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081421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2.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分析方法和实验技术,具备解决科学研究或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3.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并熟练阅读专业文献、撰写论文与一般会话。4.能够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毕业后能从事岩土工程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工程设计或施工管理等工作。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岩土工程专业为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环境岩土工程专业为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自主增列的一个二级学科,均具有工学硕士学位
和工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且可以在“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接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和计算资源充沛。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包括:1.岩土材料的工程性质主要研究复杂应力条件以及与渗流、热、化学等耦合作用下岩土介质的工程性质。具体研究包括岩土介质在静荷载作用下的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土的热力本构模型、非饱和土力学性质的试验及理论研究。2.岩土工程中的数值分析主要研究解决岩土工程中各种问题的数值化方法和程序化技术。3.岩土工程与环境主要研究岩土工程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作用。包括地下污染物的迁移与扩散、高放核废料地质处置库建设中的岩土力学问题、地热等资源的开发与储存以及岩土介质中污染物扩散的阻隔和防治等。4.地下空间的利用与开发主要研究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技术以及地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5. 边坡与支挡工程稳定性研究主要研究天然边坡和人工边坡的稳定破坏机理、边坡物理和数值模拟技术、边坡灾害防治对策及加固优化方法等。6.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主要研究岩土介质在动态荷载作用下的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粘性土、饱和砂性土以及非饱和土的动本构模型。研究各种不均匀介质中的地震波的传播特性,特殊地层构造的地震响应,大规模三维地震波动模拟计算方法等。7.地基与基础工程桩基与复合地基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培养方式:硕士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可以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一般要求在前0.75学年修满课程学分。2、学习年限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基础学制为2.5年,在此基础上实行2至3年的弹性学习年限。全日制在职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础学制为2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提前申请答辩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应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且成绩合格以上。2)申请学位的论文原则上全部匿名送审和公开答辩。3)导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安排进行学位论文预答辩。4)至少应有1篇学术论文在专业相关的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含录用)。5)论文署名第一单位应为北京交通大学,且署名顺序为硕士生排第一。四、课程设置与学分本学科课程设置分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大类,学位课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非学位课分必修环节和任选课。本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修最低学分为28学分,其中学位课17学分,非学位课11学分。学位课中公共课5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36学时;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类专业学术型硕士),1学分,18学时;硕士第一外国语(学术型硕士),2学分,64学时;课程教学一学年分为四个时间段安排,每学期分为上半学期与下半学期,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前0.75学年时间内完成。研究生选修课程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为体现分层次、分类型培养的指导思想,对硕士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工作的要求,可分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制定,重视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学位论文阶段的各环节包括:1.论文工作计划及选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要密切结合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般应在第一学年末完成。2.论文答辩等环节和要求。硕士生一般要用1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论文答辩一般应在第四学期末进行。鼓励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在公开出版物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 附课程设置表:环境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总学分不低于28.0分) 课程性质 | 课程属性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时间 | 备注 |
秋 | 春 |
学位课 ≥17.0 | 公共课 | 00000012 | 第一外国语 | 64 | 2.0 | √ | | |
21009307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36 | 1.0 | √ | | |
21009305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0 | 2.0 | | √ | |
基础课 | 21008302 | 数值分析I | 32 | 2.0 | √ | √ | ≥4.0 |
21008304 | 数理统计 | 32 | 2.0 | √ | √ |
21008303 | 矩阵分析I | 32 | 2.0 | √ | √ |
25008302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 32 | 2.0 | √ | |
25008303 | 数理方程 | 32 | 2.0 | √ | |
22005711 | 张量分析引论 | 32 | 2.0 | √ | |
专业 基础课 | 22005706 | 岩土弹塑性力学 | 32 | 2.0 | √ | | ≥8.0 |
22005705 | 高等土力学 | 32 | 2.0 | √ | |
22005701 | 高等岩石力学 | 32 | 2.0 | √ | |
专业课 | 22005708 | 土工测试 | 32 | 2.0 | | √ |
必修环节 3.0 | 无 | 23005300 | 文献综述 | | 1.0 | | | 3.0 |
23005301 | 前沿讲座 | 8次 | 2.0 | | |
任选课 ≥8.0 | 无 | 24005718 | 岩土工程有限元与程序设计 | 32 | 2.0 | | √ | 本专业选修课≥4.0 |
24005720 | 地基处理 | 32 | 2.0 | √ | |
24005713 | 非饱和土力学 | 32 | 2.0 | | √ |
24005715 | 土动力学 | 32 | 2.0 | | √ |
24005717 | 环境岩土工程 | 32 | 2.0 | √ | |
24005716 | 桩基设计与施工 | 32 | 2.0 | | √ |
24005727 | 岩土工程案例分析 | 32 | 2.0 | | √ |
24005714 | 岩体工程数值分析原理及方法 | 32 | 2.0 | | √ |
24005719 | 边坡稳定分析与支档结构 | 32 | 2.0 | √ | |
24005725 | 地下水渗流理论 | 32 | 2.0 | | √ |
24005849 | 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与风险评估 | 32 | 2.0 | | |
| 其他专业选修课 | | | | |
| 补修课程 | | | | |
| | | | | | 附注一 |
备注:对学术讲座选听的要求:要求硕士生至少参加8次学术报告,由学生在学院网页下载并填写情况表,导师确认签字后,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于第二学期5月的第二周统一报学院研究生办公室,记2学分。对文献综述的要求:由导师指定相应的中、外文阅读材料,由学生在学院网页下载并填写情况表,导师考核签字后,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于第二学期5月的第二周统一报学院研究生办公室,记1学分。附注一:补修课程由导师根据学生本科所学专业情况、本科所在学校情况及硕士论文选题情况等来指定。但不计学分。注:公共课、基础课开课以当年开课时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