法学博士,北京大学,1998年pang@pku.edu.cn   1998-2003年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从事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研究,现为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口经济学和人口迁移。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2001)和英国牛津大学 ...
    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2
  •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穆光宗
     穆光宗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经济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1985年muguangzong@yahoo.com.cn  人口学博士,1985-200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从事人口学、老年学的教学科研工作,现为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中国人口 ...
    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2
  •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刘 岚
     刘岚副教授,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2003—2006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2000—2003liulan@pku.edu.cn  刘岚,200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同年7月进入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健康与 ...
    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2
  •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林 艳
     林艳博士后,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2007-博士,老年学,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2004-2007硕士,人口学,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2002-2004linyan@pku.edu.cn  200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人口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后,林艳成为了中国第一届老年学博士研究生。在硕 ...
    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2
  •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李涌平
    李涌平教授、硕士生生导师,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
    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