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1954–2018年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径流场数据集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摘要&关键词
摘要:南小河沟流域是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开展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规律观测和水土保持试验研究的典型小流域。从1954年开始先后在南小河沟流域的塬面、坡面、沟道分别布设径流场,对高塬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径流泥沙来源及水土保持单项治理措施效益进行定量观测与研究。本数据为1954-2018年南小河沟流域154个径流场观测数据集,观测要素包括降水量、径流量、泥沙量、土壤含水率。可为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规律研究、土壤侵蚀预测模型构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提供科学、可靠和长期连续的观测数据。
关键词: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径流场;径流泥沙;土壤含水率

Abstract & Keywords
Abstract:?Nanxiaohegou watershed is one of the experimental basins used to study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the gully regions of Loess Plateau by Xifeng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cientific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Commissio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Xifeng St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Xifeng Station is approved in 1951. And Nanxiaohegou was selected as a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experimental base in 1952. Runoff fields and precipitation stations have been set up since 1954. Long-term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s from different runoff fields designed with different micro-topography, slopes, land cover types and treatment measures have been obtained. This dataset is a collection of observation data from 154 runoff fields in Nanxiaohegou Watershed from 1954 to 2018. The observation data includes precipitation, runoff, sediment volume, and soil moisture content. This dataset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reliable, and long-term observation data for studying the law of soil and water loss in gully regions of Loess Plateau, building a model for predicting soil erosion, and developing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Keywords:?Gully regions of Loess Plateau;?Nanxiaohegou watershed;?Runoff field;?Runoff and sediment;?Soil moisture content

数据库(集)基本信息简介
数据库(集)名称1954–2018年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径流场数据集
数据作者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数据通信作者邱子恒(807948263@qq.com)
数据时间范围1954–2018年
地理区域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南小河沟流域(东经 107°30′03″–107°37′26″,北纬35°40′51″–35°44′55″),黄土高塬沟壑区。
数据量15.9 MB
数据格式*.xlsx
数据服务系统网址http://dx.doi.org/10.12072/ncdc.HWXFZhan.db0020.2020(1954–1980)
http://dx.doi.org/10.12072/ncdc.HWXFZhan.db0032.2020(1981–1990)
http://dx.doi.org/10.12072/ncdc.HWXFZhan.db0026.2020(1991–2000)
http://dx.doi.org/10.12072/ncdc.HWXFZhan.db0019.2020(2001–2010)
http://dx.doi.org/10.12072/ncdc.HWXFZhan.db0027.2020(2011–2018)
基金项目水利部事业经常性项目(126201340005150007)
数据库(集)组成 本数据集分为5个时段组织,分别是1954–1980、1981–1990、1991–2000、2001–2010、2011–2018。每个时段数据集中共包括3个Excel文件,分别为:径流场基本情况表,径流场逐次径流泥沙测验成果表,径流场土壤含水率实测成果表。

Dataset Profile
TitleObservation data of runoff fields in Nanxiaohegou watershed in the gully regions of Loess Plateau from 1954 to 2018
Data authorsXifeng Experimental station 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Yellow River Commission of the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Data corresponding authorQiu ziheng (807948263@qq.com)
Time range1954–2018
Geographical scopeNanxiaohegou Watershed in Xifeng District, Qingyang City, Gansu Province: 35°40′51″N–35°44′55″N,107o30' 03"E–107o37' 26", Gully regions of Loess Plateau
Data volume15.9 MB
Data format*.xlsx
Data service system<http://dx.doi.org/10.12072/ncdc.HWXFZhan.db0020.2020> (1954–1980)
<http://dx.doi.org/10.12072/ncdc.HWXFZhan.db0032.2020> (1981–1990)
<http://dx.doi.org/10.12072/ncdc.HWXFZhan.db0026.2020> (1991–2000)
<http://dx.doi.org/10.12072/ncdc.HWXFZhan.db0019.2020> (2001–2010)
<http://dx.doi.org/10.12072/ncdc.HWXFZhan.db0027.2020> (2011–2018)
Sources of fundingRegular project initiated by the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xperiment and demonstration, 126201340005150007
Dataset compositionThis dataset covers five time periods, namely, 1954–1980, 1981–1990, 1991–2000, 2001–2010, and 2011–2018. The dataset for each time period contains three data files. They are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runoff fields, the results of successive runoff sediment tests and the measured results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引 言
水土流失作为一个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外研究者在土壤侵蚀机理、水土流失过程模拟及治理对策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1-7]。而基于径流场的坡面径流场观测数据对坡地和小流域水土流失机理定量和模拟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8-12]。通过在气象特征、地形地貌、地表覆被、土壤类型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天然坡面上配置量水堰、径流池等功能性建筑,开展自然集流区径流量、土壤流失量及其他相关因子观测,从而实现对坡面水土流失规律定量研究的目的。虽然径流场方法是水土流失研究的传统手段,但是由于受布设条件及观测项目持续时间等多方面限制,质量良好、时间序列长的径流场观测数据仍然很稀缺[13]
黄土高塬沟壑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壤侵蚀以水力和重力侵蚀为主,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14-17]。为了探索该区域径流泥沙来源及水土流失规律并开展预测防治研究,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自1954年在黄土高塬沟壑区典型流域南小河沟开展了水土流失径流场观测试验[15,18]。获取了不同微地形、不同坡度、不同土地覆盖类型和不同治理措施径流场的径流泥沙长期观测数据,并配套观测了土壤含水率数据。本数据集包含了南小河沟流域1954–2018年间154个径流场观测的径流泥沙数据及土壤含水率观测数据,具有野外实地观测、观测周期长、区域代表性强的特点,能够为研究单因子及复合因子水土流失情况规律及不同治理措施的效益,为建立符合区域地区特点的水土流失模型提供长期系列观测数据,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划提供科学数据依据。

1 ?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1.1 ? 径流场布设
南小河沟流域地处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境内的董志塬边缘地带,是泾河支流蒲河左岸的一级支沟,位于东经107°30′03″–107°37′26″,北纬35°40′51″–35°44′55″,流域面积38.93 km2,海拔高程1050–1423 m,相对高差373 m。流域内主要有塬、坡、沟三大地貌单元,沟道发育,以主沟道为框架,支毛沟纵横交错,地形支离破碎,沟壑密度2.68 km/km2,沟道平均比降2.8%,具有典型的黄土高塬沟壑区地貌特征。地质构造较为单一,地表基本为黄土覆盖,水土流失严重。
依据大流域套小流域、小流域套径流场、综合套单项的试验研究指导思想,在南小河沟流域及其内部小流域先后布设径流场和测站,进行径流泥沙观测。其中董庄沟(董)布设径流场24个,杨家沟(杨)9个,长青山(长)17个、魏家山(魏)12个、范家山14个、马家集(马)5个、下马山(下)12个、羊崖队(羊)14个、花果山(花)3个、叶家坡(叶)7个、张塔山2个(张塔山位于长青山下方,二者在同一座山头)、李家台(李)1个、北塬(北)12个、南塬(南)2个、银堂寺(银)2个、主二沟1个、瓜子沟(瓜)1个和湫沟16个,具体分布见图1,现场情况见图2。径流场命名有两种规则,优先使用的是试验因子首字母缩写加编号,如全1(全坡面)、标1(标准小区)、LD41(裸地)、HJ11(混交),其次是地名首字加编号,如董19。需要说明的是湫沟开展平行对比试验,故径流场编号第一位代表不同试验因子,第二位为平行观测场编号。根据试验目的径流场试验因子分为微地形因子、坡度因子、水土保持措施因子、土地利用因子4类,具体因子设置见表1。土壤含水率取样点位于径流场的隔离带内,未对径流场地表造成破坏。径流场的设置及采样观测根据不同时期水土保持和试验研究工作的需要有所增减。




图1 ? 南小河沟径流场分布图







图2 ? 林地径流场(上)和不同坡度径流场(下)现场情况
表1 ? 南小河沟流域径流场试验布设情况表
试验项目试验目的对比因子及径流场内径流小区编号
不同微地形土壤侵蚀对比试验以自然荒坡做对比,研究不同微地形条件与小流域水土流失关系直形陡坡:董19
扇形凹坡:杨6
直形凹坡:杨9
塬边到沟底的全坡长集水单元:全1
塬边到沟沿线段集水单元:全2
沟沿线到沟底段集水单元:全3
直形斜坡:标1、标2
坡度对比试验不同坡度休闲农耕地对比观测,研究坡度与小流域水土流失关系坡度5°:LD11、LD12 坡度10°:LD21、LD22
坡度15°:LD31、LD32 坡度20°:LD41、LD42
坡度25°:LD51、LD52 坡度30°:LD61、LD62
坡度35°:LD71、LD72
整地方式、造林对比试验整地方式对比观测,研究不同整地方式水土保持作用,不同林种造林对比观测,研究造林水土保持作用鱼鳞坑和水平沟结合整地–杏树林:杨6
树穴–刺槐林;杨9
鱼鳞坑–侧柏林:长1–1
鱼鳞坑–雪松林:长1–2
水平阶–油松林:魏1–1
水平阶–混交林:HJ11、HJ12
天然荒坡:董19
不同地形部位,不同类型土地利用水土流失对比试验在小流域内的塬面、沟坡等不同的地形部位上选择土地利用方面有代表性的土地,进行对比观测,了解不同地形部位,不同类型土地的水土流失情况,研究小流域的径流泥沙来源。农地:下1–下6、下11、下12、北1–北12、马1、马2、叶1、叶3、叶4、马1、马2、羊1–羊11、长1–长17、花3–花5、南1、南2
林地:杨1–杨8、范1–范11、魏5–魏7、银1
人工牧草:董14、魏8、马3、叶5、羊12、李1、魏9、范家山草、下7–下10
人工苜蓿:范家山苜蓿
天然荒坡:董1–董9、董11–董13、董15–董18、主1、范家山天然、瓜1、魏1–魏4、魏10、魏11、银2
道路:马4、叶6、羊14、叶2
庄院:马5、叶7、羊13


1.2 ? 数据采集项目及处理方法
1.2.1 ? 降雨观测
径流场雨量观测有条件的设专用雨量站,条件不具备的借用临近距离不超过100 m的雨量站的资料,如长青山、魏家台、北源等均借用杨家沟雨量站资料。雨量观测仪器分两种,一是口径20厘米的标准SM1型雨量器,按两段制进行全年观测;其次是DSJ-2型虹吸式自记雨量计,进行汛期观测。

1.2.2 ? 径流监测
每个径流场配置汇流槽、导流管、分水箱、集流桶(池)等观测设施。汇流槽为集流设施,位于小区下沿(底端),垂直于径流流向,汇集径流和泥沙进入集流设备。导流管为汇流槽与集流设备或集流设备之间的连接管,以输导收集的径流和泥沙。分水箱一般容积较小,由镀锌铁皮或薄钢板制成圆柱体或长方体,并设若干分流孔,顶部加设盖板。集流桶(池):用以收集导流管输导下来的全部径流量和泥沙,是集流设备的最末端,由桶体、及其进水孔和排水孔组成。集流桶可用镀锌铁皮或薄钢板制成,集流池用砖(石)砌成,底部装有排泄阀门(或孔口),顶部加设盖板。集流桶(池)要求水平放置,保证能够均匀测量水深,排水孔密封不漏水。
当经过一次能够产生径流的降水后,小区内产生径流,径流经汇流槽汇集后流经导流管。若有分水箱,则先流入分水箱中,待分水箱集满后流入集流桶(池)内;若无分水箱,则直接流入集流桶(池),如图3测量现场所示。产流结束后,人工测量集流桶(池)水深,根据事先确定的水位-容积曲线推求径流总量。量水设备有分水箱时,要用分水系数和分水量推求径流总量。当分流一次时,径流总量=分水量×分水系数+分水容积;当分流数次时,可依次从最后的分水量逐级推求,即径流总量=分水量×分水系数1×分水系数2×…×分水系数3+分水容积。




图3 ? 集流池水深测量现场

1.2.3 ? 泥沙监测
在降水结束、径流终止后立即观测,首先将集流槽中泥、水扫入集流桶(池)中,然后搅拌均匀,在箱(池)中采取柱状水样2–3个(总量在1000–3000 cm3),混合后从中取出500–1000 cm3水样,作为本次冲刷标准样。若有分流箱时,应分别取样,各自计算。
全部采用置换法(比重瓶法)测定,方法与径流站沙样处理方法一致。

1.2.4 ? 土壤含水率观测
径流场土壤含水率观测时间为1954–2018年,其中1966–1976年、1988年无观测数据。观测间隔一般是10天,即每月1日、11日、21日取样,在发生径流的径流场,必须加测雨后的土壤含水率。取样地段位于径流场保护带内,用土钻(或者洛阳铲)按代表深度分层取样。不同年份不同径流场的取样深度基本一致,为0–10 cm、1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80–100 cm共6层,每层取样两个或一个,进行平行观测,取均值为该层土壤含水率。


1.3 ? 数据编制说明
1.3.1 ? 径流场逐次径流泥沙测验成果表
降水次序、降水起讫时间、历时(净历时)、全次(降水量)从径流场专用或借用的雨量站降雨资料中摘录。
径流期降雨观测:径流过程的测记。
降水强度:全次(降水量)/历时。
最大强度:从洪水过程中的几次降水中最大的雨量/该次历时。
径流:历时(min)指径流开始、结束期间的时间。
浑水深=径流量/径流场面积。
清水深=清水径流量/径流场面积。
径流系数:每年逐次径流深与该次总降雨量的比值。
含沙量:单位体积水体所含泥沙的量。
冲刷量:含沙量单位换算。
雨前土壤含水量:距离本次产流最近时间观测的土壤含水量。
被覆度:产流后加测一次植被覆盖度。

1.3.2 ? 径流场土壤含水率实测成果表
场号:取样的径流场编号。
测次:全年进行编号。
取样时间:土样取样时间,从原始观测记录中摘录。
测点土壤含水率:土壤含水率测定采用重差法获取,土样在烘干前后分别称重。计算方法为(土壤湿重?干重)/土壤干重。
垂线土壤平均含水率:各层测点土壤含水率的算术平均值。
两测次间降水量:两次土壤含水率测取之间的降水总量。



2 ? 数据样本描述
本数据集主要包括径流场基本情况表、1954–2018年逐次径流泥沙测验成果统计表及土壤含水率实测成果表,共有3个文件,共计数据量15.9 MB。以2016年湫沟径流场为例,给出该年部分数据作为示例,详见表2–4。
表2 ? 径流场基本情况表
序号径流小区编号所属径流场径流场类型土质土层厚度(m)坡向坡度坡长(m)坡宽(m)面积(㎡)微地形特征观测时段
1LD11湫沟裸地黄土50-100西205100平缓坡面
(人工整修)
2007-2018
16HJ12湫沟油松沙棘混交林黄土50-100西/205100水平阶整地2007-2018

表中 “/ ”表示该径流场为早期自然坡面径流场,无准确坡度、坡长及坡宽记录。

表3 ? 2016年湫沟径流场LD11径流小区逐次径流泥沙测验成果统计表
场号径流次序时间降雨径流含沙量 (kg/m3)冲刷量 (t/km2)雨前土壤含水量(%)被覆度(%)
历时(min)全次(mm)径流期(mm)全次平 均强度 (mm/min)最大强度历时(min)浑水深(mm)清水深(mm)浑水径流系数(%)清水径流系数(%)
时:分时:分(mm/min)延时 (min)时:分时:分
LD1116230:35238:0044551.00.11523.40608.2358.15716.1515.9925.51210.0615.140
27188:401822:1581564.30.07912.60100.2350.2230.370.35143.7533.8515.340
49519:5068:0073021.50.02970.20105.8285.79327.1126.9416.193.8514.780
59185:151819:00825240.0293.0903.08112.8812.847.8224.1514.760

表4 ? 2016年湫沟径流场LD11径流小区土壤含水率实测成果表
场号测次取样时间测点土壤含水率(%)垂线平均土壤含水率(%)两测次间降水量(mm)
取样深度(cm)
1020406080100
LD11141818.618.819.517.918.017.718.4
2411821.522.219.720.220.018.820.410.0
261021816.210.910.311.210.411.311.77.8
制表:*** 初校:*** 复校:*** 审核:***


3 ?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本数据集全部来源于径流场人工观测,测量人员严格按照测量要求,在规定时段内规范使用测量器具进行原始数据的取得。原始数据均为人工纸质记录,数据收集完成后,多次人工检查数据的有效性。随后录入电子数据,并检验数据是否符合由以往资料得到的水文规律,从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由于特殊情况所造成的数据缺测、可疑、不全,使用专门的缺测符号“—”,可疑符号“※”以及不全符号“( )”进行记录,保证径流场原始数据的真实可信。

4 ? 数据价值和使用方法
本数据集具有观测周期长,区域代表性强的特点。与短期试验相比,长期观测是对自然状况或者长期实验处理过程的多年连续观测,能反映环境演变过程或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因此,高质量的长期野外观测数据尤为宝贵[2]。此外,国内在流域产沙量估算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对黄土高塬沟壑区坡面土壤侵蚀的研究不多,且大多机理与模型研究缺少对土壤初始含水量的考虑。所以本数据集可为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规律研究、土壤侵蚀预测模型构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提供科学、可靠和长期连续的观测数据。

致 谢
感谢本站野外观测技术人员在数据观测收集时付出的辛勤劳动,同时感谢本站其他相关人员对数据资料的整理汇编。


[1]
蔡强国, 刘纪根. 关于我国土壤侵蚀模型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22(3): 242–250. DOI:10.3969/j.issn.1007-6301.2003.03.003.

+?CSCD?·?Baidu Scholar

[2]
冉大川, 刘斌, 罗全华, 等. 泾河流域人为活动对水沙变化的影响分析: 兼议泾河流域治理方略[J].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15(S2): 32–35. DOI:10.13870/j.cnki.stbcxb.2001.s2.009.

+?CSCD?·?Baidu Scholar

[3]
杨勤科, 李锐, 曹明明. 区域土壤侵蚀定量研究的国内外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21(8): 848–855. DOI:10.3321/j.issn: 1001-8166.2006.08.010.

+?CSCD?·?Baidu Scholar

[4]
李怀有, 刘斌, 许小梅.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科研发展与对策[J]. 中国水土保持, 2009(11): 43–46. DOI:10.14123/j.cnki.swcc.2009.11.018.

+?CSCD?·?Baidu Scholar

[5]
胡国锋, 王济, 蔡雄飞, 等. 初始含水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 2013, 41(5): 100–103. DOI:10.3969/j.issn.1001-3601.2013.05.030.

+?CSCD?·?Baidu Scholar

[6]
曹巍, 刘璐璐, 吴丹. 三江源区土壤侵蚀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J]. 草业学报, 2018, 27(6): 10–22. DOI:10.11686/cyxb2017359.

+?CSCD?·?Baidu Scholar

[7]
肖继兵, 孙占祥, 刘志, 等. 降雨侵蚀因子和植被类型及覆盖度对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33(22): 159–166.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17.22.020.

+?CSCD?·?Baidu Scholar

[8]
杨开宝, 张振中, 吴存良. 不同坡度径流小区产流产沙监测结果初报[J]. 水土保持研究, 1990 (02): 59–65.

+?CSCD?·?Baidu Scholar

[9]
杨建霞, 雷孝章, 邱景, 等. 5°~25°坡耕地径流小区产流产沙规律[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6(S1): 30–34, 53. DOI:10.16843/j.sswc.2008.s1.007.

+?CSCD?·?Baidu Scholar

[10]
李洪勋, 吴伯志. 用径流小区法研究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J]. 土壤, 2006, 38(1): 81–85. DOI:10.3321/j.issn: 0253-9829.2006.01.014.

+?CSCD?·?Baidu Scholar

[11]
梁志权. 径流小区分流装置的误差分析及校正试验[D]. 广州: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5.

+?CSCD?·?Baidu Scholar

[12]
廖义善, 孔朝晖, 卓慕宁, 等. 华南红壤区坡面产流产沙对植被的响应[J]. 水利学报, 2017, 48(5): 613–622. DOI:10.13243/j.cnki.slxb.20160912.

+?CSCD?·?Baidu Scholar

[13]
周耀华, 张涛, 郭国先, 等. 径流场监测结果在武汉黄陂区水土流失预测中的应用[J]. 水土保持研究, 2013, 20: 10–13.

+?CSCD?·?Baidu Scholar

[14]
索安宁, 赵文喆, 王天明, 等. 近50年来黄土高原中部水土流失的时空演化特征[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 29(1): 90–97. DOI:10.3321/j.issn: 1000-1522.2007.01.016.

+?CSCD?·?Baidu Scholar

[15]
张志萍, 陈智汉, 王志雄. 黄土高塬沟壑区典型流域水土流失监测发展历程及对策[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1, 9(4): 41–45. DOI:10.16843/j.sswc.2011.04.008.

+?CSCD?·?Baidu Scholar

[16]
乔江波, 朱元骏, 贾小旭, 等. 黄土高原关键带全剖面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J]. 水科学进展, 2017, 28(4): 515–522. DOI:10.14042/j.cnki.32.1309.2017.04.005.

+?CSCD?·?Baidu Scholar

[17]
李蓝君, 宋孝玉, 王光社, 等. 南小河沟流域干旱特征[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7, 35(5): 288–294.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17.05.42.

+?CSCD?·?Baidu Scholar

[18]
袁静, 张富, 李怀有, 等. 南小河沟流域不同措施处理下的水土流失规律[J]. 水土保持通报, 2014, 34(3): 39–43. DOI:10.13961/j.cnki.stbctb.2014.03.009.

+?CSCD?·?Baidu Scholar


数据引用格式
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1954–1980年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径流场数据集.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www.ncdc.ac.cn), 2019. DOI: 10.12072/ncdc.HWXFZhan.db0020.2020.
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1981–1990年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径流场数据集.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www.ncdc.ac.cn), 2019. DOI: 10.12072/ncdc.HWXFZhan.db0032.2020.
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1991–2000年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径流场数据集.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www.ncdc.ac.cn), 2020. DOI: 10.12072/ncdc.HWXFZhan.db0026.2020.
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2001–2010年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径流场数据集.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www.ncdc.ac.cn), 2018. DOI: 10.12072/ncdc.HWXFZhan.db0019.2020.
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2011–2018年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径流场数据集.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www.ncdc.ac.cn), 2020. DOI: 10.12072/ncdc.HWXFZhan.db0027.2020.


稿件与作者信息

论文引用格式
邱子恒, 闵惠娟, 李红星, 等. 1954–2018年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径流场数据集[J/OL]. 中国科学数据, 2021, 6(3). (2021-09-29). DOI: 10.11922/ncdc.2020.0023.zh.
邱子恒Qiu Ziheng

数据资料收集整理及数据论文撰写。
邱子恒(1994—),男,甘肃省庆阳市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闵慧娟Min Huijuan

数据整理及数据论文撰写。
闵惠娟(1983—),女,陕西省渭南市人,学士,工程师,从事水土保持工作。

李红星Li Hongxing

论文撰写。
lihongxing@lzb.ac.cn
李红星(1981—),女,甘肃省庆阳市人,博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科学数据共享与积雪遥感。

袁静Yuan Jing

水土流失规律试验观测。
袁 静(1985—),女,甘肃省庆阳市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土保持。

常瑞丽Chang Ruili

数据处理。
常瑞丽(1983—),女,甘肃省庆阳市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土保持。

张耀南Zhang Yaonan

数据质量控制理论方法研究。
张耀南(1969—),男,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人,博士,研究员,从事地学e-science及数据工程学研究。

水利部行政事业经常性项目(126201340005150007)
Regular project initiated by the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xperiment and demonstration, 126201340005150007


相关话题/数据 观测 土壤 科学 径流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1954–2018年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杨家沟控制站径流泥沙观测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以下简称“西峰站”)1954年在西峰区南小河沟流域杨家沟支沟沟口布设杨家沟径流观测站。通过测流断面观测水位、流速和含沙量,计算出流量、输沙量、洪水总量、洪水输沙量、单位面积径流量、径流系数、逐日平均流量、逐日平均含沙量、逐日平均悬移质输沙率等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1976–2018年黄土高塬沟壑区砚瓦川流域径流泥沙观测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以下简称“西峰站”)1975年在庆阳市宁县砚瓦川流域布设径流泥沙观测站,开展中尺度流域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的长期定位观测。本数据集为该站1976–2018年径流泥沙观测数据,试验观测断面为大型抛物线型量水堰,观测方式为人工观测。数据集主要包括砚瓦川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2017–2018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辛店沟流域重力侵蚀观测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重力侵蚀是黄土高原沟谷地貌发育的重要侵蚀类型之一,也是流域产沙的重要途径。本数据集以辛店沟流域为主要观测区域,采用测针法和兜土法对辛店沟流域重力侵蚀发生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观测。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以下简称“绥德站”)2017年在绥德县辛店沟流域利用测针法选取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1954–1960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辛店沟流域径流场观测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径流场综合观测作为小流域产流产沙规律研究的常用野外试验手段,可定性、定量研究不同控制条件下的水土流失特征,其作为坡面水土流失规律和机理研究的有效方式,对于加快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生态安全有重大意义。为研究坡度、坡长、作物类型、耕作措施单项因子和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1964–2018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韭园沟流域降水观测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降水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子,降水量观测是水文要素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数据集包括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韭园沟流域1964–1969年、1974–2018年的雨量站数据整编内容。在韭园沟流域内布设雨量站,使用普通雨量器和自记雨量计进行平行观测,获得原始观测数据,通过对原始观测数据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2017–2018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辛店沟流域坝库淤积观测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为进一步量化淤地坝拦沙减蚀作用,掌握小流域水土流失情况。2017年,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以下简称“绥德站”)选定辛店沟青阳峁、小石沟6#和白草洼3座淤地坝,开展汛期洪水过程淤积观测。本数据集为2017–2018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辛店沟流域青阳峁、小石沟6#和白草洼3座淤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基础边界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是对黄河下游河道主槽危害最大的地区,通过界定具体范围,有针对性地加强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是减少下游河道泥沙淤积的关键所在。本数据集是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界定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人工目视解译方法提取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多沙粗泥沙集中来源区边界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1964–2018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韭园沟流域径流泥沙观测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以下简称“绥德站”)1964年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陕西省绥德县韭园沟流域沟口布设径流泥沙观测站,观测韭园沟径流泥沙形成过程,观测数据覆盖1964–1969年与1974–2018年两个时段。依据测流断面观测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基于树轮宽度指数的过去千年美国分区降水变化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重建过去千年的区域高分辨率降水变化,对理解年代–百年尺度气候的区域差异具有独特意义。本文利用美国已有的1258个树轮宽度指数年表,结合1901–2015年的月降水量资料,分析了树轮宽度与年(上年10月至当年9月)降水量变化的相关性及降水变化的空间型;在此基础上,将美国分为12个降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中英对照中医药术语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中英对照中医药术语数据集基于人民卫生出版社(PMPH)制定的《中医英语术语(内部草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WHOInternationalStandardTerminologiesonTraditionalMedicineintheWesternPacificRegi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