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国家天文台科研人员首次展示银河系恒星盘惊人的翘曲结构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7

北京时间2019年2月5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在线发布我国天文学家的一项重大发现。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陈孝钿博士、邓李才研究员、刘超研究员等人联合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理查德·迪何锐思教授及北京大学王舒博士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首次向人们展示出银河系恒星外盘惊人的翘曲结构。
  星系盘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很平的圆盘子,而是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在外盘处,巨大的星系盘会逐渐向上或向下卷起,整体形成一个接近炸薯片一样的弯曲状态,天文学家称这种形状为“翘曲”。大量观测表明,大约三分之一的河外盘星系都或多或少的展现出翘曲形状,银河系是否也是如此呢?很早就有射电观测发现银河系的气体盘呈现出和很多河外星系一样的翘曲结构,但是关于恒星盘的形状一直缺少直接的证据。
  “测量银河系外盘的距离是十分困难的,而准确的距离才能让我们确信外盘的形状。”本文第一作者来自国家天文台的陈孝钿博士谈到。“造父变星是一类中等质量的年轻脉动变星,比太阳重3-20倍,亮约几万倍。由于它们的脉动周期和光度严格相关,因此可以精确测定距离,精度可达到3-5%。”陈孝钿等人去年发布的第一个红外全天变星星表包含了上千颗银河系造父变星,这批像珍珠般宝贵的恒星正是指示银河系年轻恒星盘的形状的绝佳示踪体。
  “尘埃消光是测量银河系银盘恒星距离的最大障碍,红外多窗口研究可以大大缓解这一困难。”本文的合作者,来自北京大学的王舒博士解释道。
  1339颗造父变星犹如明灯一样点亮了被烟雾笼罩的银河。从三维空间分布图中,他们发现距离银河系中心越远,这些造父变星就越偏离银盘面,整体呈“S”型;如果面向银心并让北银极朝上,那么左手边的银盘会朝上(北)卷起,右手边的则相反。不仅如此,他们还发现,从银心向外翘曲呈现复杂的进动现象。
  “出乎我们意料,造父变星的恒星盘结构和银河系气体盘的结构非常一致。而更重要的是,这个翘曲的“S”形状还存在逐渐扭转的螺旋样式。” 本文的合作者来自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理查德·迪何锐思教授指出。
  尽管翘曲现象在河外星系中经常出现,但是理论家们对它是如何形成的莫衷一是。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外盘受到某种转矩作用而形成。“转矩假说可以解释复杂的翘曲进动现象,我们的观测结果倾向外盘的形成是由巨大的内盘转矩主导的。”本文的合作者国家天文台刘超研究员谈到。
  “银河系恒星盘翘曲的发现首先更新了人们对银河系形状的认识,同时也对外盘起源提供了决定性的观测证据,为我们最终理解像银河系这样的巨大盘星系如何形成和演化提供关键线索。”本文的合作者国家天文台恒星与恒星系统团队首席科学家邓李才研究员兴奋地总结道。

  银河系银盘示意图

  上图:造父变星揭示的银河系银盘三维图,太阳并不在翘曲交点线上。下图:翘曲交点线角随银心距存在进动。


相关话题/观测 国家天文台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2019年东亚天文台董事会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东亚天文台(East Asian Observatory,简称EAO)董事会于2019年1月27-29日在中国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是EAO董事会的年度特别会议,旨在确定EAO年度发展重要议题等事宜。  会议期间,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日本国立天文台(简称NAOJ)、韩国天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国家天文台科研人员基于LAMOST河外数据构建一批窄发射线双峰星系样本
    近期,国家天文台LAMOST工作人员汪梦欣、罗阿理等人基于LAMOST DR4的河外光谱数据构建了一组含有325个发射线窄线双峰特征的星系样本,并结合SDSS-IV MaNGA 巡天数据,对其中一个源的双峰起源展开了进一步地分析。该研究成果已经被国际知名天文期刊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理论物理所在提出利用视界望远镜的偏振观测探索轴子方面取得进展
    拥有极高空间分辨率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让我们人类第一次清晰的看到了黑洞视界附近发出的电磁辐射,辐射环内部的阴影则是目前最直接的黑洞这一理论概念的证据。这次观测的数据被广泛应用在进一步验证广义相对论和黑洞物理、研究极端条件下的物理过程。同年9月份EHT团队获得300万美元的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研究人员观测并解释海底反射会聚现象
    在深海声道条件下,海水折射效应会使声场出现会聚效应;在不完全声道条件下,海底斜坡、海底山和海沟等海底地形的变化对声场的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研究深海复杂环境下的声传播特性,中科院声学所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8年在中国南海开展了一次综合性的海上实验。张鹏博士及李整林研究员等人在海底地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声学所首次在北极高纬度地区开展声学综合观测
    声学综合观测区域(图/吴玉泉)  在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中(以下简称九北),声学所水声工程中心副研究员吴玉泉博士担任“九北”考察队声学观测组的组长,首次在北极高纬度地区开展声学综合观测,取得了大量详实的试验数据。  吴玉泉博士率队在北纬79度至84度,西经154度至168度区域内开展了为期15天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原子能院与国家天文台的合作研究论文在Nature Astronomy发表
    8月7日,国际科学期刊Nature stronomy(《自然天文》)在线发布我国天文学家和核天体物理学家合作的研究论文The Nature of the lithiumenrichment in the most Li-rich giant star(《富锂巨星的锂增丰本质》)。原子能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拓扑保护的单向辐射导模共振态观测
    高密度、高带宽、大容量的全光互联技术在高速通信系统、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光链路的数据传输能力受制于链路损耗,而集成器件中光的辐射是损耗的主要来源之一,只有部分光辐射能被有效利用。因此,实现光的定向辐射是降低光链路损耗,提升光子集成规模的一项关键技术。目前定向辐射大多通过分布式布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非局域可观测量的量子测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团队在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李传锋、许小冶等人与来自欧洲的理论组合作,通过在量子测量中引入纠缠探针,首次实现了非局域可观测量的冯·诺依曼(von Neumann)测量,并用来实验验证复合系统中有些情形下乘法规则会失效。该研究成果3月15日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2019年度工程年会在云南大学召开
    1月13日至14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2019年度工程年会在云南大学召开。  云南大学副校长张力致辞,他欢迎建设者在辞旧迎新之际来到云南大学,并祝LHAASO鼠年“鼠咬天开”,取得骄人的科学成果。中科院高能所副所长陈刚代表建设单位感谢云南大学对LHAASO项目给予的大力支持,并对建设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4
  •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水切伦科夫探测阵列基建工作全部完成
    4月27日下午15时50分,历时23天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水切伦科夫探测阵列(WCDA)3#装置闭水试验顺利完成,监测结果表明,水量变化率<0.5毫米/天,满足工艺指标要求。这标志着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水切伦科夫探测器(WCDA)的基建工作已全部完成,防渗、防腐、避光、保温和水质等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