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根华先生首创“关键块体理论”、“单纯形积分”、“接触理论”、“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及“数值流形方法”。1963年~1968年,发表“最少不动点数和尼尔生数”与“恒同映射类的最少不动点数”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石氏类型空间”和“石根华条件”。1968年~1977年,首创岩体稳定性分析的全空间赤平投影方法,并在白龙江碧口水电站中得到应用。1978年,调入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同年提出岩体稳定分析的几何方法。1980~1988年,创立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1990年~1992年创立数值流形方法,采用覆盖技术建立了包含有限元、非连续变形分析和解析法在内的全新、统一的计算方法。2015年提出了能够处理任意形状不连续体接触问题的“接触理论”,解决了三维非连续计算领域的重大难点问题。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命名的国际会议ICADD至今已成功召开14届。2018年恰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组建60周年,鉴于石根华先生多年来取得的杰出成就和做出的突出贡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向石根华先生授予了杰出院友奖。
本次会议邀请了石根华先生、日本京都大学大西有三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NicholasSitar教授、北京大学蔡永恩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唐春安教授、日本应用地质株式会社马贵臣教授、台湾成功大学吴建宏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M. RonaldYeung教授、日本九州大学陈光奇教授、长江科学院林绍忠教高、河北工业大学马国伟教授、日本信科顾问有限公司TakeshiSasaki教授、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王颖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杨军教授、武汉大学姜清辉教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水电中心彭校初教高、北京工业大学郑宏教授、长江科学院邬爱清教高、北京华根仕公司朱焕春教授、日本基索吉班顾问有限公司ShigeruMiki教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李世海教授、中国水科院张国新教高、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付晓东博士、香港理工大学郑飞博士等海内外著名****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围绕关键块体理论、不连续变形分析、数值流形法、其他非连续数值分析方法等四个主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本次大会共征得扩展性摘要和论文全文70余篇,经过评比筛选,最终形成并印制了《论文扩展摘要集》和《会议纪念文集》。
本次大会专家****云集,充分展示了非连续数值方法在理论创新和工程实践方面的最新进展。会议期间专家****和与会代表认真听取学术报告,并进行了深入讨论和热烈交流。这次中国水科院的承前启后圆满成功之举,为此领域增加了活力和动力,更多的人士期盼着两年后的大阪相聚。

第十四届国际非连续变形分析会议合影留念