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2013年中国典型生态系统大气氮、磷、酸沉降数据集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摘要&关键词
摘要:大气沉降是污染物质从大气圈去除最有效的过程之一,也是营养物质(如氮、磷、碱基离子)和有害重金属进入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伴随降雨事件的湿沉降是大气沉降的重要途径,稳定的网络化观测是揭示大气湿沉降组分、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为大气沉降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提供实时的数据支撑。2013年,研究人员基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和相关的兄弟台站,组建了中国典型生态系统大气湿沉降观测网络(China Wet Deposition Observation Network,ChinaWD)。截至2018年,已经在54个观测站点连续多年开展了相关的大气湿沉降观测工作,形成遍布全国且几乎覆盖了中国主要生态系统类型的大气湿沉降监测体系。ChinaWD网络的观测重点在于郊区或偏远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等,具有系统全面的湿沉降观测指标体系,包括了大气氮、磷、酸、碱基阳离子及重金属。ChinaWD的建立极大地填补了中国自然生态系统湿沉降监测的空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本文以ChinaWD网络2013年41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大气氮、磷、酸湿沉降通量为例,介绍该网络的运行状况、指标体系以及数据服务等相关信息,希望通过提供一个相对系统的指标体系,为关注生态环境健康的社会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全国自然生态系统相关信息的基础数据和参考值。
关键词:湿沉降;氮;磷;酸;生态系统;网络;ChinaWD

Abstract & Keywords
Abstract:?Atmospheric deposition is commonly considered as the most effective approach to removing various pollutants from the atmosphere. It is also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of nutrient and heavy metal input into natural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 systematic observation network of atmospheric wet deposition is helpful to quantify the deposition flux and explore the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wet deposition, which provides background references for ecological assessment. Long-term in situ observation is one of the three basic tasks of the 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 (CERN). In 2013, China Wet Deposition Observation Network (ChinaWD)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CERN. ChinaWD has 54 observation sites now, whose scope covers the main ecosystem types of China. It focuses on China’s natural and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and has adopted a systematic observation index system, including nitrogen, phosphorus, acid, base cation and heavy metal deposition. This dataset contains wet nitrogen (N), phosphorus (P), and acid deposition from 41 sites across China in 2013. The dataset is helpful for the design of nutrient addition experiments and model simulation.
Keywords:?wet deposition;?nitrogen;?phosphorus;?acid;?terrestrial ecosystems;?network;?ChinaWD

数据库(集)基本信息简介
数据库(集)名称2013年中国典型生态系统大气氮、磷、酸沉降数据集
数据作者朱剑兴、王秋凤、于海丽、张琼予、何念鹏
数据通信作者何念鹏(henp@igsnrr.ac.cn
王秋凤(qfwang@igsnrr.ac.cn
数据时间范围2013年
地理区域全国41个生态系统观测台站,包括了阿克苏、哀牢山、安塞站、北京站、草原站、常熟站、大兴安岭、当雄站、鼎湖山、东灵山、洞庭湖、多伦站、鄂尔多斯、封丘站、阜康站、贡嘎山1600 m、贡嘎山3000 m、海北站、海伦站、鹤山站、呼中站、环江站、会同气象、会同苏溪口、拉萨站、临泽站、栾城站、茂县站、奈曼旗、千烟洲、三江站、沙坡头、神农架、沈阳站、桃源站、西双版纳、盐亭站、 鹰潭站、禹城站、长白山、长武站。
数据量20 KB
数据格式*.xlsx
数据服务系统网址http://www.cnern.org.cn/data/meta?id=40576
http://www.sciencedb.cn/dataSet/handle/638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010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9020302),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STS计划(KFJ-SW-STS-169)。
数据库(集)组成本数据集包括了2个部分:1)台站代码-名称索引信息,站点地理坐标;2)氮(铵态氮、硝态氮、溶解性总氮、总氮)、溶解性总磷、硫酸根沉降通量、pH的年数据。

Dataset Profile
TitleAtmospheric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acid deposition in Chinese terrestrial ecosystems (2013)
Data corresponding authorsHe Nianpeng (henp@igsnrr.ac.cn), Wang Qiufeng (qfwang@igsnrr.ac.cn)
Data authorsZhu Jianxing, Wang Qiufeng, Yu Haili, Zhang Qiongyu, He Nianpeng
Time period2013
Geographical scope41 observation sites; Aksu (AKA), Ailao Mountains (ALF), Ansai (ASA), Beijing (BJU),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 (NMG), Changshu (CSA), GreaterKhingan (DAF), Dangxiong (DXA), Dinghu Mountain (DHF), Dongling Mountain (BJF), Dongting Lake (DTM), Duolun (DLG), Erdos (ERF), Fengqiu (FQA), Fukang (FKD), Gongga Mountain 1600 m (GGF1), Gongga Mountain 3000 m (GGF2), Haibei (HBG), Hailun (HLA), Heshan (HSF), Huzhong (HZF), Huanjiang (HJK), Huitong 1(HTF1), Huitong 2 (HTF2), Lhasa (LSA), Linze (LZA), Luancheng (LCA), Miaoxian (MXF), NaimanCounty (NMD), Qianyanzhou (QYA), Sanjiang (SJM), Shapotou (SPD), Shennongjia (SNF), Shenyang (SYA), Taoyuan (TYA), Xishuanbanna (BNF), Yanting (YGA), Yingtan (YTA), Yucheng (YCA), Changbai Mountains (CBF), and Changwu (CWA).
Data volume20 KB
Data format*.xlsx
Data service system<http://www.cnern.org.cn/data/meta?id=40576>;
<http://www.sciencedb.cn/dataSet/handle/638>
Sources of funding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2016YFA0600104), Strategic Priority Research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DA19020302),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Network Initiativ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FJ-SW-STS-169).
Dataset compositionThis dataset includes: 1) site information, such as site name, abbreviation, and geographical coordinates; 2) pH value and deposition fluxes of nitrogen (ammonium, nitrate, total dissolved nitrogen, and total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sulfate.



引 言
大气中的物质通过降水(雪)而落到地面的过程,称为湿沉降,是气体和颗粒物最有效的大气净化机制[1]。受到人类活动排放源的影响,大气湿沉降中往往包括多种组分,如氮、磷、硫酸根、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并且某一地区人类活动强度的大小往往也影响了该地区某一特定组分的沉降通量[2-3]。大气湿沉降已成为陆地生态系统可利用性营养元素(如氮和磷)一种重要的输入方式,也是污染物质(如硫和重金属)进入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居住环境的重要途径。因此,建立包含多指标的观测体系,且覆盖城市、自然和农业生态系统全方位的大气湿沉降观测网络显得尤为必要。
我国早期的大气降水化学研究多是集中于大城市,对于郊区或是偏远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则关注很少。例如,1992年我国成立的国家酸沉降监测网,其主要关注目标是降水的pH值和电导率;随后的含氮污染物监测网重点关注的是以氮氧化物及二氧化氮浓度为指标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其大多数观测点都设置在城市,且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发达地区,西部偏远地区的观测站点较少[4]。此外,这些监测网除了观测地区存在不足,其观测指标也较为单一(以硫酸根和pH或者氮沉降为主)[5]。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旧的环境问题得到改善,新的环境问题却也日益凸显,单一的观测指标并不能满足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系统全面的观测体系亟须得到应用与推广。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将大气氮、磷、酸等沉降作为整体的研究报道还非常罕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大气沉降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整体认识。
2013年,何念鹏研究小组以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6]的全国各台站为依托,首次建立了中国区域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大气湿沉降观测网络(China Wet Deposition Observation Network, ChinaWD),在国内首次形成了系统性的大气氮、磷、酸、碱基阳离子及重金属的湿沉降监测体系和观测网络[2-3,7,8,9]。此外,我们还将在未来继续拓展挥发性有机物、同位素等方面的观测。截至2018年,该网络已经稳定运行6年,观测站点也从初期的41个站点发展到了目前的54个典型生态系统站点,涵盖了森林、草地、农田、荒漠、湖泊、喀斯特、湿地以及城市等生态系统类型(图1)。ChinaWD网络的建立填补了中国自然生态系统、郊区及偏远地区大气湿沉降观测的空白。本文重点汇集和整理了ChinaWD网络2013年41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大气氮、磷、酸湿沉降通量,并且介绍ChinaWD网络的运行状况、指标体系以及数据服务等相关信息,希望能够为相关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数字支撑。




图1 ? 中国典型生态系统大气湿沉降观测网络(ChinaWD)注:图中站点是2018年的54个站点;审图号:GS(2018)4935号。


1 ?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1.1 ? 样品采集与室内分析流程
目前ChinaWD的观测指标涵盖了大气氮、磷、酸、碱基阳离子及重金属等数十个参数,下一步还将拓展到挥发性有机物和同位素等。为了满足多指标测试的需要,在采样时尽量保证了样品是原始水样,即采样时不加入任何的抑制剂或是酸化处理,室内分析时再根据特定参数指标的测试需要进行特定的样品处理。
ChinaWD网络形成了观测站点负责样品采集、综合中心集中测试的分工,同时也建立了规范化的指标体系和操作流程。具体的收集测试方法如下:收集装置(雨量桶,只在降水时收集)置于离地面1.5 m以上,每月收集雨水3–5次,然后等体积混合雨水得到当月的雨水样品。将得到的雨水样品装入聚乙烯塑料瓶,保存在?20℃以下。站点收集的每月样品分成A和B两份邮寄到综合中心,测试时以A样品为主,B样品作为备用样品,以防样品丢失或是损坏。
室内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时将A样品分成两份,一份样品为原水样,即不经过处理,另一份样品则经0.45 μm滤膜过滤,除去悬浮颗粒物,留下溶解态的水样。未过滤的样品先用美国卡尔斯巴德Myron L公司生产的pH计(Ultrameter-2 pH meter,Myron L. Company,Carlsbad,CA,USA)测试水质的基础指标,如pH、氧化还原电位、悬浮颗粒物;接着采用碱性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钾分别消解未过滤水样,然后用法国爱利安斯仪器公司生产的连续流动分析仪(FUTURA,Alliance Instruments,France)测量总氮和总磷(包括颗粒态磷和溶解性磷。颗粒态磷指的是被颗粒物吸附的磷,经过硫酸钾消解未过滤的水样,可以测定水样中的总磷;另外,测定过滤后的水样可以得到溶解性总磷。总磷和溶解性总磷的差值即为颗粒态磷)。过滤的样品直接采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铵态氮、硝态氮以及溶解性总氮。同时使用美国铂金埃尔默公司生产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OES,Optima 5300DV,PerkinElmer,America)测量溶解性总磷、硫酸根、碱基离子以及重金属等微量元素。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大气湿沉降观测网络的具体室内分析流程见图2。




图2 ?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大气湿观测网络的操作流程和指标体系注:Cond表示电导率,DOC表示溶解性有机碳。


1.2 ? 计算过程
我们测试时得到的是湿沉降中组分的浓度值,需要将其计算成沉降通量,计算方法如下:
(1)
式中:D表示各组分的湿沉降通量(如氮、磷、硫),单位为kg ha-1Ci 表示降水中各组分的平均浓度,单位为mg L-1Pi 表示每次的降水量,单位为mm;100表示单位换算系数。每个月沉降量的累积量就是湿沉降组分的年沉降通量。


2 ? 数据样本描述
本数据集包括台站代码-名称索引信息、以及湿沉降组分的年沉降通量值。具体的内容及各字段涵义如表1。
表1 ? 本数据集内容及字段涵义
字段名称数据类型是否必填量纲说明
台站名称字符型台站名称,如阿克苏
台站代码字符型统一由3位字母组成;末位字母表示生态类型;A:农田站;F:森林站;G:草地站;D:荒漠站;M:湿地站;如AKA;表示阿克苏农田站。
年份整数型观测年份
经度整数型观测站点的经度
纬度整数型观测站点的纬度
pH浮点型pH值
NH4+ –N浮点型kg N ha–1yr–1湿沉降中铵态氮的年沉降通量
NO3 –N浮点型kg N ha–1yr–1湿沉降中硝态氮的年沉降通量
DTN浮点型kg N ha–1yr–1湿沉降中溶解性总氮的年沉降通量
TN浮点型kg N ha–1yr–1湿沉降中总氮的年沉降通量
DTP浮点型kg P ha–1yr–1湿沉降中溶解性总磷的年沉降通量
DTS浮点型kg S ha–1yr–1湿沉降中硫酸根的年沉降通量


3 ?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ChinaWD观测网络具有严格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规范,观测数据从前期的样品采集、室内的样品测试操作规程到后期的数据采集、录入到入库共享,须经过台站-综合中心质控体系和流程检验。
台站采样时主要依靠经验丰富的固定监测人员完成,采用统一定制的样品编号标记,并及时冷冻样品保证样品质量,以防变质。室内分析时,所用的仪器均有标准的操作规程,使用标准的母液和空白样品进行测试和校正。样品测试时使用的方法均是常用的国家标准方法,以氮为例,采用的是分光光度法(GB 11894-89)。这些常用的方法也被其他的一些大型观测网络所采用,例如东亚酸沉降网(Acid Deposition Monitoring Network in East Asia,EANET)、欧洲监测和评价计划(the European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Programme,EMEP)、美国洁净空气状况和趋势网络(Clean Air Status and Trends Network,CASTNET)等。
此外,数据整理时,我们采用拉依达(PauTa)准则进行异常值剔除。根据正态分布理论,观测值的残差小于等于3倍标准差的概率约为99.7%,因此,当观测值的误差大于3倍标准差时,该值为异常值的可能性较大,予以剔除,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当遇到某个月的降水样品缺失且该月有降水时(>5 mm),采用该站点月的年平均值进行插补,以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4 ? 数据价值
ChinaWD观测网络是一个系统性的湿沉降观测网络,其监测数据有助于弥补我国在陆地生态系统大气湿沉降监测方面的空白,形成覆盖大气氮、磷、酸、碱基阳离子及重金属等多指标的观测体系。基于多年连续的网络观测数据构建的基础数据平台,可以作为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污染物监测的背景参考,为相关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数据支撑,为我们“保护青山绿水”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指导。此外,我们也希望ChinaWD的观测数据也能够为关心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健康的团体组织和工作者提供数据源。

5 ? 数据使用方法和建议
本数据集由CERN综合研究中心提供数据共享资源。用户可打开数据资源服务网站(http://www.cnern.org.cn),登录系统后,在首页点击“数据论文数据”图表或在“数据资源”栏目选择“数据论文数据”中的“碳氮水通量观测专题”,进入相应的数据浏览、下载页面。也可登录Science Data Bank(http://www.sciencedb.cn/dataSet/handle/638)访问数据集信息。读者如需进一步了解本数据集观测数据的研究方法或研究结论,可参考本论文相关的参考文献[2-6],或与本文的通信作者联系。

致 谢
我们感谢CERN各台站和相关的兄弟台站对ChinaWD观测网络建立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台站监测人员在样品采集和配送时付出的辛勤和努力。


[1]
FOWLER D, COYLE M, SKIBA U, et al. The global nitrogen cycl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 2013, 368: 20130164.

+?CSCD?·?Baidu Scholar

[2]
ZHU J X, HE N P, WANG Q F, et al. The composition, spatial pattern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tmospheric wet nitrogen deposition in Chinese terrestrial ecosystems[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5, 511: 777-785.

+?CSCD?·?Baidu Scholar

[3]
ZHU J X, WANG Q F, YU H L, et al. Heavy metal deposition through rainfall in Chinese natural terrestrial ecosystems: Evidences from national-scale network monitoring[J]. Chemosphere, 2016, 164: 128-133.

+?CSCD?·?Baidu Scholar

[4]
LIU X J, ZHANG Y, HAN W X, et al. Enhanced nitrogen deposition over China[J]. Nature, 2013, 494: 459-462.

+?CSCD?·?Baidu Scholar

[5]
XU W, LUO X S, PAN Y P, et al. Quantifying atmospheric nitrogen deposition through a nationwide monitoring network across China[J].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5, 15: 12345-12360.

+?CSCD?·?Baidu Scholar

[6]
FU B J, LI S G, YU X B, et al. 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J]. Ecological Complexity, 2010, 7: 225-233.

+?CSCD?·?Baidu Scholar

[7]
ZHU J X, WANG Q F, HE N P, et al. Imbalanced atmospheric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depositions i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nutrient limitation[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Biogeosciences, 2016, 121: 1605-1616.

+?CSCD?·?Baidu Scholar

[8]
YU H L, HE N P, WANG Q F, et al. Wet acid deposition in Chinese natural and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Evidence from national-scale monitoring[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 2016, 121: 10995-11005.

+?CSCD?·?Baidu Scholar

[9]
HE N P, ZHU J X, WANG Q F. Uncertainty and perspectives in studies of atmospheric nitrogen deposition in China: A response to Liu et al. (2015)[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5, 520: 302-304.

+?CSCD?·?Baidu Scholar


数据引用格式
朱剑兴, 王秋凤, 于海丽, 等. 2013年中国典型生态系统大气氮、磷、酸沉降数据集[DB/OL]. Science Data Bank, 2018. (2018-07-30). DOI: 10.11922/sciencedb.638.

稿件与作者信息

论文引用格式
朱剑兴, 王秋凤, 于海丽, 等. 2013年中国典型生态系统大气氮、磷、酸沉降数据集[J/OL]. 中国科学数据, 2019, 4(1). (2018-07-30). DOI: 10.11922/csdata.2018.0030.zh.
朱剑兴Zhu Jianxing

主要承担工作:ChinaWD网络方法流程制定、样品分析测试和数据整理工作。
(1991—),男,福建泉州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态系统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
王秋凤Wang Qiufeng

主要承担工作:ChinaWD网络的项目协调和组织实施。
qfwang@igsnrr.ac.cn
(1973—),女,北京人,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研究。
于海丽Yu Haili

主要承担工作:ChinaWD网络的样品分析测试和数据整理工作。
(1991—),女,山东烟台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态系统生态学、大气酸沉降。
张琼予Zhang Qiongyu

主要承担工作:ChinaWD网络的样品分析测试和数据整理工作。
(1994—),女,河北秦皇岛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态系统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
何念鹏He Nianpeng

主要承担工作:ChinaWD网络的整体规划、组织实施、与技术指导。
henp@igsnrr.ac.cn
(1976—),男,四川遂宁人,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生态系统性状、功能生态学和生物地理生态学。


相关话题/数据 观测 大气 网络 系统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2010s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密度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中国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碳收支情况将会对全球碳循环产生深刻影响。本文通过收集整理期刊文献中的碳密度数据,同时结合课题组相关实验测试数据,构建了一套全面系统的植被和土壤碳密度数据集。本数据集覆盖了森林、草地、农田、湿地和灌丛等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包含了植被地上碳密度、植被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2006–2015年蒙古国中东部地区产草量遥感反演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产草量是科学利用草地资源及草畜平衡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及时准确地了解产草量时空分布及变化状况对于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数据集利用MODIS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结合野外实地调查获取的产草量样方数据,构建了适合于蒙古高原高海拔、干旱环境特征的蒙古国中东部地区产草量估算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2002–2010年中国典型生态系统辐射及光能利用效率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辐射是陆地生态系统能量的主要来源,其利用效率表现为光能利用率,反映了生态系统转化光能、生成有机物质的能力。揭示典型生态系统的辐射及光能利用效率可以为评估区域光能资源及其利用效率提供参考,也为评估区域有机物质固定能力及碳吸收能力提供依据。基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联盟(Chin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小学3–6年级创造性课堂环境数据
    摘要&关键词摘要:为了解小学创造性课堂环境的情况,探讨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问题,编制了《创造性课堂环境量表》,并于2018年对河北廊坊市某小学3–6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365份。本数据集可使用多种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在关于创造力、创造性课堂环境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有广泛用途。关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海南资源环境遥感产品数据集专刊》卷首语
    海南省是中国最大的省级经济特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热带自然地理区位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这为海南省生态文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于生态立省的原则,海南省在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和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努力呵护青山绿水这一巨大优势,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战略,以绿色发展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全国地表类型遥感影像样本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全国地表类型遥感影像样本数据集是对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十米级Landsat8多光谱影像数据和米级GF-1、QuickBird多光谱影像数据进行人工解译采集而得。本数据集使用了2013–2017年的影像数据,覆盖夏季和冬季两个典型时相,采用了面向测绘地物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海南岛高分一号卫星遥感深加工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屿,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支点。高质量的卫星遥感深加工产品集对于海南省资源环境动态调查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数据选用了2015–2016年共67景云量较低的高分一号卫星遥感数据,覆盖海南全岛,通过卫星遥感深加工服务系统,对高分一号进行深加工处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基于社交媒体的海南旅游景区评价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本文从社交媒体中采集并处理了2012–2018年海南所有4A及5A级景区的评论数据构建了海南旅游景区评价数据集。本数据集旨在用于对海南旅游景区的质量评估、景区的容量管理、景区传播效果评价、景区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景区网络口碑管理、景区形象管理、景区个性化推荐等研究。同时,结合多源化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海南省东方市地质旅游资源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东方市是海南省西部的重要港口城市,拥有丰富的地质旅游资源。通过收集遥感、地质、地理等多源数据,根据国家标准《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0303-2017),结合野外实地调查获取相关数据,调查了东方市11处地质旅游资源单体,构建了海南省东方市地质旅游资源数据集。结果发现,东方市发育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1970–2017年海南岛Landsat系列卫星遥感深加工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自海南省经济特区建立以来,海南岛的自然环境和城市发展均发生了沧海巨变。在新的国家战略形势下,面向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及东盟战略的重大需求,高质量的长时间序列的卫星遥感数据集对于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农业规划、生态旅游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为了宏观了解海南岛的变迁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