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生导师简介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2013-11-29

 编者语

 
亲爱的同学: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是2003年由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联合共建,具有独立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定位于纳米科技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目标是建设成为面向国内外开放的、国际一流水平的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公共技术平台和研究基地。中心现建有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室、纳米器件研究室、纳米材料研究室、纳米表征研究室、纳米标准研究室、纳米制造与应用基础研究室、纳米加工技术实验室和纳米检测实验室,以及分布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中科院相关研究所等多个单位的20个协作实验室网络。中心目前到位工作的研究和技术支撑人员达到100余人,其中全职博导32名(“杰青”5人,“百人计划”17人),全职硕导27人,85 %以上为归国留学人员,许多来自哈佛大学等国际一流的科研教育机构。
中心于200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经过近7年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生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就业率达到了100%,其中出国31%、高校及科研院所34%、企事业单位35%,更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中心在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现有170名,其中39人参与清华、北大联合培养计划,管理上采取双学籍,毕业时授予清华或北大学位,另有9人参与中丹、中沙、中澳和中欧等联合培养项目;目前中心研究生共出国交流96人次,留学生人数也达到了30余人,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中心也有150余名联合培养研究生,分别来自国内50余所高校,已成为中心科研工作一支生力军。
中心现有7个学科培养点,包括:纳米科学与技术(博硕)、凝聚态物理(博硕)、物理化学(博硕)、材料学(博硕)、生物物理学(硕士)、材料工程(专业型硕士)和生物工程(专业型硕士),其中纳米科学与技术系中心在2012年申请的交叉学科,现已通过教育部审核。中心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保障,研究生公寓已实现宾馆化管理,硕士生奖学金为1000~2200元/月,博士生奖学金为3100~4500元/月,同时也为研究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其他奖学金。在2012年度中,共招收32名硕士和44名博士(含5名直博生),在2013年,中心计划招收35名硕士和40名博士(含12名直博生),欢迎具有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药等专业背景的同学报考中心研究生。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生部
导师及其研究方向总表
导师类别 导师姓名 研究方向 页码
博士生
导  师 王琛
表面物理化学 4
王中林 生物传感纳米材料 4
朱星
表面物理与纳米检测 5
赵宇亮 纳米化学与纳米生物效应 5
孙连峰
分子纳米器件 6
吴晓春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结构及检测应用 6
蒋兴宇 生物纳米材料化学 7
朱劲松 纳米光电材料与生物传感器 7
张忠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8
裘晓辉 分子与纳米结构材料的光电测量及器件 8
刘前 薄膜纳米器件及新型纳米加工方法 9
韩宝航 超分子纳米材料 9
江潮 新型半导体纳米结构与器件 10
魏志祥 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 10
陈春英 纳米生物医学 11
唐智勇 纳米粒子与纳米结构材料 11
梁兴杰 纳米生物学 12
智林杰 纳米能源及环境材料 12
聂广军 纳米生物医学 13
贺涛 纳米材料和器件与太阳能利用 13
丁黎明 有机太阳能电池 14
韩东 纳米医学 14
江鹏 纳米晶的界面工程 15
杨延莲 表面物理化学 15
曾庆祷 物理化学 16
方英 生物纳米材料与器件 16
 
 
导师类别
导师姓名 研究方向 页码
博士生
导  师 丁宝全 生物纳米材料 16
胡志远 纳米系统医学 17
何军 半导体纳米材料及器件 17
王浩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 18
褚卫国 能量转化与存储纳米材料 18
葛广路 纳米尺度物理化学 19
宫建茹 多功能纳米材料与器件 19
谢黎明 光谱技术、纳米标准 20
硕士生
导  师 邓珂 理论和计算化学 21
王汉夫 热电材料 21
贺蒙 纳米材料的原子级结构表征 21
吴雁 生物医用高分子 22
朴玲钰 纳米功能材料 22
张晖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23
刘璐琪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23
刘刚 表面物理化学和多相催化 23
杨蓉 纳米功能材料 24
高燕 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 24
张伟 纳米生物材料 24
邹国漳 纳米生物学 25
戴陆如 生物物理与生物光学 25
赵颖 生物纳米材料 25
肖作 有机太阳能电池 26
王振刚 纳米生物器件 26
赵丽 纳米储能材料与器件 26
李祥龙 新能源纳米杂化材料与器件 27
赵宝忠 纳米材料光化学及光生物 27
王卓 纳米生物化学分析 28
 
硕士生
导  师 陈琦 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 28
刘颖 纳米药物及材料 28
程志海 纳米物理与器件 29
刘雅玲 有机功能材料与器件 29
杨洋 纳米生物材料 29
戴庆 纳米光电材料与器件 30
 
(备注:当年招生导师及专业方向以招生简章为准)
 
王琛,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获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香港“求是”青年学者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真空学会2005年度“科技成就奖”等奖励。
近年来主要从事扫描隧道显微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单分子表征,分子自组装,表面物理化学方面的应用研究。在功能材料表面结构表征,材料表、界面纳米结构构筑与加工,单分子间作用力,大气和溶液条件下的单分子STM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探索,目前主要从事有机和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调控及性质的研究。
E-mail:wangch@nanoctr.cn 
 
 
 
王中林,中心海外主任,博士生导师。1987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定量局从事过研究工作。现任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教授,佐治亚理工学院校摄政董事教授,佐治亚理工学院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中心主任,欧洲科学院院士。
王中林教授长期从事纳米材料科学研究,在碳纳米管、纳米带、生物医用纳米材料等研究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50篇左右,国际会议论文140篇左右,论文被引用6000次以上,是1992年至2000年十年内纳米科技论文引用次数世界个人排名前25位作者之一。
E-mail:wangzl@nanoctr.cn
 
 
 
 
 
 
朱星,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1986年在德国Saarland获得博士学位。
近年来从事近场光学、近场光学显微与近场光谱的研究,与近场相关的低维尺度物理,纳米尺度的物体光学与光谱学性能,具有量子限域发光现象的器件、材料性能;近场显微成像与结构缺陷的关系;近场光谱在介观物理、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微电子技术及信息存储中的应用;扫描探针显微学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纳米晶体材料的结构与物理性能等,并取得过重要成就,发表SCI论文50多篇。最近在纳米固体材料科学、扫描探针显微学、高温超导材料的合成,结构分析与物理性能及富勒烯C60/C70家族的结构与超导电性从事科研工作。
目前主要研究领域:1)近场光学;2)扫描探针显微学。
E-mail:zhuxing@pku.edu.cn
 
 
 
赵宇亮,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73 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主任。2000 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2001 年7 月回国任高能物理所研究员,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纳米生物效应与纳米安全性”实验室。在化学、纳米科学等领域的如Nature Nanotechnology, PNAS, JACS, Angew Chem., Nano Letters等国际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约200篇,以及在国内的中文论文约50篇。编著了纳米毒理学领域的世界上第一本专著《Nanotoxicology》,2007年在美国出版,主编出版9部《纳米安全性系列》著作(科学出版社)。国际国内邀请学术报告151次。目前担任美国、英国、德国6本SCI学术刊物的副主编、国际顾问编委或编委。
研究方向:1)纳米材料的生物学效应与纳米安全性;2)肿瘤纳米技术;3)纳米-生物界面的分子动力学过程及其在重大疾病治疗和检测中的应用。4)放射化学
E-mail:zhaoyl@nanoctr.cn或 zhaoyuliang@ihep.ac.cn
 
 
 
 
孙连峰,博士生导师。2000 年在中科院物理所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剑桥大学Cavendish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2004 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研究方向包括一维纳米材料(碳纳米管、硅线等)以及异质结的制备、结构以及由其构建的电输运器件研究。纳米金属电级对的制备,量子点、单分子器件的研究。纳米器件中的尺寸效应、量子效应研究。现已发表包括Nature 1篇, JACS 1篇, Nano Lett. 4篇, Adv. Mater. 6篇, App. Phys. Lett. 8篇等SCI 论文60多篇,文章他人引用超过1300次。获得过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各一次。
目前主要研究领域:1)碳纳米管新型聚集体-晶体特性研究;2)碳纳米材料中新奇量子效应研究。3)微加工技术以及在纳米金属电极对制备的应用;4)新型纳米器件的构建及电输运性质研究。
E-mail:slf@nanoctr.cn
 
 
 
吴晓春,博士生导师。1995年在南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中科院物理所、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无机化学材料所、德国斯图加特马普固体所、德国明斯特明斯特大学物理所从事研究工作。2005年回国后加入中心。在Adv. Mater., Nano Lett., Biomaterials, Chem. Mater.等SCI杂志上发表论文60多篇。
主持和参与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和863项目多项。其中,2006年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纳米标准物质和检测用纳米标准样品的可控合成、量产及微纳加工方法标准化研究(2006CB932600)。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结构构建、光学性质、在药物输运、疾病诊断及化学、生物医学传感等方面的应用;2)纳米颗粒模拟酶的可控制备、活性调控及在生化检测中的应用;3)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表征及光学性质;4)非传统刻蚀方法(微接触印刷和纳米压印技术)构筑大面积有序微/纳米尺度图案;5)图案化微/纳结构上功能材料的输运、组装和生长。
E-mail:wuxc@nanoctr.cn
蒋兴宇,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从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化学学士(1999年),哈佛大学获化学博士(2004年),并在哈佛大学进行了博士后研究, 其间师从George Whitesides教授。回国后获得“人类前沿科学计划青年科学家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化学会-约翰威立出版公司青年化学论文奖”。
研究工作涉及分析化学、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细胞生物学等,具体包括:1)用表面化学控制蛋白质和细胞与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并用这些方法解决细胞在固体表面粘附、分化和移动的基本问题,构建多种细胞的培养体系以模拟高等生命体的复杂组织结构;2)用微流控进行高通量的生化检测;3)高分子静电纺丝;4)纳米颗粒在生化检测的应用。最近几年发表论文70余篇,被引用2000余次。回国以后发表的代表性文章:Adv. Mater. 24, 890 (2012), Biomaterials, 33, 2327 (2012), Plos One, 6, 11, e28156 (2011), Adv. Health. Mater. 1, 90 (2012), Angew. Chem. Int. Ed. 50, 4103 (2011), Angew. Chem. Int. Ed. 50, 3442 (2011), J. Am. Chem. Soc. 132, 12349 (2010), Angew. Chem. Int. Ed., 48, 8303 (2009), Angew. Chem. Int. Ed., 48, 4406 (2009), Angew. Chem. Int. Ed., 47, 7454 (2008). 
E-mail:xingyujiang@nanoctr.cn
 
朱劲松,博士生导师。1993年在美国Linfield College获文学士学位,获优秀毕业生荣誉。1998年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Photon-X公司资深科学家, 以及在美国Lumera公司担任高级工程师。2005年加入中心。
过去的工作主要是从事高尖端光通讯器件的产业化研究开发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多学科跨领域纳米光电材料与高性能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负责多项973、科技部国际合作、卫生部重大项目、863、国家自然基金等多个项目。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生物传感器:从生物传感器的各个层面进行深入研究,包括理论机理、传感器表面化学工艺和生物样品测试等,同时还包括传感探测系统的集成、信号处理和仪器小型化;2)以聚合物二阶非线性材料为基础的THz波产生和探测系统,主要应用医疗成像、安全检测、生物分子的指纹检测和THz波段通讯;3)研究高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利用它的饱和吸收效应和光克尔效应研制全光光开关、全光信号处理、光学模数转换等高端器件。目前已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及获得发明专利近30项。
E-mail:jizhu@nanoctr.cn
张忠,博士生导师。1999 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博士期间先后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和英国卢瑟福实验室联合培养,2000年获德国洪堡奖学金,2001年获德国政府在洪堡基金会首次设立的Sofja Kovalevskaja Award青年科学家奖,于2001-2006年在德国凯撒斯劳腾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组建了独立研究小组。目前是Composites Science & Technology, Composites Part A等5个复合材料领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编委。任中国颗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秘书长、国际亚澳复合材料协会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清华大学微纳米力学与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中心外聘研究员等。至今共发表SCI论文90余篇,近五年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论文他人引用700余次。包括第18 届国际复合材料会议大会特邀报告等,合作编著纳米复合材料论著(Springer出版)一部,申请国际专利4项、中国发明专利10项。负责多项973、科技部国际合作、中科院重大课题等,同时承担多项和国际主流工业界、国家骨干企业的合作项目。获2011年“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 多层级纳米复合材料;2) 纳米复合材料力学;3) 纳米结构表面及涂层材料;4) 纳米复合介电材料。
    E-mail:zhong.zhang@nanoctr.cn 
 
 
裘晓辉,博士生导师。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 之后在美国加州大学Irvine 分校、美国IBM 公司中心研究部及俄亥俄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近年来承担了国家科技部、中科院、基金委的多个研究项目。在 Science, Phys. Rev. Lett.,J. Am. Chem. Soc., Nano Lett.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是发展和建立对分子和低维结构材料的电学及光学性质的检测技术,探索量子效应在功能器件中的应用。本研究工作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涉及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微纳尺度器件的制作与表征、显微超快光谱测量、以及低温真空扫描探针显微镜等多种实验方法和技术。
E-mail:xhqiu@nanoctr.cn
 
 
刘前,中心科技管理部主任,博士生导师。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1982年1月大学毕业后,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日本北海道大学外国人研究员、博士后研究员,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近场工学应用研究中心纳米光学研究组研究员,2005年加入中心。
主要从事过纳米光学、纳米薄膜器件、超高密度光存储、应用光学和稀土金属及合金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已主持和参与完成科研项目十余个,已在JACS, Adv. Mater.,  Optics Lett., Optics Express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论文100余篇,获得国际国内专利授权8项,是日本北海道政府奖学金、日本罗大利米山奖学金和日本电气通信普及财团海外渡航及短期研究资助奖励获得者。现为国际光工程学会(SPIE)、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稀土学会会员,国际中文期刊《现代物理》主编,《应用物理》编委,Nanotrend 编委,《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等杂志的审稿人、澳大利亚科学研究委员会(ARC)国家基金项目的海外评审专家。目前,主持的研究项目有科技部973课题,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欧盟第7框架项目等。
目前主要研究领域:1)新概念微纳加工方法研究;2)薄膜纳米构造及功能化;3)薄膜纳米传感器;4)新型功能纳米结构材料,5)表面等离子增强效应与器件。 
Email:liuq@nanoctr.cn 
韩宝航,博士生导师。1999 年在南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德国胶体与界面马普所、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和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底加入中心。2011年12月与德国马普胶体与界面研究所建立了"纳米结构碳能源材料"所际长期合作关系(NCNSTMPCI International Joint Laboratory on Carbon Nanostructure for Energy Materials)。
曾从事过超分子化学和无机多孔材料化学研究。目前研究工作基于有机合成,进行超分子纳米材料与器件的深入研究。具体研究方向为:1)基于设计丰富的有机分子建筑块,利用多种共价键或非共价键的方法,构建有机多孔功能材料、无机有机杂化多孔功能材料,探索其在能源、环境与卫生健康等领域中的应用前景;2)低维纳米材料尤其是碳纳米材料如单壁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超分子表面修饰与组装研究;3)含有糖端基的功能共轭小分子和聚合物的制备,对生物分子和离子进行传感研究。目前已在J. Am. Chem. Soc., Macromolecules, Chem. Mater., J. Mater. Chem., J. Org. Chem., J. Phys. Chem., Langmuir, Carbon, Biomacromolecules, Adv. Funct. Mater.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论文被他引1300余次。详见课题组主页http://www.nanoctr.cn/hanbh/。
E-mail:hanbh@nanoctr.cn
江潮,博士生导师。1998年于中科院半导体所获博士学位,之后在日本北海道大学“量子集成电子学研究中心”和东京大学先后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 年底加入中心,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研究领域为新型半导体纳米结构制备及其相关物理性质--包括光学和输运特性研究。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1)有机半导体光、电基础物性研究和相应器件的应用研究。重点研究有机小分子薄膜界面化学和形态与器件性能之间的关联,目的在于阐述有序多晶薄膜的导电机理。同时原理性创新地开发出真空蒸镀大面积有机电子薄膜制备系统,目标是在全柔性衬底上实现功能化有机光电器件的大面积集成方案;(2)III-V族化合物中第二类能带对准型GaSb量子点结构的光学、电学性质。重点研究包含第二类量子点的二维电子气体系,揭示长程库仑散射和短程势散射势对载流子的输运性质影响作用。加入中心以来已发表SCI 收录论文十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
目前的研究方向:1)新型半导体纳米异质结构物理性质与器件研究;2)有机薄膜半导体光电器件和大面积柔性电子器件和电路集成方案;3)纳米半导体结构的光学表征与计量。
E-mail:jiangch@nanoctr.cn
 
魏志祥,博士生导师。2003年在中科院化学所获得博士学位, 之后在德国马普胶体界面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获得2009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1年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2011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主要研究领域为有机光电材料的自组装与柔性器件。通过深入研究自组装过程中非共价相互作用的作用机制,调节多种弱相互作用协同组装的过程,制备结构和性能可控的有机光电功能纳米材料,阐明从分子结构到微纳米结构,再到宏观结构中结构和性能的传递规律;开展自组装微纳米结构在传感器件、太阳能电池和储能器件等柔性器件中的应用基础研究。近年来在.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和Adv. Mater.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论文他引100余次。
课题组主页:http://www.nanoctr.cn/zhixiangwei
E-mail:weizx@nanoctr.cn
 
陈春英,博士生导师。1996 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之后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诺贝尔医学生物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3年在中科院高能所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实验室,任课题组长。2006年6月加入中心。近年来在Nat Methods, PNAS, Nano Lett, Adv Mat, Biomaterials, Environ Health Persp, Anal Chem, ACS Nano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国际发明专利1项,建立中国第一个纳米技术国际标准 (ISO/IEC TS 13278) 。先后主持了科技部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欧盟框架计划EU-FP6、FP7、国际原子能机构协调研究计划(IAEA CRP)、丹麦等多项国内与国际合作项目。2008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2011年获“中国标准化杰出人物—创新人物”奖 。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1) 典型纳米材料与物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2) 抗肿瘤纳米药物的研制及其药理学作用机制的研究;3) 纳米材料作为佐剂增强抗艾滋病疫苗免疫原性的研究;4) 多种组学技术如金属组学以及蛋白组学的方法学研究及其在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研究中的应用。
E-mail:chenchy@nanoctr.cn
 
唐智勇,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9年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瑞士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美国密歇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加入中心,任纳米材料研究室主任。2008年获得“百人计划”择优支持,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0年获得“Scopus寻找青年科学之星”材料科学青年科学之星成就奖。2012年先后获得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化学系授予“亚洲杰出科研奖”和“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近年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功能无机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性能调控及其实际应用。研究成果包括提出了利用单个无机纳米粒子作为构筑单元,通过调控纳米粒子内在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相互作用,自组装构筑结构可控纳米粒子集合体的理论;设计和建构了具有特殊光、电、热、机械和催化性质的无机纳米材料;在环境防护和能源有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很有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的成果。在过去几年里,共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在Science、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Chemical Society Review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影响因子大于8的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共被他引4500余次,其中第一作者论文单篇最高他引超过1000次。
研究方向:1)功能纳米材料自组装及其性质研究;2)无机纳米粒子的手性及光学性质研究; 3)功能纳米材料在能源环境中的应用。
E-mail:zytang@nanoctr.cn
 
梁兴杰,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肿瘤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之后在美国国家神经疾病与中风研究所, 帕特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外科和分子肿瘤神经实验室工作。作为助理教授在Howard University医学院放射医疗系从事纳米药物分子在动物体内的分子和细胞成像研究。 2007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并加入中心。
主要研究工作涉及纳米药物的分子和细胞肿瘤学作用机理、以及纳米科学在肿瘤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当前的研究重点是探索和发现新型纳米药物在纳米尺度上独特的分子和细胞学特性,以及纳米技术改进化疗药物疗效和生物利用度的研究。目前课题组正在进行纳米颗粒作为高效低毒新型化疗药物特异抑制恶性肿瘤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机理研究探讨, 通过应用化疗药物的纳米化进而逆转肿瘤的化疗抗药性。同时应用纳米技术增进抗AIDS药物的有效性和提高HIV疫苗免疫原性的研究。研究方向主要针对临床和基础研究中重大的医学和生物学问题, 开发和利用纳米科学技术探索并深层次的揭示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际医学应用中纳米颗粒独特而新颖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机理。使人们能够在基因、蛋白和亚细胞分子层次上了解微观纳米世界,并为设计和应用纳米分子药物提供依据。
E-mail:liangxj@nanoctr.cn
 
智林杰,博士生导师。2000年在中科院煤炭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2005年起任马普高分子所课题组长,2007年9月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天津大学、中科院煤炭化学研究所兼职教授,国家纳米中心-马普高分子所合作伙伴小组组长。主要从事能源和环境领域多功能纳米材料的研究。包括:1)利用石墨烯及其片段结构之间强相互作用,通过化学、材料及物理的深度交叉来构建新型多功能纳米通道材料及这些材料在电子、离子、空穴传输以及能量转移等方面的应用研究;2)通过对前驱体结构和反应的设计来可控性制备具有全新结构和功能的非传统纳米炭质和炭-金属杂化材料及这些材料在清洁能源的生产、储运和节约,在环境检测和修复等方面的应用。近年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如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Nano Lett., Adv. Mater., ACS nano, Adv. Func. Mater., Small 等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
目前主要研究领域:1)结构可控的富碳纳米功能材料;2)针对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的新型高效电极材料;3)具有特定结构的多功能催化材料。
E-mail: zhilj@nanoctr.cn
 
聂广军,博士生导师。2002年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获博士学位,之后在加拿大McGill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近年来在Blood,JACS, Angew Chem, JBC, Small, Biomaterials,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Antioxidants Redox Signaling等专业期刊发表30余篇文章。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海外杰出人才择优支持;主持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973)项目;The Methodist Hospital Research Institute(美国休斯敦)和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兼职教授。2008年中科院“百人计划”回国,建立了“纳米-生物界面化学”实验室,开展纳米结构和生物体相互作用的界面化学和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工作主要结合化学、纳米和生物技术、生物材料和生物化学等手段,研究纳米和生物界面相互作用的基本化学规律,以及新型纳米结构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肿瘤纳米生物学、纳米生物技术和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目前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包括:1)纳米药物调控肿瘤微环境、纳米药物输运和膜囊泡系统在纳米材料机体代谢中的作用机制;2)生物分子指导的功能性纳米材料设计、构筑和多层次组装机制以及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3)机体铁代谢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和铁代谢相关疾病病生理机制研究。
E-mail: niegj@nanoctr.cn
 
贺涛, 博士生导师。2002年在中科院化学所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以色列魏兹曼科学研究院和美国莱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并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近年来主要从事(纳米)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及其在能源与环境领域应用的研究、特别是功能材料和器件表面与界面性质调控的研究,先后在Nature,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Proc. Natl. Acad. Sci. USA, Prog. Mater. Sci., J. Phys. Chem. 和 J. Mater. Chem.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
目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 光电纳米功能材料与器件的制备与表征;2) 功能材料与器件的表面与界面性质调控及其应用;3) 人工光合成制备太阳燃料;4) 新概念太阳能电池的研发。
E-mail: het@nanoctr.cn
 
丁黎明,博士生导师。1996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瑞典Linköping大学,美国Kentucky大学,麻省大学Amherst分校(美国国家高分子研究中心),空军实验室,Argonne国家实验室从事访问研究。合作过的教授有:Frank Karasz(院士),Tom Russell(院士),董绍俊(院士),Olle Inganäs(院士), Robert Haddon等。曾在Konarka有机太阳能公司工作,为高级科学家。200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0年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过去的研究工作包括: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的合成,碳纳米管的制备与纯化,光活性高分子,液晶高分子,高分子薄膜中的长程有序,共轭高分子,高分子发光二极管,有机太阳能电池。在国际专业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49篇。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机太阳能电池,高分子发光二极管,光电活性高分子材料或小分子,高分子薄膜中的长程有序。本实验室将合成系列光电高分子材料用于光电器件制备和研发。重点开发高效率长寿命全塑有机太阳能电池。尽快推动有机太阳能电池在中国的全面产业化和全球商业化。
E-mail:ding@nanoctr.cn
 
韩东,博士生导师。现任国际临床血液流变学会国际联络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及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力与生物流变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休克专业委员会委员。1998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现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获中西医结合血液学临床医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基础医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清华大学物理系、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化学系从事博士后、访问及高级访问学者研究工作。2004年3月进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工作。主要从事纳米生物医学成像与表征,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力药理学研究。其间发表SCI论文40余篇,包括Tren. Pharmaco. Sci.,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Small, ACS Nano., Chem. Commun., Front. Biosci., Appl. Phys. Lett., Ultramicroscopy., Microsc. Res. Techniq.等国际权威杂志。曾获国际生物流变学会颁发的第一届“Chien-Fung Award”,奖励1名有突出成绩的中国青年生物力学工作者。2008年获日本显微镜学会颁发的年度生物医学论文奖。
研究方向为:1)围绕医学功能生物界面“微尺度构建-功能-力学耦合”机制探讨,以原子力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为平台,集成与发展纳米成像、表征、操纵及微加工设备功能群;2)发展与完善“生物力药理学”理论体系,探索转化医学应用。
E-mail: dhan@nanoctr.cn
江鹏,博士生导师。1999年,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物理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协会所属Fritz-Haber-Institute, Berlin (导师:Gerhard Ertl 教授获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日本名古屋大学、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等国外著名研究所或大学从事与纳米科技相关的研究工作。2004年3月回国后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2007年4-6月担任日本文部省日本九州大学先端材料研究所客座教授。目前担任美国ACS,英国IOP,德国Wiley-VCH以及荷兰Elsevier等多家学术杂志社的审稿人。在JACS、Adv.Mater.、Adv.Functional Mater. 等国际期刊杂志上发表SCI论文75篇,文章总引用率接近1000次。
目前的研究方向:1)有机-无机纳米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自组装及在绿色能源存储方面的应用;2)金属和碳纳米功能材料在锂电、超级电容器及高性能储能电池方面的应用;3)扫描探针显微镜在纳米科技中的应用。
E-mail:pjiang@nanoctr.cn
 
杨延莲,博士生导师。2002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继续在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北京大学期间一直从事碳纳米管的化学组装,碳纳米管SPM针尖的修饰及单根碳纳米管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2004年7月-2010年2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研究员,期间(2007年10月-2008年11月)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做访问学者,2010年3月聘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在Chem. Soc. Rev., Angew. Chem. Int. Ed., Nano Today, Nano Lett.等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迄今为止已发表SCI论文50余篇。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扫描探针显微技术的纳米表征方法和技术、疾病相关的多肽组装结构及其调控的分子机制、功能分子纳米结构的构筑与表征等。
E-mail:yangyl@nanoctr.cn
曾庆祷,博士生导师。1997年在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 年1月被聘为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2007 年8 月调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物理化学、有机合成、晶体工程、超分子化学。在包括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Small, Nano Lett., Chem. Eur. J., Chem. Asian. J., Anal. Chem., Chem. Commun., ChemPhysChem, Langmuir, J. Phys. Chem. B, J. Mater. Chem., Cryst. Growth Des., CrystEngComm., Macromolecules, J. Phys. Chem.C, Nanoscale, Phys. Chem. Chem. Phys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10余篇(IF > 3 的有60余篇),并荣获2001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有80余篇SCI论文被引用1000余次,其中他人引用800余次。当前主要研究方向为:1)利用扫描隧道显微术研究有机分子自组装、主客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光电响应的表面物理化学现象和过程;2)晶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已顺利完成2个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 、正在承担2个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1个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2个973子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为:1)利用扫描隧道显微术研究有机分子自组装、主客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对光电响应的表面物理化学现象和过程;2)晶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
E-mail:zengqd@nanoctr.cn
 
方英,博士生导师。200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2004年6月、2007年6月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化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导师Charles M. Lieber教授。其后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2月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主要研究工作涉及一维、二维纳米器件加工(如硅纳米线、碳纳米管及单层石墨),纳米器件的生物分子检测,及利用纳米孔进行DNA测序和DNA二级结构的测量。已发表SCI论文十余篇,以第一作者申请美国专利两项。
E-mail:fangy@nanoctr.cn
 
丁宝全,博士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9月在美国纽约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导师Nadrian C. Seeman教授。其后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试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 进行博士后研究。2009年10月到2010年10月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作研究助理教授。201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近年来在国际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包括 Science,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Nano Lett.等。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生物纳米材料; 主要是核酸纳米结构与器件,DNA折纸术的合理设计与制备,及其与多种其他纳米材料的复合结构的性能研究。2)自组装的生物纳米材料与电子束光刻等方法相结合制备的纳米器件的研究及其在纳米光子学、等离子体光子学和分子电子学方面的可能应用。
Email: dingbq@nanoctr.cn
 
胡志远,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化学博士,随后在系统生物学奠基人Leroy Hood院士的实验室完成博士后训练。任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科学家和美国FDA免疫学仪器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等。已在《PNAS》、《Mol. Cell. Proteomics》、《J Biol. Chem.》、《J Clin. Invest.》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0多篇,申请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5项。
研究领域为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转化医学上的应用,重点探索纳米科学和蛋白质组学的交叉前沿。疾病标志物的发现及临床验证,尤其在个体化诊疗方面的应用。近年来研究包括:1)发现14种新的表征肝脏功能及损伤的血清蛋白标志物;2)免标记的蛋白芯片技术,将高通量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成像技术用于蛋白质组研究以及大规模的抗体和抗原的筛选和鉴定;3)微流控芯片用于高通量固相微量多肽合成,及肽类生物标记物和药物筛选。
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为:蛋白质组学新技术用于肝损伤和老年痴呆症(AD)的早期诊断,研究手段包括多肽和蛋白微阵列芯片,高通量SPR成像技术,微流体和纳米检测技术,蛋白质谱等。
Email:huzy@nanoctr.cn
 
何军,博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赴荷兰艾茵霍温科技大学(Tu/e)应用物理系做博士后。2005年8月-2007年8月在美国加州大学Santa Babara (UCSB)材料系工作。2007年8月-2010年11月在美国加州大学Los Angeles (UCLA), California NanoSystem Institute (CNSI)工作。 2010年11月进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主要研究半导体低维结构材料的外延生长(包括III-V、II-VI以及IV)、量子物理效应及光电子器件应用。近年来已在Nano Lett., Appl. Phys. Lett.等国际著名刊物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目前主要研究领域:1)新型低维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性能调控; 2)高性能功能材料的传感器研究;3)新型能源器件的制备的性能优化;4)光电子纳米器件研究;5)纳米材料柔性电子学应用基础研究;6)石墨烯材料理论分析及应用研究。
Email:hej@nanoctr.cn
 
王浩,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年在南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后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作为洪堡研究员进行研究,从事染料分子的自组装及其光学行为的研究。2007-201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 Crump 分子成像研究所(Crump Institute for Molecular Imaging)和加州纳米系统研究中心(California NanoSystems Institute)从事纳米技术在癌症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研究。利用微流控生物芯片成功地实现了可编程的自组装制备超分子纳米粒子组合库,用于癌症诊断和治疗。2011年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到目前为止,发表文章30余篇,参编专著2部,授权专利2项。研究成果多次被国际、国内著名新闻媒体和学术期刊如《科技日报》、《Science Daily》、《Future Medicine》等专题报道。
研究领域:1)纳米生物材料的设计与合成;2)微流芯片用于纳米材料的初筛和癌症的体外诊断;3)癌症的体外、体内早期诊断纳米技术
    E-mail:wanghao@nanoctr.cn 
褚卫国,博士生导师。2000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2000-2001年中科院物理所博士后,2001-2004年日本东京大学Research associate/东京理科大学Research fellow。2004年加入中心。过去主要工作:早期从事各种结构和功能材料的合成、相变、晶体结构及其与性能关系的研究。近期主要从事磁性金属/半导体薄膜的制备,并利用多种表面分析方法如XPD, XPS, LEED, RHEED和STM等研究薄膜及界面的结构。在国际学术刊物Nano lett., Adv. Mater., Phys. Rev. B, Inorg. Chem., Surf. Sci.等共发表SCI论文60篇,他引近500次。2002年获得中科院"优秀博士后"称号,2004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申请专利6项,已授权4项。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新型锂离子电池纳米正极材料的探索、结构与性能关系的构筑;2)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的新型催化剂材料的探索。
Email:wgchu@nanoctr.cn
葛广路,博士生导师。2001年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加入中心。中国科学院纳米标准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以往研究工作包括基于半导体纳米线阵列的生物传感器件以及功能纳米粒子的合成与组装,揭示微纳尺度下胶体与表面化学的变化规律。已在Nano Lett等发表SCI论文多篇,引用400余次,授权美国专利1项。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与课题:1)微纳尺度的表面化学:构建尺寸和表面性质均一的氧化物纳米粒子体系,研究其在生物富集分离中的效率和机理;2)功能纳米材料在生物学中的应用:研究量子点颗粒生物荧光标记过程中信号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3)各向异性纳米粒子的组装与光电特性:通过考察表面性质变化对粒子组装的影响,理解纳米粒子的相互作用,并考察组装体的宏观光电性质与粒子耦合的关系。 
E-mail:gegl@nanoctr.cn
宫建茹,博士生导师。2005年在中科院化学所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师从白春礼院士;2005-2008年在哈佛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Charles M. Lieber研究组做博士后;2009年加入中心,现为研究员。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一等奖、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中科院宝洁荣誉奖和中科院化学所青年科学家奖等多种荣誉奖励。担任Journal of Bioterrorism & Biodefense期刊编委,主编以石墨烯(Graphene)为主题的系列英文科技丛书,美国化学学会和英国Wiley-VCH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的审稿人,是美国/中国化学会 (ACS/CCS) 会员,美国材料研究学会 (MRS) 会员,中国毒理学会会员和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高级会员。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J. Am. Chem. Soc.,Nano Lett.,Small,J. Phys. Chem. B,Chem. Mater.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具有高影响力的论文,近期研究成果被Nature Publishing Group (NPG) Asia Materials专题报道,并申请多项国家专利。承担了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多项研究课题。
研究组目前主要集中于多功能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的研究及应用。具体包括如下两个主要方向:1)纳米光催化方向,包括新型纳米光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在可持续发展新能源和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应用;2)纳米/生物界面方向,包括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在癌症等重大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应用。以上研究属于多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涉及化学、物理、材料和生物等学科。
E-mail:gongjr@nanoctr.cn
谢黎明,博士生导师。2004年获北京大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物理化学专业,师从张锦教授和刘忠范院士),2007至2008年美国MIT访问博士研究生。2009年至2012年在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是Prof. Hongjie Dai)。2012年5月加入中心。
主要从事过的工作有:1)单根单壁碳纳米管的光致发光、电致发光和拉曼光谱研究;2)单根石墨烯纳米带的高分辨结构表征、拉曼光谱表征和器件研究;3)石墨烯作为基底在拉曼光谱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在JACS、Nature Nanotech.、Nature Medicine、Nano Lett.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近20篇。
目前的研究兴趣是光谱技术在纳米医药材料表征、纳米医药成像和纳米材料表征等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1)纳米医药材料的标准检测方法研究;2)深紫外拉曼光谱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疾病检测中的应用,如癌症的早期检测等;3)低维纳米材料(如二维的石墨烯、六方BN、MoS2,一维的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带等)的拉曼光谱表征。
Email:lmxie@stanford.edu;lmxie@hotmail.com
 
邓珂,硕士生导师。2000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 之后在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04年加入中心。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和计算化学,一直致力于发展与应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与模型研究小分子,原子团簇,纳米结构,碳纳米管,固体表面与界面的结构和性质。已发表SCI论文四十余篇。
目前研究方向为:1)原子团簇的基态和低能激发态性质;2)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dI/dV图象模拟;3)纳米管的化学修饰及改性;4)固体表面及吸附体系的结构与性质;5)分子器件的输运性质。 
E-mail:kdeng@nanoctr.cn 
 
王汉夫,硕士生导师。 2001年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博士学位。2001年4月至2004年3月,在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8月加入中心。
以往的科研涉及到:高分子膜及水凝胶的制备、利用双光子光电子谱研究电子在有机-金属界面的传递、使用低能离子束技术研究离子在有机薄膜中的传输和低温冰的介电特性等。
目前研究方向包括:1)纳米结构热电材料的制备;2)材料性能的测试;3)借助分子动力学,密度泛函等理论工具,探索热电材料结构和性能之间的相互关联。
E-mail:wanghf@nanoctr.cn
 
贺蒙,硕士生导师。2002年毕业于中科院物理所,并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到德国马普固体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2005年2月加入中心,主要从事公共技术服务。2010年转入纳米器件研究室工作。
以往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新型无机功能晶体的探索,侧重于晶体结构研究,特别是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和电子晶体学方法研究新材料的晶体结构。目前对在能源器件中有应用前景的材料比较感兴趣。迄今已发表(含合作发表)SCI论文50余篇,总被引用1000余次。
相关话题/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