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天文学家利用LAMOST数据研究致密星系群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7

现代的标准冷暗物质宇宙学认为,宇宙的结构是等级成团式的——星系与星系之间在引力作用下慢慢聚集起来,逐渐形成更大尺度的结构。因此,在我们的宇宙中,星系与星系之间成群结队是十分常见的。我们的银河系就位于一个被称为本星系群的星系群中。
  由于宇宙非常空旷,在一般的星系群之中,成员星系之间的距离远大于星系自身的尺度。然而有一类星系群却非常特殊,它们的成员星系紧密地靠在一起,这样的星系群被称作致密星系群。历史上最先确认的致密星系群是著名的斯蒂芬五重奏(参见图1)。在致密星系群中,成员星系将通过引力不断将对方“撕扯”,在一通复杂而华丽的群(魔乱)舞之后,最终合并形成为一个巨大的椭圆星系。

  图1:著名的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奏的图像。除了最下方的NGC 7320是无关的前景星系外,该星系群由中间的三个星系(NGC 7319,NGC 7318A,NGC 7318B)和左上角的NGC 7320C及右下角的NGC 7317共同构成。
  致密星系群中星系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是研究星系并合和演化的理想场所。致密星系群是星系演化过程中所处的一种特殊而短暂的状态。对应于这种短暂转态,致密星系群在观测中并不是非常常见。另外一方面,建立致密星系群的完备样本,并研究其随着时间的演化对理解星系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日,上海天文台博士研究生郑云亮在导师沈世银的指导下,基于斯隆数字巡天计划(SDSS)和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巡天数据建立了目前为止最大的致密星系群样本。目前该工作已经被《天体物理学研究增刊》(ApJS)正式接收。
  “要想完全无误地证认致密星系群需要所有成员星系的光谱观测,从而可以测定出成员星系到我们的距离,避免将一些由于投影效应表现为聚集在一起但实际上并不在一起的星系认证为致密星系群。”来自上海天文台的沈世银研究员表示。
  目前,由于光纤光谱技术的发展,具有光谱红移(距离)测量的星系样本数大大提高,比如斯隆数字巡天中具有红移测量的星系样本数达百万量级。但是,对于致密星系群来说,由于星系成员非常靠近,又由于光纤光谱观测技术中普遍存在的光纤碰撞效应,要想得到所有成员的光谱测量还是非常困难的。
    在我国主导的郭守敬望远镜巡天中,有一个重要的观测样本就是对斯隆数字巡天中由于光纤碰撞而没有光谱观测的星系样本进行补充观测。因此,结合斯隆数字巡天和郭守敬望远镜巡天的观测数据可以最大程度上发挥光谱观测数据的效率,并开展致密星系群相关的研究工作(参见图2)。

图2:一个典型的结合斯隆数字巡天和郭守敬望远镜巡天数据证认的致密星系群。其中白色圈出来的星系是由斯隆数字巡天提供的光谱观测,红色圈出来的星系光谱则是由郭守敬望远镜巡天提供。
  该样本包含6100多个致密星系群,19000多个成员星系。对于该致密星系群样本而言,有超过1200个成员星系的光谱由郭守敬望远镜巡天的补充样本提供,使得1100多个致密星系群的样本得以完备。
  “该研究不仅包含了已经证认的致密星系群样本,还包含了未来潜在可证认的致密星系群的候选样本,并可在郭守敬望远镜的后续观测中得到进一步证认,可以说是致密星系群样本相关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创新点。”该工作的第一作者、上海天文台的博士研究生郑云亮说。
  除此之外,基于该最大致密星系群样本的物理和统计性质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中。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致密星系群中的星系相比于普通星系群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起源于致密星系本身的特殊局域环境,还与致密星系群自身所处的更大尺度上的环境有关。也就是说,星系的演化和其不同尺度上的环境都有密切关系。
  


相关话题/光谱 观测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研究人员利用LAMOST恒星光谱和ASAS-SN测光寻找黑洞候选者
    按照恒星演化理论的估算,银河系中存在数以亿计的恒星级黑洞。然而,目前银河系中采用动力学方法已证认的恒星级黑洞仅有20个左右。绝大多数已证认的恒星级黑洞及其候选者是通过X射线爆发现象来寻找的。近期厦门大学天文系郑铃霖、顾为民、王俊峰、武剑锋等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昊彤等合作提出了一种新思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太阳磁场观测技术方法研讨会暨第四次太阳观测及台站运行研讨会召开
    9月23-28日,由国家天文台主办的“太阳磁场观测技术方法研讨会”及“第四次太阳观测及台站运行研讨会”在青海德令哈举行。  太阳磁场观测技术方法研讨会以国家天文台主持的国家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简称AIMS)和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国家天文台参与首次发现提供黑洞吸积燃料的内流观测证据
    国家天文台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组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南极天文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合作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观测到类星体核区为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盘提供吸积燃料的快速内流物质,完成了黑洞吸积物理图像的最后一块拼图,在黑洞吸积物理、活动星系、黑洞和星系共同演化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成果论文于9月5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GTC高分辨率超稳定光谱仪概念方案通过国际评审
    8月1日(北京时间),西班牙加纳利大型望远镜(Gran Telescopio CANARIAS,GTC)天文台正式签发了《概念设计评审报告》的官方接受文件,标志着中国团队提出的GTC高分辨率超稳定光谱仪概念方案顺利通过国际评审。  GTC高分辨率超稳定光谱仪是GTC望远镜第二代大型科学仪器之一,核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北京—亚利桑那巡天观测任务圆满完成
    北京—亚利桑那巡天(BASS1)观测自2015年1月7日开始,历时4年,最终于美国时间2019年2月13日圆满结束。由国家天文台BATC课题组主导的该巡天项目利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2.3米Bok望远镜和375个夜晚完成了北银冠天区5200平方度的g和r波段观测,将为即将到来的暗能量光谱巡天项目(DE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理论物理所在提出利用视界望远镜的偏振观测探索轴子方面取得进展
    拥有极高空间分辨率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让我们人类第一次清晰的看到了黑洞视界附近发出的电磁辐射,辐射环内部的阴影则是目前最直接的黑洞这一理论概念的证据。这次观测的数据被广泛应用在进一步验证广义相对论和黑洞物理、研究极端条件下的物理过程。同年9月份EHT团队获得300万美元的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研究人员观测并解释海底反射会聚现象
    在深海声道条件下,海水折射效应会使声场出现会聚效应;在不完全声道条件下,海底斜坡、海底山和海沟等海底地形的变化对声场的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研究深海复杂环境下的声传播特性,中科院声学所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8年在中国南海开展了一次综合性的海上实验。张鹏博士及李整林研究员等人在海底地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声学所首次在北极高纬度地区开展声学综合观测
    声学综合观测区域(图/吴玉泉)  在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中(以下简称九北),声学所水声工程中心副研究员吴玉泉博士担任“九北”考察队声学观测组的组长,首次在北极高纬度地区开展声学综合观测,取得了大量详实的试验数据。  吴玉泉博士率队在北纬79度至84度,西经154度至168度区域内开展了为期15天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一种低功耗高精度多光谱掌纹识别的新方法
    图片来源见水印  掌纹作为人体的重要生物特征之一,具有特征唯一、稳定性高、安全性好和易于采集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特征识别领域。  声学所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李超副研究员联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电子图像信息处理实验室(Le2I UMR CNRS)与日本本田研究所(Honda Research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拓扑保护的单向辐射导模共振态观测
    高密度、高带宽、大容量的全光互联技术在高速通信系统、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光链路的数据传输能力受制于链路损耗,而集成器件中光的辐射是损耗的主要来源之一,只有部分光辐射能被有效利用。因此,实现光的定向辐射是降低光链路损耗,提升光子集成规模的一项关键技术。目前定向辐射大多通过分布式布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