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专业代码:0808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的培养目标为:
1.基础理论扎实。在电气工程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全面深入了解本学科有关研究领域的现状、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前沿;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及先进的研究手段。
2.科研能力较强。具有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3.交流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指导小组(导师组)集体培养,组长(导师)负责制;或导师个别指导负责制。具体步骤包括:1)制订培养计划。研究生入学三个月内,由指导小组负责制订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的制订应根据本学科硕士培养的基本要求,结合导师或指导小组的研究方向、研究的课题制订。培养计划应明确论文选题范围,对课程安排、文献阅读、参加科研和学术活动、实践环节以及撰写学位论文等提出要求,并给出进度计划。培养计划须经主管院长批准后才生效。2)课程学习。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可以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3)开题报告。4)学位论文工作。5)学位论文答辩。2.学习年限1)全日制研究生一般为2.5年,在此基础上实行2至3年的弹性学习年限;2)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不超过4年。
三、课程设置与学分
硕士生课程全部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28学分。学分的结构要求如下:1.课程设置
1)学位课(不少于17学分)公共课5学分、基础课不少于4学分、专业基础课不少于4学分、专业课不少于4学分。
2)非学位课(11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任选课8学分、补修课程。对本科非本专业的研究生,应由导师指定补修若干门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补修课程不计学分。详细课程设置见附表。2.课程学时与学分专业课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2学分,每学分对应16学时。公共外语课每学分对应30学时,公共政治类课每学分对应18学时。课程教学一学年分为四个时间段安排,每学期分为上半学期与下半学期。
四、研究方向及其简介
电气工程学科历史悠久,研究范围涵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牵引与电气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新能源与新型发电技术等,各专业研究方向简介如下:
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
进行科学研究与撰写学位论文,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训练、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硕士生在学期间一般要用至少1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所包括的环节有:1.论文工作计划及选题报告学位论文是训练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科学知识,培养其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其能否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论文选题要密切结合本学科学术发展方向,结合导师研究课题或工程实际需要、学位论文要求所研究的工作在理论上或方法上有新见解。如果导师同意,也可以自拟选题,选题必须经过导师同意,论文选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一般应在第一学年末完成,学院组织有关专家在听取本人的选题报告后,对选题报告和论文工作计划进行评审。2.论文及答辩环节的要求
1)论文:硕士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硕士生水平的重要标志,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应系统而完整,其核心部分应达到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能发表的水平,硕士学位论文要能体现出:1、扎实的基础理论;2、系统而深入的专门知识;3、有创新性成果;4、优良的写作能力。硕士生一般要用1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论文答辩一般应在第四学期进行。
2)答辩:硕士论文答辩包含以下环节:本人提交答辩申请。在学校规定的学制年限内,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提交答辩申请(一般在答辩前一个月,试学校具体通知日期而定),答辩申请须经导师签字认可;答辩资格审批。学院根据培养大纲中要求审核申请答辩学生的资格,其中包括:①已完成专业培养方案所要求学分;②通过开题报告答辩;③论文工作已经完成;④在核心期刊及以上刊物或专业领域内有影响的国际国内会议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篇(持录用通知可以申请论文答辩,但只有在论文发表后方可领取学位证)。答辩资格审核合格,学院批准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的送审和答辩工作。学位论文送审。经学校抽签参加公开答辩的同学,两本论文都将送外校评审,没有参加公开答辩的同学,在论文上交以后,由学院抽查部分同学的一本论文送外单位评审,评审结果及处理意见如下:①送审论文返回评阅意见的2份都为同意答辩者,可直接参加答辩;②送审论文返回评审意见有修改后答辩的,根据修改内容经学位会讨论,允许答辩后再由指导教师把关经修改可参加本次论文答辩,另一份为不同意答辩者,需再外送一本论文,若此返回评阅意见为同意答辩,可以参加论文答辩,若此返回评阅意见仍为不同意答辩,将不能参加本次论文答辩;③返回评审意见两份都为不同意答辩者,不能参加本次论文答辩;其他情况参照学校相关规定。论文成果验收。在答辩日之前2天,学院将组织答辩组专家对论文成果进行验收,没有通过成果验收的将不能进行答辩。学位论文答辩。论文答辩有3~5位专家组成,各系所答辩排名后10%(不足10%的至少最后一名)将参加学院组织的二次答辩,论文答辩不及格视为没有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其他补充说明:论文送审未通过、没有通过论文成果验收或没有通过论文答辩的同学将须经学院学位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否给予二次答辩的机会,如果允许二次答辩,延期半年后方可申请第二次答辩;如果没有二次答辩机会将没有毕业资格。以上规定如与学校规定相违,以学校规定为准。六、综合素质的培养
第一学年课程学习阶段,要求积极参加学术报告会,阅读一定量的国内外新文献,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导师组的研究课题,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根据阅读的国内外文献作文献的综述报告或学术交流报告。第二学年进入论文研究阶段,要求结合研究课题作学术报告,并鼓励用英语交流。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鼓励研究生参加与企业的合作培养,锻炼和提高研究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研究生参加文化素质、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和实践活动。鼓励研究生利用现代网络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学术研讨。附录1: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总学分不低于28分) 课程 性质 | 课程属性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时 | 学分 | 开课时间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秋 | 春 |
学位课 (≥17.0) | 公共课 | 00000012 | 第一外国语 | 64 | 2.0 | √ | | 考试 | 5学分 |
21009307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0 | √ | | 考试 |
21009305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0 | | √ | 考试 |
基础课 | 21008302 | 数值分析1 | 32 | 2.0 | √ | | 考试 | (≥4.0) |
21008303 | 矩阵分析1 | 32 | 2.0 | √ | | 考试 |
25008305 | 矢量分析与场论 | 32 | 2.0 | | √ | 考试 |
21008301 | 泛涵分析1 | 32 | 2.0 | | √ | 考试 |
专业 基础课 (≥4.0) | 22007300 | 现代控制工程 | 32 | 2.0 | √下 | | 考试 | ≥8.0 |
22007301 | 电网络理论 | 32 | 2.0 | √ | | 考试 |
22007302 | 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 | 32 | 2.0 | √ | | 考试 |
22007303 | 电磁场理论 | 32 | 2.0 | √ | | 考试 |
22007304 | 电磁兼容 | 32 | 2.0 | √下 | | 考试 |
专业课 (≥4.0) | 22007305 | 交流电机动态分析 | 32 | 2.0 | | √ | 考试 |
22007306 | 电器原理 | 32 | 2.0 | | √ | 考试 |
22007307 | 电机调速控制 | 32 | 2.0 | √下 | | 考试 |
22007308 | 电力电子电路及系统 | 32 | 2.0 | √下 | | 考试 |
22007309 | 高等电力系统分析 | 32 | 2.0 | √ | | 考试 |
22007310 | 电力系统自动化 | 32 | 2.0 | √ | | 考试 |
22007311 | 电力系统过电压 及其保护 | 32 | 2.0 | √ | | 考试 |
22007312 | 电气绝缘技术 | 32 | 2.0 | √ 下 | | 考试 |
22007313 | 电工电子进展 | 32 | 2.0 | | √ | 考查 |
22007314 | 超导电性 | 32 | 2.0 | | √ | 考试 |
必修 环节 (≥3.0) | 无 | 23007301 | 文献综述 | | 1.0 | | | | 3.0学分 |
23007300 | 前沿讲座 | 8次 | 2.0 | | | |
任选课(≥8.0) | 无 | 24007300 | 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 | 32 | 2.0 | √ 下 | | 考 查 | ≥4.0 |
24007301 | 电力系统数字仿真 | 32 | 2.0 | | √ | 考查 | |
24007302 | 电力市场与电价理论 | 32 | 2.0 | √ 下 | | 考查 | |
24007303 | 微机继电保护 | 16 | 1.0 | √下 | | 考查 | |
24007304 | 电力管理信息系统 | 16 | 1.0 | | √ | 考查 | |
24007305 | 电能质量 | 16 | 1.0 | | √ | 考查 | |
24007306 | 牵引供电系统 | 32 | 2.0 | | √ | 考查 | |
24007307 | 接触网原理与检测 | 32 | 2.0 | | √ | 考查 | |
24007308 | 高电压试验与检测技术 | 32 | 2.0 | | √ | 考查 | |
24007309 | 电气设备在线检测 与故障诊断 | 32 | 2.0 | | √ | 考查 | |
24007310 | 高压电器 | 32 | 2.0 | | √ | 考查 | |
24007312 | 特种电机及其控制 | 32 | 2.0 | | √ | 考查 | |
24007313 | 牵引电机可靠性技术 | 32 | 2.0 | √ | | 考查 | |
24007314 | 电气优化设计 | 32 | 2.0 | √下 | | 考查 | |
24007315 | 电机CAD技术 2.0 | 32 | 2.0 | | √ | 考查 | |
24007316 | 电力电子器件及应用 | 32 | 2.0 | | √ | 考试 | |
24007317 | 硬件描述语言 及硬件仿真 | 32 | 2.0 | | √ | 考查 | |
24007318 | 功率变换软开关技术 | 32 | 2.0 | | √ | 考查 | |
24007319 | DSP原理与应用 | 32 | 2.0 | √ | | 考查 | |
24007320 | 网络数据库技术 | 32 | 2.0 | | √ | 考查 | |
24007321 | 新型电工材料 | 32 | 2.0 | | √ | 考查 | |
24007322 | 等离子体动力学 | 32 | 2.0 | √下 | | 考查 | |
24007323 | 先进控制理论及应用 | 32 | 2.0 | √ | | 考查 | |
备注:对学术讲座选听的要求:要求听学术讲座次数不少于8次,对文献综述的要求:要求阅读文献国内文献不少于(20)篇,国外文献不少于(10)篇,并且写出3000字的文献综述,经导师签字认可。附注一:对本科非本专业的研究生,应补修由导师指定的若干门专业主干课程。当本科非本专业的研究生较多时,各学科可指定若干门主干课程集中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