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17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云南天文台联合主办的引力波天体物理2019学术研讨会在云南昆明召开。此次会议是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多波段引力波宇宙研究”项目四“引力波源电磁对应体的探测和引力波天体物理研究”系列年度会议的第三次会议。本次会议参会人数共150余人,特邀综述报告12个,邀请报告27个,普通报告16个。另外还组织了两场晚间讨论,一是有关中国光学红外电磁对应体搜寻和观测的讨论,一是关于双黑洞引力波源天体物理起源的讨论。大会特别邀请到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波兰、日本等国的10余位国外****做特邀综述报告,还邀请到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东北大学、广西大学、广东大学、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以及国家天文台在内的多家国内单位的45位专家参会并分别做特邀报告和主题报告。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综合处处长李云龙,数理化学处副处长毛羽丰,国家天文台周又元院士,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郝晋新、副台长刘继峰,云南天文台副台长汪敏出席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特邀外国专家综述了已有的关于10例双黑洞和1例双中子星的引力波探测发现,总结了LIGO/VIRGO第三期(O3)观测最近的23个双黑洞、双中子星发现预警,特别是2019年8月14日发现的1例中子星-黑洞并合事件;介绍了即将投入使用的日本KAGRA引力波探测器的现状;
并讨论了下一代地基和空间引力波探测器(包括高频地基探测器)的设计方案和待解决的相关科学问题以及如何利用(已有)引力波数据检验广义相对论和替代引力理论,如何结合引力波和电磁对应体数据限制双中子星并合产物和物态方程;报告了已有双黑洞等效自旋的引力波测量对双星结构演化给出的强限制,并指出大质量恒星的磁场可能是导致小等效自旋的关键物理。我国****还在会上报告了关于“太极”、天眼“FAST”等项目的最新进展,讨论了结合我国已有、在建和计划的HXMT、GECAM、SVOM、EP等空间卫星与地基望远镜形成天地一体电磁对应体探测网络的计划,并探讨了利用引力波数据检验广义相对论、引力波源(包括双致密星和大质量双黑洞等)的形成演化和电磁性质、双中子星并合与短伽玛暴及磁星物理、利用引力波源及其电磁信号限制宇宙学参数和暗物质性质以及中微子多信使等多方面的研究。
本次会议受到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项目“多波段引力波宇宙研究”,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天体结构与演化重点实验室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